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9507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9507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9507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展开秘密★启用前
高一地理(人教版)试题
(考试时长: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如图)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题。
1.与进入预定轨道运行的梦天实验舱同级别的天体是
A.火星 B.月球 C.地球 D.太阳
2.梦天实验舱在轨运行工作期间的能量来源于
A.地热能 B.核能 C.太阳能 D.风能
2022年9月,考察队在我国延吉龙山发掘了保存较完整的恐龙化石20余件。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下图示意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3、4题。
3.恐龙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研究化石,可以
A.确定地球年龄 B.研究生物的生长规律
C.还原地貌过程 D.推测古气候和古环境
城市热岛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基础。城市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是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城市和郊区热力环流。据此完成5~7题。
5.图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的方向是
A.顺时针 B.自西向东 C.逆时针 D.自北向南
6.形成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地表气压差异 C.植被丰富 D.地表冷热不均
7.缓解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的途径是
A.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B.减少城市人口比重
C.用渗水砖铺设路面 D.建筑墙面隔热保温
许多海洋现象与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有关。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形式之一,据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对流经海区海水的性质及沿岸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下图示意世界某局部地区洋流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图示海区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形成北海渔场的主要原因是
A.上升补偿流 B.暖流流经 C.寒暖流交汇 D.寒流流经
10.甲洋流对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漠直逼海岸 B.提高海水温度
C.降低海水密度 D.加快航行速度
纺锤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树干粗大。纺锤树被某农科所引进到我国后,相较于在国外的样子,树干变细了。下图示意我国的纺锤树景观。据此完成11~13题。
11.纺锤树树干粗大,其主要功能是
A.调节温度 B.抵抗风沙 C.输送养分 D.储存水分
12.我国纺锤树树干变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河流
13.最适宜引种纺锤树的地区是
A.山东 B.广东 C.安徽 D.辽宁
2022年10月27日8时,台风“尼格”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并以每小时20~25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于29日凌晨在菲律宾东部海岸登陆,给当地造成严重灾害。下图示意台风“尼格”未来120小时路径概率预报。据此完成14~16题。
14.监测台风“尼格”移动路径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导航系统
15.台风“尼格”登陆菲律宾时带来的天气是
A.滑坡 B.山洪爆发 C.海啸 D.狂风暴雨
16.防御台风“尼格”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 B.加强台风监测预报
C.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 D.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地理实践】(18分)
实践名称:考察地表形态
实践资料:土林是一种由河湖相土状堆积物塑造的如塔如林的地貌。位于黄土高原东北的山西大同土林由千姿百态的土柱、土崖、土台等地貌组成,物质来源复杂,是我国土林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成为当地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下图示意大同土林地理位置及景观。
实践思考:
(1)说出大同土林沉积物的主要来源。(6分)
(2)推测土林发育形成时期的气候特点。(6分)
(3)指出土林地貌的成因类型,并描述其景观特征。(6分)
18.【探究发现】(16分)
探究名称:认识土壤
探究资料: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质松软,有机质含量高,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近些年来,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黑土退化和流失现象,春季黑土流失尤为严重。下图示意黑土的形成过程,其中淀积层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土层。
探究思考:
(1)指出影响黑土形成的主要因素。(6分)
(2)说出图中黏粒淀积层的主要作用。(4分)
(3)从气候和植被角度,解释东北地区春季黑土流失严重的原因。(6分)
19.【研究性学习】(18分)
课题名称: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题资料: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太阳、地面和大气之间存在着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变暖。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和我国两城市某日的天气情况。
城市 | 天气现象(白天/夜间) | 最高温/最低温 |
上海 | 28℃/18℃ | |
西宁 | 22℃/3℃ |
课题思考:
(1)说出示意图中数字代表的含义。(6分)
(2)与上海相比,说出西宁的昼夜温差特点,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原因。(8分)
(3)说明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4分)
秘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诊断考试试题
地理(人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B【解析】梦天实验舱进入轨道绕地球运行,属人造卫星。B正确。
2.C【解析】梦天实验舱运行工作使用的能源是太阳能。C正确。
3.C【解析】读图可知,恐龙出现在中生代时期。C正确。
4.D【解析】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地球的古地理环境。D正确。
5.A【解析】城市气温高,气流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郊区气温低,气流受冷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A正确。
6.D【解析】与郊区相比,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活、生产和交通工具等释放出的热量多,导致城市温度高于郊区,形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D正确。
7.A【解析】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可降低城市气温,缩小城市与郊区的温差,缓解城市热岛效应。A正确。
8.B【解析】表层海水温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甲、乙海区水温高于丙、丁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比同纬度其他海区水温高,所以乙海区水温高于甲海区。B正确。
9.C【解析】北海渔场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寒流交汇而成。C正确。
10.A【解析】甲洋流性质是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A正确。
11.D【解析】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干湿两季分明,树干粗大可以储存水分,确保干季纺锤树的正常生长。D正确。
12.C【解析】我国南方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相比,气候温和,四季湿润,纺锤树生长不需要储存更多的水分。C正确。
13.B【解析】广东位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可满足纺锤树的生长条件。B正确。
14.A【解析】监测台风“尼格”移动路径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A正确。
15.D【解析】台风“尼格”登陆菲律宾时带来的天气是狂风暴雨和风暴潮;滑坡、山洪爆发和海啸不属于天气现象。D正确。
16.B【解析】防御台风“尼格”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监测和预报。B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8分)
(1)冬季风带来的沙尘;河水和湖水携带的泥沙;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等。(每点2分,共6分)
(2)夏季降雨集中,多暴雨;气候干燥,风力强劲;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较大等。(每点2分,共6分)
(3)流水侵蚀地貌。(2分)
景观特征:沟壑纵横,破碎干裂;千姿百态的土柱、土崖、土台等。(每点2分,共4分)
18.(16分)
(1)成土母质;时间;生物;气候;地形。(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利于土壤有机质和水分的沉淀和积累;保持肥力,存蓄水分等。(每点2分,共4分)
(3)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多大风,对土壤的侵蚀力强;正值播种季节,缺乏植被对土壤的保护等。(每点3分,共6分)
19.(18分)
(1)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每点2分,共6分)
(2)西宁昼夜温差大。(2分)
理由:西宁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每点2分,共6分)
(3)温室气体可以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全球变暖等。(每点2分,共4分)
(主观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1,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1,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罗布泊白龙堆雅丹地貌的成因是, 白龙堆雅丹地貌的走向为, 大兴安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题,共6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