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 (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整册双减同步训练(可打印)
- 4.1温度与水的变化 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4.2水的蒸发和凝结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4.5热在水中的传递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4.6哪个传热快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科学五年级下册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下册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精品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春·陕西咸阳·五年级统考期末)在一个烧杯中倒入45℃的温水,周围气温是20℃,两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最可能接近( )。
A.10℃ B.20℃ C.30℃
2.(2022春·吉林四平·五年级统考期末)当我们站在炉灶旁边看妈妈做饭时,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脸上热热的,这主要是( )的结果。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3.(2022春·浙江金华·五年级统考期末)把冷的中药包泡在一碗热水中加热,中药包升温的速度( )。
A.匀速上升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4.(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夏天,想让房间里迅速降温,空调扇叶应该调整成( )。
A.向下 B.向上 C.向左 D.向右
5.(2022春·浙江温州·五年级统考期末)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下列情况可以使热量从甲物体传向乙物体的是( )。
A. B. C.
6.(2022春·湖南怀化·五年级统考期末)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 )。
A.体积相同 B.温度相同 C.重量相同
7.(2022春·广东深圳·五年级校考期末)把一根手指伸入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
A.25℃ B.55℃ C.36℃ D.20℃
8.(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在冬天,教室中烧有一盆炭火,小明坐在火盆边烤火,小青在远处写作业也感到教室的温度上升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烤火主要是通过传导获得热量的
B.教室升温主要是通过对流的方式达到的
C.小青坐在教室中感到暖和,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获得热量的
9.(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制作绿茶的过程中,有一个步骤叫作“杀青”,就是把在摊晾过的茶叶放入干净的铁锅中翻炒。下图正确表示铁锅被加热后的热传递方向的是( )。
A. B. C.
10.(2022春·浙江杭州·五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热在下列物体中传递方式描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11.(2022春·新疆塔城·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热传递使物体温度升高的( )。
A.将铁丝反复弯折几次,弯折处会发热
B.子弹打进墙里,子弹温度升高
C.把手伸到热水里手会感到热
12.(2022春·五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夏季( )的温度最高。
A.教室里 B.室外树阴下 C.阳光下
13.(2022春·五年级单元测试)将一小袋醋浸在热水中,醋会( )。
A.还是冷的 B.变得更冷了 C.慢慢热起来 D.没什么变化
14.(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餐桌上使用的碗垫属于( )。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热的绝缘体
15.(2022春·江苏连云港·六年级统考期末)能量传递的方式不包括( )。
A.辐射 B.对流 C.加热 D.传导
16.(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寒假时小科跟家长来到长春旅游,长春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城市,这里的房子里都安装了暖气片,小科发现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 )。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17.(2022春·四川成都·五年级统考期末)两杯一样多的水,一杯是热水,另一杯是冷水,混合后,水温( )。
A.比原来的冷水温度低 B.比原来的热水温度高
C.接近两杯水的温度的平均值 D.最后比室温低
18.(2022春·五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当把半杯冷水和半杯热水混合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把热给了冷水
B.热水放出了温度
C.冷水放出了热
19.(2022春·新疆克拉玛依·五年级统考期末)北方冬天,空调的暖气出风口应该( )。
A.朝向房子上部 B.朝向地面
C.朝向房间中部 D.朝向角落位置
20.(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热传递现象产生的必需条件是( )。
A.物体直接接触 B.必须在物体上加热 C.要有一定的温度差
二、填空题
21.(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_______和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
22.(2021春·浙江金华·五年级统考期末)热可以通过热__________、热__________、热__________三种方式进行传递。
23.(2022春·五年级单元测试)双手握住一个装有热水的杯子,手会慢慢地热起来;握住一块冰,手就变得越来越________。
24.(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将凉水和热水相互接触,热水将____________传递给冷水。最后温度会____________,都等于____________。
25.(2022春·五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当热从一个_______传递给另一个________,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__________,我们把这过程叫做热传递。
26.(2022春·湖南娄底·五年级统考期末)热总会从温度较( )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 )的一端,这种传热方式叫热传递。
27.(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冬天用手捂着热水袋,手的温度会______,热水袋的温度会______,热量从____________传向____________。
28.(2022春·山东滨州·五年级统考期末)热通常从温度_______的物体传向温度_______的物体,并趋向于_______。
29.(2022春·山东滨州·五年级统考期末)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热有热传导、_______、_______三种传递方式。
30.(2021春·吉林·五年级统考期末)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 ( )。
三、判断题
31.(2022春·江苏徐州·五年级统考期末)温度不同的固体相互接触,彼此温度不会相互影响。( )
32.(2022春·浙江杭州·五年级统考期末)热是一种能量,它不会消失,但会转移。( )
33.(2022春·吉林四平·五年级统考期末)热量的传递必须通过物体间的直接接触才可以发生。( )
34.(2022春·浙江杭州·五年级校联考期末)热量可以在同一物体内传递,也可以在不同物体间传递。( )
35.(2022春·五年级校考单元测试)不同的物质传热快慢一般不同。( )
36.(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人们经常使用暖气来取暖。取暖器是利用了热对流的方式来传递热量的。( )
37.(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热量不会消失,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
38.(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温度不同的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可能发生热传递。( )
39.(2023春·五年级课时练习)冻梨是北方的特色食品之一,食用时,将冻梨放在凉水中浸泡,待化透后捞出即可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冻梨的温度下降,浸泡它的凉水的温度上升。( )
40.(2022春·五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北方家庭中一般都安有暖气片,且安在房间的上方。( )
四、连线题
41.(2022春·河南驻马店·五年级统考期末)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热传递方式相连。
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铁锅将菜烧熟了 热传导
冬天使用暖气使房间变暖 热对流
坐在炉子旁感觉到温暖 热辐射
五、实验题
(2022春·浙江杭州·五年级校联考期末)某科学小组将装有凉水的试管放入热水中,探究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后会怎样变化。
时间 | 0分钟 | 2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0分钟 | 12分钟 | 14分钟 | 16分钟 |
凉水水温 | 20℃ | 26℃ | 31℃ | 36℃ | 40℃ | 43℃ | 45℃ | 45℃ | 43℃ |
热水水温 | 60℃ | 56℃ | ℃ | 49℃ | 47℃ | 46℃ | 45℃ | 45℃ | 43℃ |
42.表格中一个数据不小心被弄脏了,根据我们所做的实验,填写一个合理的数据:________。
43.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下图折线统计图。用“”表示热水,用“ ”表示凉水。
44.在一段时间内,凉水的温度会________,热水的温度会 ________ ,最后两者的温度________。
45.观察折线图可知,两者的温度变化趋势是( )。A.均匀变化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无规律
46.三小时后,再次来测量两者的水温,说法合理的是( )。
A.两者的水温均为45℃ B.两者的温度均为20摄氏度
C.两者的温度接近室内温度 D.冷水温度为60℃,热水温度为20℃
(2022春·浙江金华·五年级统考期末)热:在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凉水,再取一只大烧杯,倒入三分之二杯60℃左右的热水,然后将盛有凉水的试管下端浸入热水中。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的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每间隔一定时间记录读数。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 | 凉水温度(℃) | 热水温度(℃) |
0分钟 | 30 | 60 |
2分钟 | 34 | 54 |
4分钟 | 37 | 50 |
6分钟 | 39 | 47 |
8分钟 | 40 | 45 |
10分钟 | 41 | 44 |
47.在下图中画出凉水温度变化的折线图。
48.我们的推测:凉水温度的变化是由于( )引起的。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49.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凉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
B.热水的温度会一直下降
C.热水的温度下降速度比凉水温度上升的速度更快
50.除了用温度计测量凉水的温度,生活中还有更多感知物体温度的方法,比如使用( )。
51.若室温是25℃,过三小时后,热水的温度应该是( )℃。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B
6.B
7.C
8.B
9.C
10.B
11.C
12.C
13.C
14.B
15.C
16.C
17.C
18.A
19.B
20.C
21. 热对流 热辐射
22. 传导 对流 辐射
23.冷
24. 热量 相同 室温
25. 物体 物体 另一部分
26. 高 低
27. 上升 下降 热水袋 手
28. 较高 较低 热平衡
29. 热对流 热辐射
30.热传导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52或53 43. 44. 升高 降低 相同 45.B 46.C
47. 48.A 49.C 50.感温纸带、感温粉末等 51.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实验操作,材料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练习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阅读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