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杨木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杨木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2分)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恍惚(hū) 匀称(chènɡ) 莅(wèi) 临 奢(shē)望
B.静谧(mì) 倔(juè) 强 堕(zhuì) 落 滑稽(jì)
C.庇(bì)护 收敛(liǎn) 黄晕(yùn) 攲(qī)斜
D.分歧(qí) 贮(zhù) 藏 干涸(kū) 附和(hé)
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杞人忧天 神通广大 骇人听闻 大相径庭
B.怪诞不经 畏罪潜逃 淡泊明志 刨根问底
C.漠不关心 拈轻怕重 温故知新 眉开眼笑
D.参差不齐 恍然大悟 由然而生 混为一潭
3.(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纠纷,是多么平常。(纠纷:争执的事情)
B.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四平八稳:形容非常平稳)
C.我更小心地不敢贪懒,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贪懒:贪吃懒惰)
D.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5.(2分)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一书是南朝余嘉锡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植树的牧羊人》是他的代表作。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散文家、诗人、学者。
D.《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列子》。
6.(10分)根据提示填空。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 。 (刘禹锡《秋词》)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⑤《诫子书》中记述“宁静”“淡泊”对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的句子为:“ , 。”
⑥《<论语》十二章》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诗人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 , 。”
7.(7分)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1)《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大闹 、真假 。
(2)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二、阅读
8.(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的首联中,“ 、 ”两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透露出诗人 之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的?
9.(13分)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请选出读音错误的一项
A、说(yuè)
B、三省(xǐng)
C、传(chuán)不习乎
D、罔(dài)
(2)翻译加点字。
①不亦说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
(3)翻译句子。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写出两个《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 , 。
(5)请从《论语》十二章中选出你喜欢的一章,并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简要说说你对这一章的理解。
10.(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2)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5)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1.(13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关注父母
①我不是孝顺女,总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①,从不知感恩,还时常惹他们生气,顶嘴耍赖也不以为过。但有几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并觉得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只有表现出来才是最真实的。
②去年爸爸70岁生日,我送了一块语言报时表和两瓶酒给他。爱酒的他 ②要把那两瓶普通的花雕酒留下等远方朋友来时共享,手表则立马戴在手上。尽管自动报时声把他折腾得一宿没睡好,但平时遇到熟人他仍会乐颠颠地按一下,告诉人家是女儿送的礼物。一天,我见他不停地按表,就嗔道:“这样很费电池。”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我觉得就像你在告诉我几点钟……”我猛地感悟:这不仅仅是千金难买的慈父童心啊!
③去年,我心血来潮,忽然拉上母亲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歪打正着,那天是母亲的生日。看着看着,她打起瞌睡来。我捅捅她,问她好不好看。她没睁眼就答:“好看,好看,这么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尽管不识字的她把故事理解得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妨碍她事后与老姐妹反复津津乐道。其实,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
④过年了,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父亲惊奇地问:“你发财了吗?”一句话问得我双眼③:我为父亲的知足而感动,为自己多年来对双亲的忽略而羞愧。曾几何时,做儿女的我们,习惯了对别人慷慨大方,而不善体恤父母,我们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不愿为父母洗一只碗……下班回家,放松肢体,等待父母送饭菜上桌;在外受气回来,举止粗鲁,余波殃及双亲,使得父母赔上不少小心……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了等待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哪怕是父母给予的千分之一。也许,父母之于我们,抚养的辛劳,成长的牵挂,是我们难以偿还的,但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④和关注。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它会照亮父母的晚年。
⑤马上动手,给我们的父母一份关注,一份体谅,一份惊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歪打正着
慷慨
(2)根据上下文语境,将下面词语填人文中①—④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A、缘分
决意
潮涌
体察
B.本分
决意
潮湿
体察
C.本分
执意
潮涌
体贴
D.本分
执意
潮湿
体贴
(3)第二段中,“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不仅反映了慈父童心,而且因为女儿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的这件事,使父亲感受到了女儿的爱心,心中充满了 感。
(4)第三段中,“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一句,“我”要表述的是什么?
(5)第四段中,“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竟使父亲感到“惊奇”。父亲感到“惊奇”的原因是什么?
(6)文中画线句“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这句话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任选一题写作
12.(50分)半命题作文:请以《我爱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话题,补充或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13.话题作文:妈妈的早餐,爸爸的叮咛,老师的眼神,成功时的祝贺,失误时的劝勉……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都蕴含着他人的关爱。
请以“关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话题,补充或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2分)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恍惚(hū) 匀称(chènɡ) 莅(wèi) 临 奢(shē)望
B.静谧(mì) 倔(juè) 强 堕(zhuì) 落 滑稽(jì)
C.庇(bì)护 收敛(liǎn) 黄晕(yùn) 攲(qī)斜
D.分歧(qí) 贮(zhù) 藏 干涸(kū) 附和(hé)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匀称”的“称”读作“chèn”;“莅临”的“莅”读作“lì”;
B.有误,“倔强”的“倔”读作“jué”;“堕落”的“堕”读作“duò”;“滑稽”的“稽”读作“jī”;
C.正确;
D.有误,“干涸”的“涸”读作“hé”;“附和”的“和”读作“hè”。
故选:C。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杞人忧天 神通广大 骇人听闻 大相径庭
B.怪诞不经 畏罪潜逃 淡泊明志 刨根问底
C.漠不关心 拈轻怕重 温故知新 眉开眼笑
D.参差不齐 恍然大悟 由然而生 混为一潭
【分析】本题考查易误写常见字。易误写常见字大多是形近字,可运用对比记忆、练习巩固、辨义区别法来帮助掌握。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由然而生”的“由”应改为“油”,“混为一潭”的“潭”应改为“谈”。
故选:D。
【点评】形近字,可运用对比记忆、练习巩固、辨义区别法来帮助掌握。
3.(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纠纷,是多么平常。(纠纷:争执的事情)
B.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四平八稳:形容非常平稳)
C.我更小心地不敢贪懒,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贪懒:贪吃懒惰)
D.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A.正确;
B.正确;
C.“贪懒”意思是贪婪;
D.正确。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语序不当,改为“自从小强告别了网吧以后”;
B.正确;
C.“排出”和“噪声”搭配不当,去掉“和噪声”;
D.“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句子杂糅,改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5.(2分)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一书是南朝余嘉锡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植树的牧羊人》是他的代表作。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散文家、诗人、学者。
D.《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列子》。
【分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分析。首先我们应把握文章叙述的内容;再次,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解答】A.有误,《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B.有误,《植树的牧羊人》是让•乔诺的作品;
C.正确;
D.有误,《穿井人》节选自《吕氏春秋》。
故选:C。
【点评】课文内容的分析是深刻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需仔细思考,认真作答。
6.(10分)根据提示填空。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②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⑤《诫子书》中记述“宁静”“淡泊”对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的句子为:“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⑥《<论语》十二章》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诗人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我言秋日胜春朝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铁马冰河入梦来
④终古高云簇此城(注意“簇”的书写)
⑤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⑥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注意“罔”的书写)
⑦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7分)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1)《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白骨精 、大闹 天宫 、真假 美猴王 。
(2)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1)本题考查了解名著情节的能力。《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等。据此填写即可。
(2)本题考查了解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西游记》中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如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机智勇敢、除恶务尽;猪八戒好吃懒做、胆小好色;沙僧个性憨厚,忠心耿耿。解答此题要首先指出喜欢和不喜欢的人物,再结合人物性格特点说出理由。
答案:
(1)白骨精 天宫 美猴王
(2)示例: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孙悟空本领高强,他能上天入地,还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孙悟空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在取经的路上,即使经历再多艰难险阻,遇见再多的妖魔鬼怪,孙悟空也不畏惧退缩,总是保持积极乐观,以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一切。
我最不喜欢猪八戒。因为他没有团队感,缺乏坚定的意志,在取经路上一遇到困难,猪八戒就想着散伙,他好吃懒做,总想着偷懒。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阅读
8.(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的首联中,“ 客路 、 行舟 ”两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透露出诗人 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 之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的?
【分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解答】(1)本题考查诗人情感。首联的意思是: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这两句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本题考查诗句表达的情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理趣。
答案:
(1)客路 行舟 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
(2)表现了新陈代谢的自然理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9.(13分)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请选出读音错误的一项 D
A、说(yuè)
B、三省(xǐng)
C、传(chuán)不习乎
D、罔(dài)
(2)翻译加点字。
①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②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翻译句子。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写出两个《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 三十而立 , 从心所欲 。
(5)请从《论语》十二章中选出你喜欢的一章,并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简要说说你对这一章的理解。
【分析】译文:
孔子说:“学习之后又按时去复习、实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已,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修养吗?”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 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字音的识记能力。
ABC.正确。
D.有误,“罔”应读作“wǎng”。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翻译能力。
①句意:不也是很愉快吗?说:同“悦“,愉快。
②句意: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能力。
①重点词:三,虚数,多个,几个。句意: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②重点词:笃,坚守。切,恳切。仁,仁德。句意: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可得“三十而立”,即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可得“从心所欲”,即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可得“温故知新”,即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从“吾日三省吾身”中可得“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可得“择善而从”,即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可得“三人行必有我师”,即几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示例一:我感悟最深的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因为这两句教会我们一种学习方法,告诉我们一定要时常温习,才能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示例二:我感悟最深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述了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我们在学习中就应该将学与思相结合,多思考,多学习,这样我们的学业才会不断精进。
示例三:我感悟最深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谦虚的精神。俗话说,骄傲让人落后,谦虚让人进步。一个人只有做到了谦虚,才会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向那些优秀的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获得进步。如果一味自满,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那么就会固步自封,甚至不进反退。古往今来,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谦虚谨慎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答案:
(1)D
(2)①同“悦“,愉快;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①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②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4)三十而立 从心所欲
(5)我感悟最深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谦虚的精神。俗话说,骄傲让人落后,谦虚让人进步。一个人只有做到了谦虚,才会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向那些优秀的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获得进步。如果一味自满,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那么就会固步自封,甚至不进反退。古往今来,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谦虚谨慎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10.(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文中画线句子是 环境 描写,作用是 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5)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这篇文章记述了“我”理解什么是“真正长大”含义的过程,全文可分四个部分:全文第①~⑤自然段,写“我”渴望长大。第⑥~⑦自然段,写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将一位老人撞倒后逃走了。第⑧~⑩自然段,写“我”主动将老人送回家并承诺以后常常去看望她。第⑪~⑬自然段,写“我”终于明白了“长大”了的含义。第⑭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根据提示,在文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本题很简单,从第一自然段就可以找到: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结合句子内容可以看出这句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情节作铺垫。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结合第六段内容,可以发现“有些惭愧”是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品内容,并进行推断与想象。解答此题关键是要联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根据上文“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想来会少些责骂”可以推测出我想象家里的气氛是:父母都板着脸,严厉的责骂我,让我以后在外面要少惹祸。
(5)本题考查文章详略安排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文章详略安排的一般原则。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详略的安排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来选择,突出表现文章主旨的内容要详写,反之则略写。详写“撞人”和“吃晚饭”,略写“送老太太回家”。是因为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
(6)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思考,答出其表面义与深层含义。这里画线的句子处于文章的末段,还应从文章的主旨去思考,去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
答案:
(1)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环境描写。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3)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根据上文“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想来会少些责骂”可以推测出我想象家里的气氛是:父母都板着脸,严厉的责骂我,让我以后在外面要少惹祸。
(5)详写“撞人”和“吃晚饭”,略写“送老太太回家”。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6)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同时也起到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点评】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
11.(13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关注父母
①我不是孝顺女,总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①,从不知感恩,还时常惹他们生气,顶嘴耍赖也不以为过。但有几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并觉得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只有表现出来才是最真实的。
②去年爸爸70岁生日,我送了一块语言报时表和两瓶酒给他。爱酒的他 ②要把那两瓶普通的花雕酒留下等远方朋友来时共享,手表则立马戴在手上。尽管自动报时声把他折腾得一宿没睡好,但平时遇到熟人他仍会乐颠颠地按一下,告诉人家是女儿送的礼物。一天,我见他不停地按表,就嗔道:“这样很费电池。”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我觉得就像你在告诉我几点钟……”我猛地感悟:这不仅仅是千金难买的慈父童心啊!
③去年,我心血来潮,忽然拉上母亲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歪打正着,那天是母亲的生日。看着看着,她打起瞌睡来。我捅捅她,问她好不好看。她没睁眼就答:“好看,好看,这么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尽管不识字的她把故事理解得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妨碍她事后与老姐妹反复津津乐道。其实,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
④过年了,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父亲惊奇地问:“你发财了吗?”一句话问得我双眼③:我为父亲的知足而感动,为自己多年来对双亲的忽略而羞愧。曾几何时,做儿女的我们,习惯了对别人慷慨大方,而不善体恤父母,我们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不愿为父母洗一只碗……下班回家,放松肢体,等待父母送饭菜上桌;在外受气回来,举止粗鲁,余波殃及双亲,使得父母赔上不少小心……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了等待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哪怕是父母给予的千分之一。也许,父母之于我们,抚养的辛劳,成长的牵挂,是我们难以偿还的,但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④和关注。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它会照亮父母的晚年。
⑤马上动手,给我们的父母一份关注,一份体谅,一份惊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歪打正着 zháo
慷慨 kǎi
(2)根据上下文语境,将下面词语填人文中①—④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D
A、缘分
决意
潮涌
体察
B.本分
决意
潮湿
体察
C.本分
执意
潮涌
体贴
D.本分
执意
潮湿
体贴
(3)第二段中,“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不仅反映了慈父童心,而且因为女儿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的这件事,使父亲感受到了女儿的爱心,心中充满了 幸福、快乐 感。
(4)第三段中,“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一句,“我”要表述的是什么?
(5)第四段中,“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竟使父亲感到“惊奇”。父亲感到“惊奇”的原因是什么?
(6)文中画线句“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这句话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篇文章通过三件往事的回忆,提醒读者关注我们的父母。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①),开篇点题,引出记忆深处感触颇深的往事;第二部分(②﹣④),回忆我送爸爸礼物、带母亲看电影、给父母红包的三件往事,发现他们需要的是孩子的关注;第三部分(⑤),篇末再次点题,呼吁我们关注父母,给予父母体谅与惊喜。文章选择的都是平常小事,但充满真情,表现的主旨引人深思。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歪打正着”的“着”读zháo,“慨”读kǎi。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及运用。根据“我不是孝顺女,总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判断,A项的“缘分”不正确,故排除A项。根据“爱酒的他……要把那两瓶普通的花雕酒留下等远方朋友来时共享”句,我们可以判断“决意”用在此处不恰当,故排除B项。根据“父亲惊奇地问:你发财了吗?一句话问得我双眼……”句,此空选“潮湿”能恰当表现我眼眶含泪的情态,故排除C项。
故选:D。
(3)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人物的情感。结合事件内容可以看出,父亲不停地按表,是想让别人知道那是女儿送给他的,他也想听到表的报时声感受到女儿给予他的温暖,所以父亲此时的心情就是幸福、快乐、满足、愉悦、欣慰的。
(4)本题考查句子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思考,答出句子的深层含义。结合前文事件可以看出,作者借这句话要表现的意思是父母希望得到的仅仅是子女的关心,而且他们的这种愿望还很容易满足。答题时只要能答出长辈希望得到孩子们的关心,而这种关心并不必多轰轰烈烈这一要点即可。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从第三段父亲的话:“你发财了吗?”以及后文我的心理活动:“我为父亲的知足而感动,为自己多年来对双亲的忽略而羞愧”可以看出,我多年来一直忽略了父母,他早已习惯了女儿多年来对自己的关心不够,以至于现在突然关心他,让他很不习惯,很是意外。
(6)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常用的修辞,结合句子内容作出具体分析。从句子内容来看,这句话用了比喻与排比,将孩子对父母的“问候”“举动”“体贴和关注”比作“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形象生动地写出孩子的关爱对父母的作用,同时运用对比,增加表达的音韵节奏美。
答案:
(1)zháo kǎi
(2)D
(3)幸福、快乐(满足、愉悦、欣慰)
(4)父母也希望得到子女的关心,而且父母的这种愿望很易于满足。
(5)习惯了女儿多年来对父母的关心不够,对女儿的举动感到意外。
(6)比喻和排比;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增加表达的音韵节奏美。
【点评】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仔细审题。如“结合主题谈启示”,一定要明确结合主题进行谈论,“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要动“情”动人。
②善于提炼。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③合情合理。感悟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④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三、任选一题写作
12.(50分)半命题作文:请以《我爱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话题,补充或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分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写作。第一,审题立意。请以《我爱_____》为题,我们可以补充的内容有:爸爸、妈妈、祖国、家乡、美丽的风景等,从这个思路出发,这篇作文写作难度就降低下来。第二,思路点拨。写作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搜寻自己生活,流露真感情。通过一件或几件事,体现出对“爱”的理解。
【解答】
我爱妈妈
一双乌黑的眼睛和一双眉毛,樱桃般的小嘴,这是谁?是我妈妈。她可了不起了!她对我很好,事事都先考虑着我,然后想到别人,最后才想到她自己。虽然她在普通人眼里是一个小角色,但是在我的眼里她比任何人多重要。而我一直在被浓浓的母爱包围着。
当我来到这世上时,就会有一种伟大无私的爱萦绕在我的生边。没错,那就是母亲的爱。母亲把她所有的爱与奉献都慷慨的给予了我们。母亲用它最淳朴的爱来呵护我们,哺育我们成长,却不计回报。母爱是不能用世俗的金钱货币来衡量的。其实,拥有母爱,胜过拥有金山煤矿等世间一切财富。
我的妈妈在报社工作,她有着敬业的好品质。这一点让我觉得他为十分了不起,我为我有这样的而感到骄傲。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从游泳池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1点了,妈妈却还没有回家。我感到有点奇怪:妈妈平常明明7点左右就到家了,就算要加班,现在怎么说也应该到家了呀!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便问外婆:“外婆,我妈今天怎么这么晚还不回来?”“唉,她今天一定要把5篇稿子改完才能回家,真搞不懂她,明明可以明天来做的事,干嘛一定要提前做完啊!也不考虑考虑自己的健康,真是的!”
听了外婆的话,我不禁被妈妈的行为感动了:妈妈真敬业,这么晚也留在单位工作,真了不起!
那天凌晨1点时,我朦朦胧胧地听到到有人进门的声音,一听,是妈妈!此时此刻,她正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向卧室,第二天,她仍然一早起来洗漱完毕,便又去上班了……
我的妈妈对工作一丝不苟、不辞辛苦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同行们的赞赏,还获得了不少荣誉。最伟大的人是母亲,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最无私的人是母亲,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我爱我的母亲,更爱天下所有母亲和她们所给予儿女们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点评】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记叙文,通过作者讲述妈妈平常工作中的事情,表现出对妈妈的爱。记叙文就是要写身边的故事,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用情感感染阅读者。文末点出主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13.话题作文:妈妈的早餐,爸爸的叮咛,老师的眼神,成功时的祝贺,失误时的劝勉……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都蕴含着他人的关爱。
请以“关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话题,补充或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审题可知,所谓“关爱”,即关心与爱护。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爱包围着,有父母之爱,有老师之爱,有同学之爱,还有那些陌生人对我们的关爱。本文需从生活中截取有爱的瞬间,素材一定要真实,写出真情实感,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可采用几个并列段或小标题的形式,从生活中截取几个有爱的瞬间,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解答】
谢谢你的爱
你的爱如冬⽇⾥的阳光,温暖了我的⼼房;你的爱如⾬后的彩虹,让我看到了希望;你的爱如一把把巨伞,为我的未来撑起一⽚晴空……
一个星期天,闹钟已经响了,可我却⽆动于衷,这时妈妈⾛了过来,拍了拍我的⼩屁股,亲昵的说;“⼩宝贝,快起来,太阳都晒屁股了!”“不嘛!不嘛!⼈家还要再睡一会⼉嘛!”我死死地赖在床上,怎么也不肯起来。“快起来,不然我就不管你了!”妈妈似乎咬⽛切齿地说。没办法,我被妈妈从温暖的被窝中抽了出来。没睡醒的我⼼情很不好,我呆呆地坐在餐桌旁,⽽妈妈还在一旁不停地唠叨着“洗脸、刷⽛、吃饭、上辅导班……”
“你有完没完?一天到晚⼜让我学这个⼜让我学那个,连个懒觉也不让⼈睡!”我压抑已久的怒⽕终于喷发了,妈妈愣住了,像一尊雕像。“我讨厌你这个坏妈妈!”我⼤声地吼道。妈妈还是一动不动地⽴在那⾥。我拎起书包,头也不回地⾛了,只抛下一扇冰冷的铁门。我昂⾸挺胸地⾛在⼤街上⼼想:哼,妈妈一定会来想我道歉的……可是,明明是我不对,妈妈该多伤⼼呀……得回去给她道歉……不⾏不⾏,⼈要脸,树要⽪。说什么也不能低头!于是我便向辅导班的教室⾛去。
六⽉的天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现在却下起了倾盆⼤⾬。怎么办?怎么办?下那么⼤的⾬,可我偏偏⼜和妈妈吵架了,谁来接我呢?一上午我都在⽆限的后悔中度过,什么也没学进去。
放学了,同学们都被家长接⾛了,当我准备“冲”的时候,从⾬幕中⾛来一个熟悉的⾝影,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我看清了,是妈妈!我一下⼦扑进妈妈的怀抱,哭出了声。“我还以为你生⽓,不来了呢。”“傻孩⼦,妈妈怎么会生你的⽓呢?”
妈妈,谢谢你对我的关爱。
【点评】作者记叙了生活中与妈妈发生矛盾的一件事,刻画了妈妈无微不至、细腻无私的爱。文章语言流畅,细节描写非常具有表现力。刻画人物时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同时使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杨木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杨木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任选一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杨木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杨木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及运用,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及分析,任选一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五四学制)(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五四学制)(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句子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课内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