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优质作业含答案
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豌豆的高茎为显性, 蚕的黄色茧,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黄色圆粒豌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名师】第一节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优质练习一.单项选择1.. 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花的腋生(E)对顶生(e)为显性。现有高茎花腋生和高茎花顶生豌豆杂交,结果如图所示。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A. 4种 B. 6种 C. 8种 D. 9种2. 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 )A. 3:1 B. 13:3 C. 1:1 D. 15:13.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部是黄色圆粒,F1自交得F2,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2400个,推测纯合的黄色皱粒有A. 4800个 B. 2400个 C. 3600个 D. 1200个4.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自然条件下,将纯种高茎与纯种矮茎间行种植,收获矮茎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继续播种,长出的植株将表现为A. 都是高茎 B. 都是矮茎C. 1高茎:1矮茎 D. 3高茎:1矮茎5.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F2 中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 ∶ 3 ∶ 3 ∶ 1C.F2 中有3/8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相同D.F2 中有16种配子组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合和4种性状表现6..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3:4.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 1:3和1:2:1.1:3 B. 1:3和1:1:2.3:1C. 3:1和1:1:2.1:3 D. 3:1和1:2:1,3:17. 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与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且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则后代中( )A. 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为3:1:3:1;遗传因子组成有6种B. 性状表现有2种,比例为1:1;遗传因子组成有6种C. 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为1:1:1:1;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D. 性状表现有3种,比例为1:2:1;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8.黄色圆粒豌豆(YYRR) 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 杂交,如果F2有512株,从理论上推测F2中的纯种应有( )A.256株 B.128 株 C.64株 D.32株9.某生物小组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若要增加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 减少甲桶中的一个D彩球 B. 减少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C. 增加甲桶中的一个D彩球 D. 增加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10.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 1/2 B. 3/4 C. 8/9 D. 1/911. 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 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C. 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型一般相同D. 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12.下列有关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雄配子和4种雌配子自由结合C.F1产生的YR雌配子和YR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D.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13.. 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下面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等B. 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 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 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和yy(♂)14.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 g和270 g。现将两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210 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 1/4 B. 9/16 C. 1/16 D. 3/815.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提出假说B.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相同C.据F2植株所结种子的性状统计出F2性状分离比D.F2的性状分离比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无关16.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9∶3∶3∶1的原因不包括( )A.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B.F1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C.F2的各种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D.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相等17.玉米的黄色和白色.非甜和甜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让黄色非甜玉米(YYRR)与白色甜玉米(yyrr)杂交,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共80株,那么从理论上来说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植株约为( )A.160株 B.240株 C.320株 D.480株18.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B.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须自由组合C.自由组合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D.自由组合现象出现的原因是配子间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B【解析】根据杂交结果:高茎:矮茎=3:1,可知亲本为Dd×Dd,腋生:顶生=1:1,则亲本为Ee×ee,因此亲本植株基因型为DdEe×Ddee,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3×2=6(种),B正确。故选B2.【答案】B【解析】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9Y_I_.3Y_ii.3yyI_.1yyii,再根据”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可知3Y_ii为黄茧,其余全为白茧。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9Y_I_.3Y_ii.3yyI_.1yyii,只有3Y_ii为黄茧,其余全为白茧,故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13:3,B正确。故选B。3.【答案】D【解析】用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YyRr,F1 YyRr自交,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在F2中所占的比例是1/4×1/2=1/8;已知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2400个,所以F2总量为2400÷1/8=19200(个);又因为F2中纯合黄色皱粒(YYrr)占总数的1/16,所以F2中纯合黄色皱粒的个数是19200×1/16=1200(个),A.B.C错误,D正确。故选D。4.【答案】B【解析】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不会杂交,只能自交,所以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仍然是矮茎,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孟德尔用两对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F2。性状分离比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有关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和比例相等C.黄色对绿色,圆粒对皱粒都为完全显性D.F1受粉完成后是否有套袋处理【答案】C【解析】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但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解答:A.亲本既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F1都是YyRr,F1自交得到F2,性状分离比均为9∶3∶3∶1,A错误;B.F1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数量,B错误;C.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9∶3∶3∶1,其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且每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所以黄色对绿色,圆粒对皱粒都为完全显性是出现上述比例的前提,C正确;D.豌豆属于自花闭花授粉植物,F1在花蕾期完成了受粉,所以受粉完成后不需要套袋处理,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故选B。7.【答案】A【解析】据分析,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用分离定律思路解决。将两对遗传因子单独分析:第一对Aa×aa→Aa:aa=1:1,子代遗传因子组成2种,性状表现2种,比例1:1;第二对Bb×Bb→BB:Bb:bb=1:2:1,子代遗传因子组成3种,性状表现2种,比例3:1。再将两对遗传因子综合考虑用乘法定律,所以后代的性状表现有2×2=4种,比例为(1:1)×(3:1)=3:1:3:1;遗传因子组成2×3=6种。A正确,BCD错误。故选A。8.【答案】B【解析】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解答: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中,纯合子(纯种)的概率为1/2(YY+yy)×1/2(RR+rr)=1/4,可见,如果F2有512株,从理论上推出其中的纯种应有512×1/4=128,ACD错误,B正确。故选B。9.【答案】D【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别,体验孟德尔的假说。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因为个体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要相等,所以任一小桶中D彩球和d彩球的数量一定要相等。若要增加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则应该增加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比例为2∶4∶1∶2,又子代中只有aaBB为纯合子,其余为杂合子,所以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则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8/9。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答案】B【解析】A.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A正确;B.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因此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B错误;C.生物体的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型一般相同,C正确;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D正确。故选B。12.【答案】D【解析】(YyRr)自交所得F1中:F1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色圆粒)∶一显一隐(黄色皱粒)∶一隐一显(绿色圆粒)∶双隐(绿色皱粒)=9∶3∶3∶1。①双显(黄色圆粒):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②一显一隐(黄色皱粒):1/16YYrr.2/16Yyrr; ③一隐一显(绿色圆粒):1/16yyRR.2/16yyRr;④双隐(绿色皱粒):1/16yyrr。解答: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错误;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B错误;C.F1产生的YR的雌配子的数量要少于YR的雄配子数量,C错误;D.F1产生了四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故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D正确。故选D。13.【答案】C【解析】A.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A错误;
B.③的子叶颜色是绿色,与F1黄色不相同,B错误;
C.①和②为Yy,都是黄色子叶;③为yy,是绿色子叶,C正确;
D.产生F1的亲本可以是YY()和yy(),也可以是yy()和YY(),D错误。故选C。14.【答案】D【解析】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30g,所以重量为210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为:(210-150)÷30=2。因此,将果实重量都为150g的植物和果实重量为270的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后代中重量为210g的果实(含有2个显性基因:AAbb.AaBb.aaBB)所占比例为1/16+4/16+1/16=6/16=3/8。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答案】B【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解答:A.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假说,A错误;B.孟德尔所做的实验发现,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相同,B正确;C.子二代植株上种子的性状是子三代,统计的分离比不是9:3:3:1,C错误;D.子二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原因之一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错误。故选B。16.【答案】D【解析】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但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解答:A.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这是F2出现9∶3∶3∶1的原因之一,与题意不符,A错误;B.F1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这是F2出现9∶3∶3∶1的原因之一,与题意不符,B错误;C.F2的各种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这是F2出现9∶3∶3∶1的原因之一,与题意不符,C错误;D.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与题意相符,D正确。故选D。17.【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玉米的黄色和白色.非甜和甜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让黄色非甜玉米(YYRR)与白色甜玉米(yyrr)杂交,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得F2,F2中黄色非甜玉米:黄色甜玉米:白色非甜玉米:白色甜玉米=9:3:3:1。解答:由分析可知:F2中黄色甜玉米与白色非甜玉米与亲本表现型不同,共占F2总数的6/16。白色甜玉米占总数的1/16,共80株,所以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植株有80÷1/16×6/16=480株,D正确。故选D。18.【答案】A【解析】分离定律是对一对相对性状适用,自由组合定律是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适用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无论多少对相对独立的性状在一起遗传,都会先遵循分离定律。解答:A.由分析可知,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其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B.等位基因之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C.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是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适用分离定律,而不适用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自由组合现象出现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节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细胞A,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具下列基因型的生物,属纯种是,某家禽,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麦品系Ⅰ的麦穗性状表现为二棱,纯合子黄圆豌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节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