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0 分)
1.A(1 分)
2.D(1 分)
3.C(2 分)【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 人不忍心看。“耐人寻味”意思是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美不胜收”意思是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看不过来) 。“附庸风雅”意思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结 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根据词义和语境,可知应填“美不胜收”。故选 C. 4.B(2分)【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波浪线的句子搭配不当,应删去“和树木”。 5.B (2 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仔细阅读供排句可知,所给语句围 绕酒令展开说明。⑤句概述什么是酒令,应放在段首;②句承接⑤句,具体介绍酒令 的玩法;③句紧承⑤②句,引出酒令游戏中的一种-“雅令”;①⑥句具体介绍古代 “雅令”的三种玩法;④句介绍不同朝代的人对这三种“雅令”的偏好。据此可知, 正确的语序为:⑤②③①⑥④.故选 B.
6.A【解析】B 项中“鼎力支持”属于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不能用于 自己对别人的帮助。C 项中“令爱”是敬辞,称他人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女儿。D 项中“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 等而使自已非常光荣,这里形容自己去别人家做客,不恰当。故选 A.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 分)
7.A (2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内容理解和赏析。A 项“早春时节”错误,应 为“暮春时节”。
8.通过对浓郁而迷蒙的暮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沉重而忧郁的怨别之情。(2 分)
9. (1) 认为 (2) 怎么 (难道) (3) 曾经
10. (1) 像这样 (刘羽冲) 一天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
(2) 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的人是愚蠢的,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呢? 11.我们不能读死书;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每点 1 分)
【参考译文】
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 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 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 没,乡兵差不多都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得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 读了整整一年, 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向州官游说。州官也 喜欢多事,就派他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 民几乎都被淹死了。由于这样,刘羽冲抑郁失落,他常常独自在庭院走来走去,摇头 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一天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得病死 了。
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的人是愚蠢的,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呢?何文勤先 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碍做事;腹中完全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 国弈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 离古代的药方。”
12.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现代文阅读 (30 分)
(一)
13.变化过程:贪恋风景的优美、恬静、甜蜜、温馨——没有看风景的勇气——坦然
看风景。
原因:有爱人陪伴时,觉得所有的风景都是那么优美、恬静,给人一种甜蜜、温馨的 感觉;爱人不幸出车祸去世后,大自然容颜依旧,但作者的心已苍凉如秋水,没有了 看风景的勇气;雪山的长夜让作者再次领悟到了生命的美好,燃起了希望,看到了光 明,因此能坦然看风景了。(变化过程 3 分,原因分析 3 分。共 6 分) 14.插叙。作者通过回忆和爱人在故乡并肩行走的情景以及后来爱人出车祸离开人世 的事件,为写“我现在似乎连看风景的勇气都没有了”这一情节作补充交代,突出爱 人出车祸离开这个世界给作者带来巨大悲痛,也为后文写作者情感态度的转变做了铺 垫,推动文章情节发展。(叙事方式 1 分,作用 3 分。共 4 分)
15.D (3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结合上下文语境及文章主旨可知,
这句话中的“黑暗”“明亮”主要是指作者心境的变化,而非大自然的变化,故 D 项 错误。
16.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雪山的长夜之后凌晨的天空静 美的景色,表现了长夜的黑暗渐渐隐去,迎来光明的过程,暗示了作者在经历了失去 爱人的剧痛之后慢慢走出黑暗,并逐渐坦然面对生活的情感转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 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修辞 2 分,分析 2 分。共 4 分)
(二)
17.D (3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第②段的“杂念不断地破 坏我们的专注,打乱我们的节奏,让人感到精疲力竭”可知,杂念破坏了我们的专注, 才使人精疲力竭。D 项,因果倒置,表述不符合文意。
18.C (3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第⑥段“一个阶段做完 了,换换脑子,干点别的事情 ······然后再开始下一个阶段”可知,C 项中的“在休 息时让大脑充分放松”不符合文意。
(三)
19.A (3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材料一可知,A 项错误。 20.①个人对美育的思考从未止步,继承传统文化,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适应 时代发展需求,用老手艺尝试做新题材,把传统文化和现代题材融合,利用新媒介展 示传统技艺;③以美为媒,沟通世界,在国际交流中传播民族之美。(任答两点即可。 共 4 分)
四、名著阅读 (10 分)
21.B
22.示例:一是理解是儿童教育的前提。儿童对自然对世界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书中 对儿童的天性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述。二是儿童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游戏是孩子的 天性,教育者需小心呵护,给予兴趣保护和激发,不可以摧残磨灭。三是适龄的图书 是儿童最好的启蒙老师。
23.示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事件后,唐僧认为他误杀良民,将他赶走,孙悟空伤心 离开之时,拔出身上的毫毛,变出三个猴子,加上真身,四面围住唐僧下拜。孙悟空 还嘱咐沙僧,若遇到妖怪,一定要报出他的名号。之后,孙悟空与八戒回去救师父时, 路上见到海,便下去洗澡,只因师父爱干净,而自已身上沾染了妖气。孙悟空被师父 误解赶走,仍担心师父的安危,记得师父的喜好,体现出他有情有义的一面,具有“人 情味”。
五.写作 (50 分)
24.略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0,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50,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