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无锡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无锡卷】
化学·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C | C | A | A | B | C | D | D | C | D | A | B | B | B | D |
1.【答案】C
【解析】A选项中石墨烯防腐涂料只含一种碳原子,即一种元素,是单质,错误; B选项中的特种合金钢是一种合成材料是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错误;C选项中的碳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正确;D选项中的航母外壳上加各种涂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腐,不是为了美观,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返回时,新型轻质防热材料高温烧蚀发生化学变化,2具减速伞和3具主伞依次打开发生了物理变化。故选C。
3.【答案】A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操作正确。B、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应放在瓶口,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操作错误。故选:A。
4.【答案】A
【解析】A选项中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都是氧化物,正确;B选项中的纯碱不是碱,是盐,错误;C选项中的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错误;D选项中的羊毛是天然高分子材料,不是合成材料,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①Ne表示氖元素或一个氖原子;②Mg表示镁元素或一个镁原子;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④H2O2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或一个过氧化氢分子。A、①②一个原子,④都表示一个分子,不符合题意;B、Mg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符合题意;C、H2O2分子中只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氢分子和氧分子,不符合题意;D、②和③都属于镁元素,但它们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C
【解析】根据①的信息可知,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A正确;Na+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构成的,所以它的结构示意图是⑥,B正确;氧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错误;根据化合价规律可知,①②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学式为Na2O的化合物,D正确。故选C。
7.【答案】D
【解析】A、对氯间二甲苯酚虽含氧元素,但有四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只能含两种元素,所以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对氯间二甲苯酚由对氯间二甲苯酚分子构成,每个对氯间二甲苯酚分子由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19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对氯间二甲苯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9)=96 : 9,8 :9是原子个数比,不符合题意;D、对氯间二甲苯酚中,碳、氢、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9):35.5:16=192:18:71:32,则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故选D。
8.【答案】D
【解析】在①中,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符合题意;在②中,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也不能一步生成铁,不符合题意;在③中,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氧气和氢气点燃生成水,但水不能一步转为过氧化氢,不符合题意;在④中,碳酸钙高温分解或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C
【解析】A、该从微观反应示意图分析,该反应为6NO+4NH3 = 5N2+6H2O,反应物没有单质参与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一个Y分子中含有一个N原子和三个H原子,电子总数为7+3=10;一个W分子中含有二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电子总数为2+8=10,一个Y分子和一个W分子中含有相同的电子数,不符合题意;C、从该反应6NO+4NH3 = 5N2+6H2O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6:5,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氢、氧二种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答案】D
【解析】t1 ℃时,等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所以A错误; 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要采用降温的方法,所以C错误;t2 ℃时,A的溶解度最大为50g,所以把A、B、C三种物质各25 g分别加入50 g水中均能得到饱和溶液,A刚好溶解完,B、C有剩余,D正确。故选D。
11.【答案】A
【解析】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中,存在氢离子。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酸性条件下,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Ba2+、SO42-两种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A。
12.【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气体,不能通过闻气味鉴别,故选项错误;B、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防止不纯发生爆炸,正确;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正确;③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正确;故选项完全正确;C、喝汽水打喝是因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选项错误;D、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水,故保留铁锈会使铁进一步锈蚀,故选项错误。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不能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硝酸钠中混有氯化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溶液,符合除杂质的条件,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其中,稀有气体和氮气都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KCl 和CO(NH2)2都不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甲同学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白磷和红磷虽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没有与助燃物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故甲同学实验是为了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错误;B.甲同学实验中,装置内的空气中有氧气会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要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燃烧管,目的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选项正确。C.乙同学实验中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燃烧;而红磷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故乙同学实验是为了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D.乙同学实验中微热燃烧管至a℃,燃烧管中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而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所以a 应选择的范围为:40 ≤ a < 240。故选项错误。故选B。
15.【答案】D
【解析】C是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而且能转化为氢氧化钙,则C可能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无色液体B反应能够转化为氢氧化钙,则B可能是水。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出水和无色气体D,则A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D可能是氧气。黑色固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不同的物质,则该黑色固体可能是碳,充分燃烧生成的无色气体E可能是二氧化碳,无色气体F可能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G和无色气体E,则红色固体G是铜。A、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出水和氧气。该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A说法正确;B、反应②指的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B说法正确;C、气体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故C说法正确;D、红色固体G是铜。银和硫酸铜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无法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无法直接制得。故D说法错误。故选D。
16.【答案】(1)元素;(2)ABC;(3)①不可再生;②A;(4)AD
【解析】(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
(2)人类的基本营养成分共六种,即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其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油脂,故选ABC;
(3)①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液化石油气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资源。②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原理灭火,故选A;
4)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相同为1:1; 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正确;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错误;C、根据化学式C2H6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故选项错误;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正确。故选AD。
17.(5分)【答案】(1)C;(2)生石灰;(3)CO2+Ca(OH)2=CaCO3↓+H2O ;(4)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212
【解析】(1)用于制造玻璃的是碳酸钠,故选C;
(2)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生石灰;
(3)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4)工业上的石灰石含有其他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解:设需碳酸钠的质量为x
Ca(OH)2 + Na2CO3= 2NaOH +CaCO3↓
106 100
x 20.0g
106 100g
x 20.0g
∴x= 21.2g
21.2g÷10%= 212g
18.【答案】(1)锥形瓶 (2)AC或AD;2H2O22H2O + O2↑;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若复燃,证明已满。(4)无影响(5)①Cu2+催化分解H2O2 ② H2O2溶液中就含有H2O,但并未加快产生气泡的速率。③无明显气泡,带火星木条未复燃; 取5 mL H2O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CuSO4溶液,伸入带火星木条。
【解析】(1)由仪器的形状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需要选择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所以选择装置A;要收集干燥的氧气,不能用排水法,而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要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择装置C或D。所以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C或A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 O2↑;通过上下移动燃烧匙,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或固液接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D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进a出”,故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若复燃,证明已满;(4)用装置E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通过增大压强将集气瓶中植物油下的水压入量筒,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填“无影响”。(5)①由查阅资料的信息和另外的两个猜想并模仿可推知还有一种猜想为:Cu2+催化分解H2O2;②H2O2溶液中就含有H2O,但并未加快产生气泡的速率,所以H2O催化分解H2O2明显不合理;③滴入稀硫酸的目的是提供硫酸根离子,结论是SO42−对H2O2的分解不起催化作用,所以可以推知现象为:无明显气泡,带火星木条未复燃;在排除了SO42−、H2O的干扰后,显然是Cu2+的作用,通过模仿上一个实验的方案设计可以选出加入的物质是CuSO4溶液,能够提供铜离子,进一步验证是Cu2+起的催化作用。所以操作为:取5 mL H2O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CuSO4溶液,伸入带火星木条。
19.【答案】(1)过滤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化学
(4)做保护气,防止钛、镁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O2、CO2等反应
(5)2FeSO4Fe2O3+ SO3↑ + SO2↑
【解析】(1)操作2将溶液和晶体分离,是过滤操作;
(2)钛铁矿中的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工艺流程中,水解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
(4)由查阅资料可知:钛、镁在高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氩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该反应在氩气的环境中进行就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稳定,起保护作用,防止了钛、镁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O2、CO2等反应。
(5)根据信息可知反应物为FeSO4 ,反应条件为加热,生成物为Fe2O3、SO2和SO3,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 SO3↑ + SO2↑。
20.【答案】
(1)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或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2)CaCO3
(3)减K2SO4的溶解(或提高产率,意思相近均给分);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洗净;
(4)CaCO3+2HCl=CaCl2+CO2↑+H2O
(5)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除去空气中的CO2和H2O(意思相近均给分);②偏小 ;
(6)①CaSO4•H2O ;②2CaSO4 高温 2CaO+2SO2↑+ O2↑
【解析】(1)常温下,CaSO4微溶,附着于CaCO3表面速度变慢,阻碍反应进行,因此将CaCO3研成粉末,加快反应速率。
(2)CaCO3既是第一步反应的反应物,又是第二步反应的生成物,因此可以循环使用。
(3)用水洗涤,K2SO4会进一步溶于水,造成晶体损失,但是用饱和溶液洗涤,K2SO4不会溶解,减少损失;晶体中的杂质为KCl和NH4Cl,可用AgNO3溶液检验,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但为防止Ag2SO4干扰,应先将SO42-完全沉淀,同时不可引入Cl-,所以选用Ba(NO3)2溶液。因此,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洗净;
(4)盐酸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5)①由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要求装置气密性良好,因此需检查装置气密性;而且由于要检测水蒸气和CO2的质量,需要在鼓入空气之前,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全部除去;②若无装置E,D中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造成其结果比预计要重,而D中吸收的是CaCO3+2HCl=CaCl2+CO2↑+H2O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重量偏重会使得计算出的CaCO3比实际多,造成比例偏小。
(6)①∵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
∴G点时,m(CaSO4)=3.44g ×(136/172 ×100%)=2.72g
∴m(H2O)= 3.08g - 2.72g =0.36g
∴个数比CaSO4:H2O = (2.72g /136):(0.36g /18)=1:1
∴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CaSO4•H2O
②根据信息: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推测其产生SO2。
∵m(Ca)=3.44g ×(40/172 ×100%)=0.8g
∴m(CaO)=0.8g ÷(40/56 ×100%)=1.12g
∴I点固体的化学式是CaO
∴H~I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 高温 2CaO+2SO2↑+ O2↑。
化学(无锡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无锡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山东潍坊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山东潍坊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全国通用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全国通用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