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古诗文积累,现代文阅读,作文以下两题,选做一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A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奠基(diàn) 揩拭(kāi) 硕果(shuò) 惊心动魄(pò)
B.巅峰(diān) 点缀(zhuì) 粗拙(zuō) 至死不懈(xiè)
C.梳头(shū) 迟钝(dùn) 污秽(suì) 酣然入梦(hān)
D.秩序(chì) 商酌(zhuó) 谦逊(xùn) 仙露琼浆(qióng)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骋 薪金 绷带 悲天悯人
B.疙瘩 碾子 堡磊 鞠躬尽瘁
C.取蒂 竹篾 妥帖 心有灵犀
D.碟子 犁耙 褪色 千钧重负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园里,老人悠闲聊天,孩子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B.爱国爱家是亘古不变的人生情怀,应融入我们整个生命。
C.同学们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八点钟大家不期而至,没一个人迟到。
D.这帮血气方刚的青年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肆意挥洒,书写最美的青春华章。
4.(3分)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助词、拟声词、形容词。
B.驿道是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在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C.“读什么书坐什么车他们心里都清清楚楚。”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唐代欧阳修通过《卖油翁》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5.(4分)仿照划线句子,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1)是 ;宽容是吹开锁闭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2)是
6.(7分)名著阅读。
(1)下面一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语段中的他指 (人名)。
“我的好小火儿”,我对孔塞伊说道,“我告诉他说‘鹦鹉螺号’受到巴布亚土著人的威胁了,他总觉得我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回答我时的语气总带点儿嘲讽的意味,因此,我所能告诉你的就是,相信他,放心地去睡你的觉好了。”
(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7.(7分)综合性学习。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父母养育子女,不求回报:子女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当然,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更是一种更为可贵的品德。学校将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孝”论述积累】
(1)同学们到敬老院探望李奶奶回来,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能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B.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孝”活动策划】
(2)学校将开展“孝亲敬老月”活动,请你完善活动方案。
●主题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宣传动员
①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时间,向全校师生宜读《孝亲敬老活动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开展孝亲敬老活动。
②A.
●活动实施
①小组收集孝亲故事或相关名言警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展示。
②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
③B.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
8.(10分)默写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双免傍地走, ?(《木兰诗》)
(5)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教顾《爱蓬说》)
(7)古时诗人几乎都“登高必赋”,但他们登高赋诗,表达的感情却是各不相同的。“ , ”(杜甫《望岳》)表达的是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 ”(王安石《登飞来峰》)两句诗富于哲理,表达的是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9.(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有龙则灵
②斯是陋室
③往来无白丁
④可以调素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体制短小。
B.文章开头写山、水,以类比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C.作者通过描写居室环境清幽、交往人物博学和日常生活高雅表现出自己“惟吾德馨”的品质。
D.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赞扬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4)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陋室主人和颜回的生活态度。
【链接材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0.(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②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③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④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⑤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选文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表现叶老的优良品德,请简要概括。
①认真地描文章标点。严谨认真。
②
③
④及时给“我”回信,情深意重。
(2)作者在第①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3)下列文字出自第④段,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加以赏析。
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5)读了文章,一位同学写了一则对联评价叶圣陶先生。下列对联中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源于仁心,成于①________,②________誉满天下
出自③________,为在大气,文章名传④________
A.①细处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内外
B.①小节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八方
C.①细处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内外
D.①小节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八方
11.(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他说我不是一头蠢驴
韩毓海
①我的老师柏庆禹于2020年9月4日去世了,离第36个教师节只差了6天。
②在我的求学生涯里,柏老师是第一个懂我的人。
③如今的我怎么成了北大中文系的教师,而且怎么就成了别人眼中“非典型”的中文系教师?想来想去,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遇到了我的柏老师。
④在遇到柏老师之前,我喜欢的是数学,当时老师们说我很聪明,无非就是因为我很擅长解几何题。
⑤可惜这聪明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对数学的热爱,我萌生了一个极大的困惑——一切推演,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未解之谜”,只不过是为了证明早已存在的“前提”和“法则”而已。及至学到代数,我的困惑几乎发展为了绝望——所谓数学、所谓解题,无非就是永无止境地强化对于“规则”的确认。
⑥有谁家的孩子,是突然从聪明坠入愚蠢,由好学变为“厌学”的呢?在我看来,这如果不是因为遭遇了什么外在的特别的变故,那很可能是因为这孩子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他想不明白的事。这孩子“想太多了”,而他想到的问题,可能在既定的规范里没。
⑦在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看来,孩子喜欢胡思乱想起码算是“不专心”,是将来“一事无成”的先兆。
⑧记得有一回,我在数学课上提问说:“我见过锅、见过球、见过正月十五的月亮,就是没见过什么是‘圆’,数学教的东西,包括圆——通通都是不存在的。”
⑨数学老师愣了几秒,然后直截了当地说:“你脑子蠢得像头驴,再捣乱,你就给我出去!”
⑩同学们放声大笑,我被自己的这种“错误认识”吓坏了,从此以后,我不但对数学,甚至对“学习”都丧失了兴趣。到了初二,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确实就是一头蠢驴。
⑪今天看来,胡思乱想是孩子的本能,也是人的一种能力。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胡思乱想,通通变成规范的思想,倘若搞到极端,必定会毁掉人的想象力。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⑫少不更事的我差一点被那样的教育废掉。
⑬第一个指出我不是“一头蠢驴”的人,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中学时代的班主任柏庆禹,起因则是因为我的一篇作文《运动会》。
⑭在那次运动会上,我的工作是帮助参赛选手保管他们换下来的衣服,而柏老师在讲评大家的作文时,破天荒把我的文章挑出来仔细讲评了半节课。
⑮他这样说:“在运动会上,一般只有两种人、两个视角,一个是观众视角,一个是运动员视角,而这篇作文的‘奇特’之处在于:从另一个特殊的视角(保管衣服者)出发,把上述两种不同的视角沟通起来,这样一来,也就沟通了场内与场外,台上和台下。”
⑯他接着说:“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观察角度的独特’,因此,能够从‘个别’去表现一般,能够置身事外,又投入其中——而这样的态度叫做‘鉴赏’,这样的能力叫审美,这样的作品叫艺术。”
⑰他还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艺术的根源就在于“奇思妙想”。
⑱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柏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顿了一下,然后,方才徐徐地说:“这就是为什么——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在别处,就在于四个字——解放思想!”
⑲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被数学老师严厉禁止的“胡思乱想”,还可以被称为“奇思妙想”;知识不等于规范,因为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解放思想。
⑳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看世界、看事物不仅有一个视角,而是有多个视角,从多个视角看世界,叫审美,叫批判;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人身上有一种能力,使它区别于物,而人所具备的这种能力,就叫艺术能力。
㉑而那一天,我的柏老师告诉我,我不是一头蠢驴,因为驴不具备想象力。正因为我身上具备着这样一种叫“想象力”的能力——所以我不是驴。
㉒我永远记得那个秋天,永远想念那个秋天,在那个秋天,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摘自《中国青年》,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联系上下文,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数学老师愣了几秒,然后直截了当地说:“你脑子蠢得像头驴,再捣乱,你就给我出去!”
(3)文章第⑲﹣㉑段的首句连用三个“那一天”,你认为这样写好吗?请说说理由。
(4)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改为“我的老师”更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5)在学习生活中,或许你也有过与作者类似的“胡思乱想”。读了此文后,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胡思乱想”请联系自己的体验谈一谈。
四、作文(5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2.(55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书本中,我们遇到邓稼先、闻一多、鲁迅、杨绛等,他们的故事令人难忘;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让人感动和敬仰的老师、同学、亲人等。他们激励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成为我们心中耀眼的星星。
请以“你是我的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13.请选择下面一个情境作为文章的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情境一:班主任老师终于生气了……
情境二:再也回不去了……
情境三:她伤心的哭了……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奠基(diàn) 揩拭(kāi) 硕果(shuò) 惊心动魄(pò)
B.巅峰(diān) 点缀(zhuì) 粗拙(zuō) 至死不懈(xiè)
C.梳头(shū) 迟钝(dùn) 污秽(suì) 酣然入梦(hān)
D.秩序(chì) 商酌(zhuó) 谦逊(xùn) 仙露琼浆(qióng)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A.正确。
B.有误,“粗拙”的“拙”应读作“zhuō”。
C.有误,“污秽”的“秽”应读作“huì”。
D.有误,“秩序”的“秩”应读作“zhì”。
故选:A。
【点评】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骋 薪金 绷带 悲天悯人
B.疙瘩 碾子 堡磊 鞠躬尽瘁
C.取蒂 竹篾 妥帖 心有灵犀
D.碟子 犁耙 褪色 千钧重负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A.有误,“选骋”的“骋”应为“聘”。
B.有误,“堡磊”的“磊”应为“垒”。
C.有误,“取蒂”的“蒂”应为“缔”。
D.正确。
故选:D。
【点评】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园里,老人悠闲聊天,孩子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B.爱国爱家是亘古不变的人生情怀,应融入我们整个生命。
C.同学们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八点钟大家不期而至,没一个人迟到。
D.这帮血气方刚的青年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肆意挥洒,书写最美的青春华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ABD.正确;
C.有误,“不期而至”意思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的到来。前文“同学们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语义矛盾。
故选:C。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3分)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助词、拟声词、形容词。
B.驿道是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在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C.“读什么书坐什么车他们心里都清清楚楚。”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唐代欧阳修通过《卖油翁》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的判断。
A.有误,“闹”非形容词,是动词;
B.有误,“驿道”后加上“:”,同时去掉“是”;
C.有误,在“读什么书”“坐什么车”后加上逗号,
D.正确。
故选:D。
【点评】判断词性的方法:
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
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断。
5.(4分)仿照划线句子,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1)是 饱经飞沙走石的沙漠 ;宽容是吹开锁闭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2)是 是敲打谎言虚伪的冰雹。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句子仿写能力,仿写句子要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的要求。
注意要围绕“宽容”来写,要注意句式为:宽容是……的……,要注意选取一些自然的景象来说明,进行仿写。注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示例:饱经飞沙走石的沙漠 是敲打谎言虚伪的冰雹。
【点评】仿写完成后,要给仿写的句子“体检”。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能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
6.(7分)名著阅读。
(1)下面一段文字出自《 海底两万里 》,作者是 儒勒•凡尔纳 ,语段中的他指 尼摩 (人名)。
“我的好小火儿”,我对孔塞伊说道,“我告诉他说‘鹦鹉螺号’受到巴布亚土著人的威胁了,他总觉得我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回答我时的语气总带点儿嘲讽的意味,因此,我所能告诉你的就是,相信他,放心地去睡你的觉好了。”
(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分析】《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1)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识记能力。结合“孔塞伊”“‘鹦鹉螺号’受到巴布亚土著人的威胁”可知,这段文字出自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段话是内德对孔塞伊说的,内德把这件事告诉了艇长尼摩,所以,“他”指尼摩。
(2)本题考查观点表述,注意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理由。“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逐到野兽中去的”实际上观点是祥子悲剧的原因是客观因素;“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逐到野兽中去的”实际上观点是祥子悲剧的原因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可以大兵、刘四爷、虎妞、小福子等人对祥子的影响来分析;客观大素,可以从祥子逆来顺受、自暴自弃、堕落等个性分析。
答案:
(1)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尼摩
(2)示例1:大兵抢走祥子的车,刘四爷害怕祥子会继承自己的财产而赶走祥子,虎妞骗婚和小福子的死等都加重了祥的沉沦和堕落。祥子正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示例2:我认同乙的看法。祥子其实也很狭隘,有着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例如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顺手牵走了几匹骆驼,反映出祥子的自私。小福子死后,祥子逐渐走向堕落,甚至不惜出卖他人,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示例3:我认为把祥子变成“野兽”的,是“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旧社会。大兵横行霸道,刘四爷肆意盘剥,孙侦探敲诈,虎妞骗婚,正是这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了祥子的沉沦。
示例4:我认为,当时的社会与祥子自身的因素,共同把祥子驱赶到“野兽”中去。祥子经历了孙侦探骗钱、虎妞骗婚、小福子的死等变故,再加上他自私利己、懦弱妥协等性格缺陷,决定了祥子的悲惨命运。
【点评】对于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读,要熟读。对于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画图的形式把书的故事脉络理顺,帮助理解。
7.(7分)综合性学习。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父母养育子女,不求回报:子女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当然,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更是一种更为可贵的品德。学校将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孝”论述积累】
(1)同学们到敬老院探望李奶奶回来,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能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B.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孝”活动策划】
(2)学校将开展“孝亲敬老月”活动,请你完善活动方案。
●主题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宣传动员
①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时间,向全校师生宜读《孝亲敬老活动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开展孝亲敬老活动。
②A.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讨论“孝”的含义,呼吁同学“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活动实施
①小组收集孝亲故事或相关名言警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展示。
②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
③B. 布置“孝心”作业为家人做一件有孝心的事情。
【分析】(1)本题考查活动主题的理解和古诗文理解。
A.是与国家利益有关;
B.与品性养有关;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与老人有关,“有所养”与孝心也有关,所以可以引用;
D.与大义有关;
故选:C。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宣传动员除了国旗下讲话,还可以组织班会,进行黑板报主题设计等等,符合要求即可。活动实施要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围绕主题展开。
(1)C
(2)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讨论“孝”的含义,呼吁同学“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布置“孝心”作业为家人做一件有孝心的事情。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
8.(10分)默写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双免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雌雄 ?(《木兰诗》)
(5)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教顾《爱蓬说》)
(7)古时诗人几乎都“登高必赋”,但他们登高赋诗,表达的感情却是各不相同的。“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表达的是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两句诗富于哲理,表达的是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
(1)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2)山重水复疑无路(注意“疑”的书写)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安能辨我是雌雄
(5)青草池塘处处蛙
(6)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7)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9.(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有龙则灵 灵异
②斯是陋室 这
③往来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④可以调素琴 调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体制短小。
B.文章开头写山、水,以类比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C.作者通过描写居室环境清幽、交往人物博学和日常生活高雅表现出自己“惟吾德馨”的品质。
D.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赞扬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4)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陋室主人和颜回的生活态度。
【链接材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分析】【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灵:灵异;
②句意:这是简陋的房子。斯:这;
③句意: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④句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弹:调弄。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上,长到。绿,使……变绿。句意: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
②重点词: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句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
ABC.正确;
D.有误,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先贤的志趣。
故选:D。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章通过写陋室环境的清幽、交往人物的高雅、日常生活的超凡脱俗,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链接材料]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同样也表现了他的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答案:
(1)①灵异;②这;③平民,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④调弄。
(2)①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
②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D
(4)陋室主人借写陋室不陋抒写自己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却勤奋好学,不改其乐。这些都表明了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0.(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②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③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④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⑤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选文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表现叶老的优良品德,请简要概括。
①认真地描文章标点。严谨认真。
② 请“我”帮忙修润文章。谦虚谨慎。
③ 送别客人时礼节周到。宽厚待人。
④及时给“我”回信,情深意重。
(2)作者在第①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3)下列文字出自第④段,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加以赏析。
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5)读了文章,一位同学写了一则对联评价叶圣陶先生。下列对联中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源于仁心,成于①________,②________誉满天下
出自③________,为在大气,文章名传④________
A.①细处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内外
B.①小节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八方
C.①细处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内外
D.①小节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八方
【分析】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回忆,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的高尚品行,同时也提倡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沉痛缅怀之情。
(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由第③段“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可知,记述他修改文章虚心征求别人的意见。由第④段“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可知,记述他送客尽到礼节。由第⑤段“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可知,记述他内疚地给“我”复信。由第③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和第④段“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等可知,记述这些事件都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的品德。
(2)本题考查关键词含义的理解。“双层的悲哀”中的“悲哀”很好理解,表示人内心的痛苦,这里关键要理解为什么是“双层的”。根据第一段的事件,可知“悲哀”缘于叶圣陶先生的离世;又因为离世的时间是除夕夜,得知叶先生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双层的悲哀”。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结合语句内容,从“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中可知,运用动作描写;通过写叶圣陶先生如何送客的细节,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待人宽厚的特点。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由第③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可知,这是对上一段叶圣陶先生文字工作上待人宽厚的总结,再结合第④段“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可知,这一句又是引出下一段中后面先生日常生活中宽厚待人的内容。
通过上下文分析,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文字之外”中的“文字”是对上文先生在文字交往方面待人厚的特点;“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引出下文在日常生活方面对先生宽厚待人特点的叙述。
(5)本题考查阅读拓展。文章通过写小事情,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严谨认真、谦和的品质。所以①为:小节;②德行;结合“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所以③为:真意;④八方泛指周围各地。
故选:B。
答案:
(1)①请“我”帮忙修润文章;谦虚谨慎。②送别客人时礼节周到;宽厚待人。
(2)示例1:所谓“双层的悲哀”,一是叶老先生逝世,二是在这辞旧迎新、阖家欢乐的喜庆日子里离世,更让人感到悲哀。
示例2: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3)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叶圣陶先生远送客人的真诚,表现他待人宽厚。
(4)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文字交往方面待人厚的特点;引出下文日常生活方面宽厚待人的特点。
(5)B
【点评】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等。
(2)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深层感情,有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
11.(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他说我不是一头蠢驴
韩毓海
①我的老师柏庆禹于2020年9月4日去世了,离第36个教师节只差了6天。
②在我的求学生涯里,柏老师是第一个懂我的人。
③如今的我怎么成了北大中文系的教师,而且怎么就成了别人眼中“非典型”的中文系教师?想来想去,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遇到了我的柏老师。
④在遇到柏老师之前,我喜欢的是数学,当时老师们说我很聪明,无非就是因为我很擅长解几何题。
⑤可惜这聪明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对数学的热爱,我萌生了一个极大的困惑——一切推演,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未解之谜”,只不过是为了证明早已存在的“前提”和“法则”而已。及至学到代数,我的困惑几乎发展为了绝望——所谓数学、所谓解题,无非就是永无止境地强化对于“规则”的确认。
⑥有谁家的孩子,是突然从聪明坠入愚蠢,由好学变为“厌学”的呢?在我看来,这如果不是因为遭遇了什么外在的特别的变故,那很可能是因为这孩子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他想不明白的事。这孩子“想太多了”,而他想到的问题,可能在既定的规范里没。
⑦在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看来,孩子喜欢胡思乱想起码算是“不专心”,是将来“一事无成”的先兆。
⑧记得有一回,我在数学课上提问说:“我见过锅、见过球、见过正月十五的月亮,就是没见过什么是‘圆’,数学教的东西,包括圆——通通都是不存在的。”
⑨数学老师愣了几秒,然后直截了当地说:“你脑子蠢得像头驴,再捣乱,你就给我出去!”
⑩同学们放声大笑,我被自己的这种“错误认识”吓坏了,从此以后,我不但对数学,甚至对“学习”都丧失了兴趣。到了初二,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确实就是一头蠢驴。
⑪今天看来,胡思乱想是孩子的本能,也是人的一种能力。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胡思乱想,通通变成规范的思想,倘若搞到极端,必定会毁掉人的想象力。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⑫少不更事的我差一点被那样的教育废掉。
⑬第一个指出我不是“一头蠢驴”的人,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中学时代的班主任柏庆禹,起因则是因为我的一篇作文《运动会》。
⑭在那次运动会上,我的工作是帮助参赛选手保管他们换下来的衣服,而柏老师在讲评大家的作文时,破天荒把我的文章挑出来仔细讲评了半节课。
⑮他这样说:“在运动会上,一般只有两种人、两个视角,一个是观众视角,一个是运动员视角,而这篇作文的‘奇特’之处在于:从另一个特殊的视角(保管衣服者)出发,把上述两种不同的视角沟通起来,这样一来,也就沟通了场内与场外,台上和台下。”
⑯他接着说:“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观察角度的独特’,因此,能够从‘个别’去表现一般,能够置身事外,又投入其中——而这样的态度叫做‘鉴赏’,这样的能力叫审美,这样的作品叫艺术。”
⑰他还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艺术的根源就在于“奇思妙想”。
⑱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柏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顿了一下,然后,方才徐徐地说:“这就是为什么——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在别处,就在于四个字——解放思想!”
⑲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被数学老师严厉禁止的“胡思乱想”,还可以被称为“奇思妙想”;知识不等于规范,因为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解放思想。
⑳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看世界、看事物不仅有一个视角,而是有多个视角,从多个视角看世界,叫审美,叫批判;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人身上有一种能力,使它区别于物,而人所具备的这种能力,就叫艺术能力。
㉑而那一天,我的柏老师告诉我,我不是一头蠢驴,因为驴不具备想象力。正因为我身上具备着这样一种叫“想象力”的能力——所以我不是驴。
㉒我永远记得那个秋天,永远想念那个秋天,在那个秋天,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摘自《中国青年》,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联系上下文,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数学老师愣了几秒,然后直截了当地说:“你脑子蠢得像头驴,再捣乱,你就给我出去!”
(3)文章第⑲﹣㉑段的首句连用三个“那一天”,你认为这样写好吗?请说说理由。
(4)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改为“我的老师”更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5)在学习生活中,或许你也有过与作者类似的“胡思乱想”。读了此文后,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胡思乱想”请联系自己的体验谈一谈。
【分析】本文的作者满怀深情,用朴实的文字回忆了柏庆禹通过讲评“我”的作文让“我”重拾学习信心的事,表达了“我”对柏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仔细阅读文本,可知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第⑧段“我”在数学课上提出“没见过什么是‘圆’,数学教的东西,包括圆统统都是不存在的”。第⑩段数学老师说“我”“脑子蠢得像头驴”,致使“我”“不但对于数学,而且对于‘学习’也丧失了兴趣。到了初二,我的成绩就一落千丈”可概括为:“我”因为丰富的想象被数学老师骂作“蠢驴”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第⑭段“柏老师在讲评大家的作文时,破天荒地把我的文章挑出来,仔细地讲评了半节课”,夸“我”“观察角度的独特”、有“奇思妙想”“我身上具备着这样一种叫‘想象力’的能力”,让“我”找回了自信,可概括为:柏老师讲评“我”的作文让“我”重拾学习信心。
(2)本题考查词语的品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来具体理解词语的妙处。“数学老师楞了几秒”,“愣”属于神态描写,结合,上文的“我见过锅、见过球、见过正月十五的月亮,就是没见过什么是‘圆’,数学教的东西,包括圆——通通都是不存在的”内容,可知这个字写出数学老师因惊讶而呆住的样子;“直截了当”表示说话直接爽快、不绕圈子。结合数学老师的语言“你脑子蠢得像头驴,再捣乱,你就给我出去”,可知这里形象地写出数学老师直接、严厉的特点。
(3)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文章第⑲﹣㉑段的首句连用三个“那一天”,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那一天”的不平常,强调了对“我”的震动之大,让“我”重拾学习信心,表达了对柏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理解。原题目“他说我不是一头蠢驴”中的“他”是我的语文老师,“我不是一头蠢驴”是语文老师对“我”的评价,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改变了“我”的人生,意义重大,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所以在文中多次出现并点题。并且原题目“他说我不是一头蠢驴”用语尖锐,引人思考,“肯定别人说过我是一头蠢驴”,且富有悬念感,“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而“我的老师”这个题目则十分平淡、普通,不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也不能突出作者的情感。
(5)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题可从两方面来回答,不设统一答案,一方面可以谈论“胡思乱想”的好处,善于联系和想象对于我们的学习有一定的探究和创造精神,可结合“胡思乱想”对于学习的意义来谈。一方面可以谈论“胡思乱想”坏处,胡思乱想容易造成学习的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应该克服。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我”在数学课上的提问被数学老师视为“胡思乱想”,数学老师说“我”蠢得像头驴;语文老师(柏老师)破天荒地讲评“我”的作文,并称赞“我”“观察角度独特”,有想象力。
(2)“愣”,神态描写,写出数学老师因惊讶而呆住的样子;“直截了当”表示说话直接爽快、不绕圈子,形象地写出数学老师直接、严厉的特点。
(3)连用三个“那一天”,运用排比的手法,强烈突出“那一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表达了“我”对柏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不能。原题是语文老师对“我”的一句评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改变了“我”的人生,意义重大,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原题用语尖锐,引人思考,且富有悬念感,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而“我的老师”则十分平淡、普通,不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
(5)示例一:应该重视和珍惜自己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胡思乱想”。因为出现这些思想,表明我们在想象、在思考,说明我们思维活跃,有一定的探究和创造精神;这些思想,往往是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灵感,是智慧的火花,我们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并抓住它,它们也许正是我们创造的源泉。
示例二:“胡思乱想”不可取,应努力克服,养成专注的习惯。因为胡思乱想容易导致我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做事的效率低下,从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甚至会因此而采取一些不当的应对措施(比如放纵自己),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
【点评】赏析词句,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句式的结构特点等方面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四、作文(5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2.(55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书本中,我们遇到邓稼先、闻一多、鲁迅、杨绛等,他们的故事令人难忘;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让人感动和敬仰的老师、同学、亲人等。他们激励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成为我们心中耀眼的星星。
请以“你是我的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请以“你是我的星”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审题可知,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让人感动和敬仰的老师、同学、亲人等。他们激励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成为我们心中耀眼的星星。你有哪些让你尊敬、佩服、感动的人物?题目中的中心词“星”代表着明亮、美好的人物,在这篇文章中,“星”应该象征“我”最难忘、最敬重的一个人。行文中可以选取人物典型的事迹来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你是我的星
为了我们这个家,爸爸你常常起早贪黑地干活,像一颗星星。每当我抬头仰望夜空时,其他星星便都黯然失色了。
每逢假期,我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悠闲自在地躺在家里,我要陪父母下地干活,将父母布置的“家庭作业”一锄头一锄头地“写”在用汗水滋养着的土地上。每当我累得大汗淋漓时,爸爸你都让我去树荫下歇息一会儿。摊开双手,总有几个胖嘟嘟的水泡儿,调皮地在我手上玩耍。尽管它们是一副晶莹剔透的模样,却带给我难以忍受的疼痛。但看着炎炎烈日下,不停劳作的两个身影,干了汗水,起身又走到你们中间,挥起锄头,继续完成“作业”。
吃晚饭时,看见我别扭地捏着筷子的右手,你打开门,随即钻进漆黑的夜色里。不一会儿,你回来了,手里多了几个创可贴。你小心翼翼地撕开一个,然后轻轻地贴在我的手上。我抬头看见爸爸你的眼睛中仿佛闪动着点点星辉,那么温暖,那么明亮。
你总是给我创可贴般温暖的呵护,可这并不代表你溺爱我。
记得有一次,我失手将你送给爷爷的花瓶打碎了。望着满地的碎片,充满不安与恐惧的我突发奇想:当你问起来的时候,我就说是猫溜进来,碰倒了花瓶。
然而再怎么隐瞒,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几天之后,你便知道了真相,毫不客气地训斥了我一顿。事后,你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花瓶碎了没关系,大不了重新买一个。但是,诚实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如果一个人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他永远不会有出息。”我羞愧地看着你,黑发中夹杂的白发突然变得那么明显,像一根根银针,深深地刺进了我的心里。
教我做农活儿,教我做人,呵护我、养育我,你将从土地中汲取到的养分毫无保留地传输给我,你就像一颗耀眼的星,绽放出明亮的光芒,照亮我成长的路。日月更替,四季轮回,我渐渐领悟了你的良苦用心。每当我想在学习上偷懒的时候,眼前总会出现长年累月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你的身影。
一种爱,一辈子;一颗星,一片天。爸爸,你是我的世界里最耀眼的那颗星,足以让满天繁星黯然失色。
【点评】本文选材典型,情感真挚,于细微之处凸显精神,于平凡之处开掘深意。文章叙写了爸爸“教我做农活儿,教我做人”的事,他就是夜空中“耀眼的星”,他“照亮我成长的路”,主旨鲜明。文章中“星”多次出现,不仅多次点题,而且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13.请选择下面一个情境作为文章的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情境一:班主任老师终于生气了……
情境二:再也回不去了……
情境三:她伤心的哭了……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导语给了三个情景,选择其中一个情境作为文章的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不管以哪一个情景为开头,我们都需要往下进行联想,班主任老师终于生气了……他为什么生气,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气后的表现怎样,结果如何处理的,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她伤心的哭了……为什么哭;再也回不去了……谁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围绕这些情景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要写的内容。如果选某个情景作文,我们一定要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不管选哪个情景作文,一定要想象合理,内容具体充实,注意语言要通顺,结构合理,符合字数要求。
十秒的战争
班主任老师终于生气了,一声闷响——“啪”。是老师用力将戒尺敲向讲台。“注意听讲!”他响亮地强调着,却仍听到后排同学们满不在乎的窃窃私语。
“啪”又是一下敲下去。老师愤怒地举起手里厚厚的一叠试卷抖动着:“都考得很好!因此就不听讲解了吗?”老班将一叠试卷猛地一掀,“都是九十九分……九十七分……你们的成绩确实个个不错。但是,这是你们的真实的成绩吗?”他气愤地摊开他的笔记本:“有人拿走了老师的答案!”
笔记本上,刺目的一行纸张撕下后忙乱的锯齿。
我的眼皮猛地一跳,便心虚地低下头来——那张纸在测验时曾传到我手上。我利用了它,便将那张写满答案的纸继续往前传去,这下麻烦了!
老班的气愤的声音刺耳地响起:“参与作弊的,全部起立!”话音落下的第一秒——班里一片静默,我埋着头翻动书页,却清晰地听到左心房内猛烈地撞击跳动。
这怎么办?我急促地呼吸着,满脑子的问号和感叹号。天哪,东窗事发了吗?我心虚地环顾四周,都是个怀鬼胎的表情心态。一片心跳声中,没有人起立。
第二秒——“哐啷”有人乒乒乓乓地挪开课桌站了起来。现实一个,然后便稀稀拉拉地将近十个。桌子摩擦着地面刺耳地充刺着耳鼓。我该起立吗?我犹豫地直了直身子,却用眼光瞥见周围同学的一脸荡然。我便又弯下腰身,若无其事地翻看课文。手脚微颤地将课本抓得很皱。
第三秒——陆续又有人在心跳声中起立,我仍是关注着周围同学的动作。同桌轻轻地哼着小调,可她的手指却慌乱地搅在一起。那么,我能起立吗?老师会因此撤销我的班干部吗?我踌躇着。我期望所有身边的人都站起来。那样我就起立,我安慰着胸口中叫喊的良心。
第四秒——没有人再起立,我已是受不了心脏的抗议,我退了退椅子,双手撑住桌面,准备起立。我的心跳因这个决定再次加速起来。
第五秒——同桌扯住我的衣袖:“你真要起立吗?快坐下!”她的嘴唇快速扇动着,再次使我犹豫。“老师会怎么看你?你的班委还当不当了?”她凑近我小声而严肃地说着。我便又缩回了脚步。
第六秒——刺耳沙哑的铃声打破了沉寂,再也没有人站起来。老班什么也没有说,他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口长长的叹息,猛地又抓住了我刚刚舒缓的心,他在叹什么?他为什么叹气?
我隐隐有些害怕,那话音刚落后的第七秒。我的心因不安而再次剧烈的运动。第八秒,周围又响起了同学的嬉笑声。第九秒我忽然发现了什么。
第十秒,我也长长地叹了口气,站了起来。这十秒的战争,我赢了。我的对手,叫做谎言。
【点评】本文接着题干中的开头续写,很自然的引出下文内容。文中详细地描写了老师发现同学们考试作弊后让自己自动承认时的紧张的课堂气氛。作者运用数秒的方式行文,新颖独特。在短短的十秒钟,“我”的心理变化描写得复杂、多变,让人不由自主的跟着紧张万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心理描写真实、细腻。小作者有一定的写作基础。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B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生疏(shū) 楷模(kǎi) 闲暇(xiá)忍俊不禁(jīn)
B.修葺(qì) 遗撼(hàn)俯瞰(kàn)语无伦次(lún)
C.监督( dū) 矜持(jīn) 薪金(xīn)诲人不倦(huī)
D.涉足(sè) 秩序(zhì)耻辱(chǐ)目不窥园(kuī)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 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
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 你享受了 的过程。
A. 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B.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D.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A. “从”是介词,“瀑布”是名词。B.“辉煌”是形容词,“一片”是数量词。
C.“深深浅浅”“点点银光”都是并列短语。D.画线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红岩》中,“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首《囚歌》是甫志高写的。
C.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D.《骆驼祥子》中曹先生是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待人和善,被样子认为是“圣人”。
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
(1) 念天地之悠悠, .
(2) 一览众山小。
(3)浩荡离愁白日斜, .
(4) 柳暗花明又一村。
(5) 商女不知亡国恨, 。
二、阅读理解 (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题。(3分)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对这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B.“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想要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山茶(节选)
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夏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jiā)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花之最不耐开 牡丹之爱
B. 然石榴之久 康肃忿然曰《卖油翁》
C. 犹不及山茶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 历春夏秋冬如一日 一箪食,一瓢饮《论语》十二章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2)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3分)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
10.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2)小题。(4分)
(1)【甲】文用_____正衬,用_______反衬,突出蓬花的高尚品质。(2分)
(2)【乙】文中,山茶花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11~12题。(5分)
【材料一】
十二生肖,也叫属相,是与十二地支相配,用来记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中,猴列第九,即“申猴”。中国人对猴子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察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
【材料二】
为什么我们喜爱狠呢论造型可爱,羊和兔也不差论机灵乖巧,鼠和狗也够格论神通广大,更比不上呼风唤雨的龙。有意思的是,我们喜爱猴,却没有制造什么有关它的褒义成语。“沐猴而冠”“心猿意马”都不是什么好词。然而,相比较“蛇蝎心肠”“过街老鼠”,猴的形象并不差。这么一个既不太好也不太坏的形象,凭什么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细想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猴像人,有“人性”,我们在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猴形象的集大成者《西游记》为例,孙悟空调皮、古怪、爱捉弄人、向往自由、蔑视规矩,这些特征使他谈不上完美,却很接近一个真实复杂、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而孙悟空后来皈依佛门,追随玄奘普度众生的理想,历经磨难,成为盖世英雄,这恰恰也像是人在现实人生价值过程中艰苦跋涉。有不足也有追求,既滑稽又伟大,孙悟空是这样,人不是也很类似孙悟空复杂而饱满的个性,使他成为几百年来最脸炙人口的动物形象.
【材料三】
猴的形象具有广阔的延展性,可以寄托丰富无限的诠释意义。十二生肖里,怕是没有哪一个形象的文化衍生创作可以和猴相比了。想想那么多被我们所铭记的文化形象,恰恰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真实丰富。作为生肖形象的猴,在个性中包含了丰富的多面性,也具备向善、升华的可塑性。由此而创作出的艺术形象,老百姓往往喜闻乐见。譬如古代画像中以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民间传说中也有“水中携月”的猴子。在民众的意识里,默从来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服。猴的形象已经植根于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11.下列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
B. 人们喜爱猴,因此也制造了许多有关它的褒义成语。
C.孙悟空形象虽不完美,却成为了几百年来最脍炙人口的动物形象。
D.十二生肖里,猴形象的文化衍生创作最丰富。
12.根据材料,谈谈我们为什么喜欢猴?(2分)
(四)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20分)
难以逃脱母爱的法眼
①母亲节的时候,我买了一大捧康乃馨回家看母亲。父亲说∶“你妈又看不见,买这么多花干嘛”我说“妈喜欢了一辈子花儿,她闻得到,就值得。”
②母亲在院子里“练功”,一招一式,认真严谨。几年来,她一直风雨不误,不敢有半点马虎,仿佛肩负着某种神秘的使命。
③母亲眼睛看不见已经快8年了,她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想起来我就满心悚疚。每当我游历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总忍不住在心底生出一丝悲凉,若母亲还看得见,带她
来,该有多好。
④这就是母亲的遗憾,如此境地,想着的还是如何照顾我们。尤其是吃,厨房是母亲一个人的舞台。她做的饼是一绝,吃起来妙不可言,令人回味无穷,以至于有一次我忍不住和母亲说,真想吃您做的葱花饼啊!
⑤午睡的梦里都是她做的葱花饼的味道,醒来的时候还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
⑥起床后,看到饭桌上竟然真的有一盘热气腾腾的葱花饼,这不是梦,原来真的是它的香味飘进了我的梦里。那是失明的母亲为我做的,我仿佛看到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着,抖开面袋子,蹬面、加水、和面,又是怎样指挥着父亲生火、抹油、撒葱花。就为了自己儿子一个贪吃的念想,她在黑暗里折腾了两个多小时,靠想象还原着自己的手艺。
⑦母亲在黑暗的世界里,一心向阳母亲在寒凉的尘世中,一心向暖。
⑧小时候,我常常在网吧被抓了现行,也不知道是谁通风报信,母亲总是能够准确无误地逮个正着。我偶尔撒个谎,想出去撒个野,母亲眼睛毒辣,似乎总能读懂我的那点小心思,只要你和她的眼睛对视,就什么都别想瞒过她。
⑨我受到的一点儿伤害和委屈,在她眼里,就像衣服上掉落了扣子,或者破了一个洞,她总是无声地为我缝补,再悄然用她的爱,熨平。
⑩母亲的眼睛,从多年前的视线模糊到隐约可锁,终日挣扎在暗淡的光线里,直到有一天,终于连一丝一毫的事物都无法再看见。那一刻,母亲的眼睛,死了。即便如此,我依然无法在她那里讨得半点“便宜”。很轻微的一声叹息、刻意隐忍的一个喷嚏,都会引起她的不安,她就会不停地叮嘱我吃药、喝姜汤,她把衰竭的视力转化为敏锐的听觉,依然对我“严加防范”。母爱的法眼恢恢,容不得我有半点差池。
⑪这就是母亲毒辣的眼睛,细致入微的爱。
⑫“老妈啊,你这是想练成武林高手啊”我和母亲说。
⑬母亲笑了,却没有受到影响,仍旧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她的认真劲儿看着很好笑,而我却眼含泪水。母亲这么拼命地“练功”,的确是肩负着一种使命,那就是让自己健健康康,不给她的孩子再添半点儿乱。
⑭母亲的眼睛死了,可是母亲的爱,水远话着。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的孩子,哪怕我已人到中年,哪怕她已白发苍苍,我依然还是她不放心的孩子。我是她寄存在人间的,用她全部光阴兑换来的,舍不得花的一张支票。
13. 文章围绕“母爱的法眼”,依次写了母亲的多件事情,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4分)
母亲“练功”→____A____母亲逮住在网吧的“我”→___B____母亲发现“我”受到的一点伤害和委屈
14. 文章第②段“仿佛肩负着某种神秘的使命”中的“某种神秘的使命”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文章第③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16.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⑨段。(3分)
18.选文标题有哪些含义(4分)
(五)阅读选文,完成19~22题。(13分)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项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卸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而且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上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天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唤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9.选文的线索是什么(3分)
20.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4分)
21.赏析文章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全心全意”的表达效果。(2分)
22.选文表达了作者对“百合花”什么样的情感(4分)
三、写作(50分)
2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温暖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5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
“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请以“有________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5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2分)A 2.(2分)D 3.(3分)C 4.(3分)B
5.(5分) (1)独怆然而涕下。 (2) 会当凌绝顶。
(3)吟鞭东指即天涯。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隔江犹唱花。
二、 阅读理解(共55分)
(一)(共3分)
6. (3分)D (没有“想要归隐山林”的心理)
(二)(共14分)
7. (3分)D
8.(5分)(1)(2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爱”“何”各1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2)(3分)石榴的叶子一到起霜就会凋谢,而山茶花即使在下雪天也仍然开得那么茂盛。(“即”“脱”“荣”各1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9.(2分)则 是 此 花 也 者/ 具 松 柏 之 骨 /挟 桃 李 之 姿
10.(4分)(1)(2分)菊花 牡丹
(2)(2分)山茶花具有松树和柏树的品质,含有桃树和李树的风采,历经春夏秋季都始终不变。
【翻译】百花之中开得时间最短的,一开花就凋零的,是桂花与玉兰花;百花之中开得时间最长,并且越开越灿烂的,是山茶花和石榴花。然而,石榴开花的持久度远远比不上山茶的。石榴的叶子一到起霜就会凋谢,而山茶花即使在下雪天也仍然开得那么茂盛。这种花具有松树和柏树的品质,含有桃树和李树的风采,历经春夏秋季都始终不变。这不几乎是植物中的极品吗?
(三)(共5分)
11.(3分)B
12.(2分)猴像人,有“人性”,我们在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猴的形象具有广阔的延展性,可以寄托丰富无限的诠释意义;作为生肖形象的猴,在个性中包含了丰富的多面性,也具备向善、升华的可塑性。(写出2点即满分)
(四)(共20分)
13.(4分)A.失明的母亲给“我”做葱花饼(2分)
B.母亲看出“我”想撒谎出去玩(2分)
14.(2分)那就是让自己健健康康,不给她的孩子再添半点儿乱。
15.(4分)插叙(1分),交代了母亲眼睛失明的时间长和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遗憾(1分),表现母亲生活的艰辛(1分),表达了“我”未能带母亲游历的愧疚之情(1分)。
16.(3分)动作描写(1分),通过想象母亲在黑暗里摸索着为“我”做葱花饼的场景,表现了母亲做饼的艰难(1分),表达了母亲对“我”无私的爱(1分)。
17.(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我”受到的伤害和委屈比作衣服上掉落了扣子或破了一个洞,将母爱比作熨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1分),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1分)。
18.(4分)表层:“我”的一举一动、受到的伤害和委屈都逃不过母亲的眼睛(2分);深层:母亲的眼睛无法再看见,但母亲细致入微的爱永远活着,永远如影随形(2分)。
(五)(共13分)
19. (3分)百合花(或:百合花的成长过程)
20.(4分)排比、拟人、反复(答对其中2点,给2分),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2分)。
21.(2分)“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全心投入、坚定执着的特点。
22.(4分)表达了作者对“百合花”的喜爱(2分)和赞美(2分)之情。
三、 写作(50分)
类别
项目
一类卷
50—46
二类卷
45—41
三类卷
40—36
四类卷
35—31
五类卷
30分以下
内 容
(20分)
20—18
17—15
14—12
11—9
8分以下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基本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较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语 言
(20分)
20-18
17-15
14-12
11-9
8分以下
语言顺畅
没有语病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语言较通顺
语病不多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语病严重
文理不通
结 构
(10分)
10
9
8
7
6分以下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楚
能分段
条理较清楚
结构较混乱
条理不清楚
结构混乱
不能完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仿真模拟(AB卷)含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下列对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