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3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796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3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796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3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796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
展开教材基础知识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 信息的概念: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_______________、数据与_______________等称作信息。
信息流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______________,能够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即信息流。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信息传递的三要素
(1)信息源:信息产生的部位。
(2)信道:信息传播的_________________。如空气、水及其他介质。
(3)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如动物的眼、鼻、耳、皮肤,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等。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如海豚的“回声定位”,烟草等种子的萌发生长。
(2)种群:生物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植物开花、昆虫交尾。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食物链中相邻物种间“食”与“被食”的关系。
2.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
举例:
模拟动物的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___________________。
养鸡时,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刺激鸡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可大大提高产蛋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控制方法:化学防治、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机械防治。
举例:
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b.利用昆虫___________________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下降。
拓展学习任务
对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单向流动,信息传递具有什么特点?所有的信息传递都具有这一特点吗?
高等动物的神经信息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否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随堂知识小测
1.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A. 花香引蝶B. 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 候鸟南飞D. 警犬嗅寻毒品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的方式为同伴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B.信息传递对生物种群的繁衍过程有影响
C.雄鸟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
D.施用性引诱剂控制害虫,属于化学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
3.某岛屿上浣熊的天敌是美洲狮和狼。由于人类的猎杀,岛上的美洲狮和狼已经消 失殆尽, 浣熊大量捕食附近的蟹类(如红黄道蟹) 和鱼类(如线鳚) ,导致生态平衡遭到严 重的破坏。研究人员为了研究恢复生态平衡的对策, 利用“恐惧生态学”原理分别在不同区 域播放浣熊的捕食者和非捕食者的叫声, 一段时间后, 统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 答:
(1)捕食者的叫声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信息。
(2)据图分析,在实验期间播放浣熊捕食者的叫声,使红黄道蟹、线鳚种群数量发生变化 的原因是_____
(3)这种“播放捕食者叫声”的对策能否有效地恢复生态平衡, 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_____
(4)目前,大型肉食性动物(如美洲狮、狼)处于濒危状态,对大型肉食性动物的保护仍 然具有重大的意义。运用“收割理论”分析,保护大型肉食性动物的意义是_____。
参考答案
教材基础知识
指令 信号 产生与交换 信息传递 光 物理过程 非生物环境 化学物质 生物碱 性外激素 特殊行为 蜜蜂跳舞 媒介 信息受体
生命活动 繁衍 种间关系 农畜产品 结实率 光照时间 生物防治 信息素 种群密度 繁殖力
拓展学习任务
提示: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目前认为并非所有的信息传递均具有双向性。比如草原上,草的绿色给羊传递了可食用的信息,羊不传信息给草,这是单向的。
提示:二者都不属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是个体细胞、器官、组织间的信息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细胞内部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范围包括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异种生物个体之间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随堂知识小测
1.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①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②化学信息: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如植物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③行为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如:孔雀开屏、蜜蜂舞蹈)。
花香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A错误;豪猪遇敌竖起体刺属于行为信息,B错误;候鸟的长途迁徙依靠自身电磁场与地球磁场的作用来确定方向和方位,因此候鸟南飞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警犬嗅寻毒品是依靠毒品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2.答案:A
解析:蜜蜂跳圆圈舞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A错误;生物种群的繁術,离不开信息传递,B正确;雄鸟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正确;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D正确。
3.答案:(1)物理
(2)在实验期间播放浣熊捕食者的叫声,浣熊出现在观测区域的平均时间减少,在观察区域用于捕食的时间比例下降, 减少对红黄道蟹、线鳚的捕食
(3)能;该策略的实验结果表明浣熊捕食者的叫声能使浣熊的被捕食者数量增多, 能有效恢复生态平衡。
(4)大型肉食性动物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解析:(1)在捕食过程中可通过叫声召唤同伴,这种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
(2)据图分析,在实验期间播放浣熊捕食者的叫声,使红黄道蟹、线鳚种群数量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捕食者叫声降低了浣熊的出现概率和捕食时间,减少了对两种生物的捕食,故红黄道蟹、线时种群数量上升。
(3)分析题意可知,岛上的美洲狮和狼已经消失殆尽,浣熊大量捕食附近的蟹类和鱼类,导致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而这种“播放捕食者叫声”的对策可以在不猎杀浣熊的基础上,减少对蟹类和鱼类的捕食,对于生态平衡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4)依据“收割理论”,大型肉食性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个体,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动物的形成腾出空间,其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观察区域用于捕食的时间比例下降(1 分), 减少对红黄道蟹、线鳚的捕食(1 分)
(3)能(1 分) 该策略的实验结果表明浣熊捕食者的叫声能使浣熊的被捕食者数量增多, 能有效恢复生态平衡。(3 分) 项目
种类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概念
自然界中的_______、声、温度、湿度、磁场等,通过___________传递的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_____________
动物的_________,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的信息
举例
萤火虫的闪光、蛛网的振动频率、狼的呼叫声
植物的__________、有机酸等代谢立物,以及动物的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___、雄鸟的“求偶炫耀”
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个体或群体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
动物的行为特征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学习,课上学习,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第3节 群落的演替导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第3节 群落的演替导学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