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19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融化 B.海水晒盐 C.纸张燃烧 D.轮胎爆炸
2.(2分)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3.(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液态氧 D.食醋
4.(2分)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5
5.(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B.氢能源没有污染并且成本低,现已普遍使用
C.加快海底可燃冰的开发能避免二氧化碳的排放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6.(2分)根据下表中的信息,推断出的元素一定合理的是( )
元素信息
元素名称
A
这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第一
铝
B
存在于人体骨骼中,缺乏该元素会发生骨质疏松
钠
C
这种元素在空气中含量第一
氧
D
常见的金属元素,人体缺乏该元素会导致贫血
铁
A.A B.B C.C D.D
7.(2分)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纯棉围裙 B.腈纶桌布
C.塑料盆 D.橡胶手套
8.(2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B
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
分子很小
C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有空隙
D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9.(2分)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物质
柠檬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pH
2.1~2.8
2.6~3.7
6.3~6.6
6.8~8.0
A.柠檬 B.苹果 C.牛奶 D.玉米粥
10.(2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g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输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给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
11.(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D.酸能使紫色石蒸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紫色石蒸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属于酸
12.(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与熟石灰混合后一起研磨,闻气味
B
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
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将滤渣溶于稀硫酸
A.A B.B C.C D.D
13.(2分)将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Mg(NO3)2、Fe(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不含单质Fe
B.滤液中一定含有Ag+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三种溶质
D.反应后固体金属的质量不一定变大
14.(2分)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此图比较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
B.此图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C.此图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此图测定空气中的O2含量
15.(2分)某K2CO3样品,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几种杂质.取该样品6.9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2.2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
B.NaCl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16.(6分)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现有①氧气②一氧化碳③熟石灰④硝酸钾⑤金刚石⑥碳酸氢钠,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充入灯泡中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是: ;
(2)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3)用做食物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4)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6)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
17.(7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2)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稳者切的是原子的 。
(3)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B、C、D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
②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
③D中x= ;
④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18.(7分)(1)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②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面要 。
(2)如图是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①图中A端为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②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这个实验证明了水由 组成;
③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 ;
(2)木炭还原氧化铜 ;
(3)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
20.(8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H 。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
(3)A→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G+F→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1.(6分)认真分析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1分析,20℃时,将40gNaC1加入10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2)图2中打开可乐瓶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3)在图3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乙试管内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其步骤有:计算、 、量取、溶解;其中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2.(9分)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探究,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 (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3)某同学连接A、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
①若实验时F中蜡烛火焰熄灭,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7分)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1)操作I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A是 ,沉淀是 ;
(2)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 ;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
24.(4分)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 性;
(2)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或化学式);
(3)资料显示:铝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用56.25g含杂质4%的铝片(杂质对产生氢气的质量无影响)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5.(4分)氯乙烷(C2H5Cl)是运动场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喷雾止痛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乙烷由 种元素组成;
(2)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氯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26.(6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候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NH3+CO2+X=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计算: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
(2)工业纯碱中含有氯化钠,取55g工业纯碱,向其中加入269.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求:
①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9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蜡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轮胎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分析】当雨水的PH<5.6时称为酸雨.
【解答】解:化石燃料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成物与酸雨形成的关系方面的知识.
3.【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海水、食醋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液态氧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食醋中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分析】A.根据人类获取能量的途径来分析;
B.根据氢能的使用来分析;
C.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D.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A.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风能等,故错误;
B.氢能源生产成本高,没有普遍应用,故错误;
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故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常见物质的叙述,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分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而不是硅元素去分析解答;
B、钙存在于人体骨骼中,缺少该元素使骨质疏松,而不是钠元素去分析解答;
C、空气中的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故含量第一元素应是氮元素而不是氧元素去分析解答;
D、从铁是常见的金属元素,人体缺乏该元素易导致贫血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
B、钙存在于人体骨骼中,缺少该元素使骨质疏松,而不是钠元素;故错误;
C、空气中的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故含量第一元素应是氮元素而不是氧元素;故错误;
D、铁是常见的金属元素,人体缺乏该元素易导致贫血;故正确;
故选:D。
【点评】记住人体中元素的用途;记住常见的化学之最.
7.【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类,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从概念的实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纯棉是天然纤维,不是人工合成。不属于合成材料。
B、晴纶是合成纤维,也是合成材料之一。
C、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D、橡胶手套是合成橡胶,也是合成材料之一。
故选:A。
【点评】材料的分类判断,关键要掌握概念的实质,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8.【分析】A、根据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分析;
B、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
C、根据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分析;
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用洗洁精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A正确;
B、分子很小,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要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观察,故B正确;
C、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故C错误;
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掌握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子的基本特征、结构决定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胃酸过多的人宜食用显碱性的物质,以中和过多的胃酸,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
【解答】解:A、柠檬的pH为2.1~2.8,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A错误;
B、苹果的pH为2.6~3.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B错误;
C、牛奶的pH为6.3~6.6,显酸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故C错误;
D、玉米粥的pH为6.8~8.0,接近中性,可显弱碱性,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食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分析】在一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X的待测值;则由物质的增加或减少,可推测反应物与生成物等信息.
【解答】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10+2.2+16.2+0.9=a+4.4+8.1+1.8,故a=15克,根据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加则可推测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
A、由以上推测可知,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故A错误;
B、a=15,故B正确;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2.2):(1.8﹣0.9)=22:9,故C正确;
D、从以上推测可以看出,该反应为Z物质分解为XYW三种物质,故Z为化合物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单质与化合物的判别方法.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输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给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
11.【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C、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故选项推理正确。
D、酸能使紫色石蒸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紫色石蒸溶液变红,不是因为二氧化碳属于酸,而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2.【分析】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硫酸铜能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闻到刺激性气味,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硫酸铜能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过滤,将滤渣溶于稀硫酸,氢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但得到的滤液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3.【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将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Mg(NO3)2、Fe(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说明硝酸亚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
A、滤渣中可能不含单质Fe,例如硝酸亚铁部分反应时,滤渣中含有单质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不一定含有银离子,例如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滤液中一定含有没有反应的硝酸镁、反应生成的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因此滤液中至少含有三种溶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后固体金属的质量不一定变大,这是因为锌和硝酸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和硝酸亚铁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如果固体质量减小的数值大于固体质量增大的数值,则反应后固体质量变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4.【分析】A、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
B、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白磷、红磷均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解答】解:A、图中实验,根据锌粉与铜粉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比较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可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白磷、红磷均不能燃烧,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A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分析】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硫酸铜,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求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所需碳酸钾的质量,然后推测其他的成分.
【解答】解: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硫酸铜,故A正确;
设生成2.2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钾的质量为x,纯盐酸的质量为y,则有
K2CO3+2HCl=2KCl+CO2↑+H2O
138 73 44
x y 2.2g
= x=6.9g
= y=3.65g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即使全部是碳酸钾也只能生成2.2g二氧化碳,但是题干中给的信息是:K2CO3固体样品不纯,所以根据近似平均值法,则其中混有的杂质: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钾强,另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钾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碳酸根中的碳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可以通过比较碳酸根的含量,来确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的多少,在碳酸钾中,含碳酸根为×100%=43.5%,在碳酸钠中,含碳酸根为×100%=56.6%,在碳酸镁中,含碳酸根为×100%=71.4%,碳酸钠和碳酸镁中碳酸根的含量都比碳酸钾中碳酸根的含量高,即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碳酸根含量多的物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也要大,所以可以判断一定含有氯化钠,但是对于碳酸钠和碳酸镁这两种物质中可能含有一种,也可能是两种都存在,故选项B、D的判断是错误的;
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7.3%,C正确;
故选:AC。
【点评】熟练掌握碳酸盐的性质,学会利用近似平均值的方法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定律来解答这类题目:先假设全部是主要的物质,然后根据计算的数据,判断是否含有其他的物质,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16.【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氮气性质不活泼,一般会通入灯泡作保护气。故答案为①;
(2)复合肥是含有氮磷钾中两种元素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硝酸钾既含钾元素又含氮元素,故它为复合肥,答案为:④;
(3)它俗称小苏打是食物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答案为:⑥;
(4)一氧化碳有剧毒,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失去载氧能力,故答案为②;
(5)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显碱性,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③;
(6)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答案为:⑤。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7.【分析】(1)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2)根据原子的最为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分析;
(3)①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的种类;
②根据稳定结构的特点分析;
③根据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x的值;
④根据元素写出形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填:氯化钠
(2)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失去电子。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稳者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①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图中A、B、C、D共有三种质子数,属于3种元素的粒子;
②A、B、C、D四种粒子中,B的最外层是第三层,电子数是2,不具备稳定结构;
③D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x=18﹣2﹣8=8;
④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与C分别为镁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氯化镁,化学式是MgCl2。
故答为:(1)氯化钠;(2)失去,最外层电子数;(3)①3,②B,③8,④MgCl2。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会从微观上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18.【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解答】解:(1)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使水中的悬浮物沉降。
故填:使水中的悬浮物沉降。
②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故填: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
(2)①图中A端为电源的负极。
故填:负极。
②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了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故填:氢气;氢元素、氧元素。
③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C。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19.【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故填:2Mg+O22MgO;
(2)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C+2CuO2Cu+CO2↑;
(3)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故填:KOH+HCl=KCl+H2O。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20.【分析】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C可由E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所以C是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铜,E和一氧化碳会生成二氧化碳,E和硫酸生成的G会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所以G是硫酸铜,E是氧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C可由E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所以C是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铜,E和一氧化碳会生成二氧化碳,E和硫酸生成的G会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所以G是硫酸铜,E是氧化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A、E、H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CaCO3,CuO,Cu(OH)2。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即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
(3)反应A→B+C,即碳酸钙高温分解,故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CaO+CO2↑。
(4)反应G+F→H,即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故答案为:
(1)CaCO3,CuO,Cu(OH)2;(2)放出;
(3)CaCO3CaO+CO2↑;(4)CuSO4+2NaOH═Cu(OH)2↓+Na2SO4。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分析】(1)据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2)打开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3)根据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分析解答;
(4)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步骤及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解答】(6分)解:(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则40gNaC1加入10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36g。故填:136;
(2)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打开瓶盖,压强变小,可乐瓶中会冒出大量气泡,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故填:压强;
(3)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试管内会析出硝酸钾晶体;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填:有晶体析出;不饱和;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故填:称量;搅拌,加速溶解。
【点评】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气体的溶解度的外界影响因素、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步骤,并能结合题目情景分析解答。
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2.【分析】(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1)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B;2KClO32KCl+3O2↑;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故答案为:②③;
(3)某同学连接A、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①若实验时F中蜡烛火焰熄灭,则A中生成的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②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2H2O22H2O+O2↑;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3.【分析】(1)操作I能分离出滤液,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2)②反应是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最后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操作I能分离出滤液,是过滤操作;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的试剂A是碳酸钠溶液;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钙沉淀。
(2)②反应是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3)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
(4)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故答案为:
(1)过滤;碳酸钠溶液;碳酸钙;
(2)CaCl2+Na2CO3═CaCO3↓+2NaCl;
(3)除去NaOH和Na2CO3;
(4)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粗盐提纯中离子的除杂,除去多种杂质离子时,要考虑除杂的顺序、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
24.【分析】(1)根据金属铝的导电性分析;
(2)金属铝易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
(3)依据方程式2A1+2NaOH+2H2O=2NaA1O2+3H2↑利用铝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氢气的质量.
【解答】解:(1)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导电性;
(2)金属铝易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3)设可以制取氢气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 6
56.25g×(1﹣4%) X
x=6g
答案:(1)导电;(2)氧化铝;(3)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属性质的理解掌握和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数的计算能力.学生需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并正确分析各物质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答题.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5.【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
【解答】解:
(1)氯乙烷(C2H5Cl)由碳氢氯3种元素组成;
(2)氯乙烷(C2H5Cl)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5)=24:5。
(3)氯乙烷(C2H5Cl)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7.2%。
故答案为:
(1)3;
(2)24:5;
(3)37.2%。
【点评】根据化学式计算首先要确保化学式本身正确,其次过程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要准确。
26.【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反应中某物质X的化学式;
(2)①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可求出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②依据二氧化碳可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依据碳酸钠的质量可求出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并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各物质中N、H、C、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为1,H为3,C为1,O为2;而反应后物质中N、H、C、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为1,H为5,C为1,O为3;则反应物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所以,X为H2O;故填:H2O;
(2)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22g
则,解得x=53g。
则,解得y=58.5g。
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55g﹣53g+58.5g=60.5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55g+269.5g﹣22g=302.5g
溶质的质量分数:=20%;
故答案为:
(1)H2O。
(2)①55g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提取有用信息得出物质性质差异而进行除杂,考查了方程式的计算,注意在求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时候,要注意样品中的杂质是否是溶液中溶质的一部分。
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部分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宁夏仁存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宁夏仁存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做法对人体无害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上海市徐汇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上海市徐汇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