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关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关雎》 |
教学目标
| 1.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 |
2.学习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 | |
3.背诵诗歌。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 |
教学重点 |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
教学难点 | 诗歌的赏析(说)和用白话写出本诗的主要情节。 |
教学方法 | 朗读教学法、问题探索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
教学时数 | 一课时。 |
教学准备 | 学生预习诵读,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一代,我们应该吸取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首篇--《关雎》。 二、简介《诗经》和课题 1.简介《诗经》 (提问讲解、课件显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五百年内流传的305篇诗歌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有描写劳动生活的;有反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有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还有描写爱情婚姻生活的。《诗经》以四言为主,间有杂言。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直陈其事,直截了当,明快淋漓;"比"--以彼物比次物;"兴"--寄托,即托事于物,先言它物以引所咏之辞。) 2. 简介课题 《关雎》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的民间情歌,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诗中写一个男子爱慕思念一位美丽贤淑、勤劳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寝,梦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与少女结为夫妇,和谐美满地生活。诗中描写的爱情,清新朴素,乐而不淫,充满着健康纯洁之气,影响深远。 三、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抽查、课件显示) 关雎(jū)窈窕(yǎo tiǎo)淑女(shū)好逑(hǎo qiú)参差(cēn cī) 荇菜(xìng)寤寐(wùmèi)辗转(zhǎn zhuǎn)瑟(sè)乐之(lè) 四、朗读课文 先请一学生读,老师指导,再自由读、全班读。 五、讲解课文 1.讲析课文 本诗共20句,分为三章。(按章分组学习,每章学习先由小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的涵义,概括本章的内容,老师再订正。课件显示每章大意) 第一章(前4句):以河洲上关关和鸣的雎鸠起兴,抒写男子对少女的一片痴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起兴。 第二章(中间8句):进一步刻画男子心仪的少女美丽勤劳,表现男子为少女长夜不寐,相思绵绵。 “流”用得妙!描绘了少女顺势打捞荇菜的忙碌而优美的姿态,生动传神。 第三章(后8句):直抒胸臆,写出愿望实现后的欢乐。 “琴瑟友之”表示和睦相处,亲密相爱。"钟鼓乐之"写出了婚礼的热闹场面。 2.背诵全诗 六、小结 1.主题:(课件显示) 本诗写一位青年男子对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率直、淳朴、真挚、健康的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艺术特色:(课件显示) (1)用“起兴”。 “兴”即触景生情,托物兴辞。这种委婉含蓄、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多次运用,产生了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鸠成双成对联想到君子淑女终成眷属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采用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 各章大致相同,更换几字使内容递进,逐层抒发强烈感情,读起来节奏鲜明铿然。
|
本课作业 | 发挥想象,用白话写出本诗的主要情节。 |
板书设计 |
《诗经》
单相思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设计,共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关雎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关雎教案,共4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关雎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关雎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安排预习,课堂教学,寓诗于画,内容感知,古今联想,解读诗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