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Na-23 Fe-56 S-32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铁棒磨成针 C. 食品腐烂 D. 花香四溢
2. 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B. 氮气用作保护气
C. 木炭用作燃料 D.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滴管取液体 B. 称量10.05g固体
C. 加热液体 D. 放置试管
4. 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并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取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3-4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B. 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直接放入试管底部
C.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符合节约的原则
D. 实验台上酒精灯不慎打翻失火,用湿抹布铺盖即可
5.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氮气是用来制造硝酸和氮肥的原料
B. 目前被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
C. 空气质量日报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 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78%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向浓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7.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 气、液、固三种状态的水中——水分子是一样的
D. 装满绿豆的瓶子里面还可以继续装沙子——分子之间有间隔
8. 某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和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均为混合物
B.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化学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再分
D.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9. 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 原子序数为3
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 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
10.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子数X>Y B. 核外电子数X=Z
C. 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D. Y和Z处于同一周期
11. 规范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①硫酸铁:FeSO4;②氯元素:Al;③氧化镁:MgO;④3个钙离子:3Ca2+;⑤钠原子结构示意图:;⑥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
A. ②③④ B. ①④⑤ C. ③④⑥ D. ③④⑤
12.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①单质③氧化物 B. 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 ①单质③化合物 D. 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3. 5mL5%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橙红色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发现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绿色(Cr3+)后又迅速变为淡橙红色,伸入带火星木条,木条复燃,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若重铬酸钾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则为催化剂
B.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参与化学反应
C. 产生气泡变快可能是重铬酸钾和H2O2反应造成的
D. 可能是反应生成了水稀释重铬酸钾,导致其溶液颜色变淡
14. 阿兹夫定(其分子式为C9H11FN6O4,简称FNC)是中国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双靶点抗艾滋病药物,也是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物.2022年8月,FNC成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下列对于FNC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NC属于混合物
B. FNC分子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C. FNC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16
D. FNC由碳原子、氢原子、氟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个数比为9:11:1:6:4
15. 我国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属于灭活疫苗,生产灭活疫苗时常用到甲醛的水溶液杀死细菌病毒。已知某甲醛(HCHO)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2%,则该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为
A. 9.4% B. 15.4% C. 38.5% D. 60%
16. 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1)取一支20mL的玻璃注射器,在小口端套上一段乳胶管,取下玻璃注射器的栓塞,将一块带凹槽的陶瓷片固定在注射器底部,用漆包线连接一节7Ω电阻丝的两端,将电阻丝固定在陶瓷片上,两段漆包线从注射器的小口端穿出。
(2)连接好导线,并将导线连接到学生电源上,将注射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再在乳胶管上夹好止水夹,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
(3)取下止水夹,取出注射器的栓塞,在陶瓷片内加入适当过量的红磷(覆盖在电阻丝上,注射器耐高温,忽略陶瓷片和药品的体积),将注射器的栓塞放回注射器,并将栓塞推到20mL处,夹好止水夹,待栓塞不再向下滑动时,读出此时注射器所在的刻度为X。
(4)打开学生电源,待红磷燃烧后关闭电源。
(5)多次实验,记录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关于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②关闭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栓塞,通过观察是否回到原处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③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注射器的栓塞一直慢慢向下移动,原因是红磷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
④待注射器内恢复到室温,此时的注射器读数为Y,则氧气的含量=(20-Y)/20×100%
⑤此改进实验的优点是操作更简便,节约药品,减少空气污染,实验结果更准确
⑥多次测量,若最终结果始终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红磷无法将氧气完全耗尽
A. ②⑤⑥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52分)
17. 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最基本的技能,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氢气_______;
(2)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氧化铝_______;
(4)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18. 武汉某中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了探究。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当集气瓶内充满呼出气体时,将瓶口 (填序号)立即用玻璃片盖好。
A. 在水下 B. 移出水面后
(2)下列关于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含量探究实验,选择的试剂或仪器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比较氧气含量:带火星的木条
B. 比较二氧化碳含量:燃着的木条
C. 比较水蒸气含量:干冷的玻璃片
(3)直接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吸气和呼气,探究人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与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小比较。
①推测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
②若要得到人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19.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②③分别表示的微观粒子是:②_______;③_______。
(2)④⑥分别表示物质是:④_______;⑥______。(填写化学式)
20.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体现了化学思想中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
(1)从宏观知微观
①仔细观察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______10mL(填“大于”、“等于”、“小于”)。该实验说明______。
②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______(填“同种分子”或“不同种分子”,下同)构成的。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所以化学性质活泼;
②微粒A、B、C、D、E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填编号)
21.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个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1)实验室取用地下水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结束,可加入_______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2)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其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玻璃管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和b中的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3)某兴趣小组从河水中取一瓶浑浊的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________,操作中滤纸折叠不应出现下列图示中的________(填字母);
操作②用到的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③的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2. 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
空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生产流程】
(1)上述流程图中的a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液体中的b是_______。
(2)实验室常利用化学反应制取少量氧气,常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应先向锥形瓶中加入的固体名称是______,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添加液体至_______(选填“a”或“b”)处。
②若将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其优点是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D装置中收集满的现象为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应预先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________mL水(氧气体积分数按20%计算)。
③实验室利用B装置(塞上棉花后)制取氧气并测量所得氧气体积,发生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从上图选择合适的装置并正确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的序号)。
23. 图框中各字母代表的物质,都是你目前学过的常见物质,图中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Z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Y是无色液体,X是一种单质。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表示转化另一种物质)。试回答:
(1)Z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若A是一种白色固体,则A→X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3)若A是一种氧化物,则A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
(4)若D是黑色固体,则X→D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若D属于一种空气污染物质,则X→D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
(6)对于转化X→Z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②一定放出热量
③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④该反应体现了X氧化性
⑤该转化可以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实现
24. 计算:
(1)最近,“海克斯科技”一词火遍全网,引发大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其中的添加剂“苯甲酸钠”被推上了热搜,分子式为C6H5COONa,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它的应用受限。
①苯甲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②苯甲酸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③7.2g苯甲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
(2)完成下列计算:
①含相等质量铁元素的Fe2O3和FeS的质量比为______。
②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若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现有CO2和CO的混合气体1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质量比为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武汉市硚口区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元调模拟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武汉市硚口区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元调模拟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元月调考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元月调考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