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725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725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725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7258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7258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97258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展开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B | D | B | A | B | C | D |
题号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C | C | D | D | D | C | C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5.(1)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96.7 kJ·mol-1(2)
(3)吸热 (4)700 ℃ (5)等于 (6)不
16.(1) ②>①>④>③ c(Na+)>c(CN-)>c(OH-)>c(H+) (2)<
(3) 0.02 CN-+CO2+H2O=HCN+HCO (4)a (5)O2+4e-+4H+=2H2O (6)0.5
17.(1) 正盐 I 10-6.5 (2) 2+H3PO4=2+HPO42- c()>c()>c(H+)>c(OH-)
(3)2 ∶ 9 (4)3.0×10-3 (5)9.6
18.(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滴下 (3)蒸发浓缩(或加热浓缩)
(4) 500 mL(棕色)容量瓶 红色变为无色 偏大 58.2%(或0.582)
答 案 详 细 解 析
1.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碳酸钠溶液反应是水解生成氢氧化钠显碱性,Na2CO3不可直接与油污反应,故A错误;
B.当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则二者的水解作用相互促进,使N元素以氨气的形式逸出因而肥效会降低,故B正确;
C.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次氯酸见光分解,漂白粉失效,故C错误;
D.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故D错误;故选B。
2.A.开关K置于M处,形成铁锌原电池,X为锌棒,为负极,铁为正极,可减缓铁的腐蚀速率,A正确;
B.开关K置于M处,形成铁锌原电池,X为锌棒,较活泼,为负极,铁为正极,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铁,B正确;
C.开关K置于N处,形成电解池,铁接电源的负极形成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属于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正确;
D.开关K置于N处,X极接电源的正极,形成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故选D。
3.A.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气、氯气、氢氧化钠,A错误;
B.碘酸钾中含有碘元素,在食盐中加入制加碘食盐,B正确;
C.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将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析出晶体,C错误;
D.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上水中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获得烧碱,D错误;故选B。
4.A.铜片在阳极,发生反应:,铁片做阴极,发生反应:,可以在铁件上镀,A正确;
B.滴入3-4滴,产生沉淀,过量,滴入溶液,产生沉淀,无法判断和溶解度的大小,B错误;
C.推注射器,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深,是因为容器体积缩小,气体浓度增大,C错误;
D.直接加热,发生水解生成,受热 ,最终生成固体,D错误; 故选A。
5.A.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会发生强烈双水解,不能共存,A错误;
B.pH=1溶液呈酸性,所有离子都能共存,B正确;
C.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有三价铁,三价铁可以氧化碘离子,不能共存,C错误;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 mol/L的溶液说明溶液显强酸性或者强碱性,、都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D错误;故选B。
6.A.温度T1时,活性炭的平衡物质的量为0.70mol,则消耗的n(活性炭)=1mol-0.7mol=0.3mol,故消耗的n(NO)=0.6mol,平衡时n(NO)=1mol-0.6mol=0.4mol,生成的n(N2)=0.3mol,生成的n(CO2)=0.3mol,温度T2时,生成的n(CO2)=0.25mol,反应2NO(g)+C(s)═N2(g)+CO2(g)△H=-213.5kJ/mol,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所以T1<T2,A正确;
B.温度T1,平衡时n(NO)=0.4mol,n(N2)=0.3mol,n(CO2)=0.3mol,平衡常数K===,B正确;
C.反应2NO(g)+C(s)═N2(g)+CO2(g)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压强减小,但平衡不移动,平衡后NO的转化率不变,C错误;
D.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T2℃达到平衡时,CO2为0.25mol,N2为0.25mol,NO为0.5mo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平衡后,再充入1.5mol NO,0.75mol N2,0.75mol CO2和足量的碳,此时Qc====K,故平衡不移动,D正确;故答案为:C。
7.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Z的含量越小,所以T1小于T2,A错误;
B.当n(X):n(Y):n(Z)=1:3:2时,该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这与反应的初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有关,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位置X的状态,则X体积分数不一定增大,C错误;
D.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Z的含量越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则Y一定是气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8.根据题干信息“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可判断该装置为电解池,根据图中电子的流向可知,X电极为阳极,与太阳能电池的正极相连,Y电极(阴极)上得电子生成CO。
A.根据题干信息“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可判断该装置为电解池,根据图中电子的流向可知,X电极为阳极,与太阳能电池的正极相连,选项A错误;
B.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Y电极(阴极)上得电子生成CO,电极反应式为,Y电极生成的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X电极迁移,选项B错误;
C.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Y电极(阴极)上得电子生成CO,电极反应式为,选项C正确;
D.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碱液,选项D错误;答案选C。
9.A.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A错误;
B.;,固体硫变化为气态硫需要吸收能量,相同条件下,等质量S(g)和S(s)完全反应气态硫放出的热量多,其则则<,B错误;
C.因为浓硫酸放热,所以0.5molH2SO4 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正确;
D.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错误;故答案为:C。
10.根据电解CO2制甲酸盐的装置可知,Sn电极为阴极,阴极C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COO-,电极反应为:CO2+HCO+2e-═HCOO-+CO,阳极为Pt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促进水的电离,电极附近氢离子浓度增大,HCO浓度降低,电极反应式为4HCO-4e-=O2↑+4CO2↑+2H2O。
A.根据以上分析,Sn电极为阴极,阴极C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COO-,所以b是电源负极,a 极为正极,K+由左向右通过交换膜,故A错误;
B.乙池Sn电极为阴极,阴极C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COO-,电极反应为:CO2+HCO+2e-═HCOO-+CO,故B错误;
C.阳极为Pt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HCO-4e-=O2↑+4CO2↑+2H2O,电解过程中,Pt 电极产生的气体O2和CO2可作氧化剂,不能用作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故C错误;
D.甲池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HCO-4e-=O2↑+4CO2↑+2H2O,乙池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O2+HCO+2e-═HCOO-+CO,则两池中KHCO3溶液浓度均降低,故D正确;故选D。
11.A.根据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在25℃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则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B正确;
C.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2 mol,c(CO)=,由于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2,K==2,所以Ni(CO)4的平衡浓度c[Ni(CO)4]=2×14=2 mol∙L−1,C正确;
D.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1.8mol∙L−1,则Qc=,80℃时化学平衡常数K=2,0.17﹤2,说明此时反应正向进行,故反应速率:v(正) ﹥v(逆),D错误;故选D。
12.A.等浓度的、,溶液的pH更大,即氢离子浓度更小,说明更难电离,则酸性:,故A合理;
B.常温下,向等浓度、等体积的和溶液中滴加等量的酚酞溶液,溶液中红色更深,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更大,即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更大,则相同温度下,水解常数,故B合理;
C.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和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比盐酸中离子浓度小,盐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则不完全电离,是弱电解质,故C合理;
D.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溶液颜色加深,故D不合理;故选D。
13.A.pH=11的氨水稀释,则10<pH<11,氢氧化钠pH=10,pH=3的醋酸3<pH<4,盐酸pH=4,则pH:①>②>④>③,A正确;
B.氯化铵溶于水,水解显酸性,故加入到①、②中碱性减小,B正确;
C.等体积①和④混合后,得到的溶质为NH4Cl、,所得溶液,C错误;
D.,,D正确;故答案为:C。
14.A.0.1mol/L硫酸铁铵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由实验1可知,溶液pH约为2,溶液中,则,故A错误;
B.实验2中0.1mol/L硫酸铁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和一水合氨,故B错误;
C.实验3中0.1mol/L硫酸铁铵溶液与足量氨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铵,反应得到硫酸铵和一水合氨的混合溶液,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故C正确;
D.实验4中发生的反应为硫酸铁铵溶液与硫氢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铵、硫酸亚铁、硫酸和硫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答案为C。
15.(1)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2N2H4(g)+N2O4(g)=3N2(g)+4H2O(g) ΔH=-543kJ·mol-1×2-10.7kJ·mol-1=-1096.7kJ·mol-1;
(2)CO2(g)+H2(g)CO(g)+H2O(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3)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4)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3c(CO2)·c(H2)=5c(CO)·c(H2O),平衡常数K==0.6,所处温度为700℃;
(5)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830℃时该平衡常数为1,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物质的浓度无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6)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瞬间各物质物质的量不变,各物质的浓度都减小相同的倍数,此时Qc仍等于K,平衡不发生移动;
16.(1)相同条件下,电离常数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强,对应钠盐的碱性越弱,则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①NaCN溶液中存在电离和水解,NaCN=Na++CN-,部分CN-发生水解,CN-+H2OHCN+OH-,故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是c(Na+)>c(CN-)>c(OH-)>c(H+);
(2)相同条件下,电离常数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强,对应钠盐的碱性越弱。等浓度、等体积的③CH3COONa溶液、④NaHCO3溶液的pH较大是NaHCO3溶液,分别与盐酸反应至中性后,则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溶液的大,则③<④;
(3)HCN的电离平衡常数是Ka==4.9×10-10,25 ℃时,测得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的pH=11,则==≈0.02;由于HCN比H2CO3的第二步的电离常数大,故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会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O2+H2O=HCN+HCO;
(4)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通氧气的一极是正极,由微生物反应的一极是负极;故负极为a极;
(5)该电池正极是氧气参与反应,电极方程式是O2+4e-+4H+=2H2O;
(6)正极反应式是O2+4e-+4H+=2H2O,转移氢离子数目与电子转移数是1:1,所以当电路中有0.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0.5 mol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
17.(1)①根据亚磷酸(H3PO3)的结构可知,亚磷酸属于二元酸,故Na2HPO3属于正盐,故答案为:正盐;
②H3PO3溶液存在2步电离平衡:H3PO3⇌H++H2PO3-,H2PO3-⇌H++HPO32-,当横坐标为1时,曲线Ⅰ对应的pH>曲线Ⅱ对应的pH,当lg=1时,=10=,当lg=1时,=10=,又因Ka1>Ka2,所以,后者c(H+)更大,pH更小,则表示lg的是曲线是Ⅰ,根据曲线Ⅰ上的点(-1,5.5)可知,当lg=-1时,=10-1=,则Ka2=10-1×c(H+)=10-1×10-5.5=10-6.5,故答案为:Ⅰ;10-6.5;
(2)①由题干表格中数据可知, Ka1(H2CO3)>Ka2(H3PO4)>Ka2(H2CO3),Ka越大,酸性越强,根据一般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可知,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H3P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3PO4=2+HPO42-,故答案为:2+H3PO4=2+HPO42-;
②由题干表格中数据可知,Kb(NH3‧H2O)<Ka(HNO2),可知Kh()=>Kh()=,故有0.1mol/L的NH4NO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c()>c(H+)>c(OH-),故答案为:c()>c()>c(H+)>c(OH-);
(3)常温下,将pH=10的Ba(OH)2溶液中c(OH-)==10-4mol/L,与pH=5的稀盐酸中c(H+)=10-5mol//L混合,然后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此时溶液显碱性,溶液中c(OH-)==10-5mol/L,则有:=10-5mol/L,即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2∶9,故答案为:2∶9;
(4)已知:Ksp(AgBr)=5.4×10−13,Ksp(AgCl)=1.8×10−10,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3.0×10-3,故答案为:3.0×10-3;
(5)已知在25℃时,Ksp[Mg(OH)2]=3.2×10−11,25℃时,向0.02 mol∙L−1的Mg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如要生成Mg(OH)2沉淀,即c(Mg2+)c2(OH-)≥Ksp[Mg(OH)2],则c(OH-)≤=4×10-6mol/L,则c(H+)≥=2.5×10-10,应使溶液中的pH最小是9.6,故答案为:9.6。
18.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用碱石灰干燥后,在三颈烧瓶中氨气与CS2反应生成NH4SCN、NH4HS,滴入KOH溶液生成KSCN,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最后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吸收尾气。
(1)装置A中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装置D中橡皮管可以保持D中气压恒定,故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滴下;
(3)在高于170℃易分解,需要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4)①用AgNO3固体配制500mL 0.1000mol•L-1的AgNO3标准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棕色)容量瓶;
②Fe3+遇溶液变红色,滴定终点KSCN完全转化为沉淀,则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为红色变为无色,若滴定后仰视读数,标准液消耗偏多,则实验结果偏大;
③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根据可知,25.00mL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是,6.0g晶体中的质量分数为58.2%(或0.582)。
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化学: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化学,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1ml,数目为,故B正确;, 以下是几种晶体的结构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