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测试题,共7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2022改编)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发现了遗传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豌豆花属于两性花且可自交,单性花的植物不能自交B.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C.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孟德尔从中选择了7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D.花比较大、子代数目多也是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答案:A2.(2022改编)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红花植株,母本是白花植株B.该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两次套袋,两次套袋的目的不同C.若用玉米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也需要“去雄→套袋→传粉→套袋”四步D.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花药未成熟时进行答案:D3.(2022改编)孟德尔在观察豌豆杂交实验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严谨地推理和大胆想像,对其发现的遗传现象作出了解释。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叙述,合理的是( )A.F2出现性状分离,这一现象否定了融合遗传B.“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属于孟德尔假说内容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未表现出来的性状D.孟德尔所提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2出现多种遗传因子的组合答案:A4.(2022改编)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隐性性状个体→测F1遗传因子组成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答案:D5.(2022改编)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D.测交后代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 1∶1答案:B6.(2022湖北武汉期中)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将甲袋子内的小球数(D∶d=1∶1)增加到乙袋子内的小球数(D∶d=1∶1)的10倍,之后进行100次模拟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B.该变化未脱离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C.最终的模拟结果一定是DD∶Dd∶dd的数量比为25∶50∶25D.每次抓取袋子中小球后要放回原袋子再进行下一次抓取答案:C7.(2022江西铅山县第一中学期中)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开粉红色花的牵牛花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开红色、粉红色和白色花的三种牵牛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答案:D8.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杂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C.“F1(Dd)产生两个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演绎内容D.“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答案:B9.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由B、b控制。在该植物的一个群体中,遗传因子组成有BB、Bb两种,且两者的比例为2∶1,让其分别进行自交和自由交配,所得后代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5/6、1/9 B.11/12、35/36C.35/36、35/36 D.1/9、35/36答案:B10.(2022福建龙岩期中)野兔的短毛和长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的是( )①短毛×短毛→短毛②短毛×长毛→短毛、长毛③长毛×短毛→长毛④长毛×长毛→长毛、短毛A.③④ B.①②④C.①③ D.②③④答案:A11.(2022湖北黄石期中)已知小鼠的灰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如图为小鼠毛色的遗传图解,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小鼠的灰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B.1、2、4、5、7的遗传因子组成都相同的概率为2/3C.若3与4杂交,子代为白色的概率为1/3D.F1、F2的结果都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答案:C12.(2022河南南阳期中)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D和d控制。农科所工作人员不小心将一批高茎豌豆纯合子和杂合子混在了一起。现用矮茎豌豆与若干该批高茎豌豆杂交,统计后代豌豆株高的比例,发现高茎∶矮茎=11∶5,由此可知这批豌豆中纯合子∶杂合子为( )A.11∶5 B.3∶5C.5∶3 D.16∶5答案:B13.(2022湖北宜昌期中)马的毛色有栗色(遗传因子B)和白色(遗传因子b)两种。现有一匹栗色公马(甲),若要在一个配种季节鉴定其遗传因子组成,某同学采用的杂交方法如下。下列对这些方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方法一:让甲与一白色母马交配方法二:让甲与多匹栗色杂合母马交配方法三:让甲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A.若方法一的后代全为栗色,则甲为纯合子B.若甲为杂合子,方法二子代性状及比例一定为栗色∶白色=3∶1C.方法一、二、三的后代中只要出现白色个体,就说明甲为杂合子D.三种方法都是利用测交来鉴定答案:C14.(2022改编)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都是杂合子B.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不能C.纯合子产生一种配子,杂合子理论上将产生不止一种配子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答案:B15.(2021甘肃天水一中月考)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黑色;含直链淀粉多而不具有黏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黑色。W对w为完全显性。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F1植株的花粉和所结的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A.花粉1/2变蓝黑色、籽粒3/4变蓝黑色B.花粉、籽粒各3/4变蓝黑色C.花粉1/2变蓝黑色、籽粒1/4变蓝黑色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黑色答案:C16.(2022湖北武汉期中)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在植株间相互传粉,也可以同株异花传粉(自交)。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杂交过程中,与豌豆相比,玉米可以省去 环节,在开花前直接对雌、雄花序进行 处理即可。 (2)已知玉米非糯性(A)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a)花粉遇碘液为棕红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将纯合高茎玉米(BB)和矮茎玉米(bb)间行种植,某一纯合高茎玉米植株所结果穗上所有籽粒可能是 (请选填数字序号:①全为纯合子;②全为杂合子;③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现有高茎玉米种子,其中杂合子占1/2,把种子间行播种,长成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F1中的纯合子占 。 (3)现有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这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它们来验证分离定律。甲同学将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分别自交,若发现某些玉米自交的后代中出现 ,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乙同学将籽粒饱满的玉米与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某些杂交组合后代出现 ,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答案: (1)去雄 套袋 (2)蓝黑色∶棕红色=1∶1 ①②③ 5/8 (3)籽粒饱满∶籽粒凹陷=3∶1或籽粒饱满∶籽粒凹陷=1∶3(或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比例为3∶1) 籽粒饱满∶籽粒凹陷=1∶1(或后代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17.(2021河北石家庄月考)(不定项)让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答案:ABD18.(2022江西临川第二中学期中)某植物可自交和自由交配,不考虑变异和致死,下列哪种情况可使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该植物连续交配3次后,所得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5( )A.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B.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C.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D.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答案: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测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