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13植树的牧羊人
知识助读•细梳理
助读资料
1.文题解读
“植树”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牧羊人”点明了文章的主人公,也设置了悬念,以引起读者思考:牧羊人为什么要植树呢?
2.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过步兵,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创伤,由此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代表作有《屋顶上的轻骑兵》《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
基础知识
1.字音识记
薰衣草(xūn) 废墟(xū) 坍塌(tān tā)
栋(dòng) 琢磨(zuó mo) 乍看(zhà)
山毛榉(jǔ) 干燥(zào) 薄荷(bò)
(nán)难得 (ā)挨着
难 挨
(nàn)责难 (ái)挨打
(dǎo)倒塌 (pū)铺满
倒 铺
(dào)倒退 (pù)当铺
2.字形辨识
嫌(xián)嫌弃 戳(chuō)戳穿
赚(zhuàn)赚钱 戮(Iù)杀戮
帐(zhàng)帐篷 涸(hé)干涸
账(zhàng)记账 锢(gù)禁锢
怅(chàng)惆怅 痼(gù)痼疾
3.词语释义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用作动词,长庄稼。
溜达:散步,闲走。
刨根问底:盘问事情的根源底细。
琢磨:思索;考虑。
酬劳: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乍:刚刚;起初。
沉默寡言:深沉而少言语。
4.词语辨析
仔细——详细
同 | 都有“周密”的意思。 |
异
| “仔细”着重于细致、认真,又有当心、小心的意思。“详细”多指研究、调查等行为完备周密。 |
例 | 这份调查报告写得很详细,我们要仔细地阅读。 |
课文研析•精解读
文本解读
文句解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1
[层解]第一部分第一层(①),赞美牧羊人的崇高品质,统摄全篇内容。
②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句解:“荒地”“光秃秃”“稀稀拉拉”等词语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荒芜、缺乏生机的情形。]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句解:“猜想”符合“我”当时的情境;把一间间的破房子比喻成“马蜂窝”,既写出了房子的多而破旧,又暗示这里曾经繁华过,引人深思。]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句解:环境描写,写出了废弃村庄的破败景象。]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
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句解:将狂风呼啸比作“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猛烈,突出了环境的恶劣。]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
念头。2
③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
互动拨
1文章首段的写法有何好处?
用“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对下文出现的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引出下文内容。
2第②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段主要描写了阿尔卑斯山地的荒凉环境:无边无际的荒野、废弃的村庄、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等。这些为后面写牧羊人植树做了铺垫,同时也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的情景形成对比。
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3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④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句解:把牧羊人比喻成“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处境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⑤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句解:细节描写,表现了牧羊人一丝不苟的生活习惯。]4
⑥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⑦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句解:“一颗一颗”,写出了牧羊人挑选橡子时的仔细认真,表现了牧羊人对橡子的重视。]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5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句解:细节描写,表现了牧羊人工作心无旁骛,仔细认真。]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⑧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句
3“我”为什么一开始认为牧羊人是“一棵枯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因为“我”在这个地方连续几天没发现一个人,所以一开始把牧羊人当作“一棵枯树”。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地方的荒僻。
4第⑤段侧重于哪方面的描写?有何作用?
侧重于对牧羊人居住环境的描写。与周围荒
凉、破败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牧羊人居住的环境充满生活气息,表现了牧羊人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的特点。
5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这是对“我”的关照;二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他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解:与前文“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形成对比,写出了“我”对牧羊人的好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句解:“痛快”一词,表现了牧羊人直爽、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句解:放羊拿铁棍,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⑨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6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⑩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句解:“戳”“放”“盖”等动词,生动贴切地写出了牧羊人种树的过程;“轻轻”“仔细”形象地写出了牧羊人珍爱橡子、种树认真。]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7
⑪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
6“我”为什么要“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因为牧羊人细致地挑选橡子,令“我”感到很好奇,“我”“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再加上牧羊人出发前浸泡橡子、不拿木棍而拿铁棍等一系列不寻常的动作,更加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我”决定“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以便更细致地观察牧羊人。
7此处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牧羊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种橡树的土地不是牧羊人的,牧羊人甚至连土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都弄不清楚,这说明他是一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不慕名利的人。
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8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
树,就不会有生命。[句解:牧羊人朴素的话语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理解与关爱。]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⑫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层解]第一部分第二层(②~①),写第一次与牧羊人见面的情形及高原上的荒凉情景。
⑬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9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句解:“不由得”可见牧羊人对“我”的影响之大。]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句解:把树木比喻为铺在高原上的“地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多、长得茂盛的特点。]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句解:这句话引起了下文。]
⑭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句解:因为“羊吃树苗”,所以牧羊人不再养羊,可见牧羊人为了保护环境,不计个人得失。]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⑮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句解:
8此处主要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插叙。插叙的内容补充交代了牧羊人开始种树的时间以及种树收到的成效;插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也使行文波澜起伏。
帮你学知识
插叙的作用
1.丰富写作材料,使情节更加完整;
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起波澜;
4.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9如何理解“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给人类带来毁灭、灾害的战争的厌恶;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通过植树,给人们带来绿色、生气这一做法的赞美。
教你一招
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步骤
第一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第二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表现了描述对象.....特点;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品格精神......
“毁灭”指战争给人们和环境带来的灾难,“创造”指牧羊人通过种树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两个词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牧羊人深切的赞美。]
⑯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句解:将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⑰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10
[层解]第一部分第三层(①~⑦),写第二次与牧羊人见面的情形及高原上的变化。
⑱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句解:写出了牧羊人顽强的毅力、执着的信念和无私的付出.]
⑲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11
⑳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句解:本段的中心句。]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
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
10“这”指什么?“奇迹”指什么?
“这”指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有了溪水;“奇迹”指牧羊人长年累月地植树,改变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使干旱荒凉的地方变成了郁郁葱葱、富饶丰美、充满生机的地方。
11具体说说,第9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通过对风的描写,说明这个地方自从有了树之后,自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而这一切改变,源自牧羊人辛勤而持之以恒的付出一种树,从侧面表达 了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
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
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12
[层解]第一部分第四层(⑧~⑳),写最后一次与牧羊人见面的情形及高原上的变化。
第一部分(①~⑳) :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独自一人在荒芜的高原上种树的故事。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13
第二部分():再次赞美牧羊人的壮举,表达对牧羊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12第四段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其目的是什么?
建起了干净的农舍,地里冒出了泉水,搬来的人们幸福、舒适地生活。此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上文描写的荒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艾力泽•布菲老人植树的伟大力量,赞美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13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运用议论、抒情,起到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表达了对老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疑难探究
1.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第①段作者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作者观察了牧羊人数十年。“如果他慷慨无私......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这里直接点明了题旨,概括了人物形象。
下文通过故事的叙述,进一步丰富这一形象。有直接明确的评价,如通过一系列主观情感倾向明显的语句,直接表达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更多的则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如写牧羊人挑选橡子时,一颗一颗选择,并且拒绝“我”帮忙,独自完成,由此可以看出他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又如关于土地的归属问题,牧羊人不知道,更不关心,这样的叙述让我们体会到他一心种树,毫无私心的品格。再如他从山下的农场中独自一人搬到这荒凉冷僻的高原来,说明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
在末段作者更直抒胸臆:“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绿....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直接歌颂牧羊人,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2.牧羊人的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艾力泽•布菲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是作者虚构出来表达其理想的小说人物。
首先,他是一个普通人,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以一已之力把不毛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这是人类精神与肉体力量的体现。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运用这种力量,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就能改造恶劣的环境,为人类造福。这是作者的信念,通过艾力泽•布菲这个形象表现了出来。
其次,牧羊人始终默默无闻,不求名利和回报,人们享受到了他的赐予,却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个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3.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其中蕴含了作者哪些创作的初衷?
观点一:牧羊人凭一人的努力就可以把荒山变成绿洲,如果每个人都去种几棵树,世界就会变得绿油油的。那些可怕的自然灾害也会减少,人们会活得更健康更舒适。
观点二:牧羊人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种树,最终改变了一方水土。因此,任何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只要心中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可能实现。
观点三:当我们无力改变别人时,可以选择改变自己。就如牧羊人,他面对所处的环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糟糕的世界。或许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但只要怀着积极的心态去做,就将会改变周围的一切。
整体归纳•巧借鉴
结构脉络
概括说明人物形象——点题
一见:选橡子,种橡树
植树 叙述 三见 二见:满是树木,溪水 慷慨无私
的牧 牧羊人 出现 不图回报
羊人 三见:生机勃勃,成为 坚持不懈
沃土 乐观向上
评价——牧羊 人功业如同“上天”,
人的力量多么伟大
内容主旨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的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乐园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
写作特色
(1)运用对比,主题鲜明
本文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主题,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描写上。1913年,“我”看到的阿尔卑斯山地-片荒芜,那里到处是荒地,村庄变成了废墟,泉水干涸,风猛烈而干燥,除了牧羊人再也见不到一个人影;而到了1945年,那里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地里又冒出了泉水,在路.上能见到许多健康的男女,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荒芜和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凸显了作品的主题。
(2)细节描写,形象生动。
对牧羊人的正面描写,主要集中在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这一部分。作者写牧羊人的房子、衣着,写牧羊人挑选橡子、种橡子,都运用了细节描写。这些细致的描摹刻画,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3)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来讲述牧羊人的故事。“我”只是个旅人、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目睹了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森林绿洲的过程。本文中,“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牧羊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由此,牧羊人的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才能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课一得•微写作
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真情
牧羊人衣服上补丁的针脚很细,挑选橡子时非常认真、仔细......这些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
写作小贴士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四点:
1.简墨白描画细节。
2.个性动作显细节。
格及文章的主题思想。请你也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一个人物吧。(100字左右)
3.特色语言现细节。
4.巧借道具写细节。
[典例展示]
奶奶坐在那间朝阳的房子里,戴着老花镜,倚在躺椅上,花白的头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晶莹的光泽。她手里的那本食谱,都被她翻得卷起了角。她一边翻看着食谱,一边喃喃自语:“小丫头正长个儿呢,得给她.弄点好吃又有营养的东西。”
高频考点•易突破
如何练就一双鹰眼?——对比中分好坏、辨是非
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如一开始写到的废弃的村庄,那里泉眼干涸,房子没有屋顶,教堂钟楼坍塌。三十多年之后,这个废弃的村庄却变了模样:绿树环绕,泉水淙淙,人们又重新回到这里生活。牧羊人崇高的精神在对比中得到了体现。
考点解读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即把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做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明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揭示事物的矛盾,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中考中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以下几种:
1.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几处加以分析。
2.本文主要写了......为什么还写...... (或:文章为什么要写到......?)
技法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如下:
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在某一方面形成巨大反差的人或事物,即对比的双方。然后提炼关键信息,概括对比双方各自的特点。
2.联系具体的语境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
常见答题模式: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XX与XX进行对比,突出(体现、烘托衬托)了......
真题链接
(浙江金华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
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
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
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他却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
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我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
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 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
⑥“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
⑦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
⑧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的,都用各色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
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 ”“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
⑩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
⑪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大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他过去了就好..... ”
⑫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
⑬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
⑭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
(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3分)
任务 内容 | 第一位清洁工 | 第一位清洁工 |
外貌 | 身瘦衣宽,脸长长的 | ① |
摇橹 | 不愿意绷紧肌肉 | ② |
捞垃圾 | ③ | 匆匆赶到捞起来用力倒 |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写清洁工,为何又要写“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写道:“‘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向非问。我没有回答。”请你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 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有很多思考,请写下你的阅读感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答案
1.①身如铁塔,头大颈粗(1分)②大手掌着橹把(1分)③漫不经心(或:连屁股都不挪一下)(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寻找对比手法的能力。结合表格中所列的条目内容,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语即可。
2.(1)“漂"写出了小船顺水而行的缓慢轻盈和清洁工悠闲自在的情态。(2分)
(2)“驱驭”即“驱赶,驾驭”,写出清洁工驾船之用力。(2分)
3.写出了外界的喧嚣,反衬清洁工内心的宁静。(2分)
4.示例:要是我能成为这条小船的主人,飘然来去,逍遥自在,那该多好啊! (2分)
5.示例:文中两位清洁工的两种工作方式,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2分):一种享受工作,感受生活的乐趣,悠然自得、逍遥洒脱;另一种功利死板、疲于应对,感受不到生活的诗意(2分)。
传统文化之窗
关于“无私奉献”的经典名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 自珍《已亥杂诗》
语法一点通
反义词
好——坏、对——错、真——假、美——丑,我们知道它们意义完全相反,互为反义词。还有一些词,意义上是相对的,我们习惯上也把它们称为反义词,如:黑——白、甜——苦、上——下、大——小。
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从而使句子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一、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 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 | 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 |
初遇牧羊人 |
|
|
再见牧羊人 |
|
|
最后一次相见 |
|
|
| 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 | 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 |
初遇牧羊人 | 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 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
再见牧羊人 | 身体硬朗;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 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
最后一次相见 | 87岁;住在凭一已之力建成的乡间农舍 | 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貌 |
二、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___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示例: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课文中说:“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
这样。”在高原中独自一个人生活,他处在完全的孤寂中,语言对于他已经不是必需品。“我”与他的几次见面,他话语都不多,基本是有问才有答,关于个人的一些信息,都是在“我”的“不断地询问”下才道出。这也说明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他是一个不图回报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并不在意土地是谁的,只是一心一意地把橡子种下去的细节可以看出,他种橡树的目的是改变恶劣的环境。而不是为了从政府或个人那里获得什么报酬;从“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等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改变生活方式是为了保护环境,而不是想从别人那
里得到回报。
三、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
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示例:这篇文章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原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
[积累拓展]
四、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示例:刘盛兰是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的一位“五保”老人。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以后无力行动时身边能有一个照顾自己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也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他就每月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了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大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废
品。他10多年来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10万余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 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老人的事迹让我感到震撼,并为之动容。他虽已风烛残年,却尽自己最大努力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十几年来,他省吃俭用资助了100 多个学生,不为名,不为利,让孩子能继续求学就是他最大的幸福。这位耄耋老人,用他苍老的双手,在人间写下大爱。他的心灵是多么高贵!
2016年1月16日,刘盛兰老人在招远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
教材详解 四、常考文言知识荟萃-【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综合训练题,共2页。
教材详解 五、常考古诗文名句集录-【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课后复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子夏曰,子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详解 三、常考词语辨析-【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夫—功夫,应和—附和,宽敞—宽广,理想—幻想,莅临—光临,诀别—分别,委屈—委曲,信服—佩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