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学中考基础复习--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化学中考基础复习--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化学中考基础复习--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附解析
一、单选题
1.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2.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CO2 B.N2 C.H2O D.O2
3.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是( )
A.吸入的空气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吸入的空气中不含水蒸气
D.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不同
4.下列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观察气体的颜色 B.用燃着的小木条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闻气味
5.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
6.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熄灭( )
A.①②③ B.③ C.②③ D.①③
7.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氧气:吸入空气>呼出气体 ②二氧化碳:吸入空气<呼出气体 ③水蒸气:吸入空气>呼出气体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8.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量有何不同,应该使用( )
A.澄清石灰水 B.蒸馏水
C.燃着的木条 D.带火星的木条
9.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的差别,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将呼出气体吹入食品保鲜袋内(袋内含少量空气),采集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7.17%
B.曲线Y在60s至100s下降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C.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变化最大
D.实验过程中氮气与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总和不变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B
C
D
实验方案
目的
证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的CO2含量多
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用右图所示仪器和药品研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向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若要证明这一观点,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
(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熄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
A.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
B.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C.因为木条熄灭,所以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2.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细玻璃管中的红墨 水 。这说明动物呼吸消耗 ,呼出 气体。
13.下图是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实验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是 。
14.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热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原因是 。
(2)B实验中证明酸碱恰好中和的现象是 。
(3)C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刚开始没有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开始变浑浊,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D实验过程中,除待测的两瓶气体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 相同,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15.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区分硬水和软水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需要对比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中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 相同。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6.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吸气时,打开阀门 ,关闭阀门 ,空气经 瓶吸入人体内;呼气时,关闭阀门 ,打开阀门 ,呼出的气体经瓶 排出,观察两瓶中的现象。Ⅰ瓶中石灰水没有明显变浑浊,Ⅱ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三、综合题
17.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种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的缓慢过程。
(2)探究一: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澄清的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浑浊物,实验室里常用于吸收和检验少量的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锥形瓶甲和乙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某同学吸气时应将活塞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 。连续数次吸气后,观察到甲瓶中无明显现象。
(3)该同学呼气时,调整活塞和,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大些。
(4)探究二: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可用于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5)[ 设计实验]
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由于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丙瓶为安全瓶,其目的是为了 。
(6)连续数次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实验步骤与(2)和(3)相同,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18.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 ;
(2)实验二中,向两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含量少;
(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相等,原因是没有称量 的质量;
(4)实验四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9.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A.粉尘爆炸实验
B.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C.稀释浓硫酸
D.石墨性质实验
(1)A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 ,燃烧越剧烈。
(2)B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 含量的不同。
(3)C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4)D实验说明石墨具有 性。
四、实验探究题
20.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A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不正确是 。
(2)B实验电解水时,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
(3)C实验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4)D实验是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主要对比的是 含量的多少。
2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2)在实验二中,要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操作是 。
(3)在实验三中,观察到 (填序号)烧杯中溶液变红,用分子观点解释变红的原因为 。
22.如图是同学们熟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为电解水实验装置,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由此实验可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2)用图2装置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多少,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3)图3为某同学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该同学所量液体的实际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氧气含量降低,但主要还是氮气。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呼吸作用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分析回答。
2.【答案】C
【解析】【解答】此时向玻璃“哈气”主要利用水蒸气遇冷形成水滴,擦拭玻璃上的污渍,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比较少。
3.【答案】D
【解析】【解答】A、吸入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A不符合题意;
B、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B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吸入的空气中含水蒸气,C不符合题意;
D、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均不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出气体和呼入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多,呼入气体中氧气含量多
4.【答案】B
【解析】【解答】A、空气、人呼出气体两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呼出的气体,故B符合题意;
C、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都没有明显变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人呼出气体两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出气体成分:氮气78%;氧气16%;二氧化碳占4%;稀有气体占1%;其他成分占1%。
5.【答案】C
【解析】【解答】A、呼出气体不易溶于水,用呼出气体收集呼出气体,该选项描述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氮气不被人体吸收,则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该选项描述不符合题意;
C、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比浑浊,则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该选项描述符合题意;
D、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该选项描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中和呼出气体中含有的成分进行分析。
6.【答案】C
【解析】【解答】①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故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B
【解析】【解答】①氧气:氧气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被消耗,所以吸入空气>呼出气体,选项符合题意;
②二氧化碳: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吸入空气<呼出气体 ,选项符合题意;
③水蒸气: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时会生成水,所以吸入空气>呼出气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A、C、D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吸入空气、呼出气体的区别,进行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氧气具有助燃性。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量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伸入燃着的木炭会直接熄灭或比空气中熄灭的更快。可以比较氧气含量的差异,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A、曲线Z是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根据分析可知,氧气最终体积分数为17.17%,故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7.17%,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曲线Y是水蒸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通过分析,曲线Y在60s至100s下降,是因为随着水蒸气含量增加,部分水蒸气液化导致保鲜袋内水蒸气含量下降,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实验前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量=3.67%-0.036%=3.634%,水蒸气体积分数变化量=2.5%-1.98%=0.52%,氧气体积分数变化量=20.77%-17.17%=3.6%;通过数据计算可知,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变化最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三种气体实验前后总体积分数分别为:实验前:=0.36%+1.98%+20.77%=23.11%,实验后:3.67%+2.5%+17.17%=23.34%,由于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总体积的变化不一样,故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也发生了变化,但在实验结束,即100s之后是不变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及图2中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A、过程中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变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
B、过程中B中液体变红色,是因为A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D、图中实验,伸入左边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B、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分析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11.【答案】(1)向另一收集了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2)B;C
【解析】【解答】(1)应该进行一个对比实验,即向另一收集了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2)A、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正确;
B、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只能说明空气中的氧气的浓度可以使木条继续燃烧,不能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错误;
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不全是二氧化碳,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作用分析
(2)A、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B、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分析
C、根据氮气也不支持燃烧分析
12.【答案】变浑浊;左移;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青蛙吸入了氧气,放出了二氧化碳,故瓶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后瓶内气体的体积减小,内压降低,故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左移。该实验说明动物呼吸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 分析
13.【答案】吸入空气中木条燃烧正常,呼出的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氧气多
【解析】【解答】实验中吸入空气中木条燃烧正常,呼出的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氧气多;故填:吸入空气中木条燃烧正常,呼出的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氧气多;
【分析】根据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进行分析
14.【答案】(1)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2)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3)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先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
(4)滴加饱和石灰水的量;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解答】解:(1)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虽然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并不燃烧;故填: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2)由于氢氧化钠属于碱,故其溶液显碱性,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此时溶液的pH>7;盐酸显酸性,当滴加盐酸溶液时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3)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C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刚开始没有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开始变浑浊,原因是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先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故填: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先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4)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滴加的饱和石灰水量要相同,会观察到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大;故填:滴加饱和石灰水的量;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2)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3)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4)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来分析。
15.【答案】(1)产生泡沫的情况;肥皂水的量
(2)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样品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
【解析】解:(1)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实验中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肥皂水的量相同;故填:产生泡沫的情况;肥皂水的量;(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插入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故填: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样品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
【分析】(1)根据硬水和软水鉴别方法分析;
(2)根据呼出气体的成分及氧气验证方法分析。
16.【答案】A;B;I;A;B;Ⅱ;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
【解析】【解答】根据题中图像,可从 I 瓶吸入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此时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空气经 I 瓶吸入人体内,呼出时,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呼出气体经 Ⅱ 瓶排出
观察两瓶中的现象。Ⅰ瓶中石灰水没有明显变浑浊,Ⅱ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
【分析】根据吸入的气体中不能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17.【答案】(1)化学
(2)打开;关闭
(3)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物理
(5)防止液体倒吸
(6)分别称量两个盛有液体的锥形瓶在吸气和呼气前后的质量
【解析】【解答】(1)动植物呼吸是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
(2)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到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些;
(4)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
(5)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由于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丙瓶为安全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液体倒吸,发生危险;
(6)要得出正确结论,还需定量测定,即分别称量两个盛有液体的锥形瓶在吸气和呼气前后的质量。
【分析】根据动植物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分析。
18.【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氧气
(3)二氧化碳
(4)②③①
【解析】【解答】(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A中时,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2)实验二中,向两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故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故实验二中,向两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相等,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散逸到了空气中,没有称量二氧化碳的质量;(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读数。故实验步骤依次是②③①。
【分析】(1)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
(2)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3)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放出气体分析
(4)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分析
19.【答案】(1)接触越充分(或接触面积越大等,合理即可)
(2)O2(或氧气)
(3)散热(合理即可)
(4)导电
【解析】【解答】(1)A实验模拟的是爆炸,当通入的空气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爆炸,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
(2)B实验中,呼出的气体会使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空气会使木条持续燃烧一段时间,因为氧气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得出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不同;
(3)浓硫酸遇水放热。稀释浓硫酸时,应该用玻璃棒搅拌散去热量;
(4)D实验中灯泡会发光,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分析】(1)A根据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2)呼出的气体会使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氧气的含量比较少。
(3)浓硫酸遇水会放热。
(4)石墨具有导电性。
20.【答案】(1)铁丝挨集气瓶内壁太近,或高温物质溅到集气瓶内壁上
(2)增强导电性
(3)烧杯B中酚酞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4)氧气O2
【解析】【解答】(1)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不正确是铁丝挨集气瓶内壁太近,或高温物质溅到集气瓶内壁上,集气瓶内壁受热不均而炸裂。
(2)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水时,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3)C实验中,浓氨水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B中,形成氨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B中酚酞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4)D实验是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氧气具有助燃性,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伸入空气中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立即熄灭,所以主要对比的是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1)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纯水几乎不导电。
(3)浓氨水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氨水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4)氧气具有助燃性。
呼出的气体含义比较多的二氧化碳、水,但是氧气比较少。
21.【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滴加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
(3)B;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解答】(1)实验一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在实验二中,要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可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滴加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3)实验三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B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观察到B烧杯中溶液变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1)根据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分析。
(2)根据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二中,要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可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滴加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分析。
(3)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
22.【答案】(1);氢元素和氧元素(H和O)
(2)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3)偏小
【解析】【解答】(1)电解水原理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后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由此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多少可用澄清石灰水,通过观察是否浑浊半段含量;因此操作是: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3)俯视读数偏大而实际偏小。
【分析】(1)根据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3)根据量筒俯视读数实际体积偏小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实验03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同步试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文件包含实验03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原卷版docx、实验03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同步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第2课时课时练习,文件包含第一单元课题2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试卷学生版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docx、第一单元课题2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试卷教师版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