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学案
展开第4章 第3节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了解我国在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成就。
2.理解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一、生态工程的实例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1)问题:我国农村 ,怎样才能实现物质的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取得 、社会效益和 。
(2)对策: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3)案例:北京郊区某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2.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1)湿地的作用
①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具有 , ,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其他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
②具有为人们提供 的环境等功能。
(2)问题
①人们对湿地进行 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
②湿地的 、 过度利用等,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3)对策
①采用工程学和 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②在湿地周围建立 ,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 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案例:厦门筼筜湖生态恢复工程。
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矿藏开采后会造成山体、土壤和 ,乃至整个地区 的破坏。
(2)对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 等。其中,关键在于 ,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 群落的重建。
(3)案例: 生态恢复工程。
二、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1.存在问题: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像“精确农业”那样设计出 、
的生态工程样板。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尚缺乏及时准确的 的支持,缺乏 等。
2.原因剖析:环境问题与 、环境与资源破坏、 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
3.解决思路:不但要重视对 的保护,更要注重与 效益的结合,需要生态工程发挥作用。
4.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建设。
1.沼气工程主要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
2.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关键是要解决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
3.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蓄洪防旱等( )
4.北京郊区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属于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 )
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 )
6.集中对已破坏了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符合发达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特点( )
1.城市生态工程是指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措施,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B.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C.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D.用法律手段禁止汽车上路,严禁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2.如图为某地的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最大优点是遵循循环原理,同时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该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开发了可以更新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该生态工程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体现了协调原理
3.下列生态工程模式与典型实例或措施对应有误的一组是( )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北京郊区窦店村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生物圈2号”生态恢复工程
D.城市环境生态工程——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
4.北京窦店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试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B.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C.该生态工程通过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D.窦店村种植的农作物大多为高产品种,会破坏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不利于持续发展
5.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工程采用的是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在湿地的周围,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注意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6.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 )
A.优先选择种植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植被恢复和植被恢复所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7.稻鸭共作是我国传统的生态种养模式,在水稻栽种后至抽穗前将鸭子放养在水稻田中。鸭子可为稻田除草、灭虫;稻田可为鸭子的生长提供食物等生活条件。下列对稻鸭共作模式的生态学优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稻鸭共作模式能够减少饲料的投入,降低饲养成本
B.稻鸭共作模式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C.稻鸭共作模式很好地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稻鸭共作模式的设计兼顾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8.下图是某生态农场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等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该生态农场实现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沼渣和沼液的充分利用,利用了生态学的________原理。养鱼场的池塘不用换水,池底干干净净,每天只需补充蒸发水,所有生物正常生存,说明该池塘具有________能力。
(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这些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该农场果园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该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以减少污染的产生,A正确;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在浮床上种植特殊的水生植物、半水生植物以吸收水中的N、P等化学元素,B正确;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合理分布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C正确;严禁汽车上路及造纸厂、酒厂生产,一方面会严重阻滞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达到“断绝污染的源头”的目的,D错误。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知识。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人、畜、禽的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田、果园、苗圃、鱼塘,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可见,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B正确;该生态工程开发的沼气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C正确;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考虑农民的生活、经济问题,体现了整体原理,D错误。
3.答案:C
解析: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案例主要有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防沙治沙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等。
4.答案:D
解析:食品加工厂、养殖场、屠宰场等农林牧副渔业的建立,会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体现了整体性原理),A、B正确:与传统农业相比,养殖业、渔业、林业等的建设大大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秸秆产沼气、沼渣回田等均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D错误。
5.答案:C
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采用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动植物物种引进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A正确,C错误;在湿地的周围,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B、D正确。
6.答案:C
解析:植被的恢复优先选择种植原有的物种,A错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而不是养殖动物,B错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C正确;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需要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而不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D错误。
7.答案:C
解析:鸭子可为稻田除草、灭虫,使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鸭粪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水稻利用,即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饲料的投入,降低饲养成本,A正确;鸭子可为稻田除草、灭虫,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使害虫、杂草的数量维持在较少的水平上,控制了害虫的数量,较少了农药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正确;稻鸭共作模式很好地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误;人类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因此稻鸭共作模式的设计兼顾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正确。
8.答案:(1)分解者
(2)物质循环再生;自我调节
(3)信息传递;果园中生物多样性低,营养结构简单
(4)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
解析:(1)蘑菇是一种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该生态农场实现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沼渣和沼液的充分利用,利用了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养鱼场的池塘不用换水,池底干干净净,每天只需补充蒸发水,所有生物正常生存,说明该池塘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果园中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低。
(4)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是能量多级利用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等)。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态工程的实例,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导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深度思考,课后巩固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学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