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出师表(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9791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出师表(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9791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22 出师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22 出师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出师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3.积累名句,背诵全文。4.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5.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过程与方法:阅读体悟,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字词,了解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恳切的言辞所表达的真挚厚重的感情。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2.如何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三、教材分析:诸葛亮写的《出师表》出现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该单元的课文大部分选自历史著作,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长历史知识,还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意切、感人肺腑,让人赞不绝口的文章。作者通过表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三条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叙述生平及出师北伐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更是慷慨深沉,动人心魄。真正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七、八年级两个学年度的学习,接触过了多篇文言文,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对照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能基本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的整体水平存在差异,在学习本课时,要兼顾各方面:既要引导所有学生文对字词意义和句子翻译,又要拓宽个别较好学生的视野和加深他们深入的思考。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且诸葛亮的故事学生耳熟能详,诸葛亮的人格深受学生敬仰。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这篇文言文是不难的。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方法1.朗读法 本文情词恳切,动人肺腑,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意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意。2.讨论法 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生生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培养协作精神。3.探究法 提供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七、教学时数;3课时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背诵课文。要求:认真听读,注意字的读音。2、学生各自放声读两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3、学生每人读一段课文。 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4、多媒体课件显示语音: 正音:疲弊(bì) 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 裨补阙(bìquē) 行阵和睦(háng) 夙夜忧叹(sù) 崩殂(cú) 妄自菲薄(fěi) 陟罚臧否(zhìpǐ)以彰其咎(jiù)5、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句中停顿,尽量读得流利。(三)、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1、默读,结合注解疏通文意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逐句弄懂课文大意,将都不明白的语句画下来,待集体解疑。3、集体解疑,教师适当讲解,重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语句的意思。4、请学生一人讲一段课文大意;教师提出语句里的重点词语。如: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引喻失义 ③性行淑均 ④察纳雅言 ⑤庶竭努钝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⑦深入不毛 ⑧不效则治臣之罪。又如:词义的古今义不同: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再如词的活用。5、读“阅读提示”,完成下列练习(课件显示):(1)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共3条: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2)他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亲贤远佞这一条。因为刘禅是个昏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更重要。“开张圣听”,对贤臣“亲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3)划分全文结构,明确每一部分的意思。(四)、精读课文,突破难点、重点1、再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1)、诸葛亮出师前给刘禅提出哪些建议? 诸葛亮首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先帝创业的艰辛,然后根据刘禅的弱点提出三项建议: ①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②提出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当一体,赏罚不宜偏私。 ③亲贤臣、远小人,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复兴汉室的必备条件。 (2)、表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本篇具有什么特点? 表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的一种名称。常见有疏表奏章几种。表主要是用来陈情的。本篇是诸葛亮要出师北定中原前上给后主的表章,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却不同于一般疏表,它的特点是: ①内容上没有陈述出师的利弊得失,而是追念先帝殊遇之恩,点明此次出兵非同一般,既是为了完成先帝统一天下的未竟之业,又是为了扭转危急处境。全文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②表达方式运用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既有细致的说明,又有感人至深的抒情。如劝戒刘禅说理深刻而充分,句句饱含着忠于先帝寄希望于后主的诚挚之情。3、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五)、总结、扩展1、诸葛亮在这篇表文中,向刘掸提出了3条建议: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这三条建议在内容上紧密关联。诸葛亮以老臣的身份,谆谆告诫,表现了一片忠诚为国的心情,也说明了出师远征之前,对宫中、府中都作了妥善安排,思虑精细。文章周密畅达,开门见山,直抒己见,感情真挚,质朴清新。文中谆谆劝诫刘禅尊贤纳谏,严明法治,说明出师的目的和任务,披露自己的忠心,情辞恳切,肝胆照人。也难怪前人“忠有《出师表》”的说法。2、结合《隆中对》及本文,讨论,理解诸葛亮的“忠”。(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背诵第1段。 2 预习2—5段。(七)、板书设计 分析形势 回顾历史 明确责任 临表涕零 → → → 提出建议 表达决心 感恩图报 百感交集 (八)、教学反思1、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2、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提倡多角度、有个性的阅读。让学生在多种见解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这样在解读中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场面。师生都能从此环节中收获意外的惊喜。3、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析结构,归纳段落,讲读第1段,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反馈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课文,把握文意,整体感知,理清脉络,研读课文,探究问题,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