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4 实验综合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4 实验综合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第1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4 实验综合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第2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4 实验综合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4 实验综合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4 实验综合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18 g碳酸氢钠约产生0,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化学中考考前必杀200题
    实验综合20题
    1.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其制备、检验、贮存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X↑。X的化学式为 。
    (2)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存在NaCl、Na2CO3杂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注: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稀HNO3。
    ①乙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Na2CO3。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②试剂X为_ _溶液;可证明NaCl存在的现象是_ _。
    (3)某兴趣小组试图通过测定生成的CO2质量确定因久置而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1。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逐滴加入稀硫酸,待气泡不再产生时,关闭旋塞,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2。
    ①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2固体的原因是__ 。
    ②小明同学认为(m1-m2)即为生成的CO2质量,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_ 。
    (4)某工厂化验室用20% 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H2SO4,共消耗NaOH溶液20 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
    1.【答案】(1)H2 (2)①Na2CO3+2HNO3===2NaNO3+CO2↑+H2O ② AgNO3 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3)CaCl2不吸收CO2而NaOH能吸收CO2 生成的CO2没有全部排出锥形瓶,导致(m1-m2)比实际生成的CO2质量偏小 (4)4.9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为H2;
    (2)①稀硝酸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NO3===2NaNO3+CO2↑+H2O;② AgNO3通常配合稀HNO3,用于检验可溶性氯化物,故加入的试剂为AgNO3;
    (3)①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2固体的原因是CaCl2不吸收CO2而NaOH能吸收CO2 ;②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生成的CO2没有全部排出锥形瓶,导致(m1-m2)比实际生成的CO2质量偏小
    (4)解:设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20 g×20% x
    = x=4.9 g
    答: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有4.9 g H2SO4。
    2.碳酸钠、碳酸氢钠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盐。
    (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与碳酸氢钠(俗称_____),均为________色固体,水溶液均呈_______性,向它们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均变红色。
    (2)碳酸钠、碳酸氢钠均可与稀盐酸反应,其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是否相同?校兴趣小组同学针对于此,展开探究:
    【方案设计】
    ①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时,同时全部推出足量稀盐酸后,观察到图2所示现象。于是他得出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②乙同学通过计算可知:0.318 g碳酸氢钠约产生0.167 g二氧化碳,而0.318 g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稀盐酸作用,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多,显然甲同学的设计不妥,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进行实验。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g,应称取碳酸氢钠的质量为_______g。
    ③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实验。连通管除消除稀盐酸滴入占有体积引起的误差,还有______的作用。
    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

    表1: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碳酸钠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碳酸氢钠溶液
    浅红色
    淺红色→无色
    【实验结论】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速率更快,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反思】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第二步发生的反应是:NaHCO3+HCl=NaCl+H2O+CO2↑。
    2.【答案】(1). 小苏打 白 碱
    (2)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①碳酸氢钠 ②0.132 0.252 ③ 平衡装置的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实验结论】产生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时,碳酸氢钠需要时间短
    【实验反思】Na2CO3+HCl=NaCl+NaHCO3
    【解析】(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为白色固体,碳酸钠也是白色固体;
    向它们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均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说明它们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故填:小苏打;白;碱;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方案设计:① 由图可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与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使气球胀的更大,说明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快,故填:碳酸氢钠;
    ②解:设0.318 g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0.318g x
    10644=0.318gx
    x=0.132g;
    0.318g碳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则含0.036g碳元素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③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使得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不能顺利滴下,故加一个连通管,可以起到平衡压强的作用,使液体顺利流下,故填:平衡装置的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实验结论:由图4可知,压强相同,即产生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时,碳酸氢钠所需时间短,故: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速率更快,故填:产生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时,碳酸氢钠需要时间短;
    实验反思:由图4可以看出,一开始,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压强变化不大,说明这时无气体产生,分别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滴入酚酞试液,滴入酚酞试液后,碳酸钠呈红色,碳酸氢钠呈粉红色,滴入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红色→浅红色→无色,碳酸氢钠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浅红色→无色,说明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还生成了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
    3.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在不同的生活、生产环境中对氧气浓度的要求不同,人类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请根据下列信息及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净化后的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的范围是 。(已知在1.01×105 Pa 时,O2 的沸点为-183℃,N2 的沸点为-196℃)
    (2)实验室可用双氧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氧化钠(Na2O2)能与CO2 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氧气,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①实验室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2 与Na2O2 反应制氧气,选择装置的组合顺序是A→ D→E(填装置编号)。请写出你所选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氧气,还需将上述所得氧气先通装置B、D,最后用装置 F 来收集,其中装置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装置F 中氧气已收满的方法是 。
    3.【答案】(1)196℃≤t<-183℃
    (2)2H2O22H2O+O2↑
    (3)C;CaCO3+2HCl=CaCl2+H2O+CO2↑
    (4) CO2+2NaOH=Na2CO3+H2O;在a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解析】(1)已知在1.01×105 Pa 时,O2 的沸点为-183℃,N2 的沸点为-196℃,当温度处于-196℃,液态空气中的氮气挥发,温度达到-183℃氧气才开始挥发,因此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的范围是196℃≤t<-183℃;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实验室利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氯化氢,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应该先除杂后干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可以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不能通入氢氧化钠中,因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填:C;CaCO3+2HCl=CaCl2+H2O+CO2↑;
    (4)利用CO2 与Na2O2 反应制氧气,制得的氧气中混合有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先除去二氧化碳,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检验装置F 中氧气已收满的方法是在a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4.实验室用适量的CO2气体与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Na2CO3固体。实验中用到的部分仪器(用品未列全)如图所示:

    (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组装发生装置可选择的仪器有B、
    (填标号),连接好装置后,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塞子,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 。为了防止产生气体速率过快,操作方法是 (不改变所用稀盐酸的浓度)。
    (2)制备Na2CO3固体。
    查阅资料:当过量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极易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NaHCO3分解生成Na2CO3需要吸收热量。
    方法一:
    实验步骤:Ⅰ.各取25 mL NaOH溶液分别盛放在编号为甲、乙的两个烧杯中。
    Ⅱ.将制取的CO2气体(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混有的HCl)通入甲烧杯中至过量。
    Ⅲ.将甲、乙两烧杯中的液体混合充分反应,再蒸干、灼烧。
    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方法二:
    向50 mL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再将溶液蒸干、灼烧,也能得到与方法一相同质量的Na2CO3固体,该方法与方法一相比的不足之处是 。
    4.【答案】(1)CO2+2NaOH═Na2CO3+H2O或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OH=Na2CO3+H2O,
    (3)既消耗过多能源,如果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又会引起温室效应。
    【解析】(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分液漏斗,则需要选择锥形瓶以及双控橡皮塞,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的仪器有B、AD.连接好装置后,检查气密性,首先要形成密闭体系,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塞子,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使分液漏斗的末端在液面以下,观察分液漏斗下端液柱是否稳定。为了防止产生气体速率过快,由于不改变所用稀盐酸的浓度,所以需要控制盐酸的滴加速率,所以操作方法是 通过活塞控制滴加盐酸的速度。
    (2)由题意可知:过量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极易生成NaHCO3,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以及Na2CO3+CO2+H2O═2NaHCO3,步骤III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再将溶液蒸干、灼烧,生成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既消耗过多能源,如果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又会引起温室效应。
    5.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 C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收集的氧气将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则收集装置最好选用 (在A~E中选填字母);若用 F 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应将氧气从 (填“a端”或“b端”)通入。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  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 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 H 的作用是 。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 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 。(填“K”、“L”或“M”)
    5.【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E;b;
    (2)A;
    (3)防止液体倒吸;L。
    【解析】(1)装置C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如果收集的氧气将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则收集装置最好选用排水法收集;若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应将氧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E;b;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A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A;
    (3)①装置H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 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L,要从短管进入,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防止液体倒吸;L。
    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图A 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用图B 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_____。
    (3)图 C 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甲同学用图D 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50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乙同学利用图D 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_____换成_____,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6.【答案】(1)搅拌散热,防止局部温度过使液体飞溅
    (2)2H2+O22H2O 检验纯度
    (3)铜生锈需要氧气
    (4)二氧化碳易溶于水 氢氧化钠溶液 水
    【解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金属生锈需要水分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
    (1)用图A 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防止局部温度过使液体飞溅。
    (2)用图B 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纯度。
    (3)图 C 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需要氧气。
    (4)甲同学用图D 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50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乙同学利用图D 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按照气流自左至右方向流动,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依次为b→ → → ,(填接口字母),验满方法是 。
    (4)某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图装置G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的水,氧气从 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
    7.【答案】(1)锥形瓶;水槽;
    (2)2KMnO4K2MnO4+MnO2+O2↑;A;试管口没有棉花团;用酒精灯加热;
    (3)2H2O22H2O+O2↑;fgc;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4)i;52.6%;
    【解析】(1)锥形瓶是常用等反应容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锥形瓶;水槽;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用酒精灯加热;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A;试管口没有棉花团;用酒精灯加热;
    (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2H2O+O2↑;fgc;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4)如图装置G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的水,氧气从i导管口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假设集气瓶等体积是100mL,氧气的体积=60mL×21%+40mL=52.6mL,氧气等体积分数=;故答案为:i;52.6%;
    8.如图是小忻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忽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

    (1)装置B的作用是   .
    (2)请补充画出装置C中a、b导气管.
    (3)小易同学分析实验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至少添加一个洗气瓶F,你认为应该在   (填装置编号)之间加入装有   (填试剂编号)的洗气瓶F.
    a.浓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
    (4)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到装置E中的现象是   .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
    (5)当装置C中收集满CO2时,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5mL.浓NaOH溶液压入装置C中,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的现象是   .
    (6)小平同学认为证明CO2与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NaOH溶液换成   ,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   .
    8.【答案】(1)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2);(3)A、B;饱和NaHCO3溶液;(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5)2NaOH+CO2═Na2CO3+H2O;E内的紫色石蕊试液会被压入到C中;(6)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否出现相同的现象,来排除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放干扰.
    【解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填: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时短导气管进长导气管出;故填:;
    (3)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所以应该先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氯化氢,所以应该在A、B之间加入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F;故填:A、B;饱和NaHCO3溶液;
    (4)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当观察到装置E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故填: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由于C内压强减小,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E内的紫色石蕊试液会被压入到C中;故填:2NaOH+CO2═Na2CO3+H2O;E内的紫色石蕊试液会被压入到C中;
    (6)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为了证明CO2与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NaOH溶液换成水,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否出现相同的现象,来排除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放干扰.故填: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否出现相同的现象,来排除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放干扰.
    9.现有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2SO4和MgSO4的质量分数,设计图甲实验方案,并得到图乙有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的图象中,ab段表示的是混合溶液中的   (写化学式)与NaOH发生反应.
    (2)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4  g;
    请计算该混合溶液中MgSO4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在c点,混合溶液与NaOH恰好反应完全,此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4)在向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请画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图.(在图丙的坐标图中作图)
    9.【答案】(1)H2SO4;(2)40,12%;(3)Na2SO4;(4)见解析图.
    【解析】(1)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首先与硫酸反应,溶液的pH逐渐变大,当pH等于7时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图乙的图象中,ab段表示的是混合溶液中的H2SO4与NaOH发生反应;
    (2)由图乙中pH的变化可知,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90g﹣50g=40g
    设:100g混合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x,生成沉淀的质量为y
    MgSO4+2NaOH=Mg(OH)2↓+Na2SO4
    120 80 58
    x 40g×20% y
    解得:x=12g y=5.8g
    该混合溶液中Mg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2%
    (3)在c点,混合溶液与NaOH恰好反应完全,此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4)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0g起开始产生沉淀,当加入到90g时硫酸镁完全反应产生了沉淀是5.8g,所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图如下:
    10.Na2CO3、NaHCO3是生活中常见的盐,某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来研究者离子物质的性质(已知:Na2CO3、NaHCO3的水溶液呈碱性;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
    (1)称取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5mL水,振荡.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
    ①发现Na2CO3完全溶解,而NaHCO3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在相同温度下,   ;
    ②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均呈   色.
    (2)①取少量NaHCO3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带的现象是:大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
    ②用   的方法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
    (3)测定Na2CO3样品(含NaCl杂质)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①称取m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
    ②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反应后CaCl2有剩余的方法是   ;
    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测定的质量为n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2分)

    10.【答案】(1)①同质量的两种固体在同体积的溶剂中,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②红;(2)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加热(3)②Na2CO3+CaCl2=CaCO3↓+2NaCl 再加入碳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③×100%
    【解析】(1)①称取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5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同质量的两种固体在同体积的溶剂中,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均呈红色;
    (2)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可观察带的现象是:大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生成的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碳酸钠加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
    (3)②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证明反应后CaCl2有剩余的方法是再加入碳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设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ng

    x=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100%
    11.某沿海工业区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少量的Fe2+,Na+,Ca2+,Cu2+,Cl﹣,为了达到零污染的目标,将污水进行如下工业流程处理:

    (1)步骤Ⅰ的操作名称是   ,并写出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   .
    (2)滤渣Ⅰ所含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
    (4)在滤液Ⅲ中加入盐酸使得到的溶液呈中性,要使用   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确保盐酸不过量.
    11.【答案】(1)过滤;Fe+CuCl2=Cu+FeCl2;(2)Fe和Cu;(3)完全除去Fe2+;(4)pH试纸.
    【解析】(1)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因此可以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故填:过滤;Fe+CuCl2=Cu+FeCl2;(2)因为在步骤Ⅰ中加入的铁粉是过量的,所以滤渣Ⅰ是置换出来的铜与剩余的铁的混合物;故填:Fe和Cu;
    (3)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亚铁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将亚铁离子完全除去;故填:完全除去Fe2+;
    (4)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也就是pH,通常用pH试纸.故填:pH试纸.
    12.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乙图中的微型装置H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此微型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在甲图中可选择   (填序号)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
    (2)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甲图中除固定装置外还差的仪器是   (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铁片和稀硫酸在微型装置H中制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   .
    12.【答案】(1)可控制反应速率;ADEF (或BDEG);
    (2)酒精灯;2KClO32KCl+3O2↑;
    (3)Fe+H2SO4═FeSO4+H2↑、b 、液体不会被压往a处流出
    【解析】(1)微型装置中用的是注射器,在操作上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率;在甲图中可选择试管、分液漏斗、带弹簧夹的导管和双孔橡皮塞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故答案为:可控制反应速率;ADEF (或BDEG)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因此还缺少酒精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酒精灯 2KClO32KCl+3O2↑
    (3)如果用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就不需要加热;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液体不会被压往a处流出;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 b 液体不会被压往a处流出
    13.兴趣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1)甲组同学利用A中产生的氧气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炭粉。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补充的装置有    (填装置序号)。 
    ③说明黑色粉末是炭粉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中烧瓶内的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4Cu+CO2+2H2O。
    Ⅰ.将3.0g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Ⅱ.按A→C→B→C→D的顺序连接装置,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打开K2,排尽B中空气,加热B中足量的氧化铜固体,充分反应;
    Ⅲ.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32g,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①打开K2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② 两个装置C中试剂相同,装置C中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③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答案】
    (1)①2H2O22H2O+O2↑ ②C、D
    ③C+O2CO2、Ca(OH)2+CO2=CaCO3↓+H2O
    (2)①防止倒吸 ②浓硫酸 ③CO2和CH4
    【解析】(1)①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所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方程式是2H2O22H2O+O2↑;②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需要用C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生成,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空气,需要点燃处理;③说明黑色粉末是炭粉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O2、Ca(OH)2+CO2=CaCO3↓+H2O。(2)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通入氮气防止液体倒吸;②为了验证通过B装置后是否有水生成,所以在通入B装置前将原来的水除掉,再通过B装置看是否有水生成,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水蒸气,所以C中放浓硫酸;③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比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说明烧瓶中含有二氧化碳,其他气体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说明生成了0.18g水,所以烧瓶中含有甲烷,学科#网
    CH4+4CuO4Cu+CO2+2H2O 固体质量减少
    320 256 36 64
    0.18g x
    解得x=0.32g,
    题干中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32g,所以气体中没有一氧化碳。
    14.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G H I
    (1)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   ;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2)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要使烧杯底部的白磷燃烧起来,需要将   通过导管通入白磷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3)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制品锈蚀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答案】(1)AC;(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氧气;
    【解析】(1)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故答案为:AC;
    (2)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水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烧杯底部的白磷燃烧起来,需要将氧气通过导管通入白磷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氧气;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3)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制品锈蚀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故答案为:氧气、水蒸气;Fe2O3+3H2SO4═Fe2(SO4)3+3H2O;
    15.(1)探究小组欲从含有FeCl3、CuCl2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取一定量的废液样品加入少量铁粉,一段时间后铁粉完全溶解,但未发现红色固体沉积。
    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经查阅资料,铁粉在废液中发生两个化学反应:
    ①2FeCl3+Fe═3FeCl2②CuCl2+Fe═FeCl2+Cu
    (2)探究小组另取废液,向废液中加入一定且足量的铁粉至充分反应,溶液变为浅绿色,过滤、干燥,称得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
    ①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的原因是 
      ;
    ②经测定,反应后得到铜的质量为1.6g,其中,反应①消耗铁粉的质量是   ,反应②消耗铁粉的质量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5.【答案】(1)加入的铁先和氯化铁反应,由于铁的量不足,没有来得及和氯化铜反应;
    (2)①铁和氯化铁反应固体质量是减少的,而铁和氯化铜反应固体质量是增大的,当两者变化量相同时则固体沉积物质量和加入的铁质量相等;
    ②0.2g; 1.4g。
    【解析】(1)根据①2FeCl3+Fe═3FeCl2②CuCl2+Fe═FeCl2+Cu以及对应的现象可知,铁参加了反应,但是却没有得到铜,说明先发生的是第一个反应,结果铁的质量很少,导致没机会和氯化铜反应,从而没有得到铜;
    (2)①2FeCl3+Fe═3FeCl2 这个方程式时固体减少的反应; ②CuCl2+Fe═FeCl2+Cu这个反应加入56g铁就生成64g的铜,是固体增加的反应.当第一个的减少量和第二个的增加量相等时,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
    ②设反应②消耗的铁的质量为y.反应②导致的固体增加量为a
    CuCl2+Fe═FeCl2+Cu 固体增加量
    56 64 64﹣56=8
    y 1.6g a
    ==
    y=1.4g
    a=0.2g
    由于固体沉积物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相等,也就是铜的质量等于加入的全部的铁的质量,所以1.6g﹣1.4g=0.2g。
    或者根据第一个反应固体减少量为加入的铁的质量,等于第二个反应的固体增减量0.2g,所以第一个反应消耗的铁的质量为0.2g。
    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铁的冶炼后,想探究炼铁高炉排放出的高炉气体中含有污染环境的气体有哪些,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高炉气体中含有污染环境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O;
    猜想二:只有SO2;
    猜想三:CO和SO2都有。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CO2相似),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
    【实验探究】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组装了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A    B   C      D    E   F
    (1)甲同学在实验中发现A中品红溶液褪色,高炉气体中含有____,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C 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
    (2)乙同学发现C中品红溶液没有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高炉气体中含有CO。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
    (3)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后,改进了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优点是____,写出S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F
    【实验结论】炼铁厂排放的高炉气体中含有有害气体CO和S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需达标后才能排放。
    16.【答案】(1)二氧化硫 吸收二氧化硫
    (2)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溶液完全吸收 高炉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3)能够同时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2NaOH+SO2═Na2SO3+H2O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认真审题,根据题给出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CO2相似),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可知,甲同学在实验中发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高炉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C 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溶液完全吸收。
    (2)高炉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乙同学发现C中品红溶液没有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高炉气体中含有CO,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
    (3)根据“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CO2相似)”可知,氢氧化钠既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优点是能够同时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17.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m1、m2;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2)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   ,其作用是  。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E的作用   。
    (5)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 (用相关字母表示,2分)。
    (6)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   。
    【答案】2NaHCO3Na2CO3+H2O+CO2↑。
    (1)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3)2NaOH+CO2═Na2CO3+H2O。
    (4)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中。
    (5)%。
    (6)偏大;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解析】已知:小苏打易分解,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
    (1)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故填: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浓硫酸,用来吸收水蒸气。
    故填: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3)装置D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4)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中。
    故填: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中。
    (5)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168 44
    x m4
    =,
    x=m4,
    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100%=%。
    故填:%。
    (6)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偏大,理由是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故填:偏大;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18.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问题是_____。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
    【实验探究】玲玲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组合序号






    组合物质
    H2SO4
    NaOH
    H2SO4
    NaCl
    H2SO4
    Na2CO3
    H2SO4
    Ba(NO3)2
    NaOH
    Ba(NO3)2
    Na2CO3
    Ba(NO3)2
    【记录和解释】
    (1)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_____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2)请写出组合③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_____生产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实验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BaSO4
    Ⅱ.沉淀只有BaCO3
    Ⅲ.沉淀中含有BaSO4和BaCO3
    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_____(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玲玲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_____,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交流与反思】根据你对物质溶解性的了解,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写出一种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_____(写化学式)。
    18.【答案】【提出问题】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记录和解释】①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实验结论】水或气体
    【提出猜想】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实验2】②稀硫酸
    【解释与结论】Na+、Cl﹣、NO3-、Ba2+
    【处理废液】硫酸钠
    【交流与反思】NaNO3
    【解析】【提出问题】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通过分析使用的药品可知,要探究的问题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记录和解释】(1)氢氧化钠和硫酸会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硫酸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钡不会反应,所以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①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2)组合③中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实验结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所以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产生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实验1】硫酸钡不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钡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2】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分析可知,清液中含有钡离子,所以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
    ①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②硫酸和氯化钠不会反应,
    ③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④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
    ⑤硝酸钡和氢氧化钠不会反应,
    ⑥碳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
    废液混合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钠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不会转化成沉淀,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废液中含有钡离子,所以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Cl﹣、NO3-、Ba2+;
    【处理废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交流与反思】所有的钠盐、硝酸盐都溶于水,所以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是NaNO3
    19.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 (填“滤纸”或“烧杯”)中。
    (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
    (5)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他测得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具体操作如图:

    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 (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以下操作及实验现象能证明加入的盐酸为过量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
    【答案】(1)9.6 (2)烧杯 (3)B (4)偏小 (5)偏小
    (6)红 不能 C
    【解析】(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g×12%=9.6g。
    (2)用托盘天平称量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所以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
    (3)A、在配制溶液时,为了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要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所以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包括玻璃棒,故A错误;B、配制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80g−9.6g=70.4g,水的体积是70.4mL,故B正确;C、量筒中不用来配制溶液和做反应容器,故C错误。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量取水的实际体积会大于要量取的水的体积,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小。
    (5)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会使要测的溶液的浓度变稀,使其碱性变弱,pH将会变小。
    (6)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红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A、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A不能证明;B、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证明;C、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能证明。
    20.如图1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图2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0.【答案】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B;C(或E);
    (3)CaCO3+2HCl=CaCl2+H2O+CO2↑;
    (4)无
    【解析】(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B来制取;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4)图2是采用排水法测二氧化碳的体积,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从而测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层植物油,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排水法测气体体积的原理是利用排出水的体积和进入装置中的气体的体积相等的原理进行的,所以在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时,盛水的集气瓶中压强和外界大气压是相等,当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时,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将水排出,所以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6 框图推断20题-2020年化学中考考前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6 框图推断20题-2020年化学中考考前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共19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7 重难计算20题-2020年化学中考考前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7 重难计算20题-2020年化学中考考前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业中利用如下反应合成S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5 化工流程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练05 化工流程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