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腊八粥》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腊八粥》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第1页
    《腊八粥》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第2页
    《腊八粥》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腊八粥》教学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3个字,会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初步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3.模仿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能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初步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2.模仿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事物,能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模仿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能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话导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最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认为这样就可以抵御寒冷,整个冬季都不会冻手冻脚了。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2.同学们,你对腊八粥有什么印象吗?预设1:我喝过腊八粥,腊八粥里有很多食材。预设2:腊八粥吃起来甜甜的。3.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腊八粥的,节选自沈从文早年的小说《腊八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腊八粥是什么样的吧!(板书:腊八粥  沈从文)4.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边城》《湘行散记》等。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初步感受腊八粥的由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教师明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2.随文识字随文认读课文中标注拼音的字词。栗(   花生仁(rén   唾(tuò)沫    嘟囔(nāng   孥孥( 噗(  呃(è  黄焖(mèn)鸡    (jiǎn)   腊肉chén3.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rén   tuò   nāng           è    mèn    jiǎn   chén                                     预设:(1)“栗”字下半部分是一个“木”字,要与“粟”区分。栗子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是一种可以食用的坚果,果仁味甜。(2)“仁”是指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比如“花生仁”“杏仁”等。(3)我联系生活知道,“唾沫”就是唾液、口水的意思。(4)我查字典理解“囔”的意思是小声说话,也记住了“囔”的字形,知道了文中“嘟囔”的意思是不间断地小声自言自语。(5)我通过查字典知道“孥”是指儿女,“孥孥”是湘西地区对男孩子的称呼。(6)“噗”和“呃”都是口字旁,“噗”是指水、气挤出的声音;“呃”是表示感叹、提醒等。(7)“焖”读“mèn”,表示紧盖锅盖,用微火把食物煮熟或炖熟。(8)“”读“jiǎn”,是“拾取”的意思。(9)“”读“chén”,是“旧的,时间久的”的意思。设计意图在进行生字识记时,结合词语来进行,便于学生记忆。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4.认读词语腊八粥  感觉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可靠  罢了  要不然  猜想  肿胀  惊异  总之  染缸  解释  筷子  浪漫  奈何5.梳理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围绕“腊八粥”,作者主要写了什么事?预设:腊八这天,妈妈在灶台熬制腊八粥,馋粥的小孩子八儿等待着喝粥,最终如愿以偿地喝到了粥。交流后概括:围绕“腊八粥”,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这两件事。(板书:等粥  喝粥)2)快速浏览课文,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预设:我发现第2—17自然段“等粥”部分是详写的;第18—19自然段“喝粥”部分是略写的。(板书:(2—17)详写 (18—19)略写)(3)学生思考:“等粥”部分,作者写了哪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 预设:我发现“等粥”部分先写八儿急切地盼着喝粥,接着写八儿设想如何分粥,再写八儿猜想粥的样子,最后写八儿终于看到了锅中腊八粥。交流后概括,教师板书:盼粥——分粥——猜粥——看粥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本文内容,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这是对全文整体的把握,为更好体会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作铺垫。三、问题探究过渡:腊八粥到底是一碗怎样的粥,引得八儿这样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板书:腊八粥(1))(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读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的,请圈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并说说感受。2.探究方法(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圈画描写腊八粥的词句,批注阅读感受。2全班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引导、点拨。3.探究活动1)明确探究任务:读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的,圈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并说说感受。(2)全班交流,学生说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词句,教师相机指导。◇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预设:①我觉得第一句写得好,我圈画了“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这几个称呼,我感受到大家都喜欢腊八粥,不论是谁,在腊八粥面前都变成了馋嘴的孩子。②我圈画的是“甜甜”“腻腻”这两个叠词,我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巧妙,读着这样的词句,就仿佛能感觉嘴巴里已经吃上了一大口浓稠的腊八粥,真是一种美味。教师相机点拨:这里的“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其实指的就是“小孩、大人、老人”,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对腊八粥产生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说明了腊八粥十分美味。◇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预设:①我觉得这里的“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一句,让我体会到腊八粥的材料真是丰富。“糊糊涂涂”这个词说明粥煮了很久,我能想象出腊八粥的浓稠美味。②我圈画的是“叹气”这个词,“叹气”本该是人的感受,这里用来描写腊八粥,仿佛腊八粥也是有了生命,我似乎听到了粥翻滚沸腾的声音,看到了粥热气直冒的样子。怪不得作者说只要闻闻香味,就能“咽三口以上的唾沫”,实在诱人。③我圈画的是 “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这几个词,这样夸张的吃法,感觉一定特别过瘾,从这里也能看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教师相机点拨:抓住这些生动的词句,可以想象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人们吃粥时那种痛快的感觉;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沸腾的粥是什么样子的,从“叹气”一词体会运用拟人的写法的好处,感受腊八粥的美味。(3)朗读第1自然段。设计意图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介绍腊八粥”,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通过圈画精彩词句的方法来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学习如何写出事物特点的方法。(二)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模仿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事物,能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2.探究方法1)梳理归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腊八粥的。(2)学生仿练笔,练习表达。(3)学生完成初稿后,全班交流评议,教师引导、点拨。3.探究活动(1)梳理归纳,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腊八粥的?预设:作者从味道、用料、气味三方面,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了腊八粥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看来作者对这种家乡的节日美食饱含喜爱之情。(教师板书:味美 料足 气香)(2)学生仿写练笔,练习表达。教师相机点拨:说说你喜欢的一种食物,想一想这种食物的外观、用料、做法、味道等,要表达出你对这一美食的喜爱之情。(3)学生完成初稿后,全班交流评议。预设:上学路上的小孩子们,急匆匆赶着上班的大人们,提着菜篮子出门买菜的老人们,一走到包子铺前,闻到那阵阵香味,谁不是停下脚步,垂涎三尺呢?那猪肉馅儿的包子,鲜香味美;那豆沙馅儿的包子,甜甜糯糯;还有那粉条馅儿的包子,酸辣可口,哪一种口味都能让你足足咽下三大口唾沫。再瞧着那蒸屉里的包子,一个个白白胖胖,呼呼冒着热气儿,活像那才满月的胖娃娃绽开了笑脸,让你忍不住想要“亲”它一口。这时候,如果可以再配上一碗香甜的白粥,那真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啊!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在学生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的基础上,落实课后小练笔的要求“照样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表达才能将情感融入其中。四、书写指导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这些汉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怎么书写才美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           点拨(1)腊、腻、咽、搅、稠、肿、褐、缸、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左窄右宽。书写时,“褐”要注意偏旁是“衣字旁”,有两点。“缸”要注意左边的“缶”,下面不要写成“止”。(2)“熬、筷”是上下结构的字,“熬”是上大下小,“筷”是上小下大。 “熬”注意三横分布均匀,捺画舒展,四点底托住上面。(3)“粥”是左中右结构,三个部件要均匀。书写时要注意将两个“弓”和“米”写得窄一些,中间米字的竖在竖中线上,捺变成点。(4)“匙”是半包围结构,可利用熟字及拆分部件的方法记忆,如“匙=是+匕”。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作品供学生欣赏。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结构复杂、易写错的字较多,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的指导。五、课堂小结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抓住关键词理清课文内容,并分清内容主次。还细细地品读了第1然段,从味美、料足和气香三个方面,感受到腊八粥的美味诱人。面对着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八儿会是怎样一副馋样儿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感受吧。六、布置作业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腊八粥  感觉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可靠  罢了  要不然  猜想  肿胀  惊异  总之  染缸  解释  筷子  浪漫  奈何2.课后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腊八粥》。【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