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2-2群落的主要类型3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796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2-2群落的主要类型3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796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2-2群落的主要类型3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796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学案及答案
展开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导学案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学习目标: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学科素养:1.生命观念——通过群落的主要类型的学习,树立群落具有多样性的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对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学习,建立生物适应环境,同时影响环境的科学理念。
3.生命观念——通过对群落内种间关系和生态位的讨论,认同生物的适应性体现在彼此相互适应的基础上。
知识点一 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
自主梳理
1.依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
2.分类: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1)荒漠生物群落
(2)草原生物群落
(3)森林生物群落
答案:(1)极度干旱区 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物种少 非常简单
(2)半干旱地区 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 较少 耐寒的旱生多年 挖洞或快速奔跑
(3)非常复杂 树栖和攀缘
[自查自纠]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相似的特点。( )
(2)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以减少水分的消耗。( )
(3)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发达,但叶绿体较小、呈深绿色,比较适宜于在弱光条件下生存。( )
(4)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
答案:(1)X 解析: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2)√
(3) X 解析: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较大,呈深绿色。
(4)√
[互动探究]
陆地上主要的生物群落有哪些分类?不同群落中的生物种类相同吗?各有什么特点?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荒漠中沙砾裸露,植物极度稀疏,生活于其中的爬行动物蜥蜴偶尔穿行。蜥蜴在荒漠中生活有哪些与之相适应的特点?
(2)生活在草原中的生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共同特征?
(3)森林中生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从植物组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
(4)从天山北麓登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会出现荒漠、草原、森林、草甸等群落类型。这些群落的分布千百年来基本不变,试推测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群落,可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5)我国陆地群落的分布有何特点?这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
答案:(1)提示:表皮外有角质的鳞片,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体温是变化的,蛋壳坚硬,能保护正在发育的胚胎。
(2)提示: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提示:森林中植物根据分布的位置不同可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前者分布于群落的上层,后者分布于群落的下层,植物的分层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维持了种群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4)提示:温度。
(5)提示:由东到西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群落。由东往西降水依次减少。
重难点突破
1.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以“保水”为生存关键
代表生物 | 防止水分散失的措施 |
仙人掌属 植物、骆驼 刺属植物 | ①仙人掌具有针状叶和肥厚的肉质茎,夜晚气孔开放等均利于防止水分散失;②骆驼刺的根可达15 m,有利于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 |
爬行动物 | ①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天太热的时候退到阴凉处。②有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出含氮废物从而减少体内水分的流失 |
2.草原生物群落充分体现群落的季节性特点
类型 | 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 动物的季节性变化 |
引起季节 性变化的 因素 | 降雨的季节性变化是导致群落中植物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 植被的季节性变化是引起动物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
原因分析 | 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很多草本植物的生长周期很短,在有降雨的季节,可以快速萌发、生长、开花、结实。雨季过后,干旱的环境有利于种子在土壤中保存,等待下次雨季的来临 | 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有些动物通过迁徙离开干旱少食的地区(如角马的迁徙);有的通过挖洞储食等方法度过少食的季节(如田鼠挖洞穴居) |
注:除了上述陆地生物群落类型外,还有湿地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等。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生物群落的植物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另外也大量分布着耐寒的旱生灌木和乔木,这与其分布地区降水有关
B.森林生物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明显分层,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场所,因此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繁多
C.荒漠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因此物种丰富度很低,群落结构极其简单
D.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答案:A
解析:草原生物群落的植物多为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A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类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其他环境条件
B.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的物种组成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也不同
C.荒漠植物的根系很发达,是适应自然条件的结果
D.苔原中生物数量少,各种不同生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
答案:D
解析: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中分布的物种组成有明显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类型也不同。荒漠地带由于缺少水分,植物的根系都很发达,是适应自然条件的结果。苔原虽然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但是各种生物之间依然存在争夺资源的竞争关系。
知识点二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自主梳理
1.群落的分布规律与决定因素
答案:相近或相似 森林 草原 荒漠 荒漠 草原 森林 草甸 水分 温度
2.群落的形成原因
答案:物种组成 群落外貌和结构 不同 适应 不尽相同 适宜的生存环境 复杂的种间关系 协调和平衡 时空条件
[自查自纠]
(1)湿地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但只有水生生物。( )
(2)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
(3)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
(4)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 )
答案:(1)X 解析:湿地群落中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2)X 解析: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3)√ (4)√
[互动探究]
【材料情境】热带雨林中的乔木高大,分枝不发达,只有在树顶形成树冠,以争夺阳光。林下缺少阳光,草本植物(如芭蕉)长有巨大的叶片。林中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很少,但是花朵很鲜艳,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命观念)
(1)高大的乔木与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对空间和阳光存在竞争关系,它们是怎样和谐共存的?
(2)林下缺少阳光,草本植物(如芭蕉)长有巨大的叶片,对适应环境有什么意义?
答案:(1)提示: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乔木利用强光,灌木、草本植物等利用弱光,减弱了竞争的强度。
(2)提示:可以充分利用林下有限的阳光。
2.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科学思维)
在森林中,许多动物需要植物提供食物和庇护,不少植物需要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说明群落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
重难点突破
群落中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不是绝对的。因为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化,而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不会因为环境变化立即改变其遗传性,因此适应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作用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造成尽善尽美的选择结果。
随堂练习
1.同物种的个体在形态特征上常有些差异,而形态有差异的个体,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有些不同。下图为某地三种不同植物的叶面积与个体数目的关系图,若此地遭遇干旱,则下列哪一项叙述最合理( )
A.乙物种比甲物种在该地的适应能力强
B.甲物种比乙物种在该地的适应能力强
C.丙物种比乙物种在该地的适应能力强
D.甲物种和乙物种在该地的适应能力相同
答案:B
解析:叶面积大小与适应干旱的关系一般为叶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对干旱越不适应;叶面积越小,越有利于适应干旱。从图中曲线可知甲、乙丙三种植物中丙对干旱的适应力最差,甲最强,B正确。
2.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
答案:B
解析:森林里树木众多,土壤中树根遍布,不利于挖洞,又有高大树木遮挡或密集灌木丛遮挡便于隐蔽,不用挖洞,因此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的生活方式,这是与草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B错误。
[要语必背]
1.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在环境条件大体相同的地方,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往往也相近或相似。
2.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3.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4.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巩固提升
1.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B.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枝发达,一般有巨大的叶片,以争夺阳光
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答案:C
解析: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A正确;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B正确;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枝不发达,只在树顶形成树冠,以争夺阳光,C错误;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D正确。
2.下列关于某生物群落内生物适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几种食藻的浮游幼虫在含有河鳟的溪流中,只选择在黑暗环境中觅食,以降低被捕食风险
B.鼠类、豪猪和草兔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活动时间长,觅食时间短,面临的被捕食风险最小
C.蛇在晴天取食频率比阴天低,晒太阳时间多,推测蛇通过晒太阳增加对外界能量的摄取以维持体温平衡
D.田鼠在茂密的草丛中,踏出四通八达的“小径”,提高它们取食效率和躲避敌害的成功率
答案:B
解析:鼠类、豪猪和草兔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活动和觅食时间短,觅食主要在月光较弱的夜晚,这样面临的被捕食风险最小。
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
B.在中温中湿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
C.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树冠层对群落影响最大
D.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原有物种消失
答案:C
解析: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A错误;在中温中湿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B错误;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树冠层对群落影响最大,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优势地位,但不一定会导致原有物种消失,D错误。
4.如图为北温带某湖泊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某种成年鱼生活在静水层,取食多种底栖生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表水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夏季斜温层的温度变化较大
B.该湖泊从冬季到夏季的面貌变化属于季节性变化
C.夏季表水层O2浓度虽然低于冬季,但O2产生量远大于冬季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层与其食性有关,因此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2)夏天,一个层次性较好的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________、斜温层、静水层、________4层。浮游植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__________,
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_。
(3)在冬、夏等不同季节,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动、植物种类,水生群落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性主要取决于影响垂直分布的哪些非生物因素?
答案:(1)D
(2)表水层 底泥层 表水层 底泥层
(3)光、温度、含氧量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人参,水域生物群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人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