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四单元13(自然选择的证明 *宇宙的边疆)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四单元13(自然选择的证明 *宇宙的边疆)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步导入,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初读课文,深入探究,拓展延伸,一作者简介,相关链接,感悟一析逻辑,感悟二赏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拓展,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自然选择的证明》。
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3.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了解《物种起源》《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三)写作背景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 一)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①驯养:饲养野生动物使逐渐驯服。②审视:仔细看。③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趋势。④历程:经历的过程。⑤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词语辨析【界线 界限】“界线”指两个地区之间划分边界的线、不同事物的分界线或者某些事物的边缘、边线。“界限”指领土或运动场的边界、分界线,事物之间的分界、划清界限,也指限度、止境以及分隔、划分。
2.词语辨析【制约 限制】“制约”指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决定另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就是限制约束的意思。“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能超过,带有主观色彩。前者侧重于客观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双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轻。后者侧重于外部势力的限制,是单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重。
( 二)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第1-2段)。第二部分:阐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具体事实和观点(第3-14段)。第一层:论述自然选择下有变异发生(第3-7段)。第二层:谈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8-11段)。第三层: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第12-14段)。
1.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文章的基本观点及主要观点,指出它与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基本观点: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主要观点:①适者生存,优胜劣汰;②自然选择的步骤缓慢、短小;③自然界的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④自然界也并非绝对完美。它与各部分之间是总分关系。文章主要内容是从自然选择的法则与相关事实来证明自然选择的存在。
2.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文章首先提出观点,就是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然后从自然选择的基本法则与相关事实展开论述。文章论述的基本结构为总分关系。
3.地质记录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哪些有力的证据?
①物种和整个类群的绝灭是遵循自然选择原理的必然结果,因为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体现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法则。②各地质层中的化石,其性状在某种程度上,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证明物种是不断进化的。
③一切灭绝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因为它们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④现生生物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这些情况都体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1.如何理解“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中的“可望”一词?
“可望”是有希望,可能的意思,说明自然条件下的变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有这种可能,用“可望”符合实际情况。
2.如何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自然选择”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在一定程度上”“很大一部分”是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作者运用这些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现在自然选择学说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阅读这篇文章,我们看到,达尔文在阐述观点时的语气并不是斩钉截铁的,往往还留有余地。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然选择的过程缓慢而漫长,人不能直观感受到,但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这一观点。所以,自然选择学说在提出时是一种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是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它还需要大量的科学依据来加以证明。所以,达尔文在阐述时还留有余地,这其实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①语言准确。比如在“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这句话中,“可望”是有希望,可能的意思,说明自然条件下的变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有这种可能,用“可望”符合实际情况。②多用限制性词语和长句。比如“由于每个物种……最为歧异的后代”这句话,这是一个多重复句,最后一句是得出结论的核心句,前几个分句从物种繁殖的趋向、物种变异的后代占据多种多样生活场所的目的的角度分析原因,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本文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用大量的事实论述了有关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并多角度批驳了特创论的荒谬,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选文标题为“自然选择的证明”。假定“证明”为动词,根据对选文的理解,有人认为作者要“证明”的是“生物自然选择的法则是正确的,特创论是错误的”,有人却认为作者要“证明”的是“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你赞成哪一种观点?简要说说理由。
观点一:“证明”生物自然选择的法则是正确的,特创论是错误的。①“自然选择”这一概念在文中反复出现,因此“证明”应该是围绕着这一概念进行;而“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一概念在文中几乎没有提到。②作者屡屡以“自然选择”法则解释生物的存在、灭绝、属性、习性、本能、遗传与变异、地理分布等现象,而绝少提到生物进化的方向。③作者多次将特创论不能解释生物现象与自然选择能解释生物现象进行对比,因此,作者要“证明”的是生物自然选择的法则是正确的,特创论是错误的。
观点二:“证明”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①选文是《物种起源》“综述和结论”的一部分,物种起源的核心是进化论,因此,选文要论证的核心应该是进化论。②从首段“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这句话来看,选文论证的重点应该是自然选择的作用,而不是自然选择本身的正误。③选文中虽然没有反复明确要“证明”的是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事实上作者几乎每一部分都是将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联系起来论证的:物种的存在,物种的灭绝,生物的习性、本能、遗传与变异,以及生物的地理分布等内容,无不是自然选择在起着作用。
达尔文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可以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每个人进行学习。那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呢?请和同学们进行分享。
1.完成本课配套基础习题。2.请你对本文进行深入思考,并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公开课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优秀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选择的证明,素养目标,作者简介,题目解说,写作背景,资料链接,课文探究,内容小结,主题归纳,深入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示范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走进作者,《物种起源》,正字音,深文浅读,学习任务,任务一概括段意,任务二梳理文章脉络,课堂小结,素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