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1.(2分)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
A.1mmB.1cmC.1mD.1km
2.(2分)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 )
A.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3.(2分)一杯酒精倒出半杯,剩余酒精的质量、密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质量、密度均不变
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4.(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A.
B.
C.
D.
5.(2分)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按压位置相同,从摩擦内弦换到外弦
C.加大弓和弦之间摩擦的力量
D.旋转弦轴,改变弦的松紧度
6.(2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精彩的赛龙舟比赛在全国各地举行,如图,用桨在水中划龙舟时,使龙舟前进的力是( )
A.水对桨的推力B.桨对水的推力
C.龙舟受到的浮力D.龙舟受到的重力
7.(2分)如图所示,小明用激光手电照射水中的鱼,能正确反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完整光路图是( )
A.B.
C.D.
8.(2分)“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其实,“禾下乘凉梦”也包含着一定的物理知识,水稻下面可乘凉,说明水稻下面有阴影。下列现象的形成原因和阴影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一叶障目B.美丽倒影
C.杯弓蛇影D.海市蜃楼
9.(2分)甲、乙、丙三个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三个同学都一样大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D.手臂粗的同学
10.(2分)小东在实验能力考查练习时,发现“速度”实验中,在路程相同时,自己的小车比小宇的慢很多。通过观察他认为问题出在斜面的组装方式不同,如图所示。根据这一现象他提出下列四个科学问题,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B.坡度越大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否越快
C.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与斜面坡度的关系
D.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与斜面坡度是否有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多选)11.(4分)实心球、足球、篮球、排球都是中考体育的选考项目,下列估读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排球质量约300g
B.实心球约重20N
C.扣篮时,篮球从篮筐掉下的时间约为10s
D.足球门高约5m
(多选)12.(4分)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像,这种图像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描述正确的是( )
A.弹簧的长度l与弹簧所受拉力F的关系
B.物体的密度ρ与体积V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
(多选)13.(4分)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如图所示,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莲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蓬头稚子”辨别“路人”是陌生人——依据的是响度
B.“路人”看到“蓬头稚子”——这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C.“遥招手”——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多选)14.(4分)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盘,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如图乙,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仪表竖直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是虚像
B.这个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90°
(多选)15.(4分)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参考密度表中的部分数据,下列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铜比铝密度大,所以铜的质量比铝的大
C.同种物质不同状态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不同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
16.(4分)2020年12月4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如图,装置采用很强的磁场将高温粒子束缚在真空室有限的环形轨道内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设备几乎监测不到放电过程的爆裂声是因为 。
17.(4分)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车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鼓、镯由于 发声,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不同,判断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
18.(4分)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具,将手表戴在手腕上跑步时,以手表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手表屏幕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 、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9.(4分)如图所示,一群白鹭在寻乌河捕鱼觅食的场景,白鹭飞向水面时,白鹭在水中的倒影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白鹭看见的水中鱼,其实是鱼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20.(3分)请你在图中画出重物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21.(3分)如图,请画出掷出后正在向右运动的冰壶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冰壶重心在O点)。
22.(3分)科学家利用激光测距仪发出一束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历了2.54s接收到反射光。(已知光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23.(6分)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中,想测出一个油罐内汽油的质量,已知这个油罐的容积是50m3,他取出一些汽油样品,测出20cm3汽油的质量是16g,请你帮他计算:
(1)汽油的密度;
(2)油罐内汽油的质量。
24.(9分)人工智能逐渐融人我们的生活,一些餐厅、饭店等餐饮场所使用送餐机器人送餐。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自身质量约为40kg,当该送餐机器人托着质量为5kg的物体送餐时,在1min内匀速直线运动72m,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08倍。(g=10N/kg)
(1)求该送餐机器人自身的重力。
(2)此次送餐过程中,机器人的速度为多少m/s?
(3)此次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5.(6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目的是 。
(2)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小明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3)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2(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2(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2(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26.(8分)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
(2)甲、丙两图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3)根据甲、乙两图可得结论是: ;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改进方法是 ;
(5)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E.木块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27.(6分)小明正在“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
(2)改正错误后,他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往右盘依次加砝码时,出现了如图乙的情况,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
A.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B.继续向右盘中加更小的砝码
(3)测量完空烧杯的质量后,小明继续测量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的质量。待调节天平平衡后,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 g。小明所用托盘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有5g、10g、50g、100g的砝码各一个以及20g的砝码两个。测量时,下列四种加减砝码的顺序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表示向右盘中加入砝码,“﹣”表示取出砝码)。
A.+100g、﹣100g、+50g、+20g、+5g、+游码
B.+100g、﹣100g、+5g、+20g、+50g、+游码
C.+100g、﹣100g、+50g、+20g、+20g、﹣20g、+5g、+游码
D.+100g、﹣100g、+50g、+20g、+20g、﹣20g、+10g、﹣10g、+5g、+游码
(4)然后他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cm3。
(5)小明这样测得的液体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解答】解:由题知,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则1步=2跬,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单脚迈出一次的距离大约0.5m,所以1“步”的距离最接近1m。
故选:C。
2.【解答】解:A、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加湿器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符合题意;
D、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解答】解:(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后,其所含物质的多少减少了,则质量将减半,体积减半;
(2)酒精的密度是酒精的一种特性,不随其体积和质量而发生变化,故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 下一半的酒精的密度不变。
故选:C。
4.【解答】解: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蜡烛的同侧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且像距大于物距,只有选择项D中所示的情况符合这个规律。
故选:D。
5.【解答】解: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A不合题意;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B不合题意;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可使弦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声的响度不同,不能影响音调,故C符合题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可使弦振动的频率加快,音调提高,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解答】解: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前进,因此使龙舟前进的力是水对桨的推力,故A正确。
故选:A。
7.【解答】解:小明用激光手电照射水中的鱼,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对照图中光路图可知,只有C图符合要求。
故选:C。
8.【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水稻后在其后面形成阴影;
A、一叶障目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叶子正好把光线挡住了,挡住的光线不能进入人的眼睛,就看不见挡住的那部分东西了,故A正确;
B、图中美丽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杯弓蛇影寓意为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是平面镜成像,属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三个同学都把同一弹簧拉力器上的弹簧拉开,都把手臂伸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解答】解:在小东和小宇的图中,斜面的长度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故可以提出可探究性的物体是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与斜面坡度的关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1.【解答】解:A、一般排球的质量在300g左右,故A符合实际;
B、实心球质量约2kg,受到的重力为G=mg=2kg×10N/kg=20N,故B符合实际;
C、篮筐到地面的高度约3m,扣篮时,篮球从篮筐掉下的时间不到1s,故C不符合实际;
D、足球门的高度在2.44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B。
12.【解答】解:由图像可知,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关系;
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超出弹性限度,则不成正比,不能用该图像描述,故A错误;
B、物体的密度ρ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m和V无关,不能用该图象描述,故B错误;
C、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故C正确;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故D正确。
故选:CD。
13.【解答】解:A、“蓬头稚子”是根据音色辨别“路人”是陌生人的,故A错误;
B、“路人”看到“蓬头稚子”是反射的太阳光进入“路人”的眼睛,发生了漫反射,故B正确;
C、“遥招手”是为了不发出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怕得鱼惊不应人”是怕水中的鱼听到声音而受惊,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D正确。
故选:BCD。
14.【解答】解:ABC、由题意可知,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且像与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等大;故AB正确,C错误;
D、车辆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故D错误。
故选:AB。
15.【解答】解:A、由表可知,固体干松木的密度比常温下是液体的水和水银的密度小,故A错误;
B、由表可知,铜比铝密度大,相同体积的铜和铝,铜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选项中缺少体积相同这个条件,故B错误;
C、由表可知,冰和水是水这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它们的密度不同,故C正确;
D、由表可知,植物油和冰是不同物质,但其密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
16.【解答】解:(1)高温粒子在磁场力作用下,在环形轨道内运动,高温粒子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说明高温粒子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所以装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放电是在真空室内发生的,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放电过程的爆裂声设备监测不到。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真空不能传声。
17.【解答】解:(1)声源振动产生声音;
(2)通过音色辨别不同发声体;
故答案为:(1)振动;(2)音色
18.【解答】解:跑步时,以佩戴的手表为参照物,手表相对于路边的树木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所以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手表屏幕中只需要红、绿、蓝三种颜色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故答案为:运动;红。
19.【解答】解:一群白鹭在寻乌河捕鱼觅食的场景,水中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白鹭飞向水面时,白鹭在水中的倒影不变;
白鹭看见水中的鱼,其实是鱼的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而看到的虚像。
故答案为:不变;虚像。
20.【解答】解: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指在3N下第4个格,示数为3N+4×0.2N=3.8N;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大小为3.8N,如图所示:
21.【解答】解: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下画出冰壶所受重力G;从重心开始,沿水平向左画出冰壶所受摩擦力f,如图所示:
22.【解答】解:由v=可知,激光传播的路程:s=vt=3×108m/s×2.54s=7.62×108m,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L=s=×7.62×108m=3.81×108m。
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3.81×108m。
23.【解答】解:
(1)样品汽油的体积:
V=20cm3,
样品汽油的质量:m=16g,
石油的密度:
ρ===0.8g/cm3=800kg/m3;
(2)油罐内汽油的质量:
由ρ=可得,
m′=ρV′=800kg/m3×50m3=40000kg=40t。
答:(1)汽油的密度为800kg/m3;
(2)油罐所装汽油的质量是40t。
24.【解答】解:(1)送餐机器人的重力G=mg=40kg×10N/kg=400N;
(2)机器人送餐过程中,行进的速度:v===1.2m/s;
(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5kg的物体,此时机器人总质量和重力为:m总=m+m‘=5kg+40kg=45kg,G总=m总g=45kg×10N/kg=450N,f=0.08G总=0.08×450N=36N。
答:送餐机器人的重力为400N;机器人送餐过程中,行进的速度为1.2m/s;机器人匀速前进送餐时受到的摩擦力为36N。
25.【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开始前,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上。
(2)由表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在1、2、3实验中,焦距由8cm增大到12cm,像距从17cm增大到60cm,由此可得像距是随着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乙所成甲的像可知,所成像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上下也相反。所以R的像应为故当将“R”放于此处,所成的像肯定也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只有丙中④符合。
故答案为:(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大;(3)④。
26.【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甲、丙两图中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由甲、乙两图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大,测力计示数也大,故可得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大小,丁中压力变小了,故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
为控制压力相同,改进方法是:将木块平放和立放,分别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5)A.木板的长短不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所以不是造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影响摩擦力的大小,会造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故B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会造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精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大小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所以不是造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E.木块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相等,可能有时大于、有时小于滑动摩擦力,故E符合题意。
故选BE。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 (2)接触面粗糙程度; (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4)错误;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将木块平放和立放,分别测量摩擦力的大小;(5)BE。
27.【解答】解:
(1)使用天平时,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即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而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了游码归零这一步骤;
(2)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左偏转,则应向右盘添加较小的砝码;故选:B;
(3)杯子及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m=50g+20g+5g+3.4g=78.4g;
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试加砝码最为合理;
AC、没有试加10g的砝码,含有一定的侥幸,故AC不合理;
B、砝码应该由大到小依次试加,先+5g再+20g不合理,故B不合理;
D、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试加,并在试加了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故D合理;
(4)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示数为40mL=40cm3;
(5)他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会有一部分盐水沾在烧杯壁上,使所测的盐水的体积偏小,根据ρ=可知
小明这样测得的液体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游码归零;(2)B;(3)78.4;D;(4)40;(5)偏大。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纯水
1.0×103
铝
2.7×103
植物油
0.9×103
冰(0℃)
0.9×103
酒精
0.8×103
干松木
0.5×103
空气
1.29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5
1
8
17
2
10
30
3
12
60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一诊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一诊物理试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3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