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5届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地理测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10月,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20千米)实验舱Ⅱ——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中国空间站三个舱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轨运行中的中国空间站所属的天体类型是( )
A. 恒星 B. 行星 C. 小行星 D. 卫星
2. 与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 土卫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2022年8月9日,随着太阳活动周期逐渐接近最大值,在两周时间内,太阳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共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图为太阳黑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太阳黑子位于( )
A. 核心层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
4. 专家预测,在2025年前后,太阳活动将达到最大值,则上一次最大值可能出现在( )
A. 2003年 B. 2008年 C. 2014年 D. 2019年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光伏扶贫”项目是利用太阳辐射能( )
A. 为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B. 为大气运动提供动力
C. 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D. 为人类提供光热资源
6. 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
A 光照充足 B. 节省劳力 C. 节约资金 D. 节约土地
2022年12月15日07时18分在重庆荣昌区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虚线代表不连续界面,序号代表不同圈层结构),完成下列小题。
7. 地震波横波不能通过的圈层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8 图示各圈层结构( )
A. 此次地震震源在①圈层 B. ③④圈层构成下地幔
C. ①②圈层共同构成地壳 D. ⑤圈层表示的是内核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于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飞船的预定轨道是距地面400KM高度,飞船发生过程中要经过地球的多个大气层,图左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右为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完成下面小题。
9.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发射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 减—增 B. 增—减 C. 减—增—减—增 D. 增—减—增—减
10.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过程中大气接近真空环境,密度小,太阳活动强和强辐射,所属大气层是(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③层以上大气层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注:煴是指无焰的小火)。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下面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12. 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 增强①过程 B. 增强②过程 C. 减弱③过程 D. 增强⑤过程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西北风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夏季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间气压差异 B. 高低纬度之间的热力差异
C. 纬度位置的影响 D. 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2020年6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11°20′N,142°11′E)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实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完成下面小题。
15. “海斗一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根据上题的结论,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 赤道 B. 回归线 C. 副热带 D. 北极圈
2022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钱塘江流域经历了持续一月有余的极端炎热干旱天气,降水偏少,钱塘江水量减少,钱塘江大潮潮位较前两年明显偏低。图为钱塘江入海口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示四个观察点中潮位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2022年钱塘江大潮潮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南风势力偏强,潮流偏弱 B. 河床泥沙堆积抬高
C. 月球公转至远地点,引力偏弱 D. 河水对潮水的顶托作用偏弱
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20. 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岩石、水文 B. 地形、植被 C. 土壤、地形 D. 气候、植被
21. 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 )
A. 峰丛、峰林、孤峰 B. 孤峰、峰丛、峰林
C. 峰丛、孤峰、峰林 D. 孤峰、峰林、峰丛
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环抱)时,河道蜿蜒。曲折,因此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日落时可以映照出九个落日的倒影。下图为开都河上的落日倒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形成类似于“九曲十八弯”景观的是( )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横断山区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南丘陵
23. 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以下观察顺序正确的是( )
A. 凹凸河岸→S形河湾→河床剖面 B. 巴音布鲁克草原→S形河湾→凹凸河岸
C. U形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凹凸河岸 D. 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凹凸河岸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变化趋势是( )
A. 逐渐变近 B. 逐渐变远
C. 先变远,后变近 D. 先变近,后变远
25. “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
A. 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
B 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 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
D. 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26. 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①常年风化②地壳运动③风雨侵袭④海水侵蚀(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秋季是观赏银杏叶由绿变黄的最佳季节。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银杏林属于( )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28. 不同地区,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地形 B. 土壤 C. 水源 D. 热量
图为我国东北某地黑土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层是( )
A. ①为淋溶层 B. ②为淀积层 C. ③为腐殖质层 D. ④为母质层
30. 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该地土壤肥力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成土母质 B. 生物 C. 气候 D. 地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31. 读北半球某地气压状况图,其中1、2、3三点位于高空等压面上,2、4、5三点位于10千米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1、2、3、4、5五点中,气压相等的是____(填数字,请填全),气压最低的是____(填数字)。
(2)甲、乙两处气温较高是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处。
(3)若该图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甲地为____(城市或郊区)。
(4)若该图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是____。
32.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B____,C____,D____,H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来看,图中B→C→D→G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循环。
(3)对地表形态塑造最显著的环节是____(填字母)。
(4)目前,随着城市化不断扩张,地面硬化面积扩大,直接导致H____(增大,减小)。
(5)下图表示各因素对G环节水量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3. 读下面两种地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乙图是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侵蚀,堆积)地貌。
(2)图甲所示地貌的沉积物从扇顶到扇缘,堆积物颗粒逐渐变____(粗,细)。
(3)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5届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地理测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10月,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20千米)实验舱Ⅱ——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中国空间站三个舱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轨运行中的中国空间站所属的天体类型是( )
A. 恒星 B. 行星 C. 小行星 D. 卫星
2. 与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 土卫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属于行星,围绕行星运转的是卫星,中国空间站受地球引力影响围绕地球运转,所属天体类型为卫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动,与土卫系同属于一个级别,都是行星系,由行星和围绕其运行的卫星组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天体系统由大到小分别是:总星系(可观测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和地月系(其他行星系)。
2022年8月9日,随着太阳活动周期逐渐接近最大值,在两周时间内,太阳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共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图为太阳黑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太阳黑子位于( )
A. 核心层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
4. 专家预测,在2025年前后,太阳活动将达到最大值,则上一次最大值可能出现在( )
A. 2003年 B. 2008年 C. 2014年 D. 2019年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B正确;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C错误;日冕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日冕物质抛射,D错误;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A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由太阳活动最大值向前推一个周期为上一次太阳活动最大值,即为2014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位于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位于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光伏扶贫”项目是利用太阳辐射能( )
A. 为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B. 为大气运动提供动力
C. 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D. 为人类提供光热资源
6. 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
A. 光照充足 B. 节省劳力 C. 节约资金 D. 节约土地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故“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为人类间接提供能量,A正确。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大气运动提供动力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不是“光伏扶贫”中利用的太阳辐射能,BC错误。“光伏扶贫”中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的能量,不是利用太阳辐射的光、热资源,D错误。故答案选A。
【6题详解】
该题需要注意该光伏发电是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因此主要优势是可以节约土地,D正确;光照充足没有突出“屋顶和大棚上”这一关键条件,A错误;节省劳力不是屋顶光伏发电的优势,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屋顶光伏发电是扶贫项目,因此节约资金没有突出“屋顶和大棚上”这一关键条件,C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2022年12月15日07时18分在重庆荣昌区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虚线代表不连续界面,序号代表不同圈层结构),完成下列小题。
7. 地震波横波不能通过的圈层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8. 图示各圈层结构( )
A. 此次地震震源在①圈层 B. ③④圈层构成下地幔
C. ①②圈层共同构成地壳 D. ⑤圈层表示的是内核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地震波中的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据材料及图可知,地球内部圈层中,①代表的圈层为地壳;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为地幔;⑤代表的圈层为地核,其外核物质状态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8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圈层为地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位于大陆地区),故位于地壳,A正确;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③④圈层不仅包括下地幔,还包括了一部分上地幔,B错误;①圈层下部是不连续面,故①是地壳,而①②位于软流层层顶之上,故为岩石圈,C错误;⑤圈层位于不连续面之下,故其为整个地核,D错误。故选A。
【点睛】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和整个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于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飞船的预定轨道是距地面400KM高度,飞船发生过程中要经过地球的多个大气层,图左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右为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完成下面小题。
9.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发射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 减—增 B. 增—减 C. 减—增—减—增 D. 增—减—增—减
10.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过程中大气接近真空环境,密度小,太阳活动强和强辐射,所属大气层(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③层以上大气层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飞船的预定轨道为400KM高度,可知飞船依次途径图中的①②③层,进入④层,根据图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可判断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发射过程中,途径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先减后增,再减再增,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高层大气气压很低,密度很小。在 60~500 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气分子被分解为离子,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所以称为电离层。电离层以上接近宇宙空间,具有接近真空环境,密度小,太阳活动强和强辐射特点,③层以上大气层,符合题意,D正确;①为对流层,A错误;②为平流层,B错误;③为电离层以下,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由近地面到高空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距近地面越远,大气密度越小。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注:煴是指无焰的小火)。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下面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12. 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 增强①过程 B. 增强②过程 C. 减弱③过程 D. 增强⑤过程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造成“免于霜矣”的主要原因是烟气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对应的是图中④增强,D正确。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但与霜冻减弱无关,A错误。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B错误。③是地面辐射,与保温作用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则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穿越薄膜,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故C项正确。①②与地膜没有关系,AB错误。大气获得的热量少,⑤过程也会减弱,D错误。故选C。
【点睛】地面增温过程是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大气增温过程是地面增温后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西北风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夏季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间气压差异 B. 高低纬度之间的热力差异
C. 纬度位置的影响 D. 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池塘气温较低,是高压区,周围陆地是低压区,风由池塘吹向岸,江淮地区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①吹西北风,②吹西南风,③吹东南风,④吹东北风,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4题详解】
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由于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比热容)差异,白天池塘水域升温慢,池塘内气温低于岸上陆地,使得池塘内气压高于岸边陆地,风从池塘中心吹向岸边陆地;夜晚池塘水域降温慢,池塘内气温高于岸上陆地,使得池塘内气压低于岸边陆地,风从岸边陆地吹向池塘中心,因此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湖陆热力性质差异,D正确;不临海,没有海陆间气压差异,该现象与纬度位置的影响、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无关,ABC错误。故选D。
【点睛】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
2020年6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11°20′N,142°11′E)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实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完成下面小题。
15. “海斗一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根据上题的结论,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 赤道 B. 回归线 C. 副热带 D. 北极圈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为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一定深度(1000m)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低纬度地区,海水表面温度应较高,因此图中①符合,A正确;②不符合1000m以上变化明显的特点,排除B;③④不符合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排除CD,故选A。
【16题详解】
海水表层水温随纬度增高而递减,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洋表层水温逐渐降低;纵向来看,海洋水温随深度增加而下降,因此高纬度海区表面水温最低,垂直方向上海水温度变化最小,四个选项中,北极圈纬度最高,海水的温度垂直变化最小,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海洋水温随深度增加而下降,海面向下至1000米深度,水温随深度增加迅速下降,1000米深度以下的深层海水,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随深度增加变化较小;低纬度海区该规律最明显。
2022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钱塘江流域经历了持续一月有余的极端炎热干旱天气,降水偏少,钱塘江水量减少,钱塘江大潮潮位较前两年明显偏低。图为钱塘江入海口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示四个观察点中潮位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2022年钱塘江大潮潮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南风势力偏强,潮流偏弱 B. 河床泥沙堆积抬高
C. 月球公转至远地点,引力偏弱 D. 河水对潮水的顶托作用偏弱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钱塘江口呈喇叭口形,越往上游,河道越窄,潮水水位越高。图中四点丙河道最窄,潮水水位最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东南风势力偏强,有利于助长潮势,A错误;河床泥沙堆积抬高,有利于助长潮势,B错误;钱塘江大潮的引潮力主要由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决定,与远近关系不大,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钱塘江流域降水偏少,钱塘江水量减少,河水对潮水的顶托作用偏弱,使大潮潮位偏低,D正确。故选D。
【点睛】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以及钱塘江边上特殊的地形所造成的。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海水受到的引力、月球离心运动所产生的引力之和最大,再加上地球本身的偏转角度和自转运动,使得海水出现的涨潮现象更加明显。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呈喇叭状,口大肚小,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因为江面小,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形成涌潮。除此之外,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
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20. 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岩石、水文 B. 地形、植被 C. 土壤、地形 D. 气候、植被
21. 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 )
A. 峰丛、峰林、孤峰 B. 孤峰、峰丛、峰林
C 峰丛、孤峰、峰林 D. 孤峰、峰林、峰丛
【答案】19. B 20. A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青赢高原由于海拔较高,气温低,降水较少,主要以冰川地貌和风成地貌为主,A错误;我国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且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喀斯特地貌广布,B正确;黄土高原处于我国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区,主要以流水地貌和风成地貌为主,C 错误;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以风成地貌为主,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水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因此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A正确;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因素对喀斯特地貌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石灰岩出露地表时间越早,接受流水溶蚀越早,形成时间越早。峰丛基部石灰岩连续且较厚,流水溶蚀程度较轻,形成时间较晚;峰林基部石灰岩厚度变薄,断续相连,流水溶蚀程度较重,形成时间较早;孤峰基部石灰岩分离,厚度最薄,流水溶蚀程度最严重,形成时间最早。所以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孤峰、峰林、峰丛,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或者重力崩塌、坍塌和堆积等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各种奇特的溶洞。地表的有石芽、溶沟、喀斯特漏斗、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等,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环抱)时,河道蜿蜒。曲折,因此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日落时可以映照出九个落日的倒影。下图为开都河上的落日倒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形成类似于“九曲十八弯”景观的是( )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横断山区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南丘陵
23. 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以下观察顺序正确的是( )
A. 凹凸河岸→S形河湾→河床剖面 B. 巴音布鲁克草原→S形河湾→凹凸河岸
C U形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凹凸河岸 D. 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凹凸河岸
【答案】22. C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由于河流曲流主要是河流侧蚀作用产生,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而山地丘陵地区河道多岩石基底,较为坚硬,且河流受到地形限制大,侧蚀作用较弱,不易形成曲流,BD错误;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多时令河且水量不足,不易发育河曲,A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且土质较松软,有利于河流对河岸进行侧蚀,最容易形成曲流,C正确。故选C。
【23题详解】
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在观察地貌时,首先应注意观察的顾序:从宏观到微观,由面到点;其次要注意观察的内容:如高度、坡度、坡向以及形状、面积和空间分布状况等。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
A. 逐渐变近 B. 逐渐变远
C. 先变远,后变近 D. 先变近,后变远
25. “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
A 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
B. 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 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
D. 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26. 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①常年风化②地壳运动③风雨侵袭④海水侵蚀(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24. B 25. C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由于海水不断侵蚀,海蚀崖不断后退,逐渐向北推移,与海蚀柱“石老人”的距离增大,逐渐变远,故B正确,ACD错,故选B。
【25题详解】
海水不断侵蚀相对松软的岩层,使岩石表面出现石孔,这些石孔不断被侵蚀变大,发展成海蚀拱桥,在外力作用下拱桥门最终倒塌,海蚀拱桥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石体分离了出去,随着侵蚀作用的进行,使石老人不断坍塌,形成碎屑堆积物,“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故C正确,ABD错,故选C。
【26题详解】
“石老人”坍塌的原因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常年风化使岩石破碎,风雨侵袭和海水侵蚀会加剧海蚀柱的破碎、坍塌和消失,故①③④正确,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故②错,本题选B。
【点睛】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海蚀的程度与当地波浪的强度、海岸原始地形有关,组成海岸的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亦有重要影响。所形成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秋季是观赏银杏叶由绿变黄的最佳季节。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银杏林属于( )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28. 不同地区,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地形 B. 土壤 C. 水源 D. 热量
【答案】27. C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秋季是观赏银杏叶由绿变黄的最佳季节,银杏叶片宽大,呈扇形,颜色变化明显,说明银杏林属于典型落叶阔叶林,C正确;热带雨林是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银杏不属于热带雨林,A错误;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的典型植被,树叶更替颜色变化不明显,B错误;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和松树等属一些耐寒树种组成,银杏不属于针叶林,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北京、浙江、云南纬度依次变低,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气温越高,银杏叶变黄的时间越晚,故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D正确;影响银杏树叶变黄主要是热量因素,和地形、土壤和水源没有必然关系,ABC错误。故选D。
【点睛】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最常见的森林类型。因其冬季落叶,夏季葱绿,又称夏绿林。我国的落叶阔叶林类型很多,根据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和所要求的生境条件的特点,可分成三大类型:典型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和河岸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要求有雨量充沛的4-6个月的温暖生长季和持续3-4个月的非严寒冬季。最热月的均温为13-23°C,最冷月的均温为-6°C,年降水量为500-1000mm,且多半分布在温暖季节。
图为我国东北某地黑土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层是( )
A. ①为淋溶层 B. ②为淀积层 C. ③为腐殖质层 D. ④为母质层
30. 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该地土壤肥力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成土母质 B. 生物 C. 气候 D. 地貌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腐殖层,A错误;②是淋溶层,B错误;③为淀积层,C错误;④为母质层,D正确。故选D。
【30题详解】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影响东北土壤有机层肥力较高的因素主要是气候,东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草甸草本植物生长繁茂,地表上下积累大量有机物质,但东北地区低温时间漫长,微生物活动微弱,有机质缓慢分解,积累形成丰厚的黑土层;而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湿热的环境使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有机质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故选C。
【点睛】土壤层次从上向下依次为有机物覆盖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基岩层(R)几个大的层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31. 读北半球某地气压状况图,其中1、2、3三点位于高空等压面上,2、4、5三点位于10千米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1、2、3、4、5五点中,气压相等的是____(填数字,请填全),气压最低的是____(填数字)。
(2)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处。
(3)若该图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甲地为____(城市或郊区)。
(4)若该图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是____。
【答案】(1) ①. 123 ②. 5
(2) ①. 乙 ②. 甲 ③. 甲 (3)郊区
(4)西北风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地气压状况图为资料,涉及了等压线判读、热力环流和风向判读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中的等压线可知,1、2、3在同一等压面上,因此气压相等;结合图中信息可知,4点的海拔低于3点,5点的海拔高于1点,且123点的气压相同;结合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原则,气压最高的应为4,气压最低的应为5.
【小问2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同一海拔高度上4为高压,5为低压;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4对应的近地面乙地为热源,应为上升气流,1对应的近地面甲地为冷源,应为下沉气流,气温较高的应为乙地,气压较高的应为甲地;甲地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气温较高,夜晚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日较差较大。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城市人类工业较多,气温相对郊区较高,应为上升气流,郊区气温较低,应为下沉气流,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为下沉气流,因此应为郊区。
【小问4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处为高压,乙地为低压,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应为甲指向乙;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为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因此会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形成西北风。
32.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B____,C____,D____,H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来看,图中B→C→D→G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循环。
(3)对地表形态塑造最显著的环节是____(填字母)。
(4)目前,随着城市化不断扩张,地面硬化面积扩大,直接导致H____(增大,减小)。
(5)下图表示各因素对G环节水量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 ①. 蒸发 ②. 水汽输送 ③. 降水 ④. 下渗
(2)海陆间 (3)G (4)减小 (5)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环节、类型,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B由海面进入大气层,因此代表(海水)蒸发;C位于空中,从海洋上空流向陆地上空,代表水汽输送;D从空中降落到地面,代表(大气)降水;H从地表向下进入地下,代表下渗。
【小问2详解】
B→C→D→G组成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故其为海陆间循环。
【小问3详解】
G是地表径流,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只有地表径流可以在地势高处侵蚀和冲刷地表形成流水侵蚀地貌;在低处泥沙沉积形成流水堆积地貌。在水循环的环节中塑造地表形态最显著的环节是地表径流,所以是图中的G环节。
【小问4详解】
H环节表示下渗,随着城市化不断扩张,地面硬化面积扩大,直接导致地表水下渗困难,下渗减小。
【小问5详解】
G环节表示地表径流,其随降水强度的增加而增多,A错误;随下渗的增多而减少,B错误;随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而减少,C正确;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多,D错误。故选C。
33. 读下面两种地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乙图是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侵蚀,堆积)地貌。
(2)图甲所示地貌的沉积物从扇顶到扇缘,堆积物颗粒逐渐变____(粗,细)。
(3)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 ①. 冲积扇 ②. 三角洲 ③. 堆积 (2)细 (3)B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两种地貌的示意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类型的判断和分类、特征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甲为河流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所以该地貌是冲积扇;乙图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乙图所反映地貌景观符合三角洲。二者都是河流的堆积地貌,都是河流堆积作用所塑造。
【小问2详解】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搬运作用越来越小,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小问3详解】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长寿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长寿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清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清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天体是,火星比地球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化石所在岩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