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3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备考2023】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专题16:八下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3】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专题16:八下文言文阅读,文件包含备考2023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专题16八下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备考2023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专题16八下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2022广西北部湾中考真题)时光里的陶渊明,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肴,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其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速,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潜传(节选)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①。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出自《晋书》)
[注]①属文:作文章。
1.下面对《饮酒》(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以草庐开篇,叙免除喧扰的归田生活,起笔舒缓,“在”—“无”,转折有势。
B.三四句巧用设问,转换叙事角度发问,颇富情趣,答语精炼,一语中的,超凡脱俗。
C.以“采菊”“见山”造悠然之境,寄情山水,投身自然,物我分离,不工而工。
D.全诗集叙事、议论、绘景于一体,自然理趣与个人志趣相映,言有尽而意无穷。
2.下面对《桃花源记》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缘溪行”拉开故事序幕,溪水通幽、桃林奇美,为桃花源的出现自然铺垫。
B.“皆叹惋”意蕴丰厚,从中感受到渔人所说的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巨大。
C.渔人辞别桃花源后,得其船并循来时路而返,这与渔人入桃花源的情节形成照应。
D.作者通过真实存在的桃花源,寄托政治理想,反映美好愿望,笔多曲致,富有波澜。
3.用“/”给《陶潜传》(节选)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义 熙 二 年 解 印 去 县 乃 赋 《归去来》
4.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时殊世异,有些词语沿用至今,但词义已发生变化。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6.《桃花源记》三处出现过历史时间名词,即“晋太元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请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7.时光流转,四季更迭,古往今来,陶渊明备受推崇,成为跨越时代的“大家”。唐朝的李白、杜甫、孟浩然,宋朝的苏轼、欧阳修、朱熹,现代的鲁迅、朱光潜等都言之谆谆。请联系以上诗文,探究陶渊明受推崇的原因。
二、(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沿山袭谷,枝头树杪①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亦席,亦声歌,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②。
【注】①树杪(miǎ):树梢。②沉沉昧旦: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有删减)
【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宋元《小石潭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山下望如星河倒注( ) ②头不得顾( )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④乃记之而去( )
9.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D.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父 叔 辈 张 灯 龙 山
11.翻译下列句子。
(1)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甲】文描绘龙山放灯的盛况,【乙】文描写小石潭环境的清冷,请结合下面的文言小贴土,说说【甲】【乙】两文各自寄寓的情感。
【文言小贴士】张岱在《陶庵梦忆·序》中说:“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三、(2022山西省中考真题)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13.辨其音·走进文本: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好语似珠B.好学不倦
14.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悟其理·丰富思想:《礼记》中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请摘抄下面诗中告诉了我们“至道”的诗句,并将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批注在相应位置。
16.取其精·学以致用:《论语》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一句作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
温馨提示:①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选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论语》中的其他语句。
四、(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说
唐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爱莲说
北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问说(节选)
清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完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能:才能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
C.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破:破解
D.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耻:耻辱
19.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写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抒发高雅的情趣。
B.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C.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人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D.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后面几段主要阐明了“问”的重要性。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五、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桃花源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①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②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③;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甫:始,才。②洵(xún):确实,诚然。③浣衣:洗衣,洗涤衣物。
21.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
(1)阡陌交通( ) (2)不事生产者( )
(3)欲穷其林( ) (4)自恨不如远甚也( )
2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以为此家之中B.屋舍俨然/偶舍骑步行
C.余顾而慕之/而妇人汲井且浣衣D.盖江北之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24.【甲】【乙】两文段所描绘的生活场景相同吗,为什么?
2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六、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哂: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26.解释加点的字
(1)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_____________
(3)或请重法以禁之_____________ (4)民之所以为盗者_____________
27.用“/”为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2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路不拾遗,外户不闭。
29.唐太宗认为百姓沦为盗贼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七、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①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③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不以物伤性B.不可知其源/其势益张
C.出淤泥而不染/隶而从者D.心乐之/以天下之所顺
3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斗:北斗星)B.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字)
C.以其境过清(清:清澈)D.穷耳目之胜(胜:胜景、美景)
32.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的文体都是“记”,都是由写景叙事入手,而后转入抒情议论,结构清晰严谨。
B.【甲】【乙】两文段都写水,【甲】文侧面烘托潭水的清澈;【乙】文段正面描写江水的浩荡壮阔。
C.【甲】文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逢”不仅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凄苦的心境,寓情于景,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D.【乙】文第一段先写黄州附近长江的浩淼水面和壮阔气势,再写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这样写点出造亭的目的和文章题意。
33.把【甲】【乙】两文段的画线句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
34.柳宗元和苏辙都是被贬谪后而分别写出【甲】文和【乙】文,但两文所表达的情怀不同。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更欣赏哪种情怀呢?请结合【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情怀,谈谈你的看法。
八、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
东安①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东安:县名,在今湖南省境内。②作鼠一轴:画了一幅装裱好的鼠画。
3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佛印绝类弥勒/猿则百叫无绝
B.其两膝相比者/择其善者而从之
C.作鼠一轴/衡于虑,而后作
D.罔不因势象形/未若柳絮因风起
36.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卷十,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著名散文家。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断句划分为“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C.【甲】文中“大苏”,即苏轼。【乙】选文中“邑令”即县令,官名。
D.【甲】文“各隐卷底衣褶中”与【乙】文“作鼠一轴,献之邑令”都省略了主语。
3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①段简要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技艺及核舟的由来。
B.【乙】选文通过猫的反应,从而表现了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
C.【甲】【乙】两文都表现了艺人技艺的高超,不同的是:王叔远的作品小巧精致,而【乙】文中的画卷则以“活”取胜。
D.【甲】文运用摹状貌、作比较的方法写船头三人,层次分明。【乙】选文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语言简洁而生动。
3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佛印)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2)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9.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怒而飞 怒:______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______
(3)咸来问讯 咸:______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______
4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思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韩愈《马说》)
C.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魏学津《核舟记》)
D.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4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42.阅读【甲】文,你觉得庄子写这则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43.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何用意呢?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①,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专利]专注集中。
4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便要还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死者长已矣 (4)诎右臂支船
4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至道 大道之行也
B.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C.固须早教 子固非鱼也
D.见渔人,乃大惊。 乃记之而去
46.下列句式不是倒装句的的两项是( )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B.影布石上
C.马之千里者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4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8.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对学习的认识。请结合两篇文章的观点,谈谈你在青少年时期应怎样学习。
十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①。不学操缦②,不能安弦③;不学博依④,不能安《诗》;不学杂服⑤,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⑥焉修焉,息焉游⑦焉。夫然,故安其学而来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⑧而不反”。《兑命》曰:“敬孙⑨务⑩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
【注释】①居学:在家休息时的学习。②操缦(màn):学习弹奏杂乐。③安弦:懂得音乐。④博依:各种比喻。⑤杂服:各种服饰。⑥藏:怀抱。⑦游:闲暇。⑧辅:指朋友。⑨孙:同“逊”,谦虚。⑩务:必须来:到达。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
4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5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退息必有居学________ (2)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________
(3)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 (4)教然后知困________
5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52.阅读语段【甲】的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53.语段【甲】【乙】都引用了《兑命》的话,请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十二、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说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②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③,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④其右足。武王薨⑤,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⑥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⑦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壁。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相:鉴别。③:欺骗,迷惑。④刖(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⑤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⑥奚:何,为什么。⑦理:加工雕琢玉石。
5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2)使人问其故 故:
5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王以和为诳
B.其真不知马也 吾非悲刖也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奉而献之厉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5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5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主题有何相同之处?
十三、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江宁之龙黍,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敬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①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敬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②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注释】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卖。
(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5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C.策之不以其道(马鞭)D.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
5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江浙之梅皆病
A.策之不以其道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马之千里者D.其翼若垂天之云
60.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B.【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隐”。
C.【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
6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2.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卵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选自清戴名世《鸟说》)
【丙】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6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鸣乃已
(3)不独子其子 (4)男有分,女有归
64.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余 见 巢 坠 于 地 觅 二 鸟 及 卵 无 有。
6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
66.人类自古就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三篇不同时代的短文都寄托着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根据三篇短文,分别说说美好的社会应有的特征。
词语
古义
今义
妻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已婚男子配偶的称呼
绝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句: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3】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专题19:课外文言文阅读,文件包含备考2023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专题20七上诗歌鉴赏解析版doc、备考2023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专题20七上诗歌鉴赏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专题17:九上文言文阅读,文件包含备考2023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专题18九下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备考2023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专题18九下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专题14:七下文言文阅读,文件包含备考2023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专题15八上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备考2023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精练专题15八上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