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备考2023】2020—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汇编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含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备考2023】2020—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汇编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含答案解析),共18页。
【备考2023】2020—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汇编
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2分)(2022·武汉)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如下图表示的是规则与纪律的关系。下列各组概念之间关系与下图所示关系一致的是( )
A.姓名权与肖像权 B.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
C.刑罚与刑事处分 D.社会经济权利与劳动权
2.(2分)(2021·荆门)对下面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动车上只能吸两次烟
B.违反社会规则必定会追究刑事责任
C.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2分)新冠肺炎疫情间,张某故意隐瞒从疫情地回家的事实,到处赴宴,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导致400多人因此被医学观察。张某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警方立案侦查。张某的行为( )
①缺乏社会责任感,是漠视生命的行为 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③违反社会规则,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④说明他的自由和权利受到了侵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分)(2020·泰安)用道德与法律的“尺子”对下面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行为表现
行为评价
过马路时闯红灯
①缺乏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考试时互相借通纸条
②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表现
遇见同学家长时礼问好
③文明有礼的表现
为取得班干申选亲请客吃饭以便拉拢同学
④积极进取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分)(2021·恩施)小明在课外阅读中,收集了下列诗句、谚语,其中能体现尊重他人应学会换位思考的是( )
A.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2分)(2021·邵阳)当下正处于职场最年轻阵营的“95后”群体,频频出现“秒辞”现象。他们对自尊的需求特别强烈,有人甚至因为单位领导一句过激的话就转身辞职。”对上述“秒辞”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为了摆脱职场压力,年轻人可以效仿
②人的尊严是最宝贵的,不要忍辱负重
③用人单位与职场新人应相互尊重,实现双赢
④应该对职场新人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挫折承受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分)(2022·晋中)山西小将——苏翊鸣做得对!
2022年2月7日,曾经效力山西的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中获得银牌,这是我国滑雪项目的突破性成绩。但他的这枚银牌引发国内外潮水般的“打抱不平”,冠军得主加拿大选手的抓板动作明显有误,裁判长赛后对此也予以承认。
可是,苏翊呜公开表示:理解实时打分的困难,感谢所有裁判,恳请公众终止对裁判的抱怨及“要”回金牌的呼吁。
从苏翊鸣的“公开表示”中,我们可以学到的优秀品质是( )
A.积极走进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B.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理解宽容他人
C.懂得诚信待人,遇事不逃避不推诿
D.要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优点
8.(2分)(2020·铜仁)"不学礼, 无以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下列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A.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B.随手乱扔垃圾
C.在食堂插队就餐 D.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9.(2分)(2020·柳州)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请人帮助说“劳驾”,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谅解说“包涵”等。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 )
A.欣赏他人 B.换位思考 C.文明有礼 D.乐善好施
10.(2分)(2022·重庆)下列校园生活场景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相互问候讲礼仪 B.常思己过懂尊重
C.履行承诺讲诚信 D.校园生活讲道德
11.(2分)(2021·河南)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下列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这箱书太沉了,能劳驾您帮忙抬一下吗
B.这事儿是我不对,大家的批评我包涵了
C.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请留步吧
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
12.(2分)(2021·江西)在武汉地铁站,一位老人刷卡进站时,超过免票身高的孙子调皮地紧贴爷爷“逃票”过了闸。对此,爷爷果断批评并让孙子重新刷卡进站。这位爷爷教育孙子要( )
①遵守规则 ②包容他人 ③乐于助人 ④诚实守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分)(2021·苏州)下图是某校外培训机构特价课程的广告,但其宣称的“原价”却从未实际交易过。该机构因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被立案查处。这则案例表明( )
①我国已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②诚信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
③企业应坚持依法诚信经营
④诚信是我国一项民法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分)(2020·南宁)李某在某知名外卖平台注册店铺后,单独或伙同他人通过平台制造虚假交易2000余次,骗取平台红包补贴共计2万余元。日前,经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上海市徐汇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李某的行为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15.(2分)(2022·昆明)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违法行为是( )
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B.散布谣言,扰乱秩序
C.殴打他人,致其重伤 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16.(2分)(2021·广东)下列示意图中,正确描述知识点相互关系的是( )
A. B.
C. D.
17.(2分)(2022·武汉)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18.(2分)(2021·绥化)下列法律中,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有力武器是( )
A.婚姻法 B.刑法 C.交通法 D.教育法
19.(2分)(2021·连云港)仔细观察下图漫画,漫画体现的诉讼类型是( )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越级诉讼
20.(2分)(2021·扬州)某同学用图表法整理“做守法的公民”有关知识时绘制了下表,其中①②③依次应填写( )
违法行为类到
法律责任
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民事违法行力
承担民事责任
③
行政违法行力
①
刑事违法行力
②
A.受到刑罚处罚 受到行政制裁 诉讼
B.受到行政制裁 受到刑罚处罚 诉讼
C.受到行政制裁 受到刑罚处罚 控告
D.受到刑罚处罚 受到行政制裁 控告
二、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48分)
21.(10分)(2022·邵阳)遵守规则保障自由
材料一:生活中的一米线,既是距离也是规则。 下图是某核酸检测现场,人们自觉排队,保持一米距离。
材料二:“无力回天”: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
(1)(5分)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遵守规则。
(2)(5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得到自由的风筝却“无力回天”的原因。
22.(5分)(2021·重庆)最好的成长在行走的路上,把孩子放在大自然的体验馆中挑战自我,锻炼坚韧意志,提升合作探究等综合素养,成为越来越多父母的选择。以下几位孩子正在参加丛林穿越探险夏令营活动。请你阅读他们的故事,并运用道德与心理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请运用生命、责任、诚信相关知识,给漫画中的故事设计一个结局并谈谈理由。
23.(6分)(2022·安徽)[学法用法 与法同行]
假期,小华来到开饭店的姐姐家做客,遇到一些法律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解决。
(1)(1分)情境一:小华和姐姐在饭店 包间打扫卫生时拾到一块名表。姐姐笑着问小华应该怎么办。
小华的正确回答:
理由:
(2)(1分)情境二:闲谈中 ,姐夫谈到有火锅店将客人用过的火锅底料留存下来,重复使用。姐夫对小华说:“考考你,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小华告诉姐夫,这种行为:
理由:
(3)(1分)情境三:一村民找姐姐商量,准备去捕猎野生动物卖给她,姐姐拒绝并加以劝阻。
对姐姐的行为,小华应该:
理由:
24.(5分)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禁毒工作事关个人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安宁;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刘某因贩毒,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该违法行为有哪些基本特征?
25.(8分)(2020·昆明)【预防违法犯罪 共促健康成长】
近年来,大量案件表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存在以下问题:说谎欺骗,道德品质差;厌学逃学,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守法,法治意识淡薄;不良交友,“哥们儿”义气重;沉迷网络游戏,自制力弱;盲目攀比,虚荣心强……此外,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其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大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背后往往都存在以下共性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监护不力;个别学校重成绩、轻规范;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等。
(1)(5分)“行己有耻”要求我们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获得哪些警示?
(2)(1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结合上述材料及如图,请简要写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对策1: 。
对策2: 。
对策3: 。
26.(9分)(2021·常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1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某同学在学习完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的内容之后,自己建立了如下的知识结构图。
请你填写结构图中相应序号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
① ② ③ ④
(2)(5分)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那么,作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27.(5分)(2022·泰安)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近年来,高空抛物现象屡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住武汉市蔡甸区的张某,因嫌所住小区对面的马路旁有人跳广场舞太吵,于是往楼下扔鹅卵石,先后砸坏17辆私家车,车损达2万多元。法院审理认为,张某多次从建筑物向下抛掷物品,造成他人多辆汽车损坏,情节严重,已构成犯罪。2022年3月23日,张某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法律、道德、心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张某的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社会规则的内涵、意义;社会经济权利
【解析】【分析】规则与纪律之间是包含关系,根据所学,社会经济权利包括了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姓名权与肖像权是并列关系。
B错误,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是并列关系。
C错误,刑罚也叫刑事处分。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和社会经济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2.【答案】D
【知识点】社会规则的内涵、意义
【解析】【分析】分析漫画找到关键文字信息“动车上吸烟被罚两次不能再购买动车票”,这一规定有利于维护动车上的公共秩序,这说明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选项观点是对漫画寓意的曲解。
B错误,犯罪行为要承的刑事责任,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
C不符合题意,漫画没有体现社会规则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如果违反规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罚。
3.【答案】A
【知识点】自觉遵守规则;权利义务相统一;对生命的冷漠与关切
【解析】【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间,张某故意隐瞒从疫情地回家的事实,说明他缺乏社会责任感,张某的行为是漠视生命的行为,①正确。
②正确,故意隐瞒从疫情地回家的事实,到处赴宴,张某的行为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③正确,张某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警方立案侦查,是因为他故意隐瞒从疫情地回家的事实,违反社会规则,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④错误,他侵害了别人的自由和权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的关切与冷漠,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遵守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用排除法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4.【答案】B
【知识点】自觉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信;公平的含义和内涵
【解析】【分析】 过马路时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是缺乏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表现。 见同学家长时礼问好,是讲文明有礼貌的体现, ①③理解正确。
②理解错误,考试时互相借通纸条,是不讲诚信的作弊违纪行为。
④错误, 为取得班干申选 请客吃饭以便拉拢同学 ,这违反公平的原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遵守规则,文明有礼和诚信,公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根据所学知识,逐个分析题肢选项,才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5.【答案】D
【知识点】尊重他人
【解析】【分析】A不符合题意,这体现了文明有礼。
B不符合题意,这里强调了积累的力量,故排除。
C不符合题意,这里强调了集体的力量,故排除。
D正确,这是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6.【答案】D
【知识点】如何克服挫折;尊重他人
【解析】【分析】从题文中“95后"群体职场出现的“秒词"现象,是没有正确认识到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要加以正确的认识,用人单位应该对职场新人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挫折承受能力;与职场新人应相互尊重,实现双贏,③④说法正确。
①说法错误,年轻人不应该效仿,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
②错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面对和战胜挫折,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7.【答案】B
【知识点】尊重他人
【解析】【分析】 苏翊呜公开表示:理解实时打分的困难,感谢所有裁判,恳请公众终止对裁判的抱怨及“要”回金牌的呼吁,这体现他能换位思考,理解和宽容他人,所以B符合题意,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关键信息,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 ,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8.【答案】D
【知识点】以礼待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文明有礼表现为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体现语言文明,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中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明有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9.【答案】C
【知识点】以礼待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请人指点,要说赐教;请人批评说指教;麻烦别人说打扰;得到帮助说谢谢,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文明有礼,C正确。
A错误,欣赏他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错误,换位思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错误,乐善好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明有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10.【答案】D
【知识点】以礼待人
【解析】【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三幅漫画得知,三幅漫画的人物对话都体现了主人公都非常讲文明有礼貌,说明了校园生活讲道德,所以D符合题意;
ABC在题干中体现不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交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社交礼仪的知识,排除错误选项,完成解答。
11.【答案】B
【知识点】以礼待人
【解析】【分析】A不符合题意,请人帮忙,要说“劳驾”,说法正确,排除。
B符合题意,求人谅解,要说“包涵”。所以对大家的批评,不能说“包涵”。
C不符合题意,请人别送,要说“留步”,说法正确。
D不符合题意,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明有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12.【答案】B
【知识点】自觉遵守规则;诚信
【解析】【分析】 逃票行为是不讲诚信,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所以爷爷果断批评并让孙子重新刷卡进站。这位爷爷教育孙子要做到遵守规则和诚实守信,①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③不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没有体现包容他人和乐于助人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觉遵守规则和诚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13.【答案】D
【知识点】诚信
【解析】【分析】 某校外培训机构因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被立案查处,这告诉我们,诚信是我国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应坚持依法诚信经营,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我国正在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②不符合题意,题文没有体现诚信对国家的重要性,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诚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效益,长盛不衰。
14.【答案】A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与分类
【解析】【分析】 题文中的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这说明李某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行为,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严重危害性、刑事处罚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5.【答案】B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与分类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私自离校,旷课逃学属于违纪行为,A不符合题意;
散播谣言,扰乱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B符合题意;
殴打他人,致其重伤、敲诈勒索,数额巨大均属于犯罪行为,受刑罚处罚,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6.【答案】B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与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符合知识分类意图的选项中,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因为违法行为按照违法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划分,可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应选。
选项A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概念分类以及违法行为的分类别。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值一般。
17.【答案】B
【知识点】了解刑法、犯罪与刑罚
【解析】【分析】 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说明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所以B符合题意,正确。
A观点错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不符合题意,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观点。
D错误,犯罪行为才要追究刑事责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犯罪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18.【答案】B
【知识点】了解刑法、犯罪与刑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所以B符合题意,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刑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
19.【答案】A
【知识点】诉讼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民事诉讼是指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纠纷的诉讼。漫画体现的是财产纠纷引起的诉讼,所以属于民事诉讼。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诉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0.【答案】B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与分类;依法求助
【解析】【分析】不同的违法行为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故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和依法求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
21.【答案】(1)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2)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知识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自觉遵守规则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规则。结合所学知识,从需要他律和自律、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等方面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得到自由的风筝“无力回天”的原因。联系教材知识,可从自由的特点、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的后果等方面作答。
【点评】本题以典型材料为背景,涉及到遵守规则、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依据所学和题意解答。答题时要注意认真读题,明确材料考查的是遵守规则、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等内容,从而准确地联系课本所学的知识,规范地去组织答案。
22.【答案】答案示例1:
结局:几位同学违规穿越丛林被困遇到危险(包括生命危险、跌落摔伤、遭遇野兽袭击等),向景区救援人员求救。理由:他们缺乏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使自己陷于危险中:他们缺乏责任意识,不懂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使自己和他人陷于危险中;他们缺乏诚信意识,因为其失信行为使自己陷于危险中。
答案示例2:
结局:最终觉得不能违背保证书,同时意识到可能的安全风险,给救授队和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等放弃了违规穿越。理由:他们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有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有责任意识,懂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他们有诚信意识,懂得信守承诺。
【知识点】诚信;敬畏生命
【解析】【分析】仔细研读题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对生命负责任、安全意识等相关内容,充分发挥想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设计结局,一个好结局,一个坏结局,从而展开论述。
坏结局示例:几位同学违规穿越丛林被困遇险,向景区救援人员求助等。具体的理由,可以从他们缺乏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缺乏安全意识等方面回答;
好结局示例:几位同学最终觉得不能违背保证书,同时意识到可能会有安全风险,最终放弃了违规穿越等。具体的理由,可以从他们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有安全意识、有责任意识等方面回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力。学生需在看懂漫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并运用题干中给出的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23.【答案】(1)及时报警,归还失主。;拾取他人财物不归还是违法行为,要养成拾金不昧的美德。
(2)是错误的。;违反了诚信经营的原则,是一种不卫生、不健康、不安全的行为。
(3)大力支持。;捕杀、售卖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破坏环境,坚决不可以做。
【知识点】亲社会行为;诚信;树立法律信仰
【解析】【分析】(1)情景一考查亲社会行为。联系教材知识可知,拾取他人贵重物品时应该予以归还,养成拾金不昧的美德。
(2)情景二考查诚信经营。联系教材可知,企业应该诚信经营,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火锅店将用过的火锅底料留存下来,重复使用,是一种不卫生、不安全、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3)情景三考查保护环境。姐姐拒绝收购野生动物,对于这种行为小华应该大力的支持。我国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主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收购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坚决不可以做。
故答案为:(1)及时报警,归还失主。理由:拾取他人财物不归还是违法行为,要养成拾金不昧的美德。
(2)是错误的。违反了诚信经营的原则,是一种不卫生、不健康、不安全的行为。
(3)大力支持。捕杀、售卖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破坏环境,坚决不可以做。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是亲社会行为、诚信、树立法律信仰,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规范准确作答。
24.【答案】刘某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是刑事违法性,三是应受刑罚惩罚性。
【知识点】了解刑法、犯罪与刑罚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刘某贩毒,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属于犯罪行为;结合教材知识,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以此作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和犯罪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25.【答案】(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诚信做人;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学法守法,增强法治观念;谨慎交友,反对小团体主义;增强自控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明辨是非,及时纠正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等。
(2)加强家庭保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加强学校保护,学校应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加强社会保护,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知识点】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预防犯罪的做法;行己有耻及做法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警示可以从作为未成年如何自律,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可以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诚信做人;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学法守法,增强法治观念;谨慎交友,反对小团体主义;增强自控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明辨是非,及时纠正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等方面回答即可。
(2)本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的角度,写出具体的对策措施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预防犯罪,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26.【答案】(1)社会秩序;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2)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知识点】社会规则的内涵、意义;违法行为的含义与分类;预防犯罪的做法
【解析】【分析】(1)①社会规则的作用是保障社会秩序;②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也叫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由此得出②是民事违法行为;③是刑事违法行为;④是一般违法行为。
(2)本问联系所学知识 ,围绕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等角度组织 答案。
故答案为:(1)
1、社会秩序
2、民事违法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
4、一般违法行为
(2)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违法行为,预防犯罪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27.【答案】张某的行为严重危害了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张某的行为也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我们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活。
【知识点】以礼待人;了解刑法、犯罪与刑罚;依法求助
【解析】【分析】从法律的角度看,张某的行为严重危害了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犯罪行为,这警示我们要 增强法治观念,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从道德的角度分析,可以从张某的行为也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我们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犯罪行为,依法办事,文明有礼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备考2023】2020—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汇编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含答案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备考2023】2020—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汇编八年级上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含答案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备考2023】2020—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汇编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含答案解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