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2020年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湖南)-生物(考试版)
展开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
2020届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湖南卷】
生 物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
|
|
|
|
|
|
|
|
|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
|
|
|
|
|
|
|
|
|
|
|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国庆70周年之际举国同庆,众多参与阅兵训练的战士,由于长时处于阳光照射下,皮肤变黑。这主要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
2.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及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稻与稗草为竞争关系
B.蝗虫、蛇等为消费者
C.共有2条食物链
D.此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4.柚子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水果,其果皮和果肉分别属于
①保护组织 ②输导组织 ③分生组织 ④营养组织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5.唐朝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和清朝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的植物所属类群分别是( )
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B.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
C.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被子植物
6.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含丰富的营养,主要是由大豆、黑豆等的种子加工而。豆制品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豆类种子的
A.种皮 B.胚芽 C.子叶 D.胚乳
7.生菜主要食用的是叶的部分,下列关于生菜叶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菜叶包括角质层、表皮、叶肉和叶脉四部分
B.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
C.海绵组织靠近上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间隙较大
D.叶片的表皮上有气孔,气孔能进行光合作用、是水和无机盐进出的门户
8.“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寓意“好运”的紫薇是泰安市的市花,下列关于紫薇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种子的形成:开花→传粉→受精→种子
C.有机物的运输:叶→叶脉→茎中的导管→根
D.水的运输:根尖→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气孔
9.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 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10.在调查农田生物种类时,下面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观察范围更大些,爬到树上用望远镜观察
B.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摘下来
C.因为熟悉农田环境,所以观察时不必记录
D.一边认真观察,一边如实记录
11.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
选项 | 应用 | 措施 | 目的 |
A | 种子贮存 | 晒干 | 减少水分含量降低细胞呼吸 |
B |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 先通气,后密封 | 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
C | 水果保鲜 | 低温 | 降低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
D | 栽种庄稼 | 疏松土壤 | 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无机盐 |
A.A B.B C.C D.D
1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是由一类森林古猿进化来的,导致森林古猿朝向不同方向演化的起因是
A.热带丛林变成稀树草原 B.自身形态结构的改变
C.运动方式的改变 D.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13.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被呛到而发生危险,所以古人云“食不言”。原因是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有一个共同的器官是( )
A.口腔 B.鼻
C.咽 D.气管
14.十大八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爱护环境.在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B.用餐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开展爱树护树活动
D.病死猪扔入黄浦江会污染环境,应直接扔入海中
15.鲫鱼即使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游泳,也不会迷失方向,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 ( )
A.眼睛 B.各种鳍 C.侧线 D.内耳
1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是诗人贾岛的名句。曾经诗人对于用“敲”还是“推”而拿不定主意。如果和尚是推门的话,就是在做伸肘运动,伸肘运动时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舒张、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舒张
D.收缩、收缩
17.成蛙不抚育幼体,但幼体也能有效地捕食昆虫,幼体的这种行为叫做
A、适应行为 B、学习行为 C、本能行为 D、经验行为
18.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B.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C.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有衰退的趋势
D.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19.如图为昆虫生长发育阶段图,A表示动物的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A是蚊的卵,那么D是其发育的蛹期
B.如果A是蝗虫的卵,那么D是其成虫
C.如果A是家蚕的卵,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B时期
D.如果A是蟋蟀的卵,那么C期的发育需要蜕皮
20.下列与图解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时,将发育为男孩
B.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发育为女孩
C.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
D.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
21.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
A、现在生存的动物 B、生物的个体发育
C、地层中挖掘出的生物化石 D、现在生存的植物分解作用
22.从古至今,我国人民在生物技术方面为世界作出了许多贡献。下列生物学实例与其方法对应的是( )
A.制作馒头一乳酸菌发酵技术 B.超级杂交水稻一转基因技术
C.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一克隆技术 D.袋装火腿肠一脱水法
23.下列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 )
A.乙型肝炎 B.心脏病 C.坏血病 D.肺结核
24.下图是在抢救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救措施。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同时停止后救护者采取的急救方法
B.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
C.某人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乙图位置止血
D.乙图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
25.有一位同学,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心情抑郁。下列各项中,不能帮助他把情绪调节到正常的做法是: ( )
A.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注意力 B.向自己的亲人或知心朋友倾诉
C.向爸爸妈妈发脾气,宣泄一下 D.到空旷的野外大声呼喊,宣泄一下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5分)以下A图是某校初中生在科技节中制作的细胞的模型图,据图回答:
(1)图A模型代表的是________细胞,图中用花生所填充的部分代表______。
(2)C图中草履虫靠图中标号__________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3)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表膜其实对应B图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⑥细胞质、④__________。
27.(5分)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下图甲、乙、丙、丁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①②③④代表丙中的四个腔。据图回答:
(1)外界吸入的氧气经过甲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_____血。
(2)从外界获得的淀粉,在图______所属的器官中最终被消化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要运输到丁,依次经过的结构顺序是:乙→______→_____→丁(用“甲”、“丙”作答)。
(3)丁中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__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28.(5分)在美丽的地球上,生存着千姿百态的动物: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田间的鸣虫、山间的走兽……这些形形色色的动物都有着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请回答:
(1)蚯蚓的体壁、青蛙的皮肤、鱼的鳃中都具有_____,使得它们都能完成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生理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空中的飞鸟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与鸟强大的供氧能力相适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条即可)。
(3)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田间蝗虫的体表具有______,蛇的体表具有___________,都有效的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4)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青蛙的趾间有________,使它善于在水中游泳。
29.(5分)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对大肠杆菌、金丝猴、家鸽、水杉、流感病毒、蘑菇、肾蕨、水绵和大豆等生物分类表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小组记录的多种生物中,属于A类、B类的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类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_________生物。
(3)将蘑菇归为D类,表中a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
(4)把水绵、肾蕨归为一类,水杉、大豆归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_____________。
30.(5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鹰与蛇之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4)若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大量减少,___________ 的数量将会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下去。
(5)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
31.(5分)下表是一个家庭中各成员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分析调查结果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遗传学上,把女儿部分性状与父母相似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
(2)假设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控制酒窝的基因是D、d,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3)根据调查结果,小李认为___________(填“有耳垂”、“无耳垂”或“无法判定”)为显性性状。
(4)若用A表示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a表示控制白化肤色的基因,则该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_______。
32.(5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病人会感到全身不适,倦怠、咳嗽、咯血且痰中带有大量结核杆菌。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其预防方法主要有:按时接种卡介苗;定期检查身体;早发现,早治疗;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材料二: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从此,人类开始了与病菌的抗争。几十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人类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结核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病原体,它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___。
(2)加强体育锻炼,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
(3)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卡介苗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__________。接种卡介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4)细菌耐药的变异,对个体生存有利,并容易遗传给下一代。“超级耐药菌”出现的原因,可以用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__学说解释。
33.(5分)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水稻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步骤 | 甲鼠 | 乙鼠 |
A | 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两只 | |
B | 饲喂“优糖米” | 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 |
C | 重复b步骤几天后,测量两鼠的血糖含量 |
(1)本探究方案中,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大鼠是_____。
(2)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你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_______________值。
(4)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_______________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
34.(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我省某个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研,在活动中共记录鸟类158种,其中雀形目鸟类109种,占65.99%;从迁徙来看,留鸟(不迁徙的鸟)共104中,占65.82%,旅鸟(迁徙徒中路过此处的鸟)有24种,占15.19%;冬候鸟与夏候鸟(有迁徙习性的鸟)分别为13种和12种,占8.23%和10.76%
(1)该小组走访了解鸟类资源,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调查法、实验法)
(2)在观察鸟类的生活状态时,可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望远镜、显微镜)
(3)该小组对鸟类进行归类时,除依据形态结构特征外,还依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调查发现,该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数在逐年增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5)请将活动中记录的鸟类种数情况,按有迁徙习性和无迁徙习性两类,画出饼状图。
______
35.(5分)资料分析:
资料一 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资料二 在18世纪,有些人猜想生物可以自然产生,因为他们观察到微生物好像能够由液体和无生命物质产生。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却认为微生物并不是自然产生的。为了验证他的假说,斯帕兰扎尼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制作泡菜是利用_______________分解白菜中的有机物并产生乳酸等物质。
(2)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制作泡菜时加入食醋对亚硝酸盐的产生量有一定影响,食醋浓度为__________时,制作泡菜产生的亚硝酸盐比较少。
(3)资料二中甲、乙烧瓶的液体培养基在开始实验时,都要进行高温煮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斯帕兰扎尼的假说,你认为__________(填“甲”或“乙”)烧瓶中可能有微生物出现,这些微生物来自_______________。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2020年第二次模拟大联考(重庆)-生物(考试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2020年第二次模拟大联考(重庆)-生物(考试版),共3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2020年第二次模拟大联考(云南)-生物(考试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2020年第二次模拟大联考(云南)-生物(考试版),共5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2020年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山西)生物(考试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2020年第二次模拟大联考(山西)生物(考试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