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11 励志鼓舞类-2023年中考语文考场作文高频主题范文优选
展开励志鼓舞类—2022年中考语文学生优秀习作赏
三步让作文精彩纷呈起来
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是一个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思考,才能让命题作文精彩纷呈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和学生都经常困惑的问题,今天我们通过探索2022年的河南中考作文题目,看看哪三步能让命题作文精彩纷呈起来。
一、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
(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发声器”,我们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该如何对待各种不同的声音?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写作指导
1、化虚为实
认真读材料,明确中心词。第一个题目的中心词是“声音”,题目中的“声音”一词,材料中已经交代的很清楚,它不仅仅指人或者万物发出的声音,还可以是我们看到的各种信息,也就是看到的和听到的都可以。题审到这里,我们还要继续深入思考,因为此时的这个声音,依然还是个很笼统的概念,我们需要将这个“声音”“化虚为实”,将其转化成生活中一件具体的事情,然后再在这件事情上融入自己的情感或感受,概括出某一句话,或者一个画面,让这句话或画面贯穿全文,从而确保作文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2、选材表意
选新颖素材,确保感染力。新鲜、独到的素材才会让读者眼前一亮,选取素材的时候,要注意一般与特殊的有机结合,既要贯穿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亲切可感,能“留在心底”,还要选取那些带有浓郁的文化和具有诗意味道的、能寄托情感“美”的素材,既要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又要有独特的魅力,可以沉淀,可以升华,可以传承,可以增强文字的感染力。
3、注重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景的描写之中。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1)场景细节
场景细节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细致描写,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对故乡初冬景色的描写,“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就是准确、细致、生动地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外貌、动作、神态等,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地位、心理、情感等是一种手法。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社戏》中对双喜、阿发等小伙伴的描写。
三、下水作文
留在心底的声音
“一局棋而已。”外公含笑轻轻说出的一句话,是留在我心底最美的声音,如一朵丁香在心中绽放,历久弥新。
(开篇点题,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用一比喻,使文章增添美感。)
绿油油的叶子,黑黝黝的树皮,盘虬卧龙的枝干,外公家门口的那棵皂角树可是有点年头了,可一到夏天,它就甩开膀子,哗啦啦遮下一大片浓荫。树下有一张刻着“楚河汉界”的青石棋桌,桌旁散落着几只小木凳。外公就喜欢和隔壁老张头在据河而战,小时候的我则喜欢偎在外公怀里观战,一来二去就学会了下棋。
(景物描写,透出丝丝凉意,这样的环境下,下棋、观棋都是一件惬意的事,为下文下棋做铺垫,关键语句的出现就水到渠成了。)
那一次,老张头剩了三个兵,外公余了一匹马。仨兵虽小,但协调作战,外公几次想马踏他们,都被老张头巧妙化解。转眼,仨兵就攻到了“皇宫”。危急时刻,我抓起了外公的老将,不让老张头将军。
“哈哈哈”,两个老头儿大笑,我奇怪地看着老张头,他干嘛不生气呢?再回头看外公,外公也笑着说:“一盘棋而已,败不馁吗!”这句话我似懂非懂,但还是交还了棋子儿。
(第一次观棋,棋局描写详细,很自然引出点睛语句。)
长大后,我更喜欢观察俩人对战时的神情与对话。
(过渡句,自然引出下文的描写)
“哎呦,危险了!”外公的眉毛皱成了一座山,一只手撑着下巴,微笑着,盯着棋盘,自言自语着。
“快走,要不我回家睡一觉再来?”瘦瘦的老张头,左手捋着雪白的山羊胡,右手拿着一只棋子,轻轻地敲着棋盘,那脆脆的敲击声一下一下地响着,仿佛为树上的蝉鸣伴奏。
天上骄阳似火,叶底蝉声大噪,树下阴凉丛生,棋局胶着。
“别催,让我再看看!”虽然境况危急,但外公依然不慌不忙,冷静地思考。
“要不就投降!”瘦老头步步紧逼。
“再看看,再看看……”外公绵里藏针。
终于,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马跳进了对方老将的宫心之中。
“哈,这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瘦老头得意地拿起小卒,猛地砸向外公的马。
外公突然笑了,他毫不迟疑地拿起车,奇袭下去:“将军。”
瘦老头一下子懵了:“怎么会这样,你暗度陈仓啊!”
“大意失了荆州,哈哈……”围观者都大笑起来。
外公仍然淡淡地一笑:“一局棋而已,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再来!”
一阵微风吹过,吹动着外公的头发,一扬一扬的,旗帜似的。
(外貌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为点睛语句的出现进行层层铺垫。)
这次,我听懂了这句话,也看明白了外公恬淡自若的神态,这让我受益匪浅……
何止下棋,人生也是如此,看淡一时的输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及时调整好心态,努力前行,才是人生最好的态度!
(画龙点睛的议论,点明了文章主旨。)
“一局棋而已。”“胜不骄,败不馁”外公淡淡的几句话,时时回响在我耳边,成了留存我心底最美的声音,每每学习受挫时,它会鼓起我重新奋斗的勇气;有了一点成绩时,它又会让我再次冷静下来,从容前进!
(再次点题,前呼后应,点明这几句话对自己的影响,深化文章主旨。)
因为坚守
我在一个黄昏与他邂逅,沿着青石巷,青砖碰撞的咚咚声仿佛诉说着一段悠长的岁月。竹林在晚风中掀起浪潮,于橙黄的夕阳下,美得如一块琥珀。
记得与这位裱褙老人相遇时,他正在调浆糊。他用苍老的双手在木盆里翻涌,加入面粉,倒入水,有力而不乏温柔的手便忙活起来。手臂的青筋似枯藤缠绕,脸颊的汗珠似玛瑙般剔透。我拿着自己儿时的第一幅画来装裱,想将这份童年的美好记忆永远珍藏起来。
岁月的齿轮不觉转过三载。我来装裱的次数也日益增加。竹叶在晚风的婆娑中“沙沙”脆响。老人手握刻刀,正在修复一幅古画。我被猛地拽回三年前那个场景:夕阳西下,老人正调着浆糊,一个孩童正仰头观望。
只是那时没有花鸟草虫在店门口的青石上玩耍,也没有飘渺的山水画灵动地挂在木墙上罢了。我望着这位裱褙人,他正端详着一幅工笔画:两只白鹭在水草旁嬉戏,一只翘首眺望,一只弯颈翱翔。
这幅画独有妙处,可惜原来的白色已黯然至极。也许他想守住这份美好,便用刻刀修复好褪色与断痕,提笔,沾染白粉,调匀,上色,古人的画瞬间焕发神采,画面依旧美妙。看来,再古老的画,一经裱褙匠的装潢镶饰,便会重现生机。我对此赞不绝口,这位裱褙匠,用刻刀与画笔拢聚起被岁月冲散的明丽,用精湛的技艺为古画注入活力,抚平岁月的棱角与裂纹,让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美好。
而那份美好,是因为他的坚守,才得以修补。
裱褙技艺起源于晋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时光的变迁中,历久弥新。这位裱褙匠,不仅是守住了一幅幅曾经美好的名画,还守住了这种传统的技艺,更守住了那份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不久前,我再次走进青石巷,他依旧倚在木桌旁屏气凝神。一杯龙井,散发着清香,他望着茶叶沉沉浮浮,聚聚散散,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慨叹。
竹林依旧在夕阳中摇曳,美得依旧如块琥珀。“敢捡残山取剩水”,这是裱褙匠的勇气与信念,这份美好,不会被岁月揭裱,而是被他——一位裱褙匠,用精湛的技艺与坚守的品质,封存心底,永不湮灭。
我为那些被抢修、被重现美好的古画们感到幸运,更为那些传承裱褙技艺的匠师们喝彩!正是他们的全心付出,才讓这份传统技艺不会湮灭,才让这些珍贵的画卷永远留存下来!
竹间露水依旧剔透,裱褙匠的小屋依旧古朴,心底那片风景依旧迷人,只因为那份坚守。
那句话,带我穿越青春雨季
终于放暑假了,同学过来玩,在我的书架橱窗里发现了一叠手绘画稿,她狐疑地问我:这是同一朵花,你为什么要画这么多张?
我笑着从她手中接过那些画稿,转身把它们摊到了窗台前,是该让阳光晒晒了。
读初二那年,我是个沉默的小姑娘,同学都在埋头紧张学习,只有我无所事事,上课塞耳机听歌,在本子上乱画,下课头一倒就睡觉。
谁说少年就不识愁,尚未满十五岁的我早在心里盛开了大片的哀愁。父亲酒后说过“生个女孩儿有何用”,那句话像一把尖利的匕首把我最后的一点自尊自信给剥离殆尽。我这个没用处没出息的女儿,大概也只能读个初中,然后早早离家出远门打工去吧,既然如此,又何苦还要挣扎。
直到有一天,年轻的实习班主任冷不丁抽走了我手臂下乱涂乱画的练习本子,那是个师范学院大四的学生,清秀的脸庞上带着青春特有的朝气。我抬起头来漠然地瞪了她一眼,然后在她的示意下皱起眉头跟着她步出了教室。
在撒满阳光的走廊里,她饶有兴趣地翻看我的本子,一页一页地翻,看得很慢很细致,正当我没有了耐心的时候,她开口了:“画得真不错,可以送给老师吗?”她像个孩子一样在我面前扑闪着眼睛,小心翼翼的语气里充满期待。
等我再回到教室座位,已经是下课了,我照例把头埋了下去枕在臂弯里,这一次,却没有睡觉。不知道为什么,先前走廊里过于灿烂的阳光带来的不适感,一忽然在咽喉里变成了哽塞,我想起小时候的梦想,那与画画有关的梦想……她说我可以重拾梦想,以美术生身份去考重点高中,机会将很大。
可是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色彩的我,真的能行么?
细心的她再度伸出手,带给我一株野草一样的植物,顶端却盛开着一朵美丽无比的花儿——百合花,她笑着向我解释,百合没开花之前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要证明自己不是野草的唯一办法就是努力开出洁白的花朵。
“你现在就是一株还没开出花儿的百合。”她握住我的手。
后来,年轻的她结束实习回去了,而我,竟真的像换了一个人,开始做一个好学生。我专心听课,抓紧每一个课间抄录大段大段的笔记,我也认真画画,铅笔秃了一支又一支,水彩用完了一盒又一盒。当有一天百合花完成了绽放,自然而然也就到了我蜕变的时刻。
记忆款款,我的讲述终于完毕的时候,同学起身轻轻拥抱了我。而躺在窗台上的那叠画稿正在阳光下,散发着持久而美丽的光芒。
“你现在就是一株还没开出花儿的百合。”那句话仿佛又回荡在我的耳边。
成长中的那束光
打开电视,屏幕上是朗朗那熟悉的身影。一束束温柔的光聚焦于他,一串串悦耳的乐音如流水般从他的指尖流出。我静静地聆听着,又仿佛回到了那个舞台,又仿佛看到了那束光……
三年级那年,妈妈斥巨资给我买了架海伦钢琴。那天的情景至今都历历在目。在楼梯口,爸爸和几位壮汉抬着架大钢琴,满身大汗地喊着:“一二三!一二三……”耳边是妈妈苦口婆心的教导。尚幼小的我对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期待。转眼间两年过去,我也开始能弹出一首较完整的曲子了。钢琴老师为我精挑细选了一支曲子,让我回家好好练,在元旦时上台表演。听完这番话,我乐得嘴都合不拢。于是回家后,我立刻开始了苦练。时间飞逝,转眼间到了年末,老师举办的元旦晚会也如期开始了。我穿上最鲜艳的小裙子,独自站在后台,心里那叫一个紧张不安,连手心都布满了汗。终于,主持人念到了我的名字。我仿佛失去了灵魂似的,缓缓上了台,坐到了钢琴面前,脑子里一片空白,琴谱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一束光,我梦寐以求的光,柔柔地照在我脸上,但只映出了我苍白的脸和颤抖的双手!全场人都注视着我,望着我的小红裙。最终还是钢琴老师匆匆递上一份琴谱,才给我解了围。事后他竟然没过多责备我,还跟我说明年有个钢琴比赛,他可能会让我去。“只是你要将心态放好。”他指出。怀着心中的愧疚与感激,我再次开始了一年的苦熬。每天几小时的练习,枯燥的曲子,一切都让我有些心灰意冷了。我麻木地走到客厅,电视上是朗朗在演奏。啊!那束光,是多么神圣,又似乎多么遥远!我体内忽然涌进了一股干劲。就为了这束光,我也要努力,不是吗?又是一年。我依旧像当年一样站在台下,主持人再次念到了我的名字,但我不再那么慌张了,还蛮镇定地上了台。坐到了钢琴前,抬手之际,一束光照耀在我身上。在这一刹那,我看到了彩虹,看到了信念,更看见了梦想。随着指尖的一个个音符蹦出,我更加淡定、自信。弹毕,我站起身,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掌声长响不息,被光束照耀下的我的影子是如此熟悉又陌生。泪水瞬间涌进眼眶。这束光,我终于向你奔来了。
别着急,慢慢来
“请考生铺好纸张,准备书写……”我紧张地站在桌前,手不停地哆嗦着。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现场书法比赛。没有熟悉的环境,没有老师的指导,一切都要靠自己。我闭上眼睛,长舒一口气,回想着老师在赛前的叮嘱:“别着急,慢慢来,你可以的,加油!”我睁开眼睛,拿起毛笔,蘸墨,刮墨。“开始书写。”我握紧毛笔,手臂运力,气息调匀,开始落笔。“慢慢来, 慢慢来。”我小声哪囔着。第一个“千”字写好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好像也没那么困难,于是我放松警惕,开始自由书写起来。写完几个字,监考老师走过我的身旁,小声提醒我:“同学,你得写慢一点。”我如梦初醒,仔细-一看,自己刚刚写过的那几个字的确轻浮潦草。我不得不再铺张纸,重新写。这一次我小心翼翼,注意速度,拿好毛笔,手臂不抖,气息调匀。轻落笔,慢行笔,缓收笔。第一个字完成,第二个,第三个……第一列完成, 第二列,第三列……不紧不慢,不急不躁,悠然间,我写的柳宗元的《江雪》已经接近尾声。“距离结束还有十分钟,请还没有完成的同学抓紧时间。”我有些着急了。老师转到了我的背后,飘来了一句“别着急,慢慢来,能写完”。这句话如炎热夏天里的一-缕清风,抚平了我急躁的内心。我深吸一口气,写最后一个字了。“注意字形,粗细对比,折笔时干净利索。”我小声提醒自己。终于写完了,我放下笔,再看整幅作品,横画有骨,竖画有力,点画圆润,气势雄浑,我将自己对《江雪》的理解用书法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老师一张张地打分,结果出来了,我的作品竟然是一等奖!“别着急,慢慢来。”这句简单的话语给了我巨大的力量,让我能平稳发挥,赢得比赛。它不仅在书法方面有重要作用,在人生道路上也有指导意义。在我焦急烦躁时,茫然迷惑时,自我怀疑时,我将告诉自己不要着急,厘清头绪,慢慢来。“别着急,慢慢来”,慢下来,享受过程,你会发现新的乐趣。
你的馈赠,点燃了我
不期待报酬的厚礼是馈赠 ——题记
从小收到过无数礼物,我喜欢它们,哪怕一支钢笔,一块橡皮,都能够使我无比高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认为礼物是建立于物质之上的,是物质主义让我忽略掉许多近在咫尺的馈赠……不懂用心感受,以为看不见就不存在。
一直以来我和父亲都不善言谈,父亲从未与我们玩耍,从未给我们挑选礼物,我常沉思于“是否拥有父爱”的话题中。因为父亲的冷淡,也让我每每与同学谈及自己父亲时都感到失落,直到那件事后,我才慢慢体会到父亲对我无言的爱的馈赠。
“那妈妈先回去喽,听爸爸的话哦!” 妈妈说完就走出了病房,病房里只剩下我和父亲。这已经是我住院的第五天了,爸爸一下班就赶来医院陪我了。即使理解父亲的不易,但心中依旧有着不愿意,因为和父亲单独相处很尴尬。许久,父亲一直在处理工作上的事儿,我在一旁看动画片。突然,父亲合上电脑说 :“我们来做灯笼吧!”眨了眨眼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好啊!”我特别爱做手工。父亲站起来理了理衣服,说:“那爸爸下去买点报纸。”用手在半空中点了点,让我躺好,便下了楼。
我也不由自主的坐到窗边,看着远走的父亲,他那粗壮的双臂,自然地垂在疲劳弯曲的身体两侧,就这样,父亲在月光映衬的小路上越走越远,消失在了黑暗的转角。思绪牵动着我本已冷漠的心,心也牵动着本已禁锢的思绪……
不久,病房的门“咯吱”地被推开了,父亲轻悄悄的走进来,手里攥着一大叠报纸,用手撑着膝盖坐了下来,说:“来!爸爸给你做个灯笼!”于是我也坐到了床前 ,就看父亲用布满青筋的手,摆弄报纸,衣袖划下的汗还未干,依旧在父亲炽热的手背上流淌。但父亲并未喊热,只是一心将报纸捧在手心里翻折。不知过了多久 ,父亲用指尖在折好的圆纸片上撕出了一个洞,大吸一口气,就将气吹进纸片,原本扁扁的纸片,慢慢鼓胀起来 。突然,父亲抬起头欣喜地说 :“大功告成 !来看看。”他赶忙递给我,并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我轻轻地捧过灯笼,转着看了看,往里瞧了瞧,说:“哇!好高级啊!”心中怀揣着兴奋,这是父亲第一次如此用心地送我东西。我便整晚都提着在病房里走来走去。
晚上,父亲接完客户的电话,站在阳台,无力的双臂搭在栏杆上,望着远处,嘴里吐出的白烟,缭绕在他的身旁。我又回过头看着床前的灯笼,昏暗的黄光朦胧了我的眼睛。原来父亲一直用着不止的汗水、辛勤工作的态度、不善言表的性格馈赠于我浓烈的父爱。我也暗暗下定决心,好好学习,长大后不再让父亲如此操劳。
是父亲,是父亲爱的馈赠,让我不再怀疑,不再自卑,让我有大方谈吐的勇气,点燃了我追逐梦想的斗志。因为我知道父亲壮实的双臂,永远是我结实的后盾。从此,那股气将永远充盈在那灯笼里,父爱也将永远贮存在我心间。
一切皆有可能
午后温暖的阳光撒在操场上,撒在我的身上,撒在A老师的身上,淡淡的花香弥漫在四周,在阳光中与A老师四目交汇,嘴角勾起好看的弧度。走进体育馆,刚跑完热身跑,呼吸尚未平复,大口的喘着粗气,地板上已铺上了墨绿色的垫子,A老师站在垫子旁,拳头握紧,从变了色的大拇指指甲盖上看出了力道。帽檐的阴影投在她的脸上,即使看不清五官也着实令人打了个寒颤。我连忙小跑过去。今天做前滚翻练习,看着同学们完美的动作,我心里直打鼓,有些忐忑,有些害怕,很快就轮到我了,蹲在垫子前,脑海中想着示范动作,两眼一闭,双脚一蹬,头顶传来强烈的痛感,而我却依旧停留在原地,A老师在一旁看着我,什么话也没有说。沮丧的走到队伍末尾,看着同学们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心里满是羡慕,怎么别人能做到,而我却不行呢……A老师说完注意事项,便让同学们自己练习。只见她走到一块垫子旁,蹲了下来,向我勾了勾手指。老师找我干什么,不会是要批评我吧。疑惑地走到垫子前,”快,再做一遍!”阳光从外面照进体育馆,照在A老师黝黑的皮肤上,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边。再次蹲在垫子前,心里满是担忧,担心依旧翻不过去,担心痛感再次袭来。一回头映入眼帘的是A老师明亮的眼睛“怕啥,下巴收紧,双脚一蹬就过去了,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朴素的语言,不知为何令我突然安心了许多,回想着老师的指导,一切皆有可能。双脚一蹬,背上传来一股托力,给予我无穷的动力,眼睛一睁,我翻过来了!心中的欢喜止也止不住。“这不是好样的吗!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A老师竟微微的笑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她笑,她笑起来嘴角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好看极了。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时刻挺直的后背,在阳光中留下长长的影子……A老师所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现如今完美的前滚翻动作,更是鼓励与温暖,让这个胖胖的女孩,有了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能够勇敢地面对每一次挑战。自信地站在青春的舞台中央,稚气未脱的脸庞能够迎风微扬,让我盛开,绽放,一路勇敢,一路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