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线段最值和面积问题练习题-学生及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二次函数-线段最值和面积问题练习题-学生及教师版,文件包含二次函数-线段最值和面积问题-教师版docx、二次函数-线段最值和面积问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二次函数与线段
【知识点】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与轴垂直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与直线交于点,若直线只在到范围内移动,要求线段的最大值,首先设出点的点坐标,然后表示出点的坐标,最后表示出的长度为:. 即得到是一个表达式,且形式二次函数,最后利用其性质计算即可.
【例题讲解】
★★☆例题1. 如图,一次函数分别交轴、轴于、两点,抛物线过、两点.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2)作垂直轴的直线,在第一象限交直线于,交这个抛物线于.求当 取何值时,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一次函数分别交轴、 轴于、两点,
时,,时,,
,,
将,代入得
将,,代入,
得到,
;
(2)作垂直轴的直线,在第一象限交直线于,
由题意,易得,,
从而得到 ,
当时,有最大值为:.
【备注】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根据已知得出,的坐标是解题关键.
★★☆练习1.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过线段上一动点作直线轴交抛物线于点,则线段的最大值为
A.B.C.D.
【答案】
【解析】解:设,则,
,
有最大值为:;
故选:.
【备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最值,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例题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其对称轴与轴相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抛物线经过点,,
可以假设抛物解析式为,把代入得,
,
抛物线解析式为.
由图象可知抛物线对称轴.
(2)连接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点,此时周长最小.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
解得,
直线解析式为,和对称轴的交点为.
【备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次函数、待定系数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练习1. 已知二次函数.
(1)如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求的取值范围;
(2)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与轴交于点,点是二次函数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的值最小时,求的坐标;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的取值范围.
【答案】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
△.
解得:.
(2)连结,与对称轴交于点,此时最小.
把代入,得.
解得.
故该抛物线解析式是
当时,,则.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
对称轴是直线.
把代入得,,
;
(3),,
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的取值范围是或.
【备注】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其中涉及到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知识,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例题3. 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点为抛物线的顶点,请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点的坐标为 , ,点的坐标为 , ;
(2)设点的坐标为,当最大时,求的值并在图中标出点的位置;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
,,
故答案为:0;3;1;4;
(2)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延长交轴于点,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两点坐标代入可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点的坐标代入得,求得,
如图1,点即为所求;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三角形三边关系、平移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在(1)中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在(2)中确定出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1. 如图,已知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与轴交于、两点,且点坐标为.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动点在轴上移动,当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的坐标;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使的值最大,求出点的坐标.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方法一:
解:(1)将、坐标代入
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折式为;
(2)设点的横坐标为,则它的纵坐标为,
即点的坐标,
又点在直线上,
解得(舍去),,
的坐标为.
(Ⅰ)当为直角顶点时,
过作交轴于点,设易知点坐标为,
由△得
即,
,
,.
(Ⅱ)同理,当为直角顶点时,过作交轴于点,
由△得,
即,
,
,
点坐标为,.
(Ⅲ)当为直角顶点时,过作轴于,设、,
由,得,,
由得,
解得,,
此时的点的坐标为或,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关于对称,
,
要使最大,即是使最大,
由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当、、在同一直线上时的值最大.
易知直线的解析式为
由,
得,
,.
【备注】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应分不同顶点为直角等多种情况进行答案;
求两条线段和或差的最值,都要考虑做其中一点关于所求的点在的直线的对称点.
二、二次函数与面积
【知识点】
求面积最值方法
①三角形面积最值的计算方式:
a.利用公式法直接计算:,其中为底,为底边上的高;
b.如果无法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则采用“割补法”进行计算:即将三角形通过分割,然后进行计算.
如图:计算的面积时,无法直接通过公式法进行计算,因此可以通过“割补”的方法,将的进行分割计算.
方法:过点作垂直于轴的直线,与交于点,
因此
而是点与点的“水平宽”,是点与点的“铅直高”,
因此上式可化为:
若探究的最大面积,点若是动点,原问题即可转化为求长度的最值问题.
【例题讲解】
★★☆例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抛物线经过,两点,与轴交于另一点.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点坐标;
(2)连接,求的面积;
(3)若点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当点运动到某一位置时,面积为的面积的倍,求此时点的坐标.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直线中
当时,
当时,,解得:
抛物线经过,两点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当时,,解得:,
(2),,
,
(3)如图2,过点作轴于点
面积为的面积的倍
当时,
解得:,
当时,
解得:
点的坐标为,,,,.
【备注】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图象上三角形面积为定值求动点坐标时,一般要考虑动点坐标的正负性进行分类讨论计算,是较基础的二次函数综合题.
★★☆练习1.如图①,抛物线与轴交于点和点,与轴交于点,且.
(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是 , ,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是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如图②,连接,线段上的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恰好在线段上,求点的坐标.
(3)若点为抛物线第二象限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如图③连接,,当的面积是面积的一半时,求此时点的坐标.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当时,,解得,,则,,
当时,,则,
,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0;
(2)如图②,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
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
,
把代入得,
点的坐标为;
(3)易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作轴交直线于,如图③,
设,,则,
,
,
的面积是面积的一半,
,解得,,
点的坐标为或.
【备注】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
★★☆例题2.如图,以点为顶点的抛物线分别交轴,轴负半轴于点,,轴交轴于点,点在抛物线上运动.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直线的下方是否存在点,使得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过作直线直线,交于点,将沿折叠到,使点恰好落在轴上?若存在,求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点的坐标为,轴,
点的纵坐标为.
由,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令得:,解得:或,
点.
令得,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点和点的解析式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如图所示:
设点的坐标为,过点作轴交与点,
则.则.
.
点在直线的下方,
,
时,的面积最大.
此时点的坐标为,.
(3)不存在.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作轴与点,直线交轴于点,由沿折叠而成.
,,.
设,则,.
,.
,,
.
又.
.
.
在中,.
,整理得:,
△,
方程无解.
不存在这样的点.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析本题主要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证得,然后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关于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轴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交轴于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点是在直线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的面积最大时,求点坐标.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令,
解得:,,
则,,,
将,,代入,得
,
解得:,,
所在直线为:;
(2)设过点的直线与直线平行,且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的面积最大.
直线为,设过点的直线为,
,,
△,
解得,
,
解得,,
则点的坐标为:,.
【备注】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平行线确定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问题.
★★☆例题3.锐角中,,,两动点、分别在边、上滑动, 且,以为边向下作正方形,设其边长为,正方形与公共部分的面积为,当 ,公共部分面积最大,最大值 .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 公共部分分为三种情形: 在三角形内;刚好一边在上, 此时为正方形;正方形有一部分在三角形外, 此时为矩形 . 显然在内部时的面积比刚好在边上时要小, 所以需比较后两种情形时的面积大小 .
(1) 求公共部分是正方形时的面积,
作于点, 交于点,
,,
,
,
即,
解得,
此时面积.
(2) 当公共部分是矩形时如图所示:
设,根据得,
所以,公共部分的面积,
,
有最大值,
当时,.
综上所述, 当时, 公共部分的面积最大, 最大值为 6 .
【备注】此题需分类讨论, 综合比较后得结论 .
★★☆练习1.已知中,边的长与边上的高的和为20.
(1)写出的面积与的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的面积为48,且边上的高大于时,求出的长;
(2)当多长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当的面积不小于48时,请直接写出长的取值范围.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由题意,得
,
,
当时,,
解得:,.
当时,高为8,当时,高为12.
边上的高大于,
.
答:与的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当的面积为48,且边上的高大于时,的长为8;
(2),
,
,
时,.
答:当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50;
(3)由题意,得
时,
,.
,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由函数图象可以得出当时,
.
【备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的运用,解析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
【巩固练习】
★★☆1.如图,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 和两点,与轴交于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是线段上的动点,当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的坐标;
(3)若为抛物线上、两点间的一个动点,过作轴的平行线,交于,当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的值最大,最大值为多少,并求此时点的坐标.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抛物线与轴交于 和两点,
,
解得:,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时,,
,
,
,
,
当时,
,
,
,,
当时,,
,
当时,设,则,
在中,,
解得:,
;
(3),,
设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解得:,
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设,则 ,
,
,
,
,
当时,的值有最大值为2,此时.
【备注】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解析式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
★★☆2.已知:如图,直线,为常数)分别与轴、轴交于点,,抛物线与轴交于点,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移动,点在直线上移动,的最小值是
A.2B.4C.2.5D.3
【答案】
【解析】解:如图,设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由对称的性质可得,
,
当、、三点共线且时最小,
直线,为常数)分别与轴、轴交于点,,
,
解得,
直线解析式为;
抛物线与轴交于点,
,
,
可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由,解得,
,,
,
即的最小值为4.
故选:.
【备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顶点为,经过点的直线与轴交于点,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
(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点的坐标 ;
(2)如图(1),若顶点的坐标为,连接、、,请求出二次函数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出四边形的面积;
(3)如图(2),点是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点的坐标.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如图一,令,则,
解得,,
所以,.
故答案为:; 4,;
(2)如图一,连接.
二次函数顶点为,代入即可求得.
抛物线为,
一次函数 经过,
,
,
一次函数为:,联立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解析式可求;
.
(3)如图二,过 点 作 轴,交 直 线 于 点,设,则
,,
.
当时, 面积最大值,
,
此时点.
【备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有关性质、三角形面积、四边形面积等知识,灵活运用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比较难,需要有一定的代数化简技巧.
★★☆4.施工队要修建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的公路隧道,其高度为6米,宽度为12米.现以点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
(1)求出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施工队计划在隧道门口搭建一个矩形“脚手架” ,使、点在抛物线上.、点在地面线上(如图2所示).为了筹备材料,需求出“脚手架”三根木杆、、的长度之和的最大值是多少,请你帮施工队计算一下.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由题意可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且经过原点,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则,解得,
即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2)设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
当时,的和取得最大值,此时的最大值是15,
即当点在,点在,点,点时“脚手架”三根木杆、、的长度之和最大,最大值是15.
【备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5.如图,抛物线经过,,三点,点是直线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使的值最小,求点的坐标;
(3)当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点的坐标和的最大面积.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把,,代入解析式,
得,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如图1,点是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要使的值最小,
则点就是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抛物线对称轴,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的横坐标为2,
点的坐标为,
(3)过点作,交轴于点,如图2,
当与抛物线只有唯一的公共点时,的面积最大,设此时的解析式为,
方程有唯一一组解,即有相等的实数解,
整理得,△,解得,,
此时点坐标为,,
点坐标为,
作,,
,
,
的面积.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方程、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将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善于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二次函数的知识求解.
★★☆6.如图所示,抛物线过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为直线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求四边形的最大面积.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抛物线过点,和,
,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如图,
设坐标为,
四边形的面积
,
因此四边形的最大面积是.
【备注】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求函数解析式常用的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把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分成常见的图形求面积是常用的方法.
★★☆7.如图,中,,,为中点,、是边、上的动点,从出发向运动,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出发向运动,运动到停止,当为 时,的面积最大.
【答案】4
【解析】解:设点运动的距离为,则点运动的距离也为,
,
当时,的面积最大,
故答案为:4.
【备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析.
【拔高练习】
★★★1.如图,抛物线 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边),与轴交于点,点为抛物线的顶点.
(1)求、、的坐标;
(2)点为线段上一点(点不与点、重合),过点作轴的垂线,与直线交于点,与抛物线交于点,过点作交抛物线于点,过点作轴于点.若点在点左边,当矩形的周长最大时,求的面积.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由抛物线可知,,
令,则,解得或,
,.
(2)由抛物线可知,对称轴为,
设点的横坐标为,则,,
矩形的周长,
当时矩形的周长最大.
,,设直线解析式为,
则
解得:,
解析式,当时,则,
,,
.
【备注】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求法,矩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知识,综合性较强,运用数形结合、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抛物线经过轴正半轴上的点,点,分别是此抛物线和轴上的动点,点在上,且平分的面积,过作交轴于点,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解析】解:设点的坐标为,,点坐标为.
点在上,且平分的面积,
,
又,
是的中位线,
.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
,
结合抛物线开口向上可知,
,,,
,
.
,
.
故答案为:.
【备注】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两点间距离公式以及实数的平方非负,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数的平方非负找出线段的最小值.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巧妙的利用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寻找最值,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虽说高中知识,但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经常用到,此处使用给做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故在日常做题中应适度的增加该部分的练习.
★★★3.如图,已知抛物线图象经过,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重合),过点分别作交于,交于.
①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②试探究:在点运动过程中,、、的长度之和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它的值,若变化,试说明变化情况.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1)解:因为抛物线与轴交于,,,可以假设
,
即.
(2)①证明:把代入得
,
,,
在第一象限,
,,
(不符合题意,舍),,
的坐标是,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边形是矩形.
②,
,
(1).
同理,得
(2),
(1)(2)得
,
,,,
,
即,
,
、、的长度之和不变化,.
【备注】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①的关键是利用矩形的判定,又利用了勾股定理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②的关键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关于,,又利用了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边在轴的正半轴上,在轴的正半轴上,的平分线交于点,为的中点,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经过,两点.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分别为轴,轴上的动点,顺次连接、、、构成四边形,求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
(3)抛物线上是否在点,使的面积为12?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
解:(1)将、代入二次函数,得
,
解得.
故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如图:
延长至,使,延长至,使,连接,交轴于点,交轴于点,
,
,
由点坐标为,的中点;,直角的角平分线上的点;得,.
由勾股定理,得
,,
;
(3)如下图:
.
的面积,
点到的距离.
过点作,取,过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与点,,
在中,,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将、的值代入得:,
点,,,
如下图所示:
过点作,取,过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与,,
在中,
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
,,,
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求得点到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解得此类问题通常可以将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的问题.
★★★5.如图①,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点在点的左侧).
(1)直接写出的坐标 ;(用的代数式表示)
(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对称轴与直线的交点为,连结、,若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如图②,在(2)的条件下,设该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为直线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设直线交线段于点,的面积为,的面积为,求的最大值.
【答案】详见答案解析
【解析】解:(1)由,解得或,
点,
.
故答案为.
(2)如图①中,作对称轴于,于.
抛物线的对称轴,
又,
,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3)如图②中,作于,于,设直线交轴于,连接、,设
,
为定值,
最大时,的值最大,此时的面积最大,
,,
直线的解析式为,
,,
,
,
时,的面积最大,此时,
,
直线的解析式为,
由解得,可得,
,
,
直线的解析式为,
由解得,可得,,
,
的最大值.
【备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一次函数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两点间距离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二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与面积的最值问题及定值问题--2024年中考数学,文件包含重难点二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与面积的最值问题及定值问题解析版pdf、重难点二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与面积的最值问题及定值问题学生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中考】中考数学几何专项练习:线段和最值问题(教师版+学生版).zip,文件包含备战2024年中考中考数学几何专项练习线段和最值问题原卷docx、备战2024年中考中考数学几何专项练习线段和最值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精讲专题18 函数与线段、面积等最值问题(教师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次函数与线段的和差,二次函数与周长,二次函数与距离,二次函数与面积,三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