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编第8章第25讲 人口迁移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课时达标(二十五) 人口迁移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2021·广东佛山二模)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十三五”期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约45%。2021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据此完成1—2题。
1.“十三五”期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异,说明( )
A.城市人口出生率较低
B.农村进城务工人口数量较多
C.城市“民工荒”现象严重
D.农村大量外出务工人口回流
2.为实现“十四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应该( )
A.推行鼓励生育政策
B.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C.促进城乡交通发展
D.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大量在城市居住的人口并非当地人口,而是外来务工人员,B项正确。第2题,要提高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市要从工作、生活、居住等基本保障层面加快落实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D项正确。
(2022·江苏盐城一调)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口流动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下图为2019年中国十大城市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净流入为正值,净流出为负值)统计图(单位:万人)。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十大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城市中( )
A.人口净流入城市长三角最多
B.人口净流入城市经济增速快
C.人口净流出城市中西部最多
D.人口净流出城市城市规模小
4.城市人口流动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杭州——金融产业大集聚
B.佛山——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C.北京——政策引导职能分散
D.临沂——传统产业向西部转移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十大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城市中,珠三角人口净流入城市最多,而非长三角,A项错误。材料中陈述人口流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所以人口净流入将使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B项正确。读图可知,人口净流出城市以中东部城市居多,C项错误。图中净流出人口最多的是北京,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属于特大城市,D项错误。第4题,图中显示浙江杭州净流入人口数值最大,证明该地需要的是大量廉价劳动力,且杭州产业以轻工业为主,而金融业需要高新技术人才,A项错误。广东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以工厂为主,需要大量劳动力,且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经济因素才是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B项错误。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属于特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故国家采取政策分散人口,C项正确。山东临沂人口流出的原因是当地产业较少,不能满足当地就业需求,而不是产业转移。近年来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产业反而向山东转移,带动山东的经济和就业,D项错误。
(2022·广东联考)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流动规模日益庞大,甲、乙、丙、丁为我国主要少数民族跨省流入地。下表显示2016年甲、乙、丙、丁四地的少数民族省际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出地状况。据此完成5—6题。
跨省流入地 | NO.1 | NO.2 | NO.3 | |||
流出地 | 占比% | 流出地 | 占比% | 流出地 | 占比% | |
甲 | 贵州 | 44.37 | 湖南 | 18.73 | 云南 | 12.71 |
乙 | 广西 | 50.52 | 湖南 | 16.32 | 贵州 | 14.76 |
丙 | 甘肃 | 65.57 | 四川 | 11.79 | 青海 | 9.91 |
丁 | 甘肃 | 44.14 | 宁夏 | 31.43 | 青海 | 6.31 |
5.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为( )
A.广东 浙江 新疆 西藏
B.广东 浙江 西藏 新疆
C.浙江 广东 新疆 西藏
D.浙江 广东 西藏 新疆
6.推测影响少数民族人口迁往甲省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经济因素 ②空间距离 ③风俗习惯 ④群体集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题,影响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经济因素、空间距离因素、文化因素、族群因素等。自发性人口迁移数量与经济的吸引力呈正相关,与空间距离呈负相关。即流入地与流出地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迁移(流动),如乙与广西、湖南、贵州较近,乙更可能是广东。浙江距离各地都较远,但浙江经济发达,对各地都有较强的吸引力,判断甲为浙江。与丁相比,丙可能与四川更近,丁可能与宁夏更近,判断丙为西藏,丁为新疆。第6题,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相差较大,排除③;据上题推知甲省为浙江省,经济较发达,经济因素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①正确;空间距离影响人口迁移,距离越近的省区越容易产生人口迁移,②正确;由于与迁入地生活习惯的差异,人口迁移容易产生群体集聚,④正确。
(2022·T8第一次联考湖北)每年10月下旬,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某厂停转了半年之久的机器又开始重新启动,每到此时,就会有许多越南人如同候鸟一般,跨境打工。随着边境两侧人们的渐渐熟识,当地跨国婚姻比比皆是。下图示意云南德宏州截至2016年年底跨国婚姻涉及的男女比例。据此完成7—9题。
7.材料中我国西南边境某厂最有可能是( )
A.钢铁厂 B.纺织厂
C.电子厂 D.榨糖厂
8.德宏跨国婚姻的特点是( )
A.单向,单性别流动为主
B.单向,双性别流动为主
C.双向,单性别流动为主
D.双向,双性别流动为主
9.跨国婚姻对我国边境地区的影响有( )
①平衡男女性别比 ②填充劳动力 ③稳定社会秩序 ④传播中国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7.D 8.A 9.C
解析 第7题,据材料“每年10月下旬,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某厂停转半年之久的机器又开始重新启动”可知,该工厂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具有季节性特征。钢铁厂、电子厂都不具有季节性,可以长年开工;纺织厂一般靠近棉花产地和羊毛产地,多在我国北方;榨糖厂利用甘蔗榨糖,而西南地区地处我国亚热带,盛产甘蔗,甘蔗10月成熟上市,D项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德宏入境通婚人口总量大,其中女性占比大、男性占比少;德宏出境通婚人口总量少,其中女性占比大、男性占比少。这说明跨境婚姻以单向流动为主,且以女性流动为主,A项正确。第9题,德宏入境通婚的人口总量大,以女性为主,可以平衡男女性别比,①正确;大部分来德宏的越南人都是打工者,弥补了我国劳动力不足的现状,②正确;跨国婚姻可促进跨国交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稳定社会秩序,③正确;传播中国文化不属于跨国婚姻对我国边境地区的影响,④错误。
(2021·湖南)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1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11.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0.D 11.B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一直在上升,B项错误。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C项错误。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D项正确。第11题,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是因为国家“三农”政策利好,外出务工人数减少,①正确。出生人口变化并不会迅速影响外出务工人数,②错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部分产业受到影响,外出务工人数有所下降,③正确。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有所上升的,尤其是我国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持续上涨,④错误。B项正确。
(2021·江西质量检测)下图为南美洲某国城镇化进程略图。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西部高于东部,国际人口迁移很少,国内迁移人口以劳动力人口为主。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国人口迁出较多的区域是( )
A.东部城镇 B.东部乡村
C.西部城镇 D.西部乡村
13.当前该国城乡常住人口平均年龄( )
A.城镇原籍人口大于外来人口
B.城镇原籍人口小于外来人口
C.乡村原籍人口大于外来人口
D.乡村原籍人口小于外来人口
14.该国东部人口比西部( )
A.数量多,增长快 B.数量多,增长慢
C.数量少,增长快 D.数量少,增长慢
答案 12.D 13.A 14.C
解析 第12题,据材料可知,该国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东部,但图中1980—2020年东部城镇人口比重比西部增长快,可见西部有大量人口迁往东部。在此种情况下,西部城镇人口比重仍在上升,可见外迁至东部的人口主要来自西部的乡村地区,D项正确。第13题,据材料可知,城镇外来人口多为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小;与乡村相比,城镇社会经济水平高,原籍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平均年龄大,A项正确。乡村外来人口很少,且偶然性大,平均年龄不确定。第14题,根据图中数据对比不难发现,全国城镇人口比重更接近西部城镇人口比重,可见西部人口数量比东部多;全国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与西部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的差异在逐渐变大,可见西部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对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的影响力减弱,进而推知东部影响力上升,东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占比上升,即东部人口比西部增长快。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5.(2021·江西南昌摸底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乡村人口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下图示意我国H省2011年和2035年乡村人口分年龄段的数量(含预测)。预计2035年我国城镇化将步入成熟期。
(1)概括H省2011年至2035年乡村人口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评价图示人口变化过程对H省乡村发展的影响。
(3)专家预测2035年后H省乡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将会上升。请为专家的预测提供理由。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从总数、年龄结构等方面进行归纳。读图可知,2011—2035年,乡村总人口由约1 400万减少为约650万→乡村人口总数减少;劳动力人口比重由约65%减少为45%,老年人口比重由约16%增加到约40%→乡村人口中劳动力占比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变化的原因应从人口迁移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图示人口变化过程对H省乡村发展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说明。第(3)题,预测理由应从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特征进行分析。
答案 (1)人口总数减少,因为乡村人口进入城市;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占比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因为迁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
(2)利:生态压力减轻(人均耕地增加),机械化水平提高(经营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与城市联系加强。
弊:土地撂荒(劳动力短缺),出现空巢老人(老龄化加重)。
(3)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减少,部分青壮年农民返乡,(老龄化使得)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
16.(2021·浙江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移民是重要的扶贫措施之一。近年来,宁夏地区的生态移民主要方向是从南部山区迁往北部平原地区。下图为宁夏简图。
(1)简述宁夏北部城市作为生态移民迁入地的主要有利条件。
(2)宁夏南部山区某村整体迁入北部人烟稀少的甲地而不是城市周边地区,从社会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原因。
解析 第(1)题,首先,宁夏北部地区地处宁夏平原,地形平坦;靠近黄河,水源充足,其环境承载力较大,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更多。其次,北部平原地区靠近宁夏省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就业机会更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有利于生态移民的迁入。第(2)题,甲地人烟较稀少,而城市周边地区土地资源相对较紧张,所以甲地后备土地资源更加丰富。读图可知,甲地靠近灌区,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从而促进移民就业,提高移民的经济收入,保证社会稳定。
答案 (1)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环境承载力较大;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充足;基础设施完善。
(2)甲地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接近灌区,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促进移民就业,提高移民收入,有利于社会稳定。
第5编第21章第55讲 中国地理分区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5编第21章第55讲 中国地理分区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5编第21章第55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55+中国地理分区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5编第20章第50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5编第20章第50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5编第20章第50讲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50+世界地理概况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编第9章第27讲 城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2编第9章第27讲 城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2编第9章第27讲城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27城镇化与城乡景观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