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湘教版)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湘教版)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时,我国各地的天气状况是,比赛期间,图示四种地貌成因相似的是,丙地貌位于河流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秘密★启用前
高二地理(湘教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东南的印度洋上,为世界第四大岛屿。岛屿东部比西部降水多。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比西部降水多的原因是
A.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山麓自然带类型是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
从天气图中,我们能够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判断出不同的天气系统以及天气系统中的气流状况,并由此判断气温和降水等的分布状况。下图示意2022年某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气压分布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6月 D.8月
4.图中控制我国江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昆明准静止锋 B.江淮准静止锋 C.亚洲高压系统 D.副热带高气压
5.此时,我国各地的天气状况是
A.华北地区大风 B.南部沿海伏旱 C.西藏气压较高 D.四川盆地阴雨
2022年11月20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51°E)时间19:00举行了开幕式,历经28天,决赛将于当地时间12月18日在卢塞尔球场进行。据此完成6~8题。
6.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20日16:00 B.20日22:00 C.21日16:00 D.21日22:00
7.第二十二届世界杯开幕时,11月20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
A.1/3 B.2/3 C.1/6 D.5/6
8.比赛期间
A.北半球各地日落西北 B.足球场旗杆日影渐短
C.我国各地昼逐渐缩短 D.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基本过程。在不同的地区,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下图示意我国四种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四种地貌成因相似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10.丙地貌位于河流的
A.山麓出山口 B.入海口 C.中上游阶地 D.河漫滩
11.丁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抬升江水下切 B.地壳断裂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海水入侵
洋流是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是地球表面热量、水分的重要调节者,影响着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按其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局部区域。据此完成12、13题。
12.甲洋流的成因类型是
A.密度流 B.风海流 C.补偿流 D.上升流
13.甲洋流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污染物扩散 B.形成峡湾海岸
C.使沿岸降温减湿 D.加快航行速度
福建土楼的建造,就地取材,依山就势,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下图示意福建土楼群的生态选址。据此完成14、15题。
14.福建土楼依山面水,依山可以为土楼群
A.提供水源 B.阻挡寒流 C.防御洪涝 D.孕育土壤
15.土楼群布局在福建丘陵的
A.西部沿海 B.北部山腰 C.东南沿海 D.南部山腰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形成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差异。下图示意贺兰山垂直带谱。据此完成16、17题。
16.贺兰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符合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干湿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
17.造成贺兰山东西两坡自然带谱垂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土壤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坡,是美国西南部最重要的河流。20世纪初,美国在河流上建坝修水库,催生了美国西南荒漠中的大农业与大都市。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据此完成18~20题。
18.科罗拉多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湖泊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19.科罗拉多河上兴建水坝的首要目的是
A.灌溉 B.航运 C.发电 D.旅游
20.水坝建成后科罗拉多河坝下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汛期缩短 C.含沙量减少 D.冰期延长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被动式房屋是指依靠太阳光、家电发热和人体散热等,达到人类居住舒适温度要求的房屋,是一种高舒适度、低能耗、经济性的节能建筑技术。该房屋不受地区、气候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方式。居住在某城市(42°N)的小明,采用“被动式房屋”的理念,改建了自家的房屋(如图)。
(1)判断小明家被动式房屋可调屋檐的朝向,并说明理由。(6分)
(2)说明被动式房屋可调屋檐调节室内冬夏季温度的原理。(6分)
(3)简述影响被动式房屋在我国推广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4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索马里半岛呈三角形向非洲东北突出,东濒阿拉伯海,北临亚丁湾,是非洲最大的半岛。夏季受盛行风影响,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鱼类资源丰富,形成渔场,但海上多大雾,影响海洋航行。下图示意北印度洋夏季洋流分布。
(1)简述北印度洋夏季风的形成过程。(4分)
(2)解释夏季索马里半岛沿岸多海雾的理由。(6分)
(3)说明夏季索马里半岛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位于东非高原的塞伦盖蒂大草原(10°S~30°S,34°E~36°E)是非洲坦桑尼亚最大的国家公园,这里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栖息着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塞伦盖蒂大草原半年一次的大型动物迁徙成为世界十大自然旅游奇观之一。下图示意塞伦盖蒂大草原的月均降水量分布状况。
(1)简述塞伦盖蒂大草原降水的特征,并说明原因。(8分)
(2)说出塞伦盖蒂大草原大型动物迁徙的时间和方向。(4分)
(3)解释塞伦盖蒂大草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的理由。(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端,湖盆面积20000平方千米,有高山冰雪融水和雨季降水补给,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泊,植被茂盛,物种多样。楼兰古国临湖泊而建。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罗布泊水源得不到有效补给,常年蒸发量大于补给量,人们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家园,迁往别处。罗布泊由“水乡泽国”演变成“人迹罕至”。下图示意塔里木河流域。
(1)推测罗布泊由“水乡泽国”演变成“人迹罕至”的人为原因。(4分)
(2)说明罗布泊水量减少对该地气候、生物、土壤带来的影响。(6分)
(3)提出罗布泊重现“水乡泽国”的可行性措施。(4分)
秘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评考试试题
地理(湘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 2.C 3.C 4.B 5.D 6.A 7.D 8.C 9.D 10.B 11.A 12.B 13.A 14.B 15.D 16.C
17.B 18.B 19.A 20.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6分)
(1)朝南。(2分)理由: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房屋坐北朝南;光照充足,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等。(每点2分,共4分)
(2)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屋檐变长阻挡太阳辐射,室内吸收太阳辐射少,升温幅度小;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屋檐变短太阳辐射进入室内多,吸热地板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室内温度高。(每点3分,共6分)
(3)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大,被动式房屋设计难度高;被动式房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等。(每点2分,共4分)
22.(14分)
(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每点2分,共4分)
(2)东临印度洋,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夏季寒流经过,洋面温度低;陆地暖气流与较冷的洋面接触,空气冷却,水汽凝结形成雾。(每点2分,共6分)
(3)夏季索马里半岛附近为离岸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深层海水上泛;将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每点2分,共4分)
23.(16分)
(1)特征:一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或季节分配不均);11月~次年5月是湿季,6月~10月是干季。(每点2分,共4分)
原因: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干季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少。(每点2分,共4分)
(2)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徒;10月,从北向南回迁。(每点2分,共4分)
(3)政府支持,建成国家公园,利于保护;面积广大,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干预少;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数量庞大,种类多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4.(14分)
(1)人口数量增多,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加;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上游大坝拦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湖泊水量减少导致温差变大,干旱加剧,风沙天气增多;水源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风力作用增强,土壤沙化加剧等。(每点2分,共6分)
(3)跨流域调水,实施生态补水;拆除大坝,恢复河流自然生态;流域内植树种草,促进植被恢复;合理调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注:主观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人教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地理(湘教版)试题①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地理湘教版试题①pdf版pdf、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地理湘教版试题答案①pdf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地理(湘教版)试题②PDF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