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优选作业含答案
沪科版 (2019)第二节 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第二节 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色盲男孩,他的父母,下图是甲,下图为某家系关于甲,甲型血友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选】第二节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3优选练习一.单项选择1.某色盲男孩,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2.人类的 ABO 血型系统有四种血型,其控制基因 IA.IB.i 是复等位基因,其中 IA.IB分别对 i 为显性,IA与 IB为共显性。A 型血的基因型为 IAIA或IAi,B 型血的基因型为 IBIB或 IBi,AB 型血的基因型为IAIB,O 型血的基因型为 ii。图为某家系的血型系谱图,其中甲.乙.丙.丁的血型未知,下列关于甲~丁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血型只能是 A 型或 O 型B.乙的血型只能是 B 型C.丙的血型只能是 O 型D.丁的血型只能是 A 型或 AB 型3.图为人类某种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遗传病系谱图。请据图判断I1.I2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Bb B.BB.bbC.bb.Bb D.Bb.Bb4.下图是甲.乙家族某同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若6号与9号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4/9 B.5/6 C.1/12 D.3/85.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中Ⅱ号和Ⅲ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6.果蝇红眼基因A和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某对果蝇后代中雌性全是红眼,雄性中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XAXa和XAY B.XAXA和XaYC.XaXa和XAY D.XaXa和XY7.下图为舞蹈症家系图,若图中7和10婚配,这对夫妇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A.1/6 B.3/4 C.1/4 D.100%8.下图为某家系关于甲(相关基因为A/a).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7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0 号的一个甲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 号C.若 12 号与人群中某仅患甲病的男性结婚,则其后代不患病的概率为 7/12D.图中2 号的基因型为 AaXBXb9.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下列关于H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XAXa个体不是HA患者B.A和a这对基因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D.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10.下图1是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2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图2表示图1中某个体的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分布的与两种遗传病有关的基因,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2所表示的图1中的个体是( )A.1号 B.2号 C.3号 D.4号11.人群中甲病(基因A/a控制)和乙病(基因B/b控制)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关于甲.乙两病的叙述(排除XY染色体同源区段),错误的是( )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Ⅱ6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11C.Ⅲ7和Ⅲ8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48D.Ⅱ4产生同时含甲.乙两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大于Ⅱ512.下列关于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伴性遗传均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B.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C.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13.小家鼠的某1个基因发生突变,正常尾变成弯曲尾。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第①组F1雄性个体与第③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F2雌性弯曲尾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杂交PF1组合雌雄雌雄①弯曲尾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②弯曲尾弯曲尾全部弯曲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③弯曲尾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注:F1中雌雄个体数相同A.4/7 B.5/9 C.5/18 D.10/1914.下图是A.B两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用E.e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G.g表示。假设Ⅰ1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请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Ⅰ4的基因型为 EeXGXgB.Ⅰ2能产生四种不含 E 基因的配子C.若Ⅰ1和Ⅰ2再生一个女孩,则可能的基因型有 4 种D.若Ⅱ3和Ⅱ4婚配,则他们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 1/815.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先天性眼部疾病,下图是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可能属于显性遗传病B.I-1.I-3和Ⅱ-8都是杂合子C.Ⅲ-9的X染色体来自I-2D.II-5与表现正常的女性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16.如图为摩尔根红.白眼果蝇杂交实验的图解(不考虑变异),有关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白眼基因和红眼基因的结构不同B.控制红.白眼的基因能决定果蝇的性别C.在雄性个体内,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D.F2的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17.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III1,无该病的致病基因,致病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且不考虑突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正常男性个体的精子中一定不含该病的致病基因B.根据系谱图可推测该病最可能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减少该类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D.人群中该致病基因频率与男性群体中患该病的概率相同18.某同学患有先天性夜盲症,该病是一种遗传病。对其家庭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且遗传检测结果分析得知哥哥的致病基因仅来自母亲;该同学与其家人一起做了一次遗传检测,该同学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携带白化病基因,但其父母都不携带白化基因(A.a表示夜盲症; B.b表示白化病)。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家庭成员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妹妹患病√ √√ 正常. √ √A.先天性夜盲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男性高于女性B.该同学的白化基因一定来自其父母的配子发生的基因突变C.医生为该同学及其家人所做的遗传检测可能是唐氏筛查或羊水检查D.为保证该同学婚后生育不患病孩子,与其婚配的女子基因型应为 AAXBXB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隔代.交叉遗传。若母亲有病,则儿子一定有病;父亲正常,则女儿一定正常。解答:已知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病由b基因控制,则该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母亲(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染色体),由于母亲正常,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信息可知,其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传给母亲的一定是XB,则母亲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D正确。故选D。2.【答案】B【解析】O型血所生后代一定是O型血,AB型的亲本一定分别含有IA.IB。解答:A.由于第一代无IA基因,故乙不含IA,根据甲和乙所生后代为AB型可知,第三代的IA来自甲,故甲的血型不可能是O型,A错误;B.由于第三代AB型个体的IB一定来自乙,故乙一定是B型血,B正确;C.丙可能是B型或O型血,C错误;D.丁可能是A型.B型.AB型.O型,D错误。故选B。3.【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I1和I2正常,II2患病,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题干信息知该病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答:由分析已知:该病为常染体隐性遗传病,则患者II2基因型为bb,故I1.I2均为携带者,基因型均为Bb。D正确,故选D。4.【答案】B【解析】分析系谱图:根据3.4和8进行判断,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解答:根据1号(aa)可知6号的基因型为Aa;根据8号(aa)可知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Aa,9号正常,则其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因此,若6号与9号婚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则正常孩子的概率是5/6,B正确,故选B。5.【答案】B【解析】分析各图形:甲图: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其中1和2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a,3和4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d;乙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遗传系谱图表现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图:为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且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XWY。解答: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2×1/4=1/8,A错误;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C.丙图家系中患病的双亲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表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D.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丁图中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已知果蝇红眼基因A和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后代的表现型,根据X.Y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解答:已知果蝇红眼基因A和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雌性全是红眼,说明父本是红眼,基因型为XAY,后代雄性中一半是红眼,一半白眼,说明母本是红眼,且携带了a基因,所以母本的基因型是XAXa,A正确。故选A。7.【答案】A【解析】8.【答案】D【解析】根据5号和6号表现正常,所女儿10号患甲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7号和8号表现正常,7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但所生儿子 13号患乙病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答: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10 号的一个甲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号或2号,B正确;
C.12号的基因型为A_XBX-,人群中仅患甲病男性的基因型为 aaXBY,二者婚配,所生孩子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3)+(2/3)×(1/2)=2/3,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3/4)=7/8,不患病的概率为(2/3)×(7/8)=7/12,C正确;
D.2号的基因型可能为 AAXBXB.AAXBXb.AaXBXb.AaXBXb,D错误。
故选D。9.【答案】C【解析】10.【答案】D【解析】11.【答案】D【解析】12.【答案】D【解析】13.【答案】B【解析】分析表格,由第②组中弯曲尾与弯曲尾杂交,F1的雌雄个体表现不同,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又由F1中雌性全为弯曲尾,雄性中弯曲尾∶正常尾=1∶1,可推测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弯曲尾对正常尾为显性,该小家鼠发生的突变类型为显性突变。设相关基因为A.a,则正常尾个体的基因型为XaY.XaXa,弯曲尾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据此分析。解答:依据以上分析,由第①组中弯曲尾与正常尾杂交,F1中雌雄个体均为弯曲尾∶正常尾=1∶1,可推测第①组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则产生的F1中雄性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XAY:XaY=1∶1;第③组中弯曲尾与正常尾(XaY)杂交,F1中雌雄个体均为弯曲尾∶正常尾=4∶1,由于亲本雄性正常尾(XaY)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Y=1∶1,根据F1比例可推得亲本雌性弯曲尾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Xa=4∶1。若第①组F1雄性个体与第③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已知第①组F1雄性个体中XAY:XaY=1∶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Xa∶Y=1∶1∶2,而第③组亲本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Xa=4∶1,则F2中雌性弯曲尾(XAXA.XAXa)个体所占比例为1/4×4/5+1/4×1/5+1/4×4/5=9/20,F2中雌性弯曲尾杂合子(XAXa)所占比例为1/4×1/5+1/4×4/5=5/20,综上,F2雌性弯曲尾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5/20÷9/20=5/9。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家庭A中甲.乙两种遗传病都具有“无中生有”的特点,说明两种遗传病都是隐性遗传病,其中后代患甲病的是女儿,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乙病的是儿子,但是Ⅰ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Ⅰ4为正常的女性Ⅱ6患甲病,因此Ⅰ4的基因型为 EeXGXG或EeXGXg,A错误;B.由于家庭A的后代既有患甲病的也有患乙病的,则Ⅰ2的基因型为EeXGXg,其可以产生四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其中有两种不含E基因,B错误;C.据图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EeXGY,Ⅰ2的基因型为EeXGXg,则他们再生女孩的基因型种类=3×2=6种,C错误;D.据图分析可知,关于乙病,Ⅱ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GXG. 1/2XGXg,Ⅱ4的基因型为XGY,他们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1/2×1/4=1/8,D正确。故选D。15.【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先天性夜盲症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又图中Ⅱ-6.Ⅱ-7正常,其女儿Ⅲ-9有病,且其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答:A.根据图示分析:Ⅱ-6.Ⅱ-7正常,其女儿Ⅲ-9号有病,所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B.根据图示分析:I-3的基因型既可能是XAXA,也可能是XAXa,不一定是杂合子,B错误;C.根据题意和图示,Ⅱ-7正常,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含有隐性致病基因a,所以其X染色体只能来自Ⅱ-6,而Ⅱ-6正常,但是其父亲I-2是患者(XaY),他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他的女儿Ⅱ-6,所以Ⅲ-9的含有隐性致病基因a的X染色体来自I-2,C正确;D.I-5(XaY)与基因型为XAXA的表现正常的女性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与基因型为XAXa的表现正常的女性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D错误。故选C。16.【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亲代红眼与白眼杂交,子一代均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子一代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二代中雌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而雄果蝇只有白眼,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答:A.白眼基因和红眼基因属于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因此白眼基因和红眼基因的结构不同,A正确;B.控制红.白眼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相关,但它们不能决定果蝇的性别,B错误;C.由于控制眼色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在雄性个体内,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D.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红眼雌果蝇XBXB.白眼雄果蝇XbY,子代的基因型是红眼雌果蝇XBXb.红眼雄果蝇XBY,F2的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D正确。故选B。17.【答案】A【解析】系谱图中显示,I1为患病女性,但所生的儿子不都患病,说明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Ⅱ2为患病男性,所生的女儿不都患病,说明该病不是伴X显性遗传病,又知Ⅲ1无该病的致病基因,与患病的Ⅲ2结婚,生出患病的Ⅳ1,可知该病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综上所述,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正常男性个体无该病的致病基因,故精子一定不含该病的致病基因,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有效减小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错误;D.假设该致病基因为A,正常基因为a,人群中AA.Aa.aa个体数分别为x,y,z,则人群中该致病基因频率=(2x+y)/[2(x+y+z)],该病患病概率=(x+y)/(x+y+z),二者不相同,D错误。故选A。18.【答案】A【解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解答:A.由题干信息“先天性夜盲症哥哥的致病基因仅来自正常母亲”可知,先天性夜盲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特点是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男性高于女性,A正确;B.该同学的父母都不携带白化基因,故其携带的白化病基因可来自其父母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基因突变,也可来自自身的基因突变,B错误;C.医生为该同学及其家人所做的遗传检测是基因检测,唐氏筛查用于染色体变异的检测,羊水检查是针对孕妇所做的检查,C 错误;D.为保证该同学婚后生育不患这两种病的孩子,因A.a表示夜盲症; B.b表示白化病,故与其婚配女子的基因型应为 BBXAXA,D 错误。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有性生殖中的染色体变化第二节 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课后复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II2,人群中有甲,玳瑁猫的毛色有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课后复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某家族甲,染色体X与Y,下图是人类性染色体的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综合训练题,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