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加热后,孔明灯灯内较之前,“红叶”的植被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官渡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 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30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主要任务是研究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以下简称“韦伯”)于2022年1月成功抵达预定目的地L2点。如图1所示,S为太阳,E为地球,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存在L1~L5五个拉格朗日点,位于该点的物体可以相对日、地保持静止。为了避免望远镜受热辐射的干扰,“韦伯”需在极低温度下工作。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2.在L1~L5中,“韦伯”的目的地选在L2的主要原因是
A.被遮挡比较少,可观测范围广 B.不受太阳活动影响,安全性高
C.受太阳辐射影响小,温度较低 D.位于该点相对日、地保持静止
3.与地面天文望远镜相比,“韦伯”的主要优势为
A.技术水平高,探测波段广 B.拍摄难度小,所需成本低
C.受大气影响小,清晰度高 D.远离地面,对环境要求低
《航拍中国(第三季)·云南》中提到“泼水节早已让人们认识了傣族,夜幕降临,澜沧江换了一身节日的装扮,人们点燃手中的孔明灯,将美好的期望与祝福送到天际之上”,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被公认为热气球的始祖,多用于祈福许愿,其升空高度和灯内外温差有关。据此完成4~6题。
4.加热后,孔明灯灯内较之前
A.气温下降 B.气压降低 C.气流下沉 D.没有变化
5.泼水节当晚天气晴朗,与阴天相比,当晚天气对孔明灯升空高度的影响为
A.夜间温度较高,灯内外温差较大,到达高度较高
B.夜间温度较高,灯内外温差较小,到达高度较低
C.夜间温度较低,灯内外温差较小,到达高度较低
D.夜间温度较低,灯内外温差较大,到达高度较高
6.燃放孔明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避免灾害的发生,燃放时应选择
①晴朗无风的夜晚 ②多云降温的白天 ③热闹的居民楼区 ④空旷开阔的江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2年10月以来,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走低,秋季扩至华南。“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的先后顺序(如图2)和入秋进程基本同步。据此完成7~9题。
7.“红叶”的植被类型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8.最早迎来“红叶”最佳观赏期的地点是
A.蛟河红叶谷 B.南京栖霞山
C.阿坝米亚罗风景区 D.韶关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9.韶关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低纬赏“红叶”区的原因是
A.纬度低,热量充足 B.海拔高,气温较低
C.距海近,降水充足 D.森林公园,环境好
我国南海很多岛屿存在淡水透镜体(如图3),淡水透镜体是因淡水和海水的密度差异,地表大量下渗的雨水排开内渗的海水,在地下形成的中央厚边缘薄的淡水水体。据此完成10~12题。
10.推断形成淡水透镜体的岩石具备的主要特征为
A.层理构造 B.岩层致密坚固 C.裂隙裂缝发育 D.耐腐蚀性强
11.与淡水透镜体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与下渗 B.下渗与植物蒸腾
C.水汽输送与地表径流 D.蒸发与地下径流
12.以下维持淡水透镜体的措施,合理的有
①合理开采地下水 ②增加地面硬化度
③适度扩大岛屿面积 ④降低植被覆盖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每年中秋节前后,被誉为“天下第一潮”的钱塘江大潮都会迎来最佳观潮期。表1为钱塘江观潮预报,图4为钱塘江观潮地点示意图。据此完成13~16题。
地点 时间 | 大江东八工段 | 萧山观潮城 | 下沙大桥 | 七堡 | ||
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六 | 早潮 | 涌潮时间 | 23:58 | 1:05 | 1:19 | 1:47 |
涌高 | 1.6 | 1.2 | 1.1 | 0.9 | ||
观赏等级 | 五星 | 四星 | 三星 | 三星 | ||
晚潮 | 涌潮时间 | 12:25 | 13:30 | 13:43 | 14:11 | |
涌高 | 1.4 | 1.1 | 1.0 | 0.8 | ||
观赏等级 | 四星 | 三星 | 三星 | 三星 |
表1
13.一天中海水涨潮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4.推测表1中大江东八工段最可能位于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5.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时间是
A.农历一月初一 B.农历三月初八
C.农历八月十八 D.农历十月二十五
16.钱塘江河口常有泥沙淤积的问题,主要原因是
A.潮水顶托 B.植被恢复 C.河道曲折 D.地势崎岖
普者黑岩溶湿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丘北县境内,该区地质构造丰富多变,既有岩层断裂发育,也有峰林、峰丛和水量充沛的湖泊群等(如图5)。据此完成17~19题。
17.普者黑岩溶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18.图中甲处代表的地貌名称是
A.孤峰 B.峰丛 C.石柱 D.石笋
19.普者黑的湖泊群储水丰富的原因可能是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②地形平坦开阔,储水面积大
③湖底砂岩结构疏松,透水性好 ④地处断陷盆地,地表径流汇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2年夏季由于极端高温和极端干旱天气叠加,我国长江流域灾害不断——水电大省四川出现“电荒”,重庆爆发山火等。据此完成20~22题。
20.监测重庆山火范围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21.与正常年份相比,四川“电荒”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鄱阳湖湖床出露 B.长江流域农作物产量增加
C.成都紫外线减弱 D.长江入海口海水盐度降低
22.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关联性,推测重庆因本次火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泥石流
我国野生亚洲象目前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三个州市,其生存环境面临破碎化的威胁。然而在几千年前,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分布与现在相比有很大差异。图6为我国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题。
2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据各省行政区简称推测野生亚洲象在历史上曾有分布的是
A.黑龙江省 B.云南省 C.重庆市 D.河南省
24.野生亚洲象生存环境破碎化后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食物种类减少 ②人象冲突增加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5.影响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逐渐南退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不同朝代战乱 B.森林面积锐减 C.全球气候变化 D.人口城市扩张
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区的高等级公路(图7),图8为该段公路附近流动性沙丘示意图,图9为公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用稻草、麦草等扎成方格形状,一般一米见方,半压到沙里治沙的工程措施)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8中的沙丘属于__________地貌。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多晴天,__________作用强,导致岩石破碎成粉砂。(2分)
(2)根据图8推测该路段常年盛行__________风,请按粒径从大到小给1、2、3号三个沙丘排序__________。(2分)
(3)简述铺设草方格沙障对保护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所起的作用。(每点2分,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由云南大学联合国内外相关团队合作开发的多年生水稻(种植一次可收割3~5年,翻耕次数少)目前在我国丁地试种成功且能越冬。多年生水稻的推广不仅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在土壤保护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图10是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图,图11是丁地著名的河流——红河。
(1)甲地有我国最大的平原,该地土壤肥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2分)与甲地相比,丙地种植水稻的优势气候条件为________。(1分)
(2)多年生水稻研究团队选择在丁地进行试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2分)
(3)乙地河流出山口附近_______地貌广布,该地貌边缘土壤肥沃,但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________问题。(2分)
(4)推测红河河水呈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
(5)试分析多年生水稻的推广对丁地的生态意义。(每点2分,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如果把太行山喻为一块蛋糕,那么层层叠置的地层岩石就像不同的蛋糕层。图12为南太行地质与地貌典型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太行山是中国曲流峡谷(简称“曲峡”)发育最明显的山脉。位于沁河第一湾曲峡附近的寨后村(图13),建村历史悠久。
(1)图中长治盆地的黄土沉积物与_________作用有关。(1分)
(2)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试推测黑色含煤层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_________(2分),南太行山顶多石灰岩出露,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__________代。(1分)
(3)从曲流地貌的角度,分析寨后村选址在此的原因。(每点2分,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乘坐“鹦鹉螺”号潜艇跟随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图14为《海底两万里》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鹦鹉螺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是海洋中的“活化石”,但在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也发现了鹦鹉螺化石,原因是_________。(2分)
(2)书中描述“在直布罗陀的出海口处,有两股水流:一股是已为人所知的上水流,还有一股逆流在下层,它的存在今天也已得到证实……‘鹦鹉螺’号正是利用这股逆流,从狭窄的海峡迅速穿过……几分钟后,我们已经漂浮在大西洋的碧波上了”,请从海水密度的角度,解释书中描述的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中描述“我看见了鹰鱼类……它们特别喜欢居住在这一带水中……简直是看不完,打不尽”,图中①②⑧④四处中最可能出现鱼群“看不完,打不尽”的是__________,(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书中描述南极冰山“抬眼远望,可见南边海天相接处横亘着一条白色的长带……这条白色冰带的显现,预示着大浮冰或冰山已经相距不远了”,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15)”,完成下题。
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大浮冰数量有增加趋势,冰川面积减小,这会直接导致图中_________变小(填字母,1分),进而导致G变_________(填“大”或“小”,1分)。为减缓冰川融化速度,请提出可行性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每点1分,共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人参大约起源于第三纪(新生代的最老一个纪)古热带山区的东亚植物区系,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其分布迅速缩减,最后只在中国、朝鲜等少数国家幸存下来,成为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人参喜阴,我国目前野人参生长于长白山脉森林中。长白山海拔2691米,水热组合差异大,从山麓到山顶集中了从温带到寒带丰富的植被景观。研究发现,因阔叶林中土壤营养成分更好,野生人参在针叶林里分布较少,阔叶林里分布较多。
(1)与第三纪人参同一时期生存的生物为( )(1分)
A.三叶虫 B.恐龙 C.哺乳动物 D.人类
(2)长白山脉山麓植被主要为_______。(1分)
(3)阔叶林中土壤营养成分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2分)除了土壤,针叶林中野人参长势不佳的原因还_________________。(2分)
(4)结合材料,分析长白山能够保留孑遗植物的原因。(每点2分,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官渡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C | C | B | D | C | A | A | B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B | B | A | C | A | B | A | D | B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A | D | D | D | C | |||||
二、综合题(共50分)
26.(8分)
(1)风力堆积 风化
(2)东北 3、2、1
(3)降低风速,固定沙丘,减少风沙对公路的掩埋;截留水分(涵养水源),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公路两旁的固沙植被生长。(每点2分,共4分)
27.(13分)
(1)甲地夏季温暖湿润,植被生长茂盛,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高,冬季微生物分解速
度慢(任答一点得2分,共2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2)丁地纬度低,热量充足,多年生水稻易越冬
(3)冲积扇 (次生)盐碱化
(4)丁地位于南方地区,多红色地层(或答土壤呈红色);丁地多山,夏季流水侵蚀能力
强,水土流失严重,红色土壤随坡面径流流入河流。(任答一点得2分,共2分)
(5)减少翻耕次数,表土不易被侵蚀;水稻根系能维持和恢复土壤结构;利于维持稻田
生物多样性。(任答一点得2分,共4分)
28.(8分)
(1)风力堆积
(2)温暖湿润,植物繁茂 古生代
(3)位于河流凸岸,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凸岸流水侵蚀作用弱,居住环境
相对安全。(每点2分,共4分)
29.(11分)
(1)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抬升,海洋变为陆地。
(2)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密度较大,海水下沉,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3)②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4)D 大 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开发新能源;保护植被;低碳出行等。(每点1分,共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0.(10分)
(1)C
(2)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3)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有机质来源更丰富 人参喜阴,针叶林遮阳效果差
(4)长白山山体高差大,水热组合差异大,环境多样;在第四纪冰期全球变冷的背景下,山麓地带能够为人参提供相对温暖的环境。(每点2分,共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校城互动的主要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