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20年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题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Al-27 Mg-24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蜡烛燃烧
C. 干冰升华
D. 海水晒盐
【答案】B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白酒
B. 蒸馏水
C. 医用酒精
D. 生理盐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A、白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B不正确;
C、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B。
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倾倒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量筒水平放置,视线与量筒内液体最低凹液面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故A不正确;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故B不正确;
C、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C不正确;
D、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故D正确。故选D。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 汞元素:hg
B. 两个磷原子:2P
C. 2个铁离子:2Fe2+
D. 氧化铝:AlO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不符合题意;
B、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P只能够表示2个磷原子,符合题意;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
B. 碱:烧碱、纯碱、生石灰
C. 混合物:空气、石油、碳酸钙
D. 合成材料:塑料、羊毛、橡胶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干冰(二氧化碳)、二氧化锰、氧化铁均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烧碱即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空气、石油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羊毛是天然材料,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符合题意。故选B。
6.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吸油烟机排气
C.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家用电器着火,应先断电,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水能导电容易触电,A错。
B、煤气容易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打开抽油烟机容易产生静电,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B错。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C正确。
D、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如果水倒进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向四处飞溅,有可能发生意外,D错。
故选:C。
7.“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B. 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
C. 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D. 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A、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符合要求,故A正确;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能减少空气污染,能改善环境质量,故B正确;
C、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污染性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要求,故C不正确;
D、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要求,故D正确。故选C。
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
5.8
6.4
7.6
A. 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 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
C. 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D. 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详解】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酸性增强,pH变小,故A不正确;
B、西瓜汁的pH值为5.8,苹果汁的pH值为2.9,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弱,故B不正确;
C、牛奶的pH值为6.4,小于7,显酸性,鸡蛋清的pH值为7.6,大于7,显碱性,故C不正确;
D、苹果汁的pH值为2.9,显酸性,则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故D正确。故选D。
9.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详解】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氢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A不正确;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品红分子在水中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
D、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则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正确。故选A。
【点睛】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0.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 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C. 银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D. 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温下大部分金属是固体,汞在常温下是液态的,不符合题意;
B、生铁和钢的是铁的合金,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钢和生铁它们均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银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的后边,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以隔绝氧气和水,符合题意。故选D。
11.下列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
D. 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不是现象,选项A不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是淡蓝色火焰,选项B不正确;
C、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选项C正确;
D、稀硫酸呈无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因此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选项D不正确。故选C。
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 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 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墨中存在层状结构,金刚石中没有层状结构,是空间网状结构,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A正确;
B、CO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B正确;
C、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
13.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 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食用
B. 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C. 明矾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D. 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答案】D
【解析】
【详解】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有毒,且一般高温蒸煮条件下不易被破坏,所以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B、甲醛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食用甲醛浸泡的海鲜产品,会危害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C、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才能够杀菌消毒,明矾不具有强的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疏松多孔,所以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符合题意。故选D。
14.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硝酸钾和氯化铁
B. 氢氧化钾和盐酸
C.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D. 硫酸钠和氯化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澄清的溶液。
【详解】A、硝酸钾和氯化铁不反应,均溶于水,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故A不正确;
B、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故B正确;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故C不正确;
D、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沉淀,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1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C. 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 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54g氧化镁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A正确;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选项B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选项C正确;
D、镁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24g镁与16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40g,氧气有剩余,不能生成54g氧化镁,选项D错误。故选D。
1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是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氨气分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都是10,故A不正确;
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故B不正确;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等,故C不正确;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D正确。故选D。
17.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O2和N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B
鉴别NH4Cl和KCl两种白色固体肥料
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除杂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物质不和原物质反应。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木条均熄灭,不能鉴别,故A不正确;
B、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则加入熟石灰研磨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氯化铵,无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铜不反应,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不能除去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钠,但是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引入了氢氧化钙杂质,故D不正确。故选B。
18.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D. 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则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不变,故A正确;
B、催化剂能加快或抑制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则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则氧气的质量相同,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减弱,pH值变小,但是不可能小于7,故C不正确;
D、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铝的金属性比铁强,反应速度快,反应的关系式为,,则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铁要多,故D不正确。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Al-27 Mg-24 Fe-56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40分)
19.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2)制备手机芯片主要材料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3)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填溶质名称)来止痒。
(5)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_____(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答案】 (1). 压强 (2). +4 (3). NaCl (4). 醋酸 (5). SO2
【解析】
【分析】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1)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打开可乐瓶盖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从而大量溢出,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反应后有1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则X中含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Cl。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显碱性,可以涂抹酸性物质中和,故可涂厨房中的醋酸来止痒。
(5)煤中含有硫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则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点睛】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20.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答案】 (1). (2). H2 (3). 温室效应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1)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氢气,丙是甲醇,丁是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由反应微观过程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氢气,丙是甲醇,丁是水,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氢气,化学式为H2。
(3)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中无二氧化碳,故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21.樱桃是人们喜欢的水果之一,其果肉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樱桃可食用部分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分
糖类
X
脂肪
钙、磷、铁
维生素
……..
质量
82.3g
12.8g
1.1g
0.2g
34.4mg
21.5mg
……..
(1)表中“X”是指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
(2)人体如果缺乏_______元素可引起贫血。
(3)樱桃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序号)。
A KNO3 B CO(NH2)2 C NH4HCO3
【答案】 (1). 蛋白质 (2). 铁 (3). A
【解析】
【详解】(1)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为: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樱桃营养成分中已经有糖类、脂肪(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钙、磷、铁)等,所以X为蛋白质;
(2)人体如果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
(3)A、KNO3 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CO(NH2)2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NH4HCO3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____进行验证。
(2)如图中,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 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答案】 (1). 肥皂水 (2). O2 (3). 2H2O2H2↑+O2↑ (4). BD
【解析】
【详解】(1)水样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故填肥皂水;
(2)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是氢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H2↑+O2↑,故填:O2;2H2O2H2↑+O2↑
(3)A、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B、 含磷洗衣服流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体污染,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C、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D、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故选D。
23.观察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
(1)图甲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填元素符号)。
(2)图甲中,属于金属阳离子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3)图乙中,X的值为__________。
(4)C和D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 (1). Ne (2). Na+ (3). 15 (4). Na2S
【解析】
【详解】(1)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观察图甲是图A,通过观察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0,可知该原子是Ne,因此此处填:Ne。
(2)金属阳离子最外层应该为8电子稳定结构,且原子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要多,因此观察图甲中,属于金属阳离子的是B,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可知该原子为Na,对应的阳离子为Na+。
(3)图乙中,X为硫的原子序数,而硫原子序数为15,故X=15。
(4)C的核内电子数为11对应的元素为Na,D的核内电子数为16对应的元素为S,因此C和D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2S。
2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
(2)t1℃时,6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再加_____g甲物质,溶液仍然饱和。
(3)t2℃时,甲溶液中有少量丙,要提纯甲,用_____结晶法。
(4)将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答案】 (1). t1℃时,甲丙溶解度相等等于20g (2). 15 (3). 降温 (4). 乙>甲>丙
【解析】
【详解】(1)交点的含义,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甲丙溶解度相等等于20g。
(2)t1℃时,甲溶解度20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60g甲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60g×=10g,甲溶剂质量60g-10g=50g,升温到t2℃甲溶解度50g,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50g水溶解25g甲达到饱和状态,再加25g-10g=15g甲,甲达到饱和,故填:15。
(3)甲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提纯甲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故填:降温。
(4)将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溶解度变小还是饱和溶液,且溶解度乙大于甲,故溶质质量分数乙大于甲,丙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等于降温之前丙溶质质量分数,降温之前丙溶解度小于降温之后甲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丙小于甲,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故填:乙>甲>丙。
25.化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1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3)图3实验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 (1). 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H2CO3 (3). 气球胀大 (4).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1)燃烧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图1实验中,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干花变红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干花变红色,故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碳酸,化学式为H2CO3。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容器中压强小于外界,故图3实验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气球胀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6.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2)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4)下列试剂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_____(填序号)
A 稀硫酸 B 酚酞溶液 C 碳酸钠溶液
【答案】 (1). OH- (2). (3). Cu(OH)2 (4). C
【解析】
【分析】
盐酸除铁锈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详解】(1)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均属于碱,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则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离子符号为OH-。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除铁锈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成的杀菌剂,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则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
(4)A、稀硫酸和稀盐酸、氯化钠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不正确;
B、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澄清石灰水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B不正确;
C、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鉴别,故C正确。故选C。
【点睛】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和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7.工业上处理黄铜渣(Cu、Zn、ZnO、CuO和杂质)废料时,通常将其转化为硫酸锌和铜等有价产品。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资料:;;
(1)物质B化学式是___。
(2)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填仪器名称)。
(3)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答案】 (1). Zn (2). 过滤 (3). 漏斗 (4).
【解析】
【分析】
黄铜渣经过过程Ⅰ去除杂质后留下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溶液加入过量B后,生成最终产品溶液E,硫酸锌,因此B为锌;固体C中存留剩下的B(锌)和铜,加入适量的D生成最终产品溶液E,因此D是硫酸,发生的反应是。
【详解】(1)B为金属锌,化学式为Zn;
(2)过程Ⅱ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因此其操作名称是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洞,因此此处填漏斗。
(3)过程Ⅲ中是D(硫酸)与金属锌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題(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12分)
28.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里用装置B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入。
【答案】 (1). A (2). (3). a
【解析】
【分析】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详解】(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需要加热,为固体和固体加热发生装置,故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2)装置B的固液常温制取气体装置,实验室里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不和空气中成分反应,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排出,故气体应从a端进入。
【点睛】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不和空气中成分反应,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排出。
29.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_____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
猜想②不正确,
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 pH试纸 B 铜 C 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1).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2). NaCl和HCl (3). 不变 (4).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5). (6).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7). AC
【解析】
【详解】Ⅰ、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从微观角度分析,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猜想]
猜想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则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当氢氧化钠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则烧杯内溶液中溶质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当盐酸过量时,则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HCl。
[进行实验]
方案一:若猜想①不正确,则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含氢氧化钠;
方案二:若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则溶液中存在盐酸和氯化钠。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如果溶液pH小于7 ,溶液中含有HC1,符合题意;
B、铜不与稀酸反应,无法检验溶液是否含有HC1,不符合题意;
C、把紫色石蕊溶液滴到溶液中,如果变红色,则溶液中含有HC1,符合题意。故选AC。
【点睛】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既要考滤生成物,也要考滤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四、计算题(30题4分,31题8分,共12分)
30.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试计算:
(1)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答案】(1)6∶1∶12;(2)31.6%
【解析】
【详解】(1)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1.生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生铁样品,分四次加入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氢气质量/g
0.2
m
0.2
0.1
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m=_____。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2
(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
【解析】
【详解】(1)由第1次、第3次的数据分析加50g稀盐酸生成0.2g氢气,第四次生成0.1g氢气是因为铁不足,故第二次甲50g稀盐酸也生成0.2g氢气,故填:0.2。
(2)设: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4.6%。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山东省枣庄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山东省枣庄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Al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糖类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BD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