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pdf、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参考答案
1. D A.原文是“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B.原文是“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 C.原文是“如果不具 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误和诡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选项强加因果。
2. D D.“可以判断中国古代‘自相矛盾’的推理过程符合这一特征”错误。材料二提到的“美诺悖论”是从两个皆真的前提,却推不出任何结论,因为两个看似一个东西的前提说的不是一个概念。“自相矛盾”是指二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只能一真一假。可见“美诺悖论”和“自相矛盾”不是一个推理过程。
3.C A.是从论点推出错误,属于虚拟论敌。B.是从论点推出错误,属于虚拟论敌。C.这是程颢对“博闻强识”的一种看法。这没有反驳“玩物丧志”的观点,不属于虚拟论敌。D.是针对论点举出反例,属于虚拟论敌。
4. 材料一开篇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观点。(1分)接着从词义推断、信息捕捉和写作三个方面举例论证,(1分)最后阐明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效果。(1分)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证。(1分)
5. 材料一提到,通过逻辑推理可以捕捉一段话在字面意思之外隐藏的重要信息。(1分)诗歌标题“寒食”,指寒食节,这一天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沿袭已久的习俗是严禁烟火,进冷食。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这首诗于轻描淡写中暗含讽刺之意,委婉地表达了对专权者的不满。(4分)
6.A“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错误,文中“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主要是推进情节发展,如一开始“月光一照”才能写到老胡的苍白的脸色,所以有了下文挤脓血的情节;接着“启明星贼亮贼亮的”意味着时间的推移,挤出脓血势在必行;最后“太阳已经出来了”意味着挤脓血的危险过去,所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不能暗示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7.①制造悬念:“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为未来故事的发展制造某种悬念的同时也促进了情节发展。
②增加背景信息:“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令。”点明这是革命战争时期;“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就把严酷的社会背景体现出来。这种用对话的方式背景融入故事中的做法,显得更加自然和精巧。
③表达故事主题:“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身受重伤,还能轻松面对,同时想着的还是革命工作。从而表达了革命者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让读者感受到英雄们坚定无比的信仰,不会因为艰苦的条件而动摇。(其他答案,合情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8. ①文本一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展示了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文本二叙事情节简约。②文本一重在艺术性,有动作、语言、神态、细节等描写,还有环境的烘托;文本二讲究真实性,没有环境方面的烘托渲染。
解析: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明确两个文本的文体。文本一是小说,文本二是纪实文学。然后结合两种文体的特点分析二者艺术表现上的差异。
9.B 句意: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未布”前省略主语“令”,“令既具”“(令)未布”是两个主谓结构的完整句子,应在“未布”前断开,排除A;“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中,“于国都市南门”是“立”的后置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
10.C “与《鸿门宴》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相同”错。“公叔召鞅谢曰”中“谢”指道歉,句意: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而“乃令张良留谢”的“谢”是辞谢的意思,句意:于是让张良留下了辞谢。两句中“谢”的含义不同。
11.B “但还未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就重病不起,以致魏王错失良才”错。由原文“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可知,公叔痤重病了之后,向魏惠王推荐了公孙鞅,只是最后魏惠王并未听从其建议重用公孙鞅。
12.(1)正赶上重病不起,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
关键词:“会”,恰逢,正赶上;“有若”,如果;“奈何”,怎么办。大意2分。
(2) 卫鞅到了秦国后,通过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用自己富国强兵的方略游说秦孝公。
关键词:“既”,已经;“因”,介词,通过;“说以富国强兵之术”,状语后置,应为“以富国强兵之术说”。大意2分。
13.①秦人不愿变法时,商鞅以理先说服秦孝公;②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在集市立木建信;③太子犯法,商鞅主张对太子师傅施刑,以此立威。
参考译文:
周显王七年,秦献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孝公。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想让秦国强大起来。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在国内下令说:“现在宾客群臣中谁能献上奇计,让秦国强盛,我就封他为高官,给他封地。"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道命令,于是西行来到秦国。
公孙鞅,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他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正赶上重病不起,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痤说:“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听罢默然不语。公叔痤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许诺后告辞而去。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建议惠王杀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公孙鞅摇头说:“国君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到底没有出逃。魏惠王离开公叔痤,果然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瘁病入膏肓,真是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糊涂了吗?”卫鞅到了秦国后,通过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用自己富国强兵的方略游说秦孝公。孝公大喜过望,与他共商国家大事。
周显王十年,公孙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他对秦孝公说:“对下层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谈论高尚道德的人不迎合凡夫俗子,要建成大业的人不与众人商议。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最终制定变法的法令。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难以确信,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给他五十金。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法令颁布一年后,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用千计算。这时太子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第二天,秦国人遵从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一片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
臣司马光说: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当年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
14.D(尾联诗人虽年老体衰,但尚凭精意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不能说是消极情绪)
15.①国家破碎,山河分裂,外族入侵,战祸惨烈,百姓遭殃。②统治者昏庸,纵有宗父和岳飞那样的抗金名将,却未能顺应民意,收复失地。③自己虽有报国的精神意志,却年老体衰,力不从心。 (每点2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
16.(1)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2)致万乘之势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17.D 按照顺序,“营养过剩”是直接原因,然后是“转化为脂肪贮存或是进入血液”,最终的结果是“危害心血管系统”。
18.①如果放弃主食只吃菜; ②也可以多吃菜少吃饭; ③应根据不同年龄安排饮食。
第一空,依据后文“诚然也能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但结果要么像第一种吃法,能量不足,肠胃都饿坏了;要么就像第二种”可知,所填内容应是“对多吃菜少吃饭的误解”;再结合前文“米饭和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作为人每天的主食……”可知,这里是假设不吃主食只吃菜的情况。可填:如果放弃主食只吃菜。
第二空,依据后文“但菜不要太油腻,饭也不能不吃饱”可知,这里是说可以多吃饭少吃菜,但要把握好尺度。可填:也可以多吃菜少吃饭。
第三空,依据后文“如青少年……老年人则……”可知,这是针对不同年龄谈饮食安排。可填:应根据不同年龄安排饮食。
19.①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②自始至终(从头至尾) ③腾云驾雾
20.从古至今,鲤鱼跃龙门的故事从来没有停止过流传和演绎,它们执着地尝试跨越神奇龙门,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21.引用。作用:①引用李白的诗句,佐证作者上文提出的看法:跳过为龙,退而留疤。②为后文强调鲤鱼一跳成龙的质变做了铺垫。③引用诗文,增加了语言的文学色彩。
22.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为引语式材料。
材料由新冠疫情切入,围绕“免疫力”而提出了不同层面的免疫力。
机体免疫力是人们对抗外界病毒细菌的一种抵抗能力,揭示了不同人群体质的差异性。这是“免疫力”的本义。
财务免疫力指的是“储蓄和储藏”,一备不时之需,二备灾荒之时。北宋文豪苏东坡在被贬落魄之际,每每领到俸禄之时,都会将其分成数份悬于梁上,每日取用,剩下的就储存起来。
价值免疫力,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作用力的基本条件,有价值者出众,没价值者出局。在任何时候,你都要不断给自己增值,提升价值免疫力。在新经济时代,不要停止努力,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停止思考,因为这三样东西是提升自我价值最基础的因素。
心理免疫力,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或减弱这些情绪的程度,从而保持心理稳定平衡,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在当下,心理免疫力越强的人,正能量就足,就能够渡过难关,踏实走好每一步, 开心过好每一天。
综合来看,“机体免疫力”是浅层意义,“财务免疫力”“是引申意义,“价值免疫力”“心理免疫力”则是深层意义。
材料最后一段强调人生的艰难困苦都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免疫力”,让自己具备“机体免疫力”“财务免疫力”“价值免疫力”,以及“心理免疫力”,才能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作文要求围绕“免疫力”行文,不要脱离这个主题。考生要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受,文章要有“我”的意识,从自身的真实经历、切实的感受出发,要有真情实感。
文章写作的重心应该是“免疫力”,以及由此逻辑起点生发开去的叙事或者议论。能从“免疫力”的后天获得的方式、渠道和努力程度等方面加以呈现,才是核心聚焦立意。能围绕材料中的核心概念“免疫力”展开思考立论,表现社会人生,并且能深刻表达独到的见解,精彩表现灵动的情怀,都是值得肯定的。对于那些具有认识高度、体现责任担当、提倡积极进取、选材新鲜别致的文章立意,应该给予较高的肯定。身体、财务、价值和心理都需要免疫力,一样都不能少;对社会不良现象要有免疫力;加强学习,提升免疫力,为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准备。
立意: 1.不断提升自己,提高“免疫力”;
2.“免疫力”,是苦难最好的抵御;
3.对外界的干扰产生“免疫力”,才能更好地接近、以至于实现梦想;
4.心灵“免疫力”是最重要的“免疫力”;
5.“免疫力”是智者避难的良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鹤壁市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鹤壁市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2023-2024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鹤壁市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1月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作文序列化训练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