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教案
展开《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诵读,疏通和积累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文本意思,概括和分析课文内容。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本文中的比喻、排比、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积累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概括分析课文内容,体会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中的比喻、排比、夸张等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领悟法、问题引导法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这篇作文让杜牧在高考中获得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此文甫出,震惊朝野,长安学子文人争读《阿房宫赋》,一时洛阳纸贵。今天,我们手捧《阿房宫赋》,还可以感受到“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盛景。不过,我读此文,常要问两个问题:一是人们常常听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可见汉赋是一代风流,但我们今天还有几人读汉赋?为什么汉赋不传而《阿房宫赋》不朽?二是《阿房宫赋》一篇骂人文字,却是字字珠玑,锦绣辉煌。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
1.了解作者杜牧和写作背景以及赋的特点。
2.导学第一、二段,积累重点实词,理解文意。(重、难)
三、预习检测,答疑点拨
活动1:巡回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查看(1)课本上第一、二段预习笔记,字音标注、疑难语句标记;(2)练习册“课文导读”【知识梳理】部分预学案完成情况。
活动2:学生根据已有学习资料,简要介绍杜牧和写作背景。教师补充介绍。见PPT
活动3:请学生试读,读准字音。
四、精讲重点,合作探究
1、导学第一段,强调重点实词,理解文意。
① 六王毕,四海一 毕:完了,结束。
② 骊山北构而西折 构:动词,架木做屋,引申为建筑。
③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抱:适合,随着。
④ 盘盘焉 焉:……的样子。
2.思考:第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阿房宫的?是怎样写的?
点拨:来历,外在形势,本体建筑。在这一段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内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有大胆的夸张、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极简,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句式的运用,使文句音节铿锵,并有音韵之美。
3.导学第二段,强调重点实词,疏通文意。
①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荧荧:明亮的样子。
② 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无影无声,形容声音的遥远。
③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④ 弃掷逦迤 逦迤:连续不断。这里有“到处都是”的意思。
4.问:第二段从哪个方面写阿房宫?
点拨:宫人的生活情境。宫女之多,宫人命运悲惨,反映秦王的生活奢侈荒淫,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五、达标检测,反馈效果
小册——基础巩固层,完成第1----5题。
六、作业设计
1、背诵第一、二段。
2、小册基础巩固层第6、7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内容,导入。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
1.导学第三、四段,积累重点实词,理解文意。(重)
2.比较阅读,体会立论角度的独特之处。(难)
三、预习检测,答疑点拨
活动:巡回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查看课本上预习第三、四段的笔记,疑难语句标记。
四、精讲重点,合作探究
1、导学第三自然段,强调重点实词,疏通文意。
①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
②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纷:多,繁华;念:顾念。
③ 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
④ 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比;南亩:田间。
⑤ 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的谷仓。
⑥ 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2.问:第三段主要写什么?运用了哪些手法?
点拨:这一段作者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铺写了秦王的骄奢淫靡,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灭秦。“叫、举、炬”三个动词,促促相连,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火山爆发之烈,迅猛异常,不可压抑。“可怜焦土”与上面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收束有力,概括了秦的迅速灭亡。
- 导学第四自然段,强调重点实词,疏通文意。
①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如果。爱:爱护。
②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为:做。
③ 谁得而族灭也 得:能够;哀:哀叹。
④ 秦人不暇自哀 不暇:来不及。
4.研读第四段,说说秦(包括六国在内)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点拨:其原因是“不爱其人”。其目的是“鉴”,即:借古讽今,要唐帝国吸取秦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委婉的警告。
5.探究:关于秦灭亡的议论,本文与《过秦论》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立论角度又有何不同?
提示:
相似:(1) 都有肯定了秦朝的强大,都强调秦朝灭亡是毁于自己,都说明了秦朝灭亡的迅速,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不施仁政。(2)都受到赋的影响,甚至本身就是赋。
立论不同:(1) 《过秦论》以先后对比的角度说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阿房宫赋》以“秦爱纷奢”的角度指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2) 《过》以秦的兴盛反衬它的灭亡;《阿》以对阿房宫寓言式的描写,表明秦朝必然灭亡的结局。(3) 《过》作为政论文重在说理,《阿》作为一篇赋重在讽喻现实。
五、达标检测,反馈效果
小册——阅读提升层,阅读文言文《深虑论》(《古文观止》选文),完成第8、9题。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完成本课小册阅读提升层第10、11题。
附:板书设计
阿房宫赋
高中人教统编版16.1 阿房宫赋优质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6.1 阿房宫赋优质课教案设计,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1 阿房宫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1 阿房宫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材料补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1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1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自学展示,精讲点拨,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树,整理知识,背诵记忆,当堂训练,巩固运用,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