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THE HEADLINE
同学们,是谁在反驳刘大哥说的话?刘大哥又说了什么话? 接下来我们通过本文木兰诗更细致去了解木兰代父出征的故事。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自幼受诗礼熏陶,熟知音律,善篆隶,才气非凡,对诗歌兴趣极浓厚,以编撰《乐府诗集》百卷扬名后世。书中《木兰诗》与汉乐府民歌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被后人合称“乐府双璧”。
《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全书共100卷,分12类,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所集作品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等十二大类。每一类有总序,每一曲有题解,对乐曲的起源、性质、演唱配器等均有详尽说明,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很广。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后来,萧梁时把“乐府”从官署名称变为诗体,其中有文人创作的诗歌,又有民间歌辞,于是将都能合着乐曲歌唱的歌辞统统称为“乐府”。
乐府民歌也叫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也叫做“乐府”。它的语言朴实自然,句式长短不一,整散不拘,灵活自由。可句句为韵,也可隔三四句为韵。北朝乐府民歌产生于长期处于混战状态的北方的各个民族,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意义比南朝乐府民歌要远为深广。其中以反映战争、徭役和人民流离失所的诗篇最多;其次是反映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表现壮烈牺牲,歌颂战斗英雄的,如《木兰诗》;还有少数诗篇写婚姻恋爱和北国风光的,如《敕勒歌》。可见,北朝民歌数量虽然比南朝民歌少,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南朝民歌所不能比的。北朝民歌语言朴素,感情直率,就是情歌也大都大胆泼辣,这就形成了北朝民歌刚健豪放的风格,与南朝民歌的艳丽柔弱迥然不同。
花木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古代河南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十多年,屡立战功。凯旋回朝,天子封官加爵,木兰不受;扬鞭催马,回归故乡。唐朝初年,追封为“孝烈将军”,建木兰祠,并立碑塑像,流芳千古。 花木兰(孝烈将军)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这首诗与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四世纪中,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经常骚扰北魏。据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的80多年间,双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北魏因此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后来又灭夏国,灭“北燕”,灭“北凉”,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大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这次战争是进步的,符合人民的愿望。诗中的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木兰千百年来受到人民的传颂和赞扬。
唧唧( ) 机杼( ) 军帖(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 鸣溅溅( ) 鸣啾啾( )燕山( ) 胡骑( ) 戎机( ) 朔气( )金柝( ) 扶将( ) 阿姊( ) 磨刀霍霍( )红妆( ) 策勋( ) 十二转( ) 著( )我旧时裳( ) 傍地( )
磨刀霍霍:本形容磨刀声响亮。后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对镜帖花黄 “ ”同“ ”, 。 出门看火伴 “ ”同“ ”, 。
火 伙 伙伴
帖 贴 粘贴
卷卷有爷名 古义:父亲。 今义:爷爷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策勋十二转 古义:量词,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义:转过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 今义:但是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 今义:与“差”相对)雌兔眼迷离 古义:眯着眼。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愿为市鞍马 (动词,买) 东市买骏马 (名词,市场,集市)
万里赴戎机 (名词,事务) 不闻机杼声 (名词,织布机)
昨夜见军帖 (名词,文告) 对镜帖花黄 (动词,同“贴”,粘贴)
将军百战死 (名词,将领) 出郭相扶将 (动词,扶持)
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买)策勋十二转(名词作动词,记)当窗理云鬓(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的)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女所思何,问女所忆何”)
昨夜见军帖(省略了主语“木兰”)
愿为市鞍马(“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07 感知全文,朗读通译
节奏指导: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
唧唧/复/唧唧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万里/赴/戎机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不闻/机杼声 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木兰/当户/织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唧唧/复唧唧(jī),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 /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ān jiān), 南市/买辔头(pèi tóu),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ì) /鸣啾啾(jiū)。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j īn 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 /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xíng)/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其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叹息声一声又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对着门织布。当,对着。户,门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愿意为(此)去买马和马具。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到各处集市买了骏马,买了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买了驾驭战马用的嚼子和缰绳,还买了长鞭。早晨告别父母上路,傍晚住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急速的水流声。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早晨告别黄河上路,傍晚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的嘶叫声。(木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转战多年后胜利归来。
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上(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询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让千里马)送自己返回故乡。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相互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坐坐各个房间的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对着窗户和镜子梳理美丽的头发,在脸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军中的同伴,同伴们都很惊讶:在同一个军队中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2.请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并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3.诗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结构上:详略得当,使文章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家中 (愿代父征)途中 (辞家而去)战场 (十年征战)朝堂 (建功受封)家中 (亲人团聚)
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概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1.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平民女子,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忠孝两全(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英勇善战(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谨慎心细,聪明智慧
她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爱国)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她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爱家)孝顺父母、热爱劳动、敏感多情、精明干练、热爱生活。
2.从诗歌中任选一部分精读,分析其中透露出的木兰的心理活动。
(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停机叹息,既是为家里着想(父亲年龄大了,弟弟还小),又为国家大计着想(保家卫国,是子民的责任),这种焦虑、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两个“不闻”“但闻”,可以看出木兰出征以后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此时此刻,从木兰回到家后的行为,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喜悦,以及隐藏在木兰心里的女子柔情。
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故事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分析一下第4段所写的内容和作用。
第4段可以分为三个场景:一是军情紧急,木兰跟随军队一路飞奔去边关支援的情景,万里关山如飞而过;二是描写军营的艰苦生活,伴着深夜打更的声音,月光冰冷地照在战甲上,更觉寒气袭人;三是一句话概括了木兰和战友们百战沙场的生死经历,百战余生,活着的人终于可以回家了。这段话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为后文木兰回家而引起的欣喜之情做了铺垫。
1.赏析: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运用设问手法,一问一答,生动地刻画了木兰的心理,口语化的问答使语言质朴清新,体现了民歌特色。
2.赏析: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顶真,使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顶 真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文的起头。顶真,又称“联珠”。 表达效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3.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准备工作忙碌而井然有序,表现了木兰处事果断、精明干练的性格特点。③运用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兼顾、互相补充的。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4.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运用复沓,反复咏叹。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表现了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了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刻画出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起的特殊矛盾。
复沓又叫复唱、复叠、重章叠句 ,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并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征途之远、速度之快,也描写了木兰跨马疾驰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
5.赏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赏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运用对偶的修辞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写边塞夜景,烘托了战场上雄壮悲凉的气氛,写出了战士宿营地戒备的森严,也点出战地生活的艰辛,表现出木兰坚强勇敢的一面。
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运用互文、对偶的修辞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烘托了木兰的英勇善战。
7.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9.赏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10.赏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运用铺排(铺陈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描绘出家人和木兰重逢后的行为、情态,渲染了欢快的场景和欢乐气氛,语言质朴、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亲人们带来了欢乐。
铺排在古代民歌中运用得极为普遍。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写木兰归家后的情景,“开、坐、脱、著、理、帖”等一连串动作,表现出木兰回家后舒畅、喜悦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对女儿装的喜爱,表现出她柔情的一面,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11.赏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2.赏析:看到女装的木兰,伙伴“皆惊忙”。“惊”是何义?伙伴又为何要“忙”?
“惊”既是惊讶,也可是惊艳。侧面写出木兰的美丽。“忙”则写出了伙伴“茫然,惊慌”的样子,也是从侧面写出了木兰隐藏身份多年的聪慧机敏。
以双兔为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来未被发现一事进行巧妙的解答,赞美了木兰的谨慎和机警,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13.赏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黄河、胡骑、戎机、关山、朔气、金柝、铁衣,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选取了富有北方特点和战争特点的事物,写出了北方景物的粗犷、雄浑、有气魄的特点和有关战争事物的刚健、豪迈的特点,体现出北方民歌刚健豪迈的语言特点。
1.详略得当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多年的征战生活则写得简略。详略得当,更好地突出了人物形象。2.生动活泼的描写诗中对偶、排比、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不但突出了木兰的形象,而且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语势。3.语言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讲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战胜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坚毅质朴、不慕功利、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是人民理想的化身,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显得尤为可贵。
出征参战→历尽艰辛,转战沙场
交代身份,揭示忧虑说明原因,决心应征积极准备,踏上征途
谢辞高官,功成身退喜归故里,重著旧裳以兔为喻,解释原因
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机敏活泼不慕名利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荷箪食(hè) 机杼(shū) 的卢(dì) 胡骑(jì)B.秉遗穗(yí) 燕山(yàn) 十二转(zhǎn) 刈麦(yì)C.五十弦(xián) 麾下(huī) 箪食(dān) 岁晏(yàn)D.麾下炙(chì) 霹雳(pī lì) 童稚(zhì) 饷田(xiǎng)
【答案】C【解析】A项中“机杼”的“杼”应读zhù;B项“燕山”的“燕”应读yān;C 正确 D项“麾下炙”的“炙”应读zhì。
2.阅读《木兰诗》,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塞和山脉,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C.朔气传金柝: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答案】C【解析】朔气传金柝: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主要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所以“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不正确。
3.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旦辞爷娘去 ②惟闻女叹息 ③出郭相扶将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 ⑤朔气传金柝 ⑥策勋十二转 ⑦军书十二卷 ⑧赏赐百千强
【答案】早晨;只;外城;不愿做;北方;记功;很多卷;有余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答案】排比;夸张;对偶;对偶、互文;对偶、互文
5.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①借“不闻”点出木兰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②借“唤女声”点出木兰的女子身份。或:借木兰对父母的依恋、思念,点出她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和她的女子身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备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木兰从军》,《孔雀东南飞》,古今异义词,军书十二卷,多为虚数,数词十二,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父亲的父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优秀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认识乐府诗,乐府诗特点,背景资料,解决字音,扑朔迷离,朗读明节奏和断句,木兰诗,疏通诗意,叹息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木兰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