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迎战2020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酸和碱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迎战2020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酸和碱,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5-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迎战2020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酸和碱
考点一:常见的酸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pH=1的无色溶液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溶液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B不可能是( )
A. 锌
B. 碳酸钠
C. 碳酸氢钠
D. 硫酸钠
3.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 溶质质量都减少
B. 溶剂质量都增大
C. 溶液质量都增大
D.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5.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考点二:常见的碱
1.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2.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D.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3.下列有关氢氧化钙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B. CO2和HCl的混合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氢氧化钙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
D. 可用纯碱溶液区别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4.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碳酸氢钠、小苏打、Na2CO3
B. 氢氧化钠、纯碱、NaOH
C. 氧化钙、熟石灰、CaO
D. 氯化钠、食盐、NaCl
5.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酸碱度
1.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 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3.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
A. CO2
B. KOH
C. NH3·H2O
D. KCl
4.如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印墨水偏酸性
B. 打印墨水呈中性
C. 打印纸偏酸性
D. 打印纸偏碱性
5.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A. 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 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 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 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6.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________
A.CO2 B.CaCO3
C.Fe(OH)3 D.CuSO4
考点四:中和反应
1.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2.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
A. H2、O2、HCl
B. H2、O2、CO
C. H2、SO2、CO
D. O2、CO,CO2
3.________和________生成___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___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4.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________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6.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过滤该残液,取100 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表:
(资料:FeCl3+3NaOH===Fe(OH)3↓+3NaCl)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迎战2020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酸和碱参考答案
考点一:常见的酸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A项,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正确;B项,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正确;C项,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要外焰加热,正确;D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正确。
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pH=1的无色溶液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溶液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B不可能是( )
A. 锌
B. 碳酸钠
C. 碳酸氢钠
D. 硫酸钠
【答案】D
【解析】A项,锌与酸可反应生成氢气,可使气球胀大,错误;B项,碳酸钠与酸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使气球胀大,错误;C项,碳酸氢钠与酸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使气球胀大,错误;D项,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硫酸钠与酸不可能反应生成气体,故气球不会胀大,正确。故选D。
3.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 溶质质量都减少
B. 溶剂质量都增大
C. 溶液质量都增大
D.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答案】D
【解析】若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盐酸因挥发出溶质,溶质质量会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溶液质量变小;浓硫酸因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溶剂质量增大,溶液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因此,选D。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A项,读取量筒内的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错误;B项,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正确;C项,过滤操作中的要领是“一贴二低三靠”,图示操作符合操作要领,正确;D项,浓硫酸稀释时,应把浓硫酸沿着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迅速散失,正确。
5.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答案】气泡 Mg+H2SO4===MgSO4+H2↑
[得出结论]镁条长度
[做出猜想]Mg+2H2O===Mg(OH)2+H2↑
[实验验证2]没有气泡产生 消失 不消失 Ag+
【解析】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
[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沉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条长度有关。
由题意,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猜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
[实验验证2]A项,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则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消失。
B项,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易溶于水,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则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不消失。
C项,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次沉淀应为氯化银沉淀,则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Ag+。
考点二:常见的碱
1.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实验通过两者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O2被吸收),说明CO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B项,实验控制可燃物温度相同、可燃物与空气接触相同,乒乓球片更易燃烧,说明其着火点比纸片低,正确;C项,实验中,互不接触的两种试剂在玻璃管中出现反应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D项,用有气体产生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想得出“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的结论,反应需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2.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D.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A
【解析】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下列有关氢氧化钙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B. CO2和HCl的混合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氢氧化钙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
D. 可用纯碱溶液区别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A项,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正确;B项,氯化氢气体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所以CO2和HCl的混合气体不一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C项,氢氧化钙溶于水显碱性以及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钙沉淀,所以氢氧化钙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正确;D项,纯碱溶液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纯碱溶液不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用纯碱溶液区别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正确。故选B。
4.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碳酸氢钠、小苏打、Na2CO3
B. 氢氧化钠、纯碱、NaOH
C. 氧化钙、熟石灰、CaO
D. 氯化钠、食盐、NaCl
【答案】D
【解析】A项,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NaHCO3,错误;B项,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纯碱是Na2CO3的俗名,错误;C项,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错误;D项,氯化钠、食盐、NaCl,正确,故选D。
5.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一:(2)溶液不变色 (3)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NaOH溶液中是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二:CO2和NaOH溶液(合理均可) 盐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 不能,因上述实验只能验证气体可能是CO2,而不能确定是何碱液
【解析】实验一:(1)蒸馏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用试管取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会观察到溶液不变色,说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用试管取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会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NaOH溶液中是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二: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造成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
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塑料瓶重新鼓起来。
上述实验完成后,由于只能验证气体可能是CO2,而不能确定是何碱液,故不能验证猜想说法正确。
考点三:酸碱度
1.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 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故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会先有红色,至恰好反应到过量时溶液会变成无色,pH会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
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答案】D
【解析】润湿相当于稀释溶液。如果是中性溶液,润湿对结果无影响,如果是酸性溶液,润湿会使酸性减弱,从而pH变大,如果是碱性溶液,润湿会使碱性减弱,从而pH变小。
3.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
A. CO2
B. KOH
C. NH3·H2O
D. KCl
【答案】A
【解析】物质的水溶液pH<7,说明溶液显酸性。A项,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pH<7;B项,氢氧化钾的水溶液显碱性,pH大于7;C项,氨水的水溶液显碱性,pH大于7;D项,氯化钾的水溶液显中性,pH等于7。故选A。
4.如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印墨水偏酸性
B. 打印墨水呈中性
C. 打印纸偏酸性
D. 打印纸偏碱性
【答案】C
【解析】打印墨水的pH为7.5-9.0,说明显碱性,则选项A、B错误;
打印纸的pH为4.5-6.5,说明显酸性,则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C。
5.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A. 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 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 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 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答案】A
【解析】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或者白瓷板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能事先润湿试纸或滴管和玻璃棒,会将待测液稀释。
6.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________
A.CO2 B.CaCO3
C.Fe(OH)3 D.CuSO4
【答案】(1)升高溶液温度并加入该碱溶质 (2)AD
【解析】(1)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所以只要能再溶解一部分碱时,碱性就强了,pH值也大了,因为碱溶液已经饱和,所以先升高温度变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碱溶质即可;(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可以你加入一种试剂与碱发生反应,减少碱溶质即可,二氧化碳、硫酸铜都能与碱溶液反应。
考点四:中和反应
1.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开始的时候是氢氧化钠的溶液,溶液显碱性,pH会大于7,随着和盐酸的反应,氢氧化钠减少,溶液的pH变小,当二者恰好反应时pH为7,当继续加入盐酸后,溶液会变为酸性,pH小于7,正确;B项,因为反应产生热量,温度会上升,正确;C项,反应过程中产物氯化钠会不断增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当反应结束,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而继续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会变大,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正确。
2.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
A. H2、O2、HCl
B. H2、O2、CO
C. H2、SO2、CO
D. O2、CO,CO2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可以用作干燥剂,所干燥的气体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酸性氧化物和酸性气体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氢氧化钠能干燥的是碱性和中性气体,酸性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来干燥,SO2、CO2是酸性氧化物,HCl是酸性气体,它们都能与碱生成盐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来干燥,而H2、O2、CO是中性气体,能用碱来干燥,故选B。
3.________和________生成___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___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酸 碱 盐 H+ OH-
【解析】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4.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________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左 (2)氯化钠 HCl NaOH+HCl===NaCl+H2O
【解析】利用酸碱指示剂与酸碱作用产生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反应的进行和进行的程度。(1)碱性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盐酸显酸性,故开始时左管溶液呈红色。(2)充分反应后,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溶液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故除酚酞外,溶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可能有盐酸。
5.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答案】酸 中 红 酸性或中性
(1)OH- CuCl2(答案合理即可) 2NaOH+CuCl2===Cu(OH)2↓+2NaCl(答案合理即可)
(2)产生气泡 Zn+2HCl===ZnCl2+H2↑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时有三种可能:①酸和碱恰好中和,pH=7,②酸有剩余,pH<7,③碱有剩余,pH>7;使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H+,使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OH-;呈酸性的溶液加入活泼金属,可产生氢气或加入Na2CO3溶液可产生CO2进行检验。
6.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过滤该残液,取100 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表:
(资料:FeCl3+3NaOH===Fe(OH)3↓+3NaCl)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设与生成2.14 g-1.07 g氢氧化铁所消耗的20 g溶液中NaOH溶质的质量为x。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
【解析】从表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可以看出40 g以前没有生成沉淀,是在中和盐酸,140 g和160 g氢氧化钠都是生成沉淀5.35 g,由于无法判断是否是60 g才开始沉淀,和140才完全沉淀,所以不能利用以上数值。但是从60到80,可以判定20 g氢氧化钠一定对应2.14 g-1.07 g沉淀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以此为计算依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迎战2020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化学和生活,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整理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35~7,人体如果缺少锌,往往会,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某贫血患者,经检验共需补充1,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各种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迎战2020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与金属材料,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迎战2020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空气,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