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堂检测
展开【优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如图表示不同的生物变异。下列对相关变异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基因A2是基因A1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
B.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基因重组有关
C.图1变异一定能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改变
D.只有图3变异发生于减数分裂,且能遗传给子代
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3.下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A. 交换.缺失 B. 倒位.缺失
C. 倒位.易位 D. 交换.易位
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中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
B.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C.自然条件下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重组
D.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5.. 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提并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序”是指测定
A. D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 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 转运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D.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6.下列与基因重组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重组
B.受精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7.基于对基因与生物体性状的关系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则控制的性状一定相同
B. 每种性状都是由一个特定的基因决定的
C. 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D. 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基因决定
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B.生物的基因重组都来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重组有关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易发生变异与其细胞中易发生基因重组密切相关
B.基因重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后期均可能发生
C.基因重组不能改变基因的“质”和“量”,但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D.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豌豆不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
10.下列情况可引起基因重组的是( )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⑤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⑤
1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具有低频性.随机性等特点
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不一定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可以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
D.基因重组可导致同胞兄妹之间的遗传差异
12.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会产生新的基因 B.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发生在无丝分裂过程中 D.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13.人类的X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X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注:密码子GCC——丙氨酸):
CGG重复次数(n) | n<50 | n≈150 | n≈260 | n≈500 |
X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 | 50 | 50 | 50 | 50 |
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 1000 | 400 | 120 | 0 |
症状表现 | 无症状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B. CGG重复次数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
C. 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D. 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蛋白质中丙氨酸的多少有关
1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叔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子代因基因重组而出现性状分离
C.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15.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一般能改变生物性状
B.基因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对种群的进化不利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
2.【答案】B
【解析】
基因重组:
3.【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过程染色体的两个片段排列顺序发生了颠倒,属于倒位;②过程右面的某一片段与其他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属于易位,故C正确。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
【解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是指测定DNA的碱基排列顺序,A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
基因重组
7.【答案】D
【解析】A.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未必相同,A错误;
B.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可能由多对基因控制,有些基因也可能会影响多种性状,B错误;
C.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
D.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两种类型;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
A.基因突变会导致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A错误;
B.生物的基因重组不一定都来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通过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体内,也能实现基因重组,但细菌中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等位基因的分离有关,且一对等位基因不涉及基因重组,C错误;
D.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
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答:
A.细菌易发生变异主要是因为细菌繁殖速度快,易发生基因突变,细菌等原核生物和无性繁殖的真核生物都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基因重组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后期均可能发生,B正确;
C.基因重组不能改变基因的“质”和“量”,但可产生新的基因型,C正确;
D.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豌豆,是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而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D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
基因重组的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解答: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引起基因重组,①正确;
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②错误;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③正确;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可引起基因突变,④错误;
⑤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属于性状分离,⑤错误。即C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
| 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 |
本质 | 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 |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 |
发生时期及其原因 | 减Ⅰ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细胞.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
解答:
A.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具有低频性.随机性等特点,A正确;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配子种或体细胞中,不一定遗传给后代,B正确;
C.基因重组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
D.基因重组可导致同胞兄妹之间基因型有差异,导致遗传差异,D正确。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
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在农业生产中最经常的应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解答:
A.基因重组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A错误;
B.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B错误;
C.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但也可能发生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过程中,C错误;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有性生殖中,D正确。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A.CGG重复次数改变时,X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数目不变,但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数目改变了,说明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CGG重复次数改变时,该遗传病的症状表现也发生了改变,说明CGG重复次数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B正确;
C.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由此可推知CGG重复次数可能会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C正确;
D.表中数据说明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CGG重复次数有关,D错误。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解答: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分离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错误;
C.四分体(或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导致非等位基因重组,属于基因重,C正确;
D.同卵双生姐妹基因型相同,所以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条件不同,也有可能存在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A.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或隐性突变等都不会改变生物性状,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但基因突变一般能改变生物性状,A正确;
B.基因突变大多数对于生物本身是有害的,但对种群的进化是有利的,B错误;
C.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型,而基因突变形成新基因,C正确;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称为突变,D正确。
故选B。
生物人教版 (2019)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当堂检测题,共9页。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基因重组发生在,我国是最早养殖和培育金鱼的国家,下列对变异的分析,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