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作业ppt课件
展开1.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1)当蜡烛在10 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当蜡烛在30 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当蜡烛在40 cm刻度线处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知识点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答案】 (1)缩小 (2)放大 (3)正立【解析】 (1)当蜡烛在10 cm刻度线处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40 cm,大于2倍焦距,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 实像;(2)当蜡烛在30 cm刻度线处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大于1倍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蜡烛在40 cm刻度线处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小于1倍焦距,只能在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看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2. [2021百色期末]小芳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按下图完成仪器装配,图中F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H、H'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1)经过调节,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芳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这时成的是 立、 的实像. (3)小芳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但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这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该是 .
2.【答案】 (1)上 (2)右 倒 放大 (3)虚 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解析】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由题图可知,烛焰位置偏低,因此要把蜡烛向上调.(2)当蜡烛在A点时, f2f,因此应把光屏向右移动.(3)B点位于1倍焦距以内,所以蜡烛在B点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像与蜡烛在凸透镜的同侧,即都在凸透镜的左侧,因此要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
3. [2022 枣阳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认为使用蜡烛,像不稳定,改用高为4 cm的发光体(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他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表中记录了小明用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 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 (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而光屏上发光体的像是 (填“完整”或“不完整”)的且会变 (填“亮”或“暗”).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cm.
3.【答案】 (1)10 (2)80 不会 完整 暗 (3)小于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作业ppt课件,共42页。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文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凸透镜,远视眼镜,凹透镜,近视眼镜,主光轴,放大的实像,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探究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图片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凸透镜,远视眼镜,凹透镜,近视眼镜,主光轴,放大的实像,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探究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