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作业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作业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作业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科研人员对未开发的某湖中的甲岛,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质】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1.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生殖隔离 B.地理隔离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2.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两大学说: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阐述,不合理的是(    A.根据共同由来学说可以推断,现在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达尔文是在了解了遗传和变异实质的基础上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大部分物种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逐渐形成的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成因3.科研人员对未开发的某湖中的甲岛(2009年10月~11月以及2010年3月~11月)和乙岛(2009年7月~11月以及2010年3月~11月)的社鼠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岛的社鼠种群数量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B.在调查社鼠的种群数量时,应选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统计C.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甲.乙两岛上的社鼠种群的基因库形成差异D.决定两岛社鼠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4.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栖息的桦尺蠖,体色有黑色(S)和灰色(s),如下图。19世纪随着工业化进行,环境发生变化。统计发现,第一年SS.Ss,ss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0%,30%,60%,第二年SS,Ss,ss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0%.30%,3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虫鸟对不同体色桦尺蠖的捕食是该变化的主要原因B.第一年S的基因频率是25%C.在这一年时间内,桦尺蠖种群发生了进化D.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该地区的桦尺蠖将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5.生活在长江的“顶级”生物——江豚,在继白鳍豚“功能性灭绝”后,也成为“极危”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江豚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白鳍豚与江豚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实现基因交流C.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在长江流域调查江豚种群密度D.保护好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直接价值远远超过了其间接价值6.经DNA检测,发现中美洲东海岸与西海岸的两种海龟曾经是同一物种。因火山爆发导致它们被分隔成两个地区的不同种群,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海龟的进化方向相同B.两种海龟地理隔离后至今基因频率不变C.两种海龟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基因隔离D.DNA检测的结果为进化提供了生物化学证据7.下列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最终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及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突变的方向一致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来研究生物进化,达尔文的进化论则局限于个体水平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当某生物个体产生变异后,由自然条件决定其是生存还是淘汰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突变只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不能改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C.某些环境因素能引起突变,但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改变D.若无自然选择影响,某随机交配的小种群基因频率也可能改变9.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物种产生不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一定产生新物种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遗传变异的本质,解释了进化的实质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所以细菌具有了耐药性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界的物种具有多样性B.生物界的物种在分子层次上具有统一性C.可遗传变异是进化性变化的前提D.人工选择对生物的进化没有影响12.科研人员以果蝇为材料研究进化时发现,野生种群中个体刚毛平均数为9.5根。科研人员从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为起始种群,从起始种群开始进行多代选择,在每一代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来繁殖子代,反复进行86代后,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40根。对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20%的小种群与原种群存在地理隔离B.多代的选择作用使得果蝇发生了定向的变异C.实验过程中,人工培养20%的小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D.野生果蝇与刚毛数接近40根的果蝇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13.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某种鸟的两个种群被海峡分隔,互不往来。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两地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生改变C.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两个新的鸟类物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14.部分个体从原来的区域散播出去并成为一个新的种群建立者,这些“先驱者”们并不包含它们原有种群的所有基因。在某些情况下,原先种群中数量很少的基因在对新种群的基因贡献中可能占很大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种群建立过程中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B.新建种群和原有种群存在生殖隔离C.新建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可称为新建种群的基因库D.新建种群和原先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相同15.源自同一祖先的生物,如果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彼此就会变得 很不相同,从而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称为趋异进化;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于相似的生 活方式,整体或者部分形态构造向着同一方向改变,这就属于趋同进化。下列相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A.趋异进化通常会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最终可能会形成新的物种B.通过漫长的趋同进化,不同生物的基因库最终相同C.趋同进化说明自然选择可使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产生了相似的适应性D.海豚(哺乳动物)和鱼一样,有着适应游泳的流线型躯体,这属于趋同进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A【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解答:A.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正确;B.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出现新物种,B错误;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最初的原材料,C错误;D.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错误。故选A。2.【答案】B【解析】3.【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两岛社鼠数量超过最高点后均开始下降,不能维持在最高点上下波动。5~6月,甲岛社鼠的种群数量是增加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5~6月,乙岛社鼠的种群数量是降低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解答:A.由图中调查数据可知:甲.乙两岛上的社鼠在不同的季节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A正确;B.社鼠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所以应用标志重捕法统计种群数量,B正确;C.由于两岛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导致不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而产生差异,久而久之,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会形成差异,C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甲岛和乙岛是未开发的区域中的湖岛,正常情况下,甲.乙两岛社鼠不存在迁入.迁出现象,则决定两岛社鼠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D错误。故选D。4.【答案】D【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由图可知,树干上有黑色和灰色两种桦尺蠖,随着工业发展,树干被熏黑,则灰色桦尺蠖容易被天敌发现并捕食,导致灰色个体减少,而黑色个体有更多的机会将S基因传递给子代,所以种群中SS的基因型频率增加,ss的基因型频率减小,A正确;B.第一年S的基因频率是10%+1/2×30%=25%,B正确;C.第二年S的基因频率为40%+1/2×30%=55%,与第一年相比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这一年时间内,桦尺蠖种群发生了进化,C正确;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若该地区的桦尺蠖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则仍然是同一个物种,D错误。故选D。5.【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解答:A.江豚是一个物种,保护江豚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A正确;B.白鳍豚与江豚是两个物种,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实现基因交流,B正确;C.江豚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在长江流域调查江豚种群密度,C正确;D.保护好长江水域生态环境间接价值远远超过了其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D。6.【答案】D【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解答: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东西海岸的环境不同,因此,两种海龟的进化方向不同,A错误;B.两种海龟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据此可推测地理隔离后,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其各自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错误;C.两种海龟属于不同物种,两种海龟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基因隔离(生殖隔离),C错误;D.DNA检测的结果为进化提供的证据属于分子生物化学证据,D正确。故选D。7.【答案】B【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有利变异(适应环境的变异)积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A正确;B.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B错误;C.达尔文的进化论局限在个体水平上研究进化,而相比来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个进步之处就强调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来研究生物进化,C正确;D.自然条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B。8.【答案】B【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正确。B.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变异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B错误;C.某些环境因素能引起突变,而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表现型,C正确;D.若无自然选择影响,一随机交配的小种群内也可能会发生突变,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B。9.【答案】D【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即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C.某种群生物产生新基因后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说明生物进化了,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D。10.【答案】C【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入.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解答: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A错误;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阐明了遗传变异的本质和进化的实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揭示生物进化的本质,B错误;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说明发生了突变,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D.细菌产生的抗药性变异是在自然选择起作用之前就已产生的,抗生素只是起了选择作用,D错误。故选C。11.【答案】D【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解答:A.生物界中的物种繁多,具有多样性,A正确;B.生物界的物种在分子层次上具有统一性,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各种生物都具有核酸和蛋白质,B正确;C.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可遗传变异位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C正确;D.人工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选择的生物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故选D。12.【答案】A【解析】隔离.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②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解答:A.科研人员将选出的20%的小种群作为起始种群,不与其他种群进行基因交流,存在地理隔离,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多代的选择作用使得果蝇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B错误;C.实验过程中,人工培养时,果蝇的食物和空间资源是有限的,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C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最终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40根,选择过程中只能说明发生了进化,不能判断野生果蝇与刚毛数接近40根的果蝇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A。13.【答案】C【解析】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解答: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B.由于鸟的两个种群被海峡分隔,互不往来,故两地种群的生活环境不同,自然选择不同,则两地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生改变,B正确;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所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能代表新物种的产生,C错误;D.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两个新的鸟类物种的形成先是由于两地环境不同形成了地理隔离,后形成了两个新物种,故是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D正确。故选C。14.【答案】C【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种群而不是个体,A错误;B.根据题意,原先种群中数量很少的基因在对新种群的基因贡献中可能占很大一部分,而且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因此新建种群不是新物种的形成,那么和原有种群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C.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因此新建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可称为新建种群的基因库,C正确;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新建种群和原先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说明生物进化方向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C。15.【答案】B【解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解答:A.趋异进化是指源自同一祖先的生物,如果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彼此就会变得 很不相同,从而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说明在他们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中,且存在地理隔离,导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基因库差距增大,最终可能形成新的物种,A正确;B.趋同进化是指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者部分形态构造向着同一方向改变,但不代表基因库最终相同,B错误;C.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因此趋同进化说明自然选择可使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产生了相似的适应性,C正确;D.海豚生活于海洋中,和鱼类一样,经过自然选择,最终有适应游泳的流线型躯体,这属于趋同进化,D正确。故选B。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欧洲人群,桦尺蠖的体色黑色,下列关于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习题:

    这是一份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瓜开单性花,雌雄同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A,图中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