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
1. 黑藻、蓝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四种生物的细胞中,不都存在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细胞壁B. 染色质C. 核糖体D. RNA和DNA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详解】ACD、黑藻、蓝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都有细胞壁、核糖体、RNA和DNA,ACD不符合题意;
B、蓝细菌、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质,B符合题意。
故选B。
2. 合理选择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选择颜色较浅的材料观察细胞,可使用平面反光镜
B. 番茄匀浆含还原糖量较高,可作为检测还原糖的材料
C.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检测脂肪的理想材料
D. 经高温处理后的蛋清稀释液仍可作为检测蛋白质的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由于观察的细胞颜色较浅,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通光孔或换平面反光镜使视野变暗,A正确;
B、番茄匀浆有颜色,会干扰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故不可作为检测还原糖的材料,B错误;
C、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花生种子含脂肪多,子叶肥厚,是鉴定脂肪的理想材料,C正确;
D、经高温处理后的蛋清稀释液肽键没有被破坏,因此仍可作为检测蛋白质的材料,D正确。
故选B。
3. 下列选项的化合物中均含N元素的是( )
A. 腺嘌呤、丙酮酸B. 胆固醇、淀粉
C. 脂肪酸、磷脂D. 叶绿素、ADP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其中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详解】A、丙酮酸只含C、H、O,不含N,腺嘌呤是含氮的碱基,A错误;
B、胆固醇、淀粉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B错误;
C、脂肪酸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C错误;
D、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为C、H、O、N、Mg,ADP的组成元素为C、H、O、N、P,D正确。
故选D。
4. 下列有关纤维素酶、纤维素和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由C、H、O、N元素组成
B. 都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C. 都是由单体连接形成的多聚体
D. 都能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答案】C
【解析】
【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详解】A、纤维素只含C、H、O元素,A错误;
B、酶具有催化功能,血红蛋白能运输氧,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B错误;
C、纤维素酶本质为蛋白质、纤维素是多糖,蛋白质和多糖都是由单体连接形成的多聚体,因此纤维素酶、纤维素和血红蛋白都是由单体连接形成的多聚体,C正确;
D、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外,D错误。
故选C。
5. 依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和类囊体,不利于叶肉细胞捕获光能
B.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很多线粒体,有利于为重吸收水供能
C. 细胞分裂间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有利于DNA复制
D.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加,有利于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叶绿体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含少量DNA和RN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详解】A、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有光合色素,有利于叶片捕获光能,A错误;
B、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的方式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不需要线粒体,B错误;
C、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发生在前期且不利于DNA复制,C错误;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量增加,能体现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D正确。
故选D。
6. 某条肽链由70个氨基酸组成,去掉5个氨基酸(R基中不含氧)后得到4条肽链和5个氨基酸,它们与原肽链相比( )
A. —COOH增加8个B. —NH2增加12个
C. 氧原子增加3个D. 氢原子增加15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详解】ABCD、原七十肽肽键数为70-1=69个,4条肽链肽键数为(70-5)-4=61个,前后肽键数减少了8个,故原七十肽去掉5个氨基酸(R基中不含氧)得到4条肽链和5个氨基酸,即七十肽+8H2O→4条肽链+5个氨基酸,所以增加8个O和16个H;每个氨基酸或肽链至少含有一个—COOH和—NH2,—COOH增加8个,—NH2增加8个,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 研究表明油菜种子萌发初期,有机物干重短暂增加后又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油菜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
B. 油菜种子萌发初期,糖类转化为脂肪
C. 油菜种子萌发初期,有机物种类增加
D. 油菜种子萌发初期,以有氧呼吸为主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
【详解】A、油菜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脂肪,A错误;
B、油菜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化为糖类,有机物干重增加,B错误;
C、油菜种子萌发初期,有机物转化、分解为其他物质,使有机物种类增加,C正确;
D、油菜种子萌发初期,由于重啤的阻碍作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C。
8.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机盐以离子形式被细胞吸收,并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B. 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血钙浓度上升,引起肌肉抽搐
C.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动物细胞却不能
D. 黑暗条件下给植物浇灌H218O,其呼吸产生的CO2中将含有18O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内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核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参与调节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A、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A错误;
B、剧烈运动过程中,血钙浓度下降会引起肌肉抽搐,B错误;
C、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均可以与外界溶液组成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C错误;
D、有氧呼吸过程中,H218O参与第二阶段与丙酮酸结合生成C18O2,故给黑暗中的植物浇灌含18O的水,其呼吸产生的CO2中将出现18O,D正确。
故选D。
9. 某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单位:mml/L)如表。已知该动物细胞膜上的CFTR转运蛋白与Na+和Cl-的跨膜运输有关。下列叙述一定错误的是( )
A. K+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
B. Cl-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
C. 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D. CFTR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主要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气体分子和一些脂溶性的小分子可发生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钾离子出神经细胞和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借助于载体进行顺浓度梯度转运;逆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和能量的小分子运输方式一般为主动运输。
【详解】AB、Cl-排出细胞和K+进入细胞都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故K+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正确;
C、Na+进入细胞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
D、CFTR转运蛋白与Na+和Cl-两种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具有特异性,D正确。
故选A。
10.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 合成动物细胞能量“货币”的能量仅来源于线粒体
C. 人体细胞合成ATP时一定伴随着释放能量的反应
D. 萤火虫发光时,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光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末端磷酸基团的转移势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A、ATP产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A正确;
B、合成动物细胞能量“货币”的能量还可以来自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所以人体细胞合成ATP时一定伴随着释放能量的反应,C正确;
D、萤火虫发光时,需要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光能,D正确;
故选B。
11. 磷酸肌酸(C~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肌肉中的C~P含量比ATP含量高得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1分子ATP含有1分子腺苷、3分子磷酸基团
B. 肌肉细胞合成C~P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
C. 磷酸肌酸既可储能,又可肌肉细胞直接供能
D.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C~P与C含量比值下降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子ATP含有1分子腺苷、3分子磷酸基团,细胞呼吸以及光合作用均可以产生ATP。
【详解】A、1分子ATP含有1分子腺苷、3分子磷酸基团,A正确;
B、肌肉细胞合成C~P所需能量来自细胞呼吸,B正确;
C、肌肉中的C~P含量比ATP含量高得多,表明磷酸肌酸有一定的储能作用,但为肌肉细胞直接供能的是ATP,C错误;
D、剧烈运动时,磷酸肌酸将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和C,故肌细胞中C~P与C含量比值下降,D正确。
故选C。
12. 在500m短道速度滑冰比赛中,运动员肌肉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H]和ATP
B.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产物完全相同
C. 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细胞呼吸吸收的O2与释放的CO2体积相同.
D. 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应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坐下来休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详解】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产生[H]和ATP,A正确;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故产物也完全相同,B正确;
C、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相同,而无氧呼吸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故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细胞呼吸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相同,C正确;
D、比赛结束,运动员应及时按摩放松以消除乳酸积累,防止肌肉酸胀乏力,D错误。
故选D。
13. 适宜条件下,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悬浮液中有H2O、无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即发生水的光解。下列关于该反应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水光解不需要二氧化碳
B. 水的光解伴随着葡萄糖的合成
C. 水的光解与ATP的合成无关
D. 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希尔反应为离体叶绿体在适当(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
【详解】A、离体叶绿体在无CO2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故水的光解不需要CO2,A正确;
B、悬浮液中只有水,没有CO2,不能合成糖类,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水的光解没有伴随着葡萄糖的合成,B错误;
C、反应中没有直接证明光能与ATP间能量的转化关系,C错误;
D、该实验并没有直接观察到氧元素的转移途径,不能证明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水,D错误。
故选A。
14.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进行分裂时,不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变化
B. 人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时,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C. 当人的肝细胞分裂出现细胞板时,细胞中含有4个中心粒
D. 当洋葱根细胞分裂出现赤道板时,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叫作细胞增殖。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生物体内也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A正确;
B、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该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B错误;
C、植物细胞分裂时才会出现细胞板,人的肝细胞是动物细胞,C错误;
D、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位置,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结构,所以不存在“出现赤道板”的说法,D错误。
故选A。
15. 下列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发生了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历程
B. 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使其形态结构出现差异
C. 老年人细胞整体表现为衰老,受精卵发育成个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 老年人黑色素细胞衰老,无法产生与黑色素合成有关的酶进而导致头发变白
【答案】D
【解析】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人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在发育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生命历程,A正确;
B、人体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各异,是因为两种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B正确;
C、人体衰老是体内细胞整体性衰老的体现,受精卵发育成个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
D、人体衰老的过程中与黑色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甚至无法合成,因此老年人头发变白,D错误。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6.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有一种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或不稳定蛋白质的机制,即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其中泛素为一种小分子单链球蛋白(由76个氨基酸组成),蛋白酶体则是一种具有多种蛋白酶活性的大分子复合体,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与消化道中蛋白质的分解过程都消耗ATP
B. 泛素识别并标记靶蛋白,蛋白酶体降解靶蛋白
C. 泛素以及靶蛋白降解的产物可被细胞重复利用
D. 泛素分子至少含有76个N原子和77个O原子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泛素识别并标记靶蛋白,转移到蛋白酶体,靶蛋白被蛋白酶降解。
【详解】A、消化道中蛋白酶、肽酶催化蛋白质降解不消耗ATP,而图示过程消耗ATP,A错误;
B、依据图示,泛素识别并标记靶蛋白,进而在蛋白酶体中被降解,B正确;
C、靶蛋白降解的产物如氨基酸可被细胞重复利用,C正确;
D、泛素含75个肽键,首端有1个氨基N和尾端2个羧基O,故除R基外,泛素分子至少含有76个N和77个O,D正确。
故选BCD。
17. 将某成熟的植物组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置于甲、乙溶液中处理-.段时间,定时测定原生质体体积得到细胞失水量数据,结果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细胞一直具有生物活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植物组织可能取自根尖分生区
B. 甲、乙溶液中的溶质不同
C. 第6→10min,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进入乙组细胞
D. 第9min时,甲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
【答案】AD
【解析】
【分析】由柱形图可知:细胞在甲溶液中失水,然后保持质壁分离的状态,说明甲溶液的溶质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细胞在乙溶液中先失水后自动吸水(失水量减少),说明乙溶液的溶质可以被植物细胞吸收。
【详解】A、根尖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没有大液泡,不属于成熟植物组织细胞,A错误;
B、由实验结果可知,细胞在甲溶液中失水,然后失水量达到最大,细胞保持质壁分离的状态,说明甲溶液的溶质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比如蔗糖溶液,细胞在乙溶液中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乙溶液的溶质可以被植物细胞吸收,比如尿素溶液、KNO3溶液,B正确;
C、第6→10min,乙溶液中的溶质分子进入细胞增加了细胞液的浓度,因此导致细胞失水量减少,C正确;
D、8-10分钟时,甲的失水量保持最大,说明细胞保持质壁分离的状态,因此处理9min时,甲组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D错误。
故选AD。
18.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图中①为H2O2溶液,②为过氧化氢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先加入②后再注入①
B. 装置中①②的量都是无关变量
C. 通过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量检测因变量
D. 磷酸缓冲液pH分别调至4、6、7、8、9
【答案】ABC
【解析】
【分析】酶在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酶分子结构均会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
【详解】A、先加入②过氧化氢酶与缓冲液先接触,在加入反应物,确保酶促反应在设置的PH条件下反应,A正确;
B、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活性,H2O2溶液和过氧化氢酶的量都为无关变量,B正确;
C、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反应酶促反应速率,可推测酶的活性,C正确;
D、应设置等浓度梯度的磷酸缓冲液pH,如4、5、6、7、8、9,D错误。
故选ABC。
19. 研究表明,缺镁会显著降低老叶中蔗糖的转移速率。合理施用镁肥能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科研人员研究了镁对苗期油菜不同部位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Rubisc酶催化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Rubisc酶存在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
B. 植物缺镁时,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仅与光反应有关
C. 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可能会抑制老叶光合作用的进行
D. 镁肥能够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故施镁肥越多越好
【答案】AC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强度除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外,还受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详解】A、Rubisc酶催化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因此Rubisc酶存在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A正确;
B、据表可知,缺镁一方面使叶绿素含量下降,另一方面使Rubisc酶活性下降,故植物缺镁会使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速率均下降,B错误;
C、镁缺乏状态下老叶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新叶,而缺镁会显著降低老叶中蔗糖的转移速率,故产物(蔗糖)的积累可能会抑制老叶光合作用的进行,C正确;
D、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根系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抑制植物生长,从而使作物减产,D错误。
故选AC。
20. 研究表明,衰老细胞中溶酶体膜损伤,H+溢出,H+会促进谷氨酰胺分解产生氨中和H+,以维持衰老细胞的生存和细胞的衰老表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抑制谷氨酰胺分解可促进细胞凋亡
B. 溶酶体膜损伤导致水解酶溢出,水解酶活性将增强
C.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缩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 自由基通过攻击磷脂分子损伤溶酶体膜可导致细胞衰老
【答案】B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谷氨酰胺分解被促进时,可以维持衰老细胞的生存和细胞的衰老表型。
【详解】A、谷氨酰胺分解被促进时,可以维持衰老细胞的生存和细胞的衰老表型,所以抑制谷氨酰胺分解可促进细胞凋亡,A正确;
B、依据适应观点,溶酶体中含有H+,推测酸性条件更有利于溶酶体水解酶发挥作用,溶酶体膜损伤导致水解酶溢出,水解酶活性将降低,B错误;
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C错误;
D、自由基通过攻击磷脂分子损伤溶酶体膜,H+溢出,H+会促进谷氨酰胺分解产生氨中和H+,以维持衰老细胞的生存和细胞的衰老表型,D正确。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
21. 龋齿的出现是牙釉质及牙深层组织被化学溶解造成的,与变异链球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有关。含蔗糖的甜食吃得越多、越频繁,人出现龋齿的概率就越大。回答下列问题:
(1)氟是牙齿的正常成分,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________(填“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适量摄入氟可防止龋齿、老年人骨质疏松等,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之一是_______。
(2)蔗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_______(填“单糖”“二糖”或“多糖”),相同质量的蔗糖和脂肪氧化分解,耗氧多的是_______。“控糖”能够有效预防龋齿等疾病,“控糖”需要控制米饭和馒头的摄入量,原因是_______。
(3)变异链球菌属于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与HIV的遗传物质相比较,特有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在蔗糖存在的情况下,变异链球菌可以合成一种不溶性胞外多糖,这种以_______为骨架的多糖可作为牙菌斑扩展的支持性框架,增大患龋齿的风险。
【答案】(1) ①. 微量元素 ②. 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
(2) ①. 二糖 ②. 脂肪 ③. 米饭和馒头中含较多淀粉,淀粉是多糖,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后会被人体吸收
(3) ①. 原核 ②.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或T) ③. 碳链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小问1详解】
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人体需要的氟的量极少,属于微量元素。适量摄入氟可防止龋齿、老年人骨质疏松等,这说明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小问2详解】
蔗糖是二糖,相同质量的蔗糖和脂肪氧化分解,脂肪中氢与氧的比例大于糖类,因此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米饭和馒头中含较多淀粉,淀粉是多糖,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后会被人体吸收,因此“控糖”需要控制米饭和馒头的摄入量。
【小问3详解】
变异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变异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与HIV的遗传物质相比,特有的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或T),多糖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22. 研究发现M6P受体与溶酶体水解酶的定位有关。如图为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运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分泌蛋白的形成和运输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器参与。
(2)水解酶被磷酸化会改变该酶的_______,有利于被_______识别。水解酶被磷酸化的过程需要消耗_______,若水解酶被磷酸化过程受阻,溶酶体水解酶会被运输到_______。
(3)溶酶体能够处理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其降解产物可以作为细胞内物质合成的_______。若M6P受体不能正常合成,会导致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在细胞内_______。
【答案】(1) ①. 核糖体 ②. 高尔基体 ③. 线粒体 ④. 内质网
(2) ①. 空间结构 ②. M6P受体 ③. ATP##能量 ④. 细胞外
(3) ①. 原料 ②. 积累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溶酶体水解酶被磷酸化之后与M6P受体结合,接着去磷酸化与M6P受体分开,水解酶进入溶酶体;未磷酸化的水解酶被分泌到细胞外。
【小问1详解】
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进入内质网初步加工,经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所以图中分泌蛋白的形成和运输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参与。
【小问2详解】
水解酶被磷酸化会改变该酶的空间结构,磷酸化后与M6P受体结合。水解酶被磷酸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据图可知,若水解酶被磷酸化过程受阻,溶酶体水解酶会被运输到细胞外。
【小问3详解】
溶酶体能够处理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其降解产物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可以作为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原料。若M6P受体不能正常合成,水解酶不能被转移到溶酶体内,溶酶体不能发挥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的作用,会导致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在细胞内积累。
23. 下图是某种拟南芥的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张开和关闭的原理示意图,当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气孔保卫细胞细胞膜中存在一种特殊的K+转运蛋白(BLINK1),它可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回答下列问题:
(1)当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保卫细胞,使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水分子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填“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保卫细胞的吸水能力随气孔张开的过程逐渐_______。
(2)保卫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当细胞内K+等物质浓度_______时,细胞吸水膨胀时,会使气孔张开。
(3)干旱或光照过强的情况下,拟南芥的蒸腾作用增强,保卫细胞失水而_______气孔,使水分散失减少来适应环境变化。
【答案】(1) ①. 大于 ②. 被动运输 ③. 减弱
(2) ①. 主动运输 ②. 增加
(3)关闭
【解析】
【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由图可知,保卫细胞吸收K+需要ATP,为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水分子运动的方向是从低浓度溶液到高浓度溶液,当保卫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保卫细胞,使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水分子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被动运输。保卫细胞细胞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随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保卫细胞吸收K+需要ATP,为主动运输。当细胞内K+等物质浓度增加时,细胞液的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膨胀时,会使气孔张开。
【小问3详解】
干旱或光照过强的情况下,拟南芥的蒸腾作用增强,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使水分散失减少来适应环境变化。
24. 将甲、乙两个新品种小麦分别置于正常光照和弱光照环境下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捕获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上,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光。
(2)弱光照处理时,品种甲和品种乙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都减慢,但品种乙比品种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减慢程度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大田中生长的小麦在晴朗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速率先后在10:00~12:00和14:00~17:00出现两次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类囊体薄膜 ②. 蓝紫光和红
(2)品种乙在弱光照处理时叶绿素含量增加,捕获光能能力(或光反应)增强,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
(3) ①. CO2浓度下降(或气孔关闭导致CO2浓度下降) ②. 光照强度减弱
【解析】
【分析】据表分析可知,甲品种在弱光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作用速率均降低,而乙品种在弱光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作用速率均降低。
【小问1详解】
捕获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小问2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弱光条件下,甲和乙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降低,但品种乙在弱光照处理时叶绿素含量增加,捕获光能能力增强,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因此品种乙比品种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减慢程度低。
【小问3详解】
晴朗夏季的一天中10:00~12:00,由于温度过高,导致蒸腾作用增强,水分散失增加,植物为了保水,会出现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通过影响暗反应进而使光合速率降低,而14:00~17:00时,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减弱,进而使光合速率降低。因此大田中生长的小麦在晴朗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速率先后在10:00~12:00和14:00~17:00出现两次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CO2浓度下降和光照强度减弱。
25. 下图为细胞周期(进行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示细胞按细胞周期顺序排序:_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之处出现在图中________(填字母)。
(3)药物X能够抑制DNA复制,药物Y能够抑制着丝粒分裂。分别用药物X、药物Y处理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则处于________、________(依次填字母)期的细胞相对增多。
(4)下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内的某物质P数量变化,则P是________。请在图中画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记作Q值)变化曲线。
_____
【答案】(1)DCEAB
(2) ①. CE ②. BCD
(3) ①. D ②. E
(4) ①. 核DNA ②.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后期: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小问1详解】
分析不同时期示意图,图A细胞染色体着丝粒断裂,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缓慢移向细胞两极,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B细胞染色体均匀分布在两个子细胞中,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溢裂,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图C细胞染色体凌乱排列在细胞中央,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图D核膜核仁未解体,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图E细胞染色体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一个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细胞周期顺序排序未:DCEAB。
【小问2详解】
图ABD细胞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CE细胞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发生在前期和末期。
【小问3详解】
药物X能够抑制DNA复制作用于间期,药物Y能够抑制着丝粒分裂作用于后期。
【小问4详解】
该物质在间期加倍,则物质P表示有丝分裂中核DNA的曲线变化,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在间期复制时加倍,在后期着丝粒断裂时减半。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有丝分裂相关知识的应用以及读图绘图能力。离子种类
Na+
K+
Cl-
细胞内
25
128
20
细胞外
150
20
150
生理生化指标
新叶
老叶
镁缺乏
镁适宜
镁缺乏
镁适宜
叶绿素含量(mg·g-lFW)
0.21
1.12
0.14
0.67
Rubisc酶活性(U·g-l W)
228
908
99
298
净光合速率(μml·m-2·s-l)
12.2
16.4
6.8
16.6
品种
光照处理
叶绿素含量(mg/cm2)
类胡萝卜素含量(mg/cm2)
净光合作用速率[μmgCO2/(m2·s)]
甲
正常光照
2.21
1.12
4.65
弱光照
1.24
0.56
2.86
乙
正常光照
1.66
0.81
4.12
弱光照
4.84
0.76
3.03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
2023届山西省朔州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山西省朔州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题,共6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