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精品习题
展开第一单元
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名山大川,清风明月,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愉悦我们的心情,启迪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走近自然,看旖旎的风光,听悦耳的天籁,嗅芬芳的花草,享受这愉悦身心的精神之旅。
单元概览
课题 | 作者 | 核心内容 | 主要特点 | 阅读策略 | 单元尾 | |
春 | 朱自清 | 抓住春天的特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 情景交融
| 重视朗读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揣摩品位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 |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 |
济南的冬天 | 老舍 | 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篮地暖的济南冬景图 | 层次清晰,中心突出 | |||
雨的四季 | 刘湛秋 | 描述了美丽而令人爱恋的四节之雨。 | 善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 |||
古代诗歌四首 | 观沧海 | 曹操 | 描写沧海的宏伟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 借描写暮春景色,叙述好友被贬之事,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同情之情 | 寓情于景 | |||
次北固上下 | 王湾 | 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思乡之情 | 寓情于景 |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 描绘深秋晚景图,抒发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之悲 | 有机组合意象,营造苍茫悲凉的意境 |
阅读
1 春
知识助读•细梳理
助读资料
1.文题解读
“春”,是季节名称。是四季之首,以(春)为题。既点明了写作对象,也体现了行文线索。拟题简洁凝练,突出中心。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宋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期间,这段时间。朱自请在清华大学边教学边研究学问,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他的心境较为平静恬谈。作者写此文时,已没有创作初期淡淡的哀愁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窠巢:鸟兽昆虫的窝。
繁花嫩叶:花朵繁茂,叶子鲜嫩,形容美好
的春色。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黄晕:昏黄,不明亮。
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抖数:振作。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和希望,于是欣然写下了此文。
基础知识
1.字音识记
朗润(rùn) 嫩嫩(nèn) 捉迷藏(cáng)
嗡嗡(wēng) 酝酿(niàng) 抖擞(sǒu)
撑起伞(chēng) 宛转(wǎn) 戴着笠(lì)
(yùn)黄晕 (hè)应和
晕 (hé)和平
(yūn)晕倒 和 (hú)和牌
(bó)薄烟 (huó)和面
薄 (báo)薄饼 (huò)和稀泥
(bò)薄荷
2.字形辩识
眨(zhǎ)眨眼 朗(lǎng)朗润
贬(biǎn)贬值 郎(láng)牛郎
嘹(liáo)嘹亮 蓑(suō)蓑衣
缭(1iá0)缭绕 衰(shuāi)衰弱
潦(liá0)潦草 衷(zhōng)衷心
3词语释义
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朗润: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4.词语辨析
(1)工夫—功夫
同 | 都是名词,都含有“时间”之意 |
异 | “工夫”主要指时间(占用的时间)空用时间、时候,但一艘用于指时间。“功夫”侧重指(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另外,还指本制,造诣,武术等。 |
例 | ①抄完这篇文章需要小半天的工夫。 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2)应和一附和
应和 附和
同 | 都是动词,都含有“呼应”之意。 |
异 | “应和”指(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附和”指(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
例 | ①春天来了,鸟儿们应和着尽情唱出美妙的乐曲。 ②有的人不管别人说得对不时,总是随声附和。
|
课文研析•精解读
文本解读
文句解
春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句解,两个“盼望着”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人们对春的急切向往之情;“脚步近了”这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人感到亲切和欣喜。]1
第一部分(①):盼春。写人们盼望春天的殷切心情。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句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句解,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句解:“偷偷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描摹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态。“钻”字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儿,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句解,连用六个动词写孩子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写出了春草带给人的欢乐。]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句解;写人的感党。“软绵锦”突出小草柔软的质地。]2
④桃树,香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句解:运用批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展现了百花竟放的繁盛景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句解: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写春花的绚丽多姿。]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几,梨儿。[句解,此处是联想和想象“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
互动拨
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内容上,突出人们盼春的急切心情和看到春天临近的喜悦,并为全文奠定了清新愉悦的感情基调;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考点;开头语段的作用]
教你一招
分析开头语段的作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
1.内容上,开篇点题,交代故事背景或起因,奠定感情基调等。
2.结构上,总领全文(统摄全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理下伏笔或做铺垫等。
2第③段对小草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描写小草的情态,
动作、质地、色泽、长势,
虚实结合,表现了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思,令人心醉。]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句解:写蜜蜂、蝴蝶,侧面烘托了春花的繁盛景象。]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句解“像眼睛,像星星”,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想象的笔法写出野花的情态。]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句解;运用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贴切地突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句解:从泥土气息,青草味儿和花香三个方面描写春风的芳香。]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句解:从鸟鸣声, 轻风流水声,牧童吹笛声三个角度描写春风的和谐悦耳。]4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句解:这里连用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斜织”“薄烟”形象贴切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迷蒙的特点。]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句解:“逼”字准确写出了小草青的程度之深。]5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
突出了小草的生机勃勃,令人喜爱的特点;然后以人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烘托出小草的美好与可爱。
3将句中的“闹”改为“叫”。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闹”和“叫”虽然都写声音,但表达效果有所不同。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蜜蜂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繁忙劳动的热闹景象,既有声音。又有画面,也以侧面表现出春花多、艳、甜的特点。而“叫”只笼统地写出了声音,且缺乏美感。远不如“闹”字的意蕴丰厚,因此不能换。【考点: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4第⑤段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春风的?突了T春风怎样的特点?
从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
等角度来描写春风,多角度地展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芳香和悦耳。【考点:从感官的角度描写景物】
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句解:写雨中景致。由物到人,动静结合,其中“静默”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春雨中平和的气氛。]6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句解;“风筝”是儿童的最爱,又是春天的信号,着力把前面写到的春意带到人间。]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句解“赶趟儿”写出了人们争相迎春的情景,与前文百花争春相照应。]舒活舒活筋,,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句解;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俗语,启示人们应抓住大好春光,奋发向上。]7
第二部分(②~⑦):绘春。且体描绘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句解:“刚落地的娃娃”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表现出春天的“新”给人无限的希望。]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句解:用“花枝招展”“小姑娘”突出春天的“美”,令人喜爱。]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搏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句解:用“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8
第三部分(⑧~⑩)赞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帮你学知识
描写景物,从感官的角度来说,一般有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其作用: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惑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第⑥段写春雨,为什么要写树叶子和小草?
这里运用侧面描写,用树叶子的绿、小草的青,突出植物经过春雨的滋润后清新而闪亮的特点。
6第⑥段文字是怎样描写春雨的?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先从正面描写春雨,写出了春雨寻常,细密,闪亮、绵长,轻盈,迷蒙等特点;然后通过描写雨中的树叶子、小草、灯光、行人和工作的农夫及草屋等景物,侧面烘托了春雨对万物的润泽,营造了一种安静、平和、温馨的美好意境。
7从描写人们迎春的景象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城里多下,家家产户,老老小小喜迎春天的景象中,可体会出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8结尾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这三句话不仅比喻巧秒,意文深刻,而且分段排列,先后有序。三个比喻句分别是对前文几幅图画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这三句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力量上从小到大。时间上从先到后,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疑难探究
1.作者是如何调动感官,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本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官的感受,详细描绘了春天的景物。例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通过视觉渲染了春花的绚丽多彩;“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通过听觉写出了春天中悦耳的声音;“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通过触觉写出春风温暖,和煦,轻柔的特点;“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包,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通过嗅觉写出了春风特有的芳香;“花里带着甜味儿”,通过味觉写出了花香给人的美好感受。
2.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一是比喻,本文运用了大量比喻,而且都很精彩。有的突出景物的色彩,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有的强化动感,如“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还有的调动触觉,如“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二是拟人,在作者笔下,几乎所有景物都富有灵性和情感,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写出小草悄然而出的生长情态;富有情趣。三是排比,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连用三个比喻,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四是引用,如“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诗句,不仅突出了春风的温暖和煦,而且使文章富有诗意。这些修辞手法,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而是综合杂糅的,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既运用了比喻,又远用了排比。
整体归纳•巧借鉴
结构脉络
盼春—急切—总领下文
一切睡醒
整体勾勒
山、水、太阳
春 绘春 春草图(春草勃发) 赞美春天
春花图(春华竞放) 热爱生活
局部描绘 春风图(春风和煦) 积极向上
春雨图(春雨滋润)
迎春图(早春人勤)
贊春—新、美、力
内容主旨
本文抓住春天的特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构思精巧。
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先总写对春天的殷切盼望,中间选取富有特征性的春景进行具体描绘,字里行间流溢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最后以激昂的感情赞美春天,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使文章主旨得
以升华。文章的结构体现了作者构思的新颖精巧,不落窠臼,创造了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诗画合璧的艺术境界。
(2)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通过对春景的描绘来表现的,并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明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写鸟儿的“高兴”,既写出了春风中的乐感。又写出了作者欢快的心情。
(3)语言准确、活泼、生动。
①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如写春花,一个“闹”字把音响和景象全写出来了;写春风,“抚模”一词。巧妙地表现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写春雨,用“斜织”“薄烟”状写在用的细密,轻盈.迷蒙.准确而生动。
②语言口语化,多用叠音词,给文章营
造了活泼欢快的氛围。如对春草的描写,“嫩嫩的,绿绿的”,运用叠音词,既体现了句式的错落有致,又凸显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
③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绘景抒情。比喻,如用“火”“霞”“雪”来比喻春花的颜色,突出春花的绚丽多彩。拟人,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将竞相开放的花写得生动活泼。
一课一得•微写作
妙用比输,使写景更生动
亲爱的同学,读过《春》一文,你是否为绚烂多姿的春光面陶醉?是否被巧妙丰富的比喻所折服?那么,请你也拿起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一处你喜欢的景色吧。(100字左右) ;
写作小贴士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須有相似点。
3.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体现出思想感情。
[典例展示]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比喻),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比喻),又加刚出浴的是美人(比喻)。
——朱自清(荷塘月色)
高频考点•易突破
怎样赏析句子?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
本文在描绘春景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文章最后三段,连用三个比喻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式,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考点解读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既是写景散文阅读的一种技巧,又是中考散文阅读类考题中的一个高频考点。常见的考查方式;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技法点拨
常见修辞手法的判断依据及作用
修辞种类 | 判断依据 | 作用 |
比喻 | ①比喻词;②本体和喻体不同类 | 生动形象的突出事物的特征 |
拟人 | 把物当作人来写 | 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感,感情色彩鲜明 |
排比 | 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句子 | 增强语势和节奏感,条理清晰,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
夸张 | 故意的夸大或缩小 |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加感染力 |
反复 | 两个以上重复的句子 | 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韵律美 |
反问 | 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 增强语势,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语言的气死和说服力 |
设问 | 有问有答 | 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突出文章重点,增强语势;使行文有波澜,生动、不呆板 |
对偶 | 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 | 句式整洁,语言凝练,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
解答此类问题,可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判断修辞手法。结合上表中的判断依据加以判断。另外,要注意概括全面,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除了比喻外,还有排比。
第二步,分析描写对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生动体现了小草在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特点。
第三步,体会人物情感。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一句。作者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另外,如果是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句式表达上的特点。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组排比句。句式简短、整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的韵律美。
答题模式;本句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等)地写出了XX(描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真题链接
(江苏徐州中考)阅读下文,回答同题。(18分)
红朵百合
罗瑞花
当泡桐街的泡桐树下摆满了菜蔬苗和花木苗时。我心里就会激动起来。上班下班。总会停下脚来瞧瞧它们,问问它们的名字、性情。
在一片嫩绿里,竟然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这盆百合像打过“九二零”的芹菜一样高瘦。七片长长的绿叶。两根圆圆的长茎。几个人在围着赏看,都嫌它大高,走了。
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我惊喜地发现过四个花苞两大两小。长在一根长长的圆茎上,十字形相对,两个较长,显出即将开放的架势,另两个相对短小,刚打苞。更令人憧憬的是在绿叶中还长出了一根矮的圆茎。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头长长的,透着点暗红色,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
戴着斗笠的老妇人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我只是种菜苗卖。没想到菜园边野生了这几棵花。它们荫了我的菜。抢了菜的肥料,我要把它们卖了。”
我被老人逗乐了。买下了这盆百合。淋着雨把它抱回了家。
这个暗红色的塑料盆实在太不配我的红朵百合了。我在阳台上找来一个黑底描金的陶盆换上。捧着它摆到阳台的花架上。摆到窗口的桌子上,都觉得高了。又挪到玻璃茶几上与小金盘缸排在一起,终于觉得妥帖。于是,端着饭碗看它,捧着茶杯看它,甚至握着阅卷笔看它。越看越觉得它就该这样高挑。可以不必弯腰,彼此平视。
改完学生考卷已是零点,家人都睡了。我开了客厅的灯去倒茶。发现第几上的百合竟然也没睡,那个大的花苞优雅地绽放了。我兴奋地跑去告诉爱人,爱人说他关灯的时候还没见它开啊。哦,我的百合。你是等客厅的灯关了后才开的吗?你是害羞吗?我欣喜不已,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苞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是谁在吹呢?应该是百合自身的生命力吧。即使今天使老妇人卖了。被我移栽了。也阻挡不了它的蓬勃,花的开放是没有理由的,它只为开放。
我想起“夜惜哀红把火看”的白居易,想起“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苏轼,还有那个“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的川端康成,不禁笑了,只要花开就没有寂寞。在这静谧的夜里。花朵绽放得更肆意了。每个花蕊都带上了黄粉,那朵将开未开的花又吹大了点。花瓣没先前那样粘得紧了,有一处已松开,看来,今晚,它是一定要开的了。另外的两个花苞也像两根小蜡烛一样向上挺起,焕发着生命力。
早晨醒来,我直奔百台。呀,第二个红朵真的开了,和第一朵仿佛及双胞胎一样。开在花托的两边。我回到卧房找来手机,先给整株百合拍照。再给那两个红朵来个特写。我担心我的文字保留不了它的鲜美。
大阳从窗格射进来,我忙把百合搬到窗前的桌子上,我已经明确地感觉到它在积蓄力量准备开第三朵了。它是多么知道安排自己呀,它一朵一朵地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
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子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
(选自《人民周刊》2020年第7期,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全文的内容。(2分)
___
2.围绕“红朵百合”,“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分)
___
3品析语言。(6分)
(1)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分)
___
(2)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有也鉚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3分)
___
4.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处引用诗文的作用。(3分)
___
5.你对文末“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子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4分)
___
满分答案
1.“我”买回红朵百合和它的开放,以及“我”的感受。(或:百合花的开放:“我”的感受,)(2分)
2.开始时惊喜地发现红色花苞,憧憬圆茎开出美丽的百合(1分);夜间绽放时兴奋和欣喜(1分):最后安静下来(1分)。
3.(1)“竟然”是副词,表示出手意料(1分),这里表明红朵百合的获得具有偶然性(1分),表现出“我”发现红朵百合时的惊喜之情(1分)。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朵百合花朵的形状和开放时蓬勃的生命力(1分)。表达了作者对红朵百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解析:此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把百合开放的形状比作“巨大的喇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跟它对称的花有也鉚着劲”中“鉚着劲”赋予百合以人的力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把待开放的花苞比作“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百合花的特点,并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丰富文章内容,增添诗情画意(1分),写出花儿开放驱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1分),表达了“我”看到百合花开时的愉悦之情(1分)。
5.红朵百合积蓄力量,遵从规律,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美好(2分);人也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合理安排人生,美丽一生。(2分)。
传统文化之窗
经典颂春古诗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③。
[注释]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冬天冰冻的泥土融化了。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成双出没。
[大意]
江山沐浴者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冻土开始融化,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溪边的沙子也变得暖和起来。上面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
这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选取“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等独特的春日意象,构成一副明丽和谐、生机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从中透露出诗人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传达出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措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是杜诗中别具风格的佳作。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春
[思考探究]
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课文描绘了五幅春日图景,包括: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春风图(风唱春)、春雨图(雨润春)和迎春图(人迎春)。
示例一:我最喜欢春草图。因为作者抓住了初春小草的特点。把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嫩嫩的质地和绿绿的颜色都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再加上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还有轻轻吹拂的温柔的风,那该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画面啊!
示例二:我最喜欢迎春图。因为迎春图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更突出了人们充满希望的精神面貌。这种积级向上的迎春情怀,也能激发我们的积极性,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好好学习,,勤奋进取,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
示例:有这种感觉,作者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观察。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语言清晰,活泼、优美。如第3段中,“小草偷偷的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的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小草的特点。
再如第5段,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
出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
三、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来描绘春天吗?
参考答案: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写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特点。分时强调了春天的“新”“美”“力”,赞美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比喻示例:每天像一位丹青妙手,同神奇的画笔画出了一幅万紫千红,瑰丽多姿的春景图;春天像一位音乐家,在他的指挥下小鸟唱出了清脆、婉转的歌曲,小河也哗哗地欢快地应和着。
[积累拓展]
四、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参考答案:1.两个“盼望着”。语气应该是
递进的。表达一种急切而欣喜的“盼望”心情。“春天”本无脚步,是作者想象出的。没说“来了”,只说“进了”,是从春天刚起步说起。这是课文的开头。一上来传达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2.“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的情态和动作,仿佛小草有灵性。有个性。“嫩嫩的,绿绿的”是定语后置,本来应该放在“小草”前面,后置之后,改变了正常的语序,收到了抑扬顿挫的效果,而且句于变短了,形成一种短而快的语言节奏。
3.这一长串短句,有一种鲜明的语言节奏。“像眼睛”“像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是拟人,用想象的笔法写出野花的情态。
4这里连用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
“密”,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
五、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欢的段
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互相评价。
示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教材详解 四、常考文言知识荟萃-【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综合训练题,共2页。
教材详解 五、常考古诗文名句集录-【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课后复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子夏曰,子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详解 三、常考词语辨析-【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夫—功夫,应和—附和,宽敞—宽广,理想—幻想,莅临—光临,诀别—分别,委屈—委曲,信服—佩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