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国甲卷理综A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高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全国甲卷理综A卷)
化学·全解全析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B | B | A | D | C | D | D |
7.B 【解析】A.“地沟油”属于混合物,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B正确;
C.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为钢索,属于合金材料,C错误;
D.不会导致酸雨的发生,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A.X分子式为C8H12O5,X中只不饱和度为3,所以不可能存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B.X分子中有碳碳双键、酯基、羟基,B项正确;C.X分子中只有酯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所以1mol X最多能与1mol NaOH反应,C项错误;
D.X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则X能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9.A 【解析】本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情境,考查反应原理等知识,意在考查分析、判断及简单计算能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5.5g/220g·mol-1×12=0.3mol,A项正确;ClO-发生水解;B项错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C项错误,没有说是在标准状况下,不能确定22.4LNH3的物质的量是1mol,D项错误。
10.D 【解析】A.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则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H2↑+2Na+,故A错误;
B.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离子方程式为:CO+CaSO4═CaCO3+SO,故B错误;
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钾,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故C错误;
D.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离子方程式:2MnO+5 H2O2+6H+═2Mn2++5O2↑+8H2O,故D正确;
故选:D。
11.C 【解析】W、X、Y、Z、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由M的结构可知,Q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Y的原子序数为7,为N元素,又因为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Q为Cl元素,W能形成一根共价键,则W为H元素,据此解答。
A.水分子间及氨气分子间均存在氢键,熔沸点高,常温下水为液态,水的沸点更高,氯化氢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甲烷,分子间作用力更强,氯化氢沸点高于甲烷,故简单氢化物熔沸点H2O>NH3>HCl>CH4,A正确;
B.非金属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N>C,B正确;
C.Cl-核外三层电子,离子半径大于N3-、O2-,N3-、O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原子序数大半径小,N3->O2-,故简单离子半径Z<Y﹤Q,C错误;
D.M的官能团是硝基、氯原子,含有相同官能团,且与M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还有2种,硝基和氯原子处于邻位和间位,D正确;
故选C。
12.D 【解析】由图可知,电解氧化铝的装置中B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铝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铝,电解A为电解池的阳极,氧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氧气高温下与碳素电极中的碳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
A.由分析可知,电解氧化铝的装置中B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铝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铝,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电解A为电解池的阳极,氧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氧气高温下与碳素电极中的碳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由于生产中碳素电极会有损耗,需定期更换,故B正确;
C.由化合价变化可知,电解AlCl3-NaCl熔融盐制备金属铝时,Al2Cl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铝和AlCl离子,电极反应式为4Al2Cl+3e—=Al+7AlCl,故C正确;
D.由化合价变化可知,电解AlCl3-NaCl熔融盐制备金属铝时,铝做电解池的阳极,在AlCl离子作用下铝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lCl离子,电极反应式为Al+7AlCl—+3e—=4Al2Cl,则电解时AlCl从阴极流向阳极,故D错误;
故选D。
13.D 【解析】A.常温下,浓硝酸和铝发生钝化,A错误;
B.双氧水是足量,可能氧化了硫氰根离子,B错误;
C.液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溴离子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故不能证明取代反应的发生,C错误;
D.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亚铁离子的生成,铁片上可能发生了电化学腐蚀,D正确;
故选D。
26.(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增大(1分) 加热(1分)
(2)SiO2(2分) 2+4MnO2+5H2SO4=2+(NH4)2SO4+4MnSO4+4H2O(2分)
(3)(2分) 4.7~8.1 (2分)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2分) 晶体有部分失去了结晶水,或混有其他硫酸盐杂质(2分)
【解析】软锰矿(主要成分是,含等杂质)粉碎后向其中加入苯胺和稀硫酸,苯胺将还原为Mn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3+、Al3+,SiO2不与苯胺和稀硫酸反应,则沉淀1中含有二氧化硅,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pH将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则沉淀2含有Fe(OH)3、Al(OH)3,再过滤后加入NH4HCO3沉锰生成MnCO3沉淀,最后将Mn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一系列操作得到。
(1)还原酸浸前将软锰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增大;为达到该目的在加入苯胺和稀硫酸后常采取的操作为加热;
(2)据分析可知,沉淀1的主要成分为SiO2;还原酸浸时主要是用苯胺将二氧化锰还原为二价锰离子,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MnO2+5H2SO4=2+(NH4)2SO4+4MnSO4+4H2O;
(3)温度不变,Ksp保持不变,则计算时可取用开始沉淀时或完全沉淀时数据,,,,则;调pH是为了将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且要沉淀完全,而Mn2+不能开始沉淀,则应控制的pH范围是4.7~8.1;
(4)从操作A所得的溶液中获得晶体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计算所得样品的质量分数大于100%,说明样品中含量变多了,则可能的原因是晶体有部分失去了结晶水,或混有其他硫酸盐杂质。
27.(1)(2分)
(2)(2分) 水浴加热(1分)
吸收生成的氨气(2分) 将氨气及时排出,防止其与过二硫酸钠反应(2分)
(3)使水的沸点降低,能防止或减少过二硫酸钠分解(2分)
(4)淀粉溶液(1分) (2分)
【解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在氮气气氛中,装置A中过二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在55℃的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二硫酸钠、氨气和水,装置B中盛有的四氯化碳用于防止倒吸的发生,盛有的稀硫酸用于吸收氨气。
(1)设过二硫酸钠中-1价氧原子个数为a,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1)×2+(+6)×2+(—1)×a+(—2)×+(8—a)=0,解得a=2,则1mol过二硫酸钠中含有的过氧键数目为1mol×1×NAmol—1=NA,故答案为:NA;
(2)①由分析可知,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过二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在55℃的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二硫酸钠、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②由分析可知,装置B中盛有的四氯化碳用于防止倒吸的发生,盛有的稀硫酸用于吸收氨气,由题给信息可知,碱性条件下,氨气与过二硫酸钠在共热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需要持续通入氮气将氨气及时排出,防止其与过二硫酸钠反应,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氨气;将氨气及时排出,防止其与过二硫酸钠反应;
(3)由题给信息可知,过二硫酸钠加热至较高温度时发生分解,所以制备过二硫酸纳晶体时,应采用减压蒸发浓缩的方法使水的沸点降低,防止或减少过二硫酸钠分解,故答案为:使水的沸点降低,能防止或减少过二硫酸钠分解;
(4)由题意可知,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说明反应生成的碘完全反应,达到滴定终点;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和题给方程式可得如下转化关系:Na₂S₂O₈—I₂—2Na₂S₂O3,滴定消耗VmL 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则成品中过二硫酸钠的含量为×100%=%,故答案为:。
28.(1) -a-3b-(2分)
(2) 3(2分) 30%(1分) 0.57(2分) 增大CO的物质的量(2分)
(3) C(2分) 反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的活化能,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快于反应Ⅱ,相同时间内获得的产物的浓度自然反应Ⅰ比反应Ⅱ多 (2分) 温度590K,R=2.5(2分)
【解析】(1) ①2H2(g)+O2(g)=2H2O(l) ΔH=a kJ·mol-1
②NaCl(aq)+H2O(l)=NaClO(aq)+H2(g) ΔH=b kJ·mol-1
③4Na2FeO4(aq)+10H2O(l)=4Fe(OH)3(s)+3O2(g)+8NaOH(aq) ΔH=c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③-②×3-①×得2Fe(OH)3(s)+3NaClO(aq)+4NaOH(aq)=2Na2FeO4(aq)+3NaCl(aq)+5H2O(l)的ΔH=-a-3b-c kJ·mol-1。
(2)①0~15 s时CO的变化物质的量为2.5mol-1.75mol=0.75mol,则Cl2的变化物质的量也为0.75mol,Cl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3mol·L-1·min-1;
②反应进行到15s时达到第一次平衡,CO的平街转化率为=30%;此时平衡体系内CO为1.75mol/L、Cl2为0.75mol/L、COCl2为0.75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57;
③在第20 s时,CO的物质的量瞬间迅速增大,然后平衡正向进行,说明此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CO的物质的量;
(3)①A.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总物质的量不变,利用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即气体压强始终保持不变,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始终不变,因此平衡常数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C.正(H2S)表示正反应速率,逆(HCl)表示逆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正(H2S)=逆(HCl)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符合题意;D.组分都是气体,则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容器为恒容状态,气体总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的定义,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②C6H5—Cl由反应Ⅰ生成,C6H6由反应Ⅱ生成,图2显示温度较低时C6H5—Cl浓度的增加程度大于C6H6,说明反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的活化能,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快于反应Ⅱ,相同时间内获得的产物的浓度自然反应Ⅰ比反应Ⅱ多;根据图2和图3的数据信息,该模拟工业生产制备C6H5—Cl的适宜条件为温度590K,R=2.5。
35.(1)2s22p3(2分) 7(1分) sp3(1分)
(2) 1∶2(2分) 三角锥形(1分)
(3)H2O2分子之间形成氢键(2分)
(4) 正四面体(2分) (0. 25,0. 25,0.75) (2分) (2分)
【解析】(1)①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N最外层为第二层,排布5个电子,对应排布式为:2s22p3;N原子共有7个电子,每一个电子运动状态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轨道内自旋方向也是不同的),故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7种;
②B原子连了3个H原子和1个N原子,其中N→B为配位键,故B共有4对价层电子对,根据杂化理论知其为sp3杂化;
(2)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结构,故SO2+中S与O之间为三键,1个为σ键,2个为π键,故此处填1∶2;SO中心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σ电子对+孤电子对=3+=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SO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3)虽然Cl2O2相对分子质量比H2O2大,但H2O2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沸点比Cl2O2高;
(4)①该晶胞中含有N原子4个,Ga原子8×+6×=4,故两者之比为1:1,两者配位数相同,由图示可知N原子配位数为4,故Ga配位数也为4,即1个Ga连接4个N,其空间构型类似CH4,为正四面体;
②将晶胞分割成8个小立方体,b点位于小立方体的体心,x、y轴方向等于边长的,z轴等于边长的,故b点坐标为(0. 25,0. 25,0.75);
③由①问分析知,该晶胞中含4个GaN,故晶胞的质量=,设边长为a cm,则晶胞体积=a3cm3,故晶胞密度=,解得a=,即。
36.(1)4-溴苯甲酸(对溴苯甲酸)(1分) 取代反应(1分)
(2)CH≡CCH2CH2OH(2分)
(3)羟基、酯基(2分)
(4)n+(n-1)H2O(2分)
(5) 15 (2分) (2分)
(6) (3分)
【解析】I到II在羧基上发生了酯化反应;II与III生成了IV,对比结构简式,III为CH≡CCH2CH2OH;IV与氢气反应,碳碳三键发生了加成反应得到V;V在在NaClO和KBr,NaHCO3作用下生成VI,醛基被氧化,并且发生了溴原子的取代反应;VI与VII在醋酸钠存在下发生反应得到VIII,VIII中酯基水解得到了IX。
(1)化合物I的名称为4-溴苯甲酸(对溴苯甲酸);I与甲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2)对比II和IV的结构简式,III仅含C、H、O三种元素,III的结构简式为:CH≡CCH2CH2OH;
(3)化合物IV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酯基;
(4)化合物V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为 和甲醇,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化学方程式为:n+(n-1)H2O;
(5)化合物X是V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V小28,化合物X比V少两个CH2,X苯环上有两种取代基,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说明含有羧基,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两个取代基为对位时,共有 、 、 、 、5种;同理,两个取代基为邻位和间位各有5种,共15种;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6∶2∶2∶1∶1,即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氢原子个数比为6∶2∶2∶1∶1,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
(6)苯乙烯与水生成 ,参照题中制备路线, 在NaClO和KBr,NaHCO3作用下生成 , 与VII在醋酸钠作用下即可得到产物,故合成路线为: 。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全国甲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全国甲卷)(全解全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全国甲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化学(全国甲卷)(全解全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