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9715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9715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9715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随堂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欧庄园法庭档案记录这样一些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西欧庄园法庭档案记录这样一些事:下列诸人(自由农和农奴)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罚款。这反映了( )
A.庄园土地由领主直接经营B.庄园拥有独立的司法权
C.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D.非自由农不受法律保护
2.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庄园内所有的土地归封建主所有,各种人同住一个庄园之内,农民或农奴受劳役地租的剥削,同时供应领主居住的房屋、各种生活必需品、生产用的各种工具等。这说明( )
A.庄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B.庄园是中世纪发达的经济实体
C.庄园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D.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3.在西方国家,社区组织的最初职能是社会救济。二战后,社区很快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并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问题突出B.中央政府的权力下移到地方
C.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D.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受到挑战
4.中古时期西欧社会普遍采取的任官制度是恩赐制,恩赐官职是封建君主制度下的一种任官现象。其基本特征是( )
A.喜好和任人唯亲B.重才学和唯才是举
C.官员须向公民负责D.受中国科举制影响
5.科学史家贝尔纳这样归纳庄园制度的特点:“它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封建制度的标志是它靠当地农业生产(这种生产品大都是就地消费掉的),又依靠分散的手工业。封建制度的经济单位是农村,在农村里,男女数十人,大都是亲戚,分摊土地而工作,共同占有大多数东西。”这表明西欧庄园式劳作是( )
A.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B.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集体劳作
C.劳动者拥有自己的土地D.庄园中的生产品可以大量投入市场
6.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些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其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这表明,二战后出现了( )
A.“混合经济”B.经济“滞胀”
C.“黄金时代”D.“福利国家”
7.“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做晚祷;享用一日三餐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一田园风光常见于( )
A.雅典城邦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中世纪西欧
8.1834年英国政府通过《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些规定( )
A.旨在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B.直接促成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
C.旨在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D.反映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思想
9.19世纪下半叶,德国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促进了社会民主党以及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在斗争中俾斯麦逐渐认识到“如果政府除了保障工人的劳动权利,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话,那么人们便不会投向社会主义民主党的怀抱”,19世纪末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由此可知( )
德国政府致力于保障工人阶级权益
B.率先完成工业化是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
C.工人斗争客观上推动德国社会改革
D.激烈的政党斗争制约了德国的统一进程
10.20世纪英国兴起的社区运动持续关注环境恶化问题,一些环保新组织建立:“自然保护协会”使英国的环境保护初具规模;“地球之友”发展为国际性环境组织,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反映出( )
A.世界范围内环境恶化加剧B.环境保护成为社区治理核心
C.社区自治性趋势有所加强D.社区运动滋生强烈公共意识
11.尼克松在1970年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中说:“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这表明( )
A.美国准备缩减福利规模B.家庭援助计划已经失败
C.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失灵D.福利政策需要适时调整
12.某报道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后,它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B.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好处
C.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D.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
13.11世纪的古英语作家埃尔弗里克的对话作品中,农夫这样诉说:“我劳动非常辛苦。我黎明就得外出,把牛赶到田地里,给它们套上犁。……给牛套上犁,固定好犁头和犁刀之后,每天我必须犁耕一英亩或更多土地。”这些劳动场景发生在( )
A.私有制自耕农土地上B.封建庄园制与农奴制
C.井田制下的集体工作D.早期资本家工场制中
14.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B.基督教会神学控制思想文化
C.庄园法庭随着城市发展而建立D.城市市民享有人身自由
15.在世界历史上,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的时间段是( )
A.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B.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
C.公元前6世纪——公元15世纪D.公元14世纪——公元17世纪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要好得多。这样,当农业改良发生的时候,农奴自己可以指望从中至少稍许获益。更重要的是,虽然理论上领主有权随意摊派赋税,实际上义务趋向于保持固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奴与奴隶的异同,并说明农奴制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土地收归国有,使所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建立户籍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废除世袭姓氏统治制度,以才选官,建立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等。
材料二 查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他们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自身使用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时则收回采邑。
在中古初期,西欧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封建君主、封建诸侯和教会贵族三种政治势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君主贵为一国之君,但实际上权力非常有限,只能在自己的直属领地里享有行政、征税、组建军队、发行货币等权力,不能干涉各封建诸侯、教会主教等的领地内事务。各封建诸侯虽然名义上要服从君主,向君主效忠,为君主服骑兵役,但在自己的领地里则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拥有行政、司法、财政等各方面的权力……各地教会、修道院虽是宗教机构,但也拥有大量的土地,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则拥有领地上的各种权カ,且他们无须向君主效忠,要效忠的是罗马教皇。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国家进行的什么改革?这两次改革在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初期西欧政治制度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2.D3.A4.A5.B6.D7.D8.A9.C10.D11.D12.A13.B14.C15.B
16.同:农奴与奴隶均没有人身自由,属于被剥削的阶级;异:农奴相较于奴隶而言拥有一定的权利,生产更有积极性。影响:由于农奴的处境较之奴隶有一定改善,生产积极性较高,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古时期西欧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农奴被固定在土地上,缺乏人身自由,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在封建社会后期,农奴制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因素。
17.(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材料二反映的是法兰克王国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特点:实行封君封臣制;王权和教权长期并立;各种封建势力分裂割据;王权十分有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练,能力素养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练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测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