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22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展开考点22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2021•枣庄)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的发育比蝗虫多一个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受精鸡蛋的胚盘较大,保证了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
C.开花季节,花粉落在同种植物雌蕊的柱头才能萌发
D.利用顶端优势和光合作用原理修剪果树可提高产量
【答案】B
【解析】A.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二者相比,蝗虫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少了一个蛹期,A正确。
B.鸡蛋中的卵黄富含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卵白含有水分和蛋白质,有营养和保护的作用。胚盘含有细胞核,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B错误。
C.在开花季节,雌蕊柱头上总是黏附多种植物的花粉但只有同种植物的花粉才能萌发,完成受精作用,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利用顶端优势和光合作用原理修剪果树可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B。
2.(2021•菏泽)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多种多样。与下列三种图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紧密结合在一起
B.图乙所示昆虫的发育方式与蝗虫相同,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图丙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⑤]胚盘,其内含有细胞核
D.图乙中的生物进行体内受精,丙的整个发育过程在体外完成
【答案】C
【解析】A、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错误。
B、图乙所示昆虫的发育方式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是完全变态发育,与蝗虫不相同,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C、图丙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⑤胚盘,其内含有细胞核,正确。
D、图乙中的生物进行体内受精,丙的整个发育过程包括体内发育和体外发育两个阶段,错误。
故选:C。
一 、植物的生殖
1、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例:种子、卵生、胎生。
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2、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形成层具有分生能力。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叫做砧木。
3、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繁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茎尖、根尖、花药、花粉等)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昆虫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具有一定的差异。
(2)完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
(1)青蛙发育过程: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
(2)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
2、卵细胞包括:细胞核(胚盘);细胞质(卵黄);细胞膜(卵黄膜)
3、卵壳:保护作用;气孔: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卵壳膜:保护作用
卵白:保护作用,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卵黄: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
胚盘:内有细胞核,最终发育成雏鸡。受精卵的胚盘颜色较深且略大。
1、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 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 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2、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
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1.(2021春•顺平县期末)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的是( )
A.蝼蛄 B.蝗虫 C.蟋蟀 D.果蝇
2.(2021春•任丘市期末)如图所示,将甜的水蜜桃,嫁接到酸味毛桃上,结出的果实味道( )
A.甜的 B.酸的
C.又酸又甜 D.有的酸有的甜
3.(2021春•土默特左旗期末)如图是不同生物生殖发育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图示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和C,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特状
B.图B中生物体的幼体由①②③④组成,该结构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图D中结构④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D.图E中的生物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蚊和蝉都是这种发育方式
4.(2021春•山西期末)2020年6月,生物多样性调查组在浙江省丽水市百山祖国家公园内发现新物种——百山祖角蟾(如图)。下列有关百山祖角蟾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将百山祖角蟾的受精卵放在干燥环境中,会很快死亡
②百山祖角蟾属于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③即使出现久旱的天气,百山祖角蟾的数量也不会减少
④雌雄个体的抱对有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21春•山西期末)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河洛古国”——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该遗址中发现一件呈现吐丝姿态的骨雕刻作品——牙雕蚕(如图),显示了5300多年前中原地区的农桑文明形态。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吐丝的家蚕所处的时期是(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6.(2021春•开江县期末)如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鸟卵的结构和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为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B.4为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
C.3为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
D.5为胚盘,将来可能发育成雏鸟
7.(2021春•宝丰县期末)“马铃薯——番茄”是利用嫁接的方法培育出的“番薯”新品种——上面结番茄,地里长马铃薯。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项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B.这项技术是一种转基因技术
C.马铃薯是此“番薯”新品种的砧木
D.“番薯”植株有两个亲本的性状
8.(2021春•襄汾县期末)如图是有关生殖发育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蝗虫、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图甲所示的一样,要经历体外受精、变态发育的过程
B.图乙为受精鸡卵结构图,结构【d】和【e】为【a】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C.图丙中胎儿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的途径应为:③→②→①
D.图丁所示的无性生殖方式可实现同一棵桃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桃子
9.(2021春•淅川县期末)2021年《中国诗词大会》已举行了六季,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欣赏的同时可以体会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古诗词的认知中错误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蛙的求偶行为,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鹊、蝉的应激性
C.“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影响“我花”开放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0.(2021春•社旗县期末)习近平总书记5月1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首先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随后,习近平来到南阳月季博览园、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考察当地依托月季、艾草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等情况。在南阳月季园里观看到有一些月季植株上开出几个品种、几种花色的月季,则这些植株繁殖方式是( )
A.种子繁殖 B.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 D.嫁接
1.(2021•沂水县二模)生物圈中各种生物在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实现了物种的延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和“多莉”羊的培育一样,同为无性生殖
B.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图二发育过程相比,少了③蛹期
C.图三中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a胚盘
D.图四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脐带
2.(2021•漳州三模)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A.青蛙的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B.体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C.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置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恒温培养
D.制作临时装片步骤:擦拭玻片→滴加液滴→取得材料→盖盖玻片→染色
3.(2021•博山区一模)博山区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元宝枫是重要的红叶观赏植物之一。黄刺蛾、天牛的幼虫均可以取食元宝枫,捕虫鸟捕食这些幼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捕虫鸟与黄刺蛾、天牛的幼虫之间为捕食关系,两种幼虫之间为合作关系
B.捕虫鸟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黄刺蛾、天牛等的幼虫个体体内的能量
C.黄刺蛾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与捕虫鸟相比,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在黄刺蛾、天牛的幼虫体内积累的更多
4.(2021•漳州三模)小明同学对生物学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如图甲M表示三种动物生殖发育的共同特点,乙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③为成虫。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可表示离不开水环境的限制
B.图乙可表示M的变态发育过程
C.蝗虫的发育过程中不具有②期
D.家蚕发育可表示为①→②→③→④
5.(2021•福州模拟)黄粉虫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可以直接食用,干燥的黄粉虫的蛋白质含量:幼虫40%、蛹57%、成虫60%,故可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它的发育过程经历了( )
A.卵→蛹→成虫三个时期
B.卵→蛹→幼虫→成虫四个时期
C.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D.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6.(2021•福州模拟)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鸡卵卵壳,卵壳表面是完全光滑的
B.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C.将鸡卵的尖端敲裂,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⑦是气室
D.卵黄表面的乳白色小圆点①是胎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7.(2021•汉川市模拟)如图是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的胚胎发育部位是胚盘,甲和乙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相同
B.丙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生活习性完全相同
C.丁图中的④为果实,是由丁图中③内的胚珠发育而来的
D.甲、乙、丙、丁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戊图所示的繁殖方式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8.(2021•扎兰屯市模拟)如图表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豌豆的生殖过程中,图中过程①发生在胚珠中
B.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图中过程①发生在子宫中
C.家蚕和蝉的过程②相同
D.在鸟的生殖过程中,图中形成丙的场所与蛙相同
9.(2021•海南二模)下列对于植物生殖的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繁殖方式
注意事项
A
种子繁殖
选取的种子的胚必须完整而且具有活性
B
组织培养
选取的材料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C
扦插
扦插时应去掉大部分甚至全部枝叶
D
嫁接
接穗和砧木的保护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
A.A B.B C.C D.D
10.(2021•襄州区模拟)陆游在诗中写出“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来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破茧成蝶”激励人们走出困境,走向美好。下列关于昆虫的发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作茧自缚”中的“茧”是家蚕发育的蛹期
B.“破茧成蝶”中的“蝶”是蝴蝶的成虫期
C.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蝴蝶的发育过程中不需要蜕皮
1.(2021•济宁)鸟被人们誉为“农林卫士”,鸟能产具有坚硬外壳的卵;蜂鸟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它的卵仅重1克,而鸵鸟卵可重达1500克。无论蜂鸟卵还是鸵鸟卵,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部位)都是( )
A.卵白 B.胚盘 C.卵黄膜 D.气室
2.(2021•河池)如图分别是蝗虫和蚕的生活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蚕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
D.蚕的发育过程只需经过三个时期
3.(2021•赤峰)生命总是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以下是某同学对不同生物生殖发育示意图的描述,你认为合理的是( )
A.甲图嫁接时,要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
B.乙图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丙图的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D.甲、乙两图生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4.(2021•张家界)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葡萄,受精卵会发育成种子
B.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青蛙,过程②要经历变态发育
C.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鸡,生殖细胞B的胎盘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D.若图中生物体代表扬子鳄,过程①在水中完成
5.(2021•晋中)如图是云南红河州一种树蛙的抱对现象。抱对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其( )
A.抵御敌害 B.完成体内受精
C.捕食害虫 D.提高卵的受精率
6.(2021•广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的国家。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以蚕丝为原料,织出了美丽的丝绸。丝绸交易铺就的“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纽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图所示家蚕发育的不同阶段,其中蝗虫没有的发育阶段是( )
A. B.
C. D.
7.(2021•临沂)下列四种动物,其受精方式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A.雌雄蚕蛾交尾 B.蝗虫成虫交尾
C.雌雄蛙抱对 D.雌雄鸟交配
8.(2021•铁岭)紫薯淀粉含量高,味香面沙口感好,比普通红薯(地瓜)更受人们喜爱,采用扦插的方式既能加快繁殖,又能( )
A.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 B.促进发生变异
C.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D.保持高产
9.(2021•潼南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句说明了柳树可以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地下茎繁殖 D.组织培养
10.(2021•东营)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能避免幼虫和成虫对食物和空间需求的矛盾
B.家蚕进入蛹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处于停滞状态
C.青蛙抱对有利于提高体外受精率
D.受精鸟卵的卵黄内含有细胞核,是孵化为雏鸟的重要结构
1.【答案】D
【解析】家蚕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果蝇的生殖方式与家蚕的发育方式相同,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蝼蛄、蝗虫和蟋蟀的发育过程 卵→若虫→成虫,其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D。
2.【答案】A
【解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将水蜜桃的接穗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成熟后,其味为水蜜桃的味甜,A正确。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党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图A嫁接和图C酵母菌的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相比,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亲本性状,正确。
B、图B中生物体的幼体是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组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正确。
C、图D中④卵白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正确。
D、图E中的生物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蚊是这种发育方式,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百山祖角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以陆栖为主,在水中产卵,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百山祖角蟾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所以①②④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家蚕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就停止取食,然后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可见B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6气室内有气体,为胚胎发育通过氧气,A正确;
B、4是卵黄膜,受精卵的细胞膜发育而来,具有保护的功能。B错误;
C、3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C正确;
D、5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可能发育成雏鸟,D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嫁接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植物无性生殖,A正确;
B、嫁接不是转基因技术,B错误;
C、马铃薯是此“番薯”新品种的砧木,C正确;
D、“马铃薯——番茄”是利用嫁接的方法培育出的“番薯”新品种——上面结番茄,地里长马铃薯,因此“番薯”植株有两个亲本的性状,D正确。
故选:B。
8.【答案】A
【解析】A、图甲表示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蝗虫是体内受精,发育方式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体外受精,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过程,A错误;
B、图乙为受精鸡卵结构图,图中的d是卵黄,卵黄是卵细胞主要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e是卵白,卵白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则结构d卵黄和e卵白都为a胚盘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正确;
C、图丙中的①表示胎盘,②表示脐带,③表示胎儿,胎儿通过②脐带和①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的途径应为:③→②→①,C正确;
D、图丁表示植物的嫁接,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用嫁接的方式可实现同一棵桃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桃子,D正确。
故选:A。
9.【答案】C
【解析】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蛙的求偶行为,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蛙,A正确;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蝉的应激性,B正确;
C、“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影响“我花”开放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菊花在生长的过程中,影响其生存的因素有多种。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桃树春天开花是光照时间长,由于菊花属于短日照植物,所以每年的最后开放,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时间不同造成的,C错误;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在南阳月季园里观看到有一些月季植株上开出几个品种、几种花色的月季,可以用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月季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月季上即可,可见D正确。
故选:D。
1.【答案】D
【解析】A、图一为嫁接,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多莉”羊的培育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也属于无性生殖。正确。
B、图二蝴蝶的发育过程经过①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图二蝴蝶的发育过程相比,没有③蛹期。正确。
C、图三是鸟卵的结构,a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正确。
D、图四是哺乳动物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哺乳动物的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②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A、青蛙的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A错误。
B、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腔、下腔静脉→右心房,B错误。
C、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C错误。
D、制作临时装片时,先把载玻片清洗干净,再在上面滴水(如果是动物细胞滴加生理盐水,如果是植物细胞滴加清水),再用镊子把所要观察的东西放在水滴中,再用镊子把盖玻片盖住观察物,最后用稀碘液进行染色,则制作临时装片步骤:擦拭玻片→滴加液滴→取得材料→盖盖玻片→染色,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元宝枫→天牛幼虫→食虫鸟;或元宝枫→黄刺蛾幼虫→食虫鸟。黄刺蛾幼虫与天牛幼虫都以元宝枫叶片为食,二者之间形成竞争关系。A错误。
B、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但是从个体来说,捕虫鸟体内的能量要大于黄刺蛾、天牛体内的能量,B错误。
C、黄刺蛾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
D、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所以捕虫鸟体内有毒物质最多,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蝗虫和家蚕是节肢动物,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使其适应陆地生活;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M不可表示离不开水环境的限制,错误。
B、根据题干可知,乙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③为成虫,因此,①为幼虫,②为蛹,③成虫,④为受精卵。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乙图④→①→③可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④→①→②→③可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但青蛙不属于昆虫,故不能用来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错误。
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所以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乙的数字和箭头表示为④受精卵→①幼虫→③成虫,不具有②蛹期,正确。
D、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乙家蚕发育可表示为:④受精卵→①幼虫→②蛹→③成虫,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黄粉虫的发育经过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用放大镜观察卵壳的表面,发现卵壳表面粗糙不平,在卵壳上面有气孔,可以使气体进出,A错误;
B、在卵壳上面有气孔,可以使气体进出。所以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B正确;
C、将鸡卵的顿端敲裂,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⑦是气室,C错误;
D、卵黄表面的乳白色小圆点①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甲的胚胎发育部位是胚盘,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乙是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前期从卵黄获得营养,种植到子宫内膜后,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错误;
B、丙的发育有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生活习性不同。错误;
C、丁图中的④为果实,是由丁图中③内的子房发育而来的。错误;
D、甲、乙、丙、丁的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戊图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A、豌豆的花粉受到粘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伸长通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释放出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受精;因此说豌豆的①受精过程发生在胚珠,A正确;
B、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图中①受精过程发生在输卵管中,B错误;
C、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在蚕的发育过程中,图中②过程与蝗虫不相同,C错误;
D、鸟属于体内受精,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属于体外受精,因此在鸟与蛙形成丙﹣﹣受精卵的场所不同,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A、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选取的种子的胚必须完整而且具有活性,A正确。
B、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B正确。
C、扦插时,要去掉部分叶片,使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C正确。
D、嫁接操作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紧密结合,形成层主要是分生组织,D错误。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C、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作茧自缚”中的“茧”是家蚕发育的蛹期,AC正确。
B、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化茧成蝶是指由蛹期到成虫期的过程,蝶是成虫期,B正确。
D、蝴蝶的发育过程中有脱去外骨骼的现象,即也有蜕皮现象,D错误。
故选:D。
1.【答案】B
【解析】A、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所以蜂鸟是由蜂鸟蛋中的胚盘分发育而成的,B符合题意;
C、卵黄膜起到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充足的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蝗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B、蚕的发育经过①卵、②幼虫、③④蛹和⑤⑥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C、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大于。正确;
D、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变态发育。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有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A错误;
B、甲图中的M点是三种动物都具有特征,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B错误;
C、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C正确;
D、甲﹣﹣嫁接属于无性生殖,乙﹣﹣蝗虫、青蛙、蝴蝶它们的一生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A、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被子植物,受精卵形成后,会发育成种子中的胚,在种子的外面常有果皮包被。因此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葡萄,受精卵会发育成种子中的胚,A错误;
B、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青蛙,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生物体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娃→成蛙,幼体蝌蚪与成蛙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B正确;
C、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鸡,鸟卵中的卵细胞是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组成的。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鸡,C错误;
D、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体内受精,若图中生物体代表扬子鳄,过程①在体内完成的,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同时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所以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是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
故选:D。
6.【答案】B
【解析】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所以与家蚕发育过程相比,蝗虫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B蛹期。
故选:B。
7.【答案】C
【解析】ABD、雌雄蚕蛾交尾、蝗虫成虫交尾、雌雄鸟交配都属于体内受精;
C、雌雄蛙抱对的实质就是排精和排卵,当精子和卵细胞同时排出时,二者在水中相遇的几率就大大增加,所以这一过程意义就是提高受精率。青蛙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因此,四种动物中,其受精方式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雌雄蛙抱对。
故选:C。
8.【答案】A
【解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扦插过程中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故选:A。
9.【答案】A
【解析】A、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故符合题意;
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嫁接属于无性繁殖,保证了后代性状的稳定性,接穗决定品种的优劣。故不符合题意;
C、柳树只有地上茎和地下的根,没有地下茎,因此不能用地下茎繁殖。故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关键是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完全变态的昆虫的幼虫和成虫的食性差别很大,避免幼虫和成虫为了生存的在空间和食物方面的矛盾,A错误;
B、家蚕进入蛹期后,不食不动,但呼吸作用没有停止,B错误;
C、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刺激雌蛙和雄蛙分别将精子和卵细胞排到水中,有利于提高青蛙的受精率。正确;
D、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D错误。
故选:C。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2 人体的呼吸-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2 人体的呼吸-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3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05 植株的生长-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05 植株的生长-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1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7 激素调节-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7 激素调节-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