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详解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9429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详解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9429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详解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9429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详解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详解,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徐汇中学2022学年初一年级第一学期
地理学科学习能力评估试卷(开卷)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是( )
A. 秦岭—淮河 B. 黑河—腾冲 C. 北回归线 D. 昆仑山脉
2.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 海南岛 B. 台湾岛
C. 崇明岛 D. 钓鱼岛
3.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在( )
A 海南岛 B. 火烧寮 C. 吐鲁番盆地 D. 青藏高原
4. 下列地区中,可用“热带风光迷人、民族风情浓郁”描述的是( )
A. 河西走廊 B. 塞上江南 C. 西双版纳 D. 世界屋脊
5. 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是( )
A. 青海湖 B. 鄱阳湖 C. 纳木错湖 D. 洞庭湖
6. 我国流入北冰洋的河是( )
A. 怒江 B. 金沙江 C. 塔里木河 D. 额尔齐斯河
7. 我国台风多发的季节是( )
A. 春季、夏季 B. 夏季、秋季 C. 秋季、冬季 D. 冬季、春季
8. 下列以秦岭﹣淮河为地理分界线是( )
A. 暖温带与亚热带 B. 亚热带与热带
C. 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 D.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9. 我国八大菜系各具特色,它们的形成与当地的物产和居民的风俗习惯关系密切,下面菜系与所形成的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鲁菜,山西省 B. 闽菜,安徽省 C. 湘菜,湖北省 D. 粤菜,广东省
10. 长江经济带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A. 增加灌溉水源 B. 修复生态系统 C. 促进工业发展 D. 发展水产养殖
二、小南同学在选择旅游景点时,手绘了“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方位示意图,并进行了探究。读图回答:(12分)
11. 小南发现五大湖各有其美。
(1)有“陆海之心”之称的是____,它是我国第一大湖,“海”的浩瀚与湖的沉静相互交织。
(2)形如弯月,深藏于阿尔泰山的是____,它拥有北欧森林般的风光。
(3)被誉为“天湖”的是____,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雪山与湖泊相印成趣。
12. 长白山天池位于锥形山体顶部,却是大地剧烈运动后的产物。小南在观赏了景观图后推测其成因与____有关。
13. 五大湖之间都有陆上交通相连。其中,连接青海湖和纳木错的铁路干线是____。
14. 最美湖泊不仅美在自然,还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以西湖为例,写出保护湖泊的建议。
15. 读我国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变化图,回答问题
我国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变化图
(1)A、B、C三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雨季最长的是____。
(2)A、B、C三城市中,所在地区河流无结冰期的是____,判断依据为____。
(3)根据我国干湿地区划分,A城市地处____区,C城市地处____区;B城市所处温度带为____带。
(4)以上三个城市的降水状况,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差异很大,结合所学写出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5)一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仅仅在东部平原地区几十天的游览,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可以判断,这位游客在中国旅游的时间可能是在____(1/7)月份。
16 读中国基本地形面积比例图和中国山脉分布图,回答问题
(1)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上图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③⑤
(2)A、B、C、D四个地形区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为“三山夹两盆”,“两盆”分别指____和____,在图中的字母代码分别为____和____:(名称与字母须前后对应)
(4)由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中可以看出,比例最大的地形类型是____,由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所组成的山区面积广大,请你写出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各一条):____。
17.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请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
(1)黄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龙羊峡到青铜峡河段,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
(2)黄河进入宁夏平原后,水流缓慢,蜿蜒坦荡,灌溉了两岸肥沃的农田。宁夏平原素有“____”的美誉。
(3)黄河通过内蒙古河口镇后进入____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水的____大增。
(4)“地上河”主要形成于黄河____(上/中/下)游河段,其原因是:____。
(5)黄河治理的关键在____(上/中/下)游地区,控制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有____。
18. 湖北省得发展与“水”密切相关。读图回答:
(1)材料中体积的“云梦泽”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阶梯,地势较低平;从干湿地区划分看,属于____区,降水充沛,江河漫流,形成烟波浩渺的水泽。
(2)“云梦泽”萎缩后,为了方便粮草运输,楚国“通渠汉水云梦之野”。由图可知,所修建的古运河连接了现今的____江和____江。
(3)近百年来,湖北省境内的湖泊急剧减少,这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将下列表示地理现象的数码填入相应框内,完成导致湖泊减少主要原因的示意图。
①实施围湖造田②流域内滥发森林③水土流失严重
(4)近几十年来,在湖北省境内修建了一批重要的水利工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填写表中水利工程的名称及作用。
水利工程 | 作用 |
_______水库 | 位于汉江中上游交界处,作为“_____”工程中线的水源地,为华北地区提供水资源。 |
三峡水电站 | 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处。作为“_____”工程中部通道的输出地,为华东地区输送电力。 |
徐汇中学2022学年初一年级第一学期
地理学科学习能力评估试卷(开卷)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是( )
A. 秦岭—淮河 B. 黑河—腾冲 C. 北回归线 D. 昆仑山脉
B
【详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故选:B。
2.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 海南岛 B. 台湾岛
C. 崇明岛 D. 钓鱼岛
B
【分析】
【详解】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其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个,面积大的岛屿主要有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约36000平方千米,其次是海南岛约33000平方千米,崇明岛是第三大岛屿,约1000平方千米,钓鱼岛面积很小,不到5平方千米,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岛屿.
3.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在( )
A. 海南岛 B. 火烧寮 C. 吐鲁番盆地 D. 青藏高原
B
【详解】 我国年降水最多的是台湾的火烧寮,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57.8毫米;降水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 下列地区中,可用“热带风光迷人、民族风情浓郁”描述的是( )
A. 河西走廊 B. 塞上江南 C. 西双版纳 D. 世界屋脊
C
【详解】以上四个地区中,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又有众多少数民族分布,可以用“热带风光迷人、民族风情浓郁”描述,其他三个地区都没有位于热带,没有热带风光,故选C。
5. 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是( )
A. 青海湖 B. 鄱阳湖 C. 纳木错湖 D. 洞庭湖
C
【详解】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是纳木错湖,湖面海拔4718米。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 是中国第三大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故排除ABD,选C。
6. 我国流入北冰洋的河是( )
A. 怒江 B. 金沙江 C. 塔里木河 D. 额尔齐斯河
D
【详解】我国河流众多,除没有河流注入大西洋外,其他三个大洋都有我国河流注入,其中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是额尔齐斯河,D正确;怒江最终注入印度洋,金沙江注入太平洋,塔里木河是内流河,ABC错误。故选D。
7. 我国台风多发的季节是( )
A. 春季、夏季 B. 夏季、秋季 C. 秋季、冬季 D. 冬季、春季
B
【详解】我国台风多发于夏季、秋季,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 下列以秦岭﹣淮河为地理分界线的是( )
A. 暖温带与亚热带 B. 亚热带与热带
C. 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 D.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A
【分析】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水稻区和小麦区的分界线等。故选A。
9. 我国八大菜系各具特色,它们的形成与当地的物产和居民的风俗习惯关系密切,下面菜系与所形成的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鲁菜,山西省 B. 闽菜,安徽省 C. 湘菜,湖北省 D. 粤菜,广东省
D
【分析】
【详解】我国八大菜系各具特色,它们的形成与当地的物产和居民的风俗习惯关系密切,每种菜系的名称以本省的简称命名,如鲁菜是山东菜的代表,闽菜是福建菜的代表,湘菜是湖南菜的代表,粤菜是广东菜的代表,故选D。
【点睛】
10. 长江经济带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A. 增加灌溉水源 B. 修复生态系统 C. 促进工业发展 D. 发展水产养殖
B
【详解】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中,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修复生态系统。
二、小南同学在选择旅游景点时,手绘了“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方位示意图,并进行了探究。读图回答:(12分)
11. 小南发现五大湖各有其美。(1)有“陆海之心”之称是____,它是我国第一大湖,“海”的浩瀚与湖的沉静相互交织。
(2)形如弯月,深藏于阿尔泰山的是____,它拥有北欧森林般的风光。
(3)被誉为“天湖”的是____,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雪山与湖泊相印成趣。
(1)青海湖 (2)喀纳斯湖
(3)纳木错
【分析】本题以中国湖泊为题,涉及五大湖的位置及其美称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有“陆海之心”之称。
【小问2详解】
喀纳斯湖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受喀纳斯湖的调节,湖区周围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有利于森林生长。
【小问3详解】
纳木错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上,其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被誉为“天湖”。
12. 长白山天池位于锥形山体顶部,却是大地剧烈运动后的产物。小南在观赏了景观图后推测其成因与____有关。
火山
【详解】长白山天池位于锥形山体顶部,却是大地剧烈运动后的产物。小南在观赏了景观图后推测其成因与火山活动有关,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湖。故答案为:火山。
13. 五大湖之间都有陆上交通相连。其中,连接青海湖和纳木错的铁路干线是____。
青藏线
【详解】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纳木错湖位于西藏,连接青海湖和纳木错的铁路干线是青藏线。
14. 最美湖泊不仅美在自然,还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以西湖为例,写出保护湖泊的建议。
可从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角度回答。如:城市建设与开发兼顾自然景观之美,周边工厂不向西湖排放工业污水;游客文明出游,不向湖中乱丢垃圾等
【详解】可从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角度和绿化、防治水污染等角度回答。如:城市建设与开发兼顾自然景观之美,增加绿地面积;周边工厂不向西湖排放工业污水;游客文明出游,不向湖中乱丢垃圾等。
15. 读我国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变化图,回答问题
我国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变化图
(1)A、B、C三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雨季最长的是____。
(2)A、B、C三城市中,所在地区河流无结冰期的是____,判断依据为____。
(3)根据我国干湿地区划分,A城市地处____区,C城市地处____区;B城市所处的温度带为____带。
(4)以上三个城市的降水状况,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差异很大,结合所学写出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5)一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仅仅在东部平原地区几十天的游览,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可以判断,这位游客在中国旅游的时间可能是在____(1/7)月份。
(1) ①. B ②. C
(2) ①. C ②. 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
(3) ①. 半干旱 ②. 湿润 ③. 中温带
(4)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5)1月
【分析】本题以我国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变化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气候特征、冬季气温、热量带、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气温年较差需要比较最热月与最冷月均温差值,B城市最热月均温约为25℃,最冷月均温约为-15℃,气温年较差约为40℃,是三个城市中最大的;雨季最长的是C城市,其雨季长达5个月左右。【小问2详解】A、B、C三城市中,所在地区河流无结冰期的是C城市,判断依据为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全年河流无冰期。
【小问3详解】
A城市年均降水量在20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为半干旱气候;C城市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为湿润气候;B城市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南部地区,属于中温带地区。
【小问4详解】
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在东部季风区内南方地区年降水量普遍高于北方地区。
【小问5详解】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气温南北差异不明显。而冬季时南北温差极大,从我国东北的冰天雪地到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气温差异极大,所以这位游客在中国旅游的时间可能是在1月份。
16. 读中国基本地形面积比例图和中国山脉分布图,回答问题
(1)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上图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③⑤
(2)A、B、C、D四个地形区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为“三山夹两盆”,“两盆”分别指____和____,在图中的字母代码分别为____和____:(名称与字母须前后对应)
(4)由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中可以看出,比例最大的地形类型是____,由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所组成的山区面积广大,请你写出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各一条):____。
(1)A (2) ① B ②. 海拔高
(3) ①. 准噶尔盆地 ②. 塔里木盆地 ③. E ④. F
(4) ①. 山地 ②. 有利条件: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林业、采矿业和旅游业;不利条件:地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容易发生自然灾害。
【分析】本题以中国基本地形面积比例图和中国山脉分布图为资料,涉及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地形对气温的影响,盆地,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读图可知,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太行山,③是天山,④是喜马拉雅山,⑤是巫山,⑥是横断山脉。其中①②⑤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故选A。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A是黄土高原,B是青藏高原,C是长江中下游平原,D是云贵高原。四个地形区中,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夏季气温最低。
【小问3详解】
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三山”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天山以北是E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南是F塔里木盆地。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比例最大。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占全国总面积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大。弊: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利: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林业、采矿业和旅游业。
17.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请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
(1)黄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龙羊峡到青铜峡河段,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
(2)黄河进入宁夏平原后,水流缓慢,蜿蜒坦荡,灌溉了两岸肥沃的农田。宁夏平原素有“____”的美誉。
(3)黄河通过内蒙古河口镇后进入____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水的____大增。
(4)“地上河”主要形成于黄河的____(上/中/下)游河段,其原因是:____。
(5)黄河治理的关键在____(上/中/下)游地区,控制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有____。
(1)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水流量大;位于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地势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2)塞上江南 (3) ①. 黄土 ②. 含沙量
(4) ①. 下 ②.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上河
(5) ①. 中 ②. 开展水土保持,大力植树种草,结合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控制水土流失
【分析】 本大题以黄河水系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黄河的塑造的平原、水能资源、流经地形区、各河段特征及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于黄河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黄河青铜峡至龙羊峡段处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也位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处地势高,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小问2详解】
在上游干早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到了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小问3详解】
黄河过了内蒙古河口镇之后进入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使得黄河的含沙量剧增,成为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小问4详解】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故黄河“地上河”主要分布在下游河段。
【小问5详解】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了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治理的关键在于治沙,而治沙的关键在中游河段的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兴修梯田、打坝淤地等,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来保持水土。
18. 湖北省得发展与“水”密切相关。读图回答:
(1)材料中体积的“云梦泽”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阶梯,地势较低平;从干湿地区划分看,属于____区,降水充沛,江河漫流,形成烟波浩渺的水泽。
(2)“云梦泽”萎缩后,为了方便粮草运输,楚国“通渠汉水云梦之野”。由图可知,所修建的古运河连接了现今的____江和____江。(3)近百年来,湖北省境内的湖泊急剧减少,这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将下列表示地理现象的数码填入相应框内,完成导致湖泊减少主要原因的示意图。
①实施围湖造田②流域内滥发森林③水土流失严重
(4)近几十年来,在湖北省境内修建了一批重要的水利工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填写表中水利工程的名称及作用。
水利工程 | 作用 |
_______水库 | 位于汉江中上游交界处,作为“_____”工程中线的水源地,为华北地区提供水资源。 |
三峡水电站 | 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处。作为“_____”工程中部通道的输出地,为华东地区输送电力。 |
(1) ①. 三 ②. 湿润
(2) ①. 长 ②. 汉
(3) (4) ①. 丹江口 ②. 南水北调 ③. 西电东送
【分析】本题以湖北省为题,涉及地势阶梯、干湿区、河流、湖泊减少的主要原因、水利工程的名称及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我国划分为三级阶梯,材料中提及的“云梦泽”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材料中提及的“云梦泽”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属于湿润区,降水充沛,江河漫流,形成烟波浩渺的水泽。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所修建的古运河连接了现今的长江与汉江,汉江与长江在武汉交汇。
【小问3详解】近百年来,由于②流域内人们滥伐森林,造成③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湖区泥沙淤积;同时,人口增加,造成粮食需求增多,导致人们①实施围湖造田,最终导致湖泊减少。
小问4详解】
湖北省境内的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交界处,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水源地,为华北地区提供水资源。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处,作为“西电东送”工程中部通道的输出地,为华东地区输送电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青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5 减少,45%,7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中考地理真题(含答案详解),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上海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上海市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