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精练
展开【精编】第五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家兔的白毛和灰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养兔场用一只灰色雄兔与多只雌兔交配,生下的子兔全为灰毛。则这只灰毛雄兔最可能是( )
A. 显性杂合子 B. 显性纯合子 C. 隐性纯合子 D. 无法判断
2.
在孟德尔所做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类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9/16和1/2 B. 1/16和3/16 C. 5/8和1/8 D. 1/4和3/8
3.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R/r.I/i控制,已知基因R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I会抑制基因R的表达。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让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R/r与I/i独立遗传 B. 基因R纯合的个体会致死
C. 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 D. 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RrIi
4.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
A.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B. 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C.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D.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5.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 Wwdd×wwdd B. wwDD×WWdd
C. WwDd×wwDD D. WwDd×WWDD
6.
荠菜果实有两种性状:三角形和卵圆形∶分别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
A. 3 /15 B. 7/15
C. 3/16 D. 7/16
7.
孟德尔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这两对相对性状所做的遗传实验,在F2中得到的性状表现为四种,其比例接近( )
A. 3∶1∶3∶1 B. 1∶1∶1∶1 C. 9∶3∶3∶1 D. 6∶4∶4∶1
8.
下列那项对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 选用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C.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 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为实验材料
9.
小麦叶锈病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易感叶锈病的小麦种子基因型为aabb。为选育小麦的抗叶锈病品种,我国科学家利用太空育种选育出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抗叶锈病的甲.乙植株,现对甲.乙植株自交后代的分离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亲本植株 | 子代植株 | |
抗叶锈病 | 易感叶锈病 | |
甲 | 84 | 25 |
乙 | 134 | 9A |
A.控制叶锈病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根据杂交结果可推断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C.乙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1∶1∶1∶1
D.乙植株自交后代的抗病个体中,其自交后代仍然保持抗病性状的个体基因型有4种
10.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代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例分别是 ( )
A. 3/4和 3/8 B. 9/16和1/2 C. 1/8和1/4 D. 1/16和3/16
11.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庭中的Ⅲ1与Ⅲ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
A. 0, 1/9 B. 1/2,1/12 C. 1/3,1/6 D. 0,1/16
12.
孟德尔发现遗传两大定律很好的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A.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 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
D.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13.
某植物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从该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不同基因型的白花品系,它们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的差异。某人在种植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为确定其是否是一个基因型不同的新白花品系,他让这株白花植株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
B. 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可能是白花品系之一
C. 若各组杂交的子代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的白花品系
D. 各组杂交的子代全为白花,才说明该白花植株不是新的白花品系
14.
具有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 Bbdd B. BBDd C. BBdd D. Aadd
15.
具有下列基因型的生物,属于纯合子的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16.
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A. DDTT和ddtt杂交,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是9/16
B. 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重组类型为6/10
C. 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有tt的配子类型,则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所致
D. 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17.
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图中两对非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C. M.N.P分别代表16.9.3
D.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过程
18.
用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花传粉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该种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A. 1 B. 1/3 C. 2/3 D. 3/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与灰色雄兔杂交的多只雌兔交配,可能是灰色,也可能是白色,生下的子兔全为灰毛,说明灰色为显性,且灰毛雄兔最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否则后代可能会出现白色兔。选B。
2.【答案】D
【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F2中: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色圆粒):一显一隐(黄色皱粒):一隐一显(绿色圆粒):双隐(绿色皱粒)=9:3:3:1,其中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是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占F2的比例为(3+3)/(9+3+3+1)=3/8;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的基因型为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所以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故选D。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色的基因型为R_ii,白色的基因型为R_I_,rrI_,rrii。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后代红花R_ii占1/6=2/3×1/4,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RrIi,且RR基因纯合致死,BD正确;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RrII.RrIi.rrII.rrIi.rrii,C错误。
4.【答案】D
【解析】F 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这属于演绎推理,A错误;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目并不相等,B错误;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这是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发现的问题,C错误;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D正确。
5.【答案】A
【解析】Wwdd×wwdd,后代结白色球形果实(W__dd)的概率=1/2×1=1/2;wwDD×WWdd,后代结白色球形果实(W_dd)的概率=1×0=0;WwDd×wwDD,后代结白色球形果实(W__dd)的概率=1/2×0=0;WwDd×WWDD,后代结白色球形果实(W__dd)的概率=1×0=0。
6.【答案】B
【解析】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说明只要含有显性基因,荠菜果实就表现为三角形,进而推出只要含有一对纯合显性基因,后代就一定表现为三角形,这样的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7/15。
7.【答案】C
【解析】在孟德尔的实验中黄色.圆粒是显性性状,所以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交配,F1全为黄色圆粒YyRr,其自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 : 黄色皱粒(Y_rr) : 绿色圆粒(yyR_) : 绿色皱粒(yyrr)=9:3:3:1,所以本题选C。
8.【答案】D
【解析】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这些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A正确;孟德尔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然后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B正确;孟德尔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C正确;豌豆植株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株,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作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D错误。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A
【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则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1/16),因此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4/16,故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16=12/16=3/4;F2代中黄色皱粒(Y_rr)和绿色圆粒(yyR_)属于重组类型,因此F2代中性状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16+3/16=3/8,故A正确。
11.【答案】A
【解析】从第一代生出的Ⅱ1患者可知,该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又4号的父亲正常,所以排除X染色体遗传,得到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基因型为aa,Ⅱ2基因型为AA(其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他们后代的基因型肯定为Aa;Ⅱ5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Ⅱ6的基因型也是1/3AA,2/3Aa(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Ⅱ6和Ⅱ5的后代患病的概率为2/3×2/3×1/4=1/9。
12.【答案】B
【解析】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是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问题,A错误;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B正确;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目并不相等,C错误;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是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D错误。
13.【答案】D
【解析】某人在种植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说明该紫花品系能稳定遗传,应该为纯合子,即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A正确;产生的白花品系能稳定遗传,说明其为纯合子,且与紫花品种只有一对基因的差异,所以其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EEFFGGHH,B正确;若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其他基因全部显性纯合,5个白花品系杂交,后代全部为紫花,C正确;若该白花植株是5个品系中的一个,则A~H基因有一对为隐性,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其中会有一个组合出现子代全部为白花的现象,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尤其是要抓住题干中的稳定遗传答题。
14.【答案】C
【解析】纯合子是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AA(aa),杂合子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Aa,选项中只有BBdd是纯合子,其它选项都是杂合子,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aBb中两对基因都杂合,所以是杂合子,A错误;aaBb中一对基因纯合一对杂合,所以是杂合子,B错误;Aabb中一对基因杂合一对纯合,所以是杂合子,C错误;AABB中两对基因都纯合,所以是纯合子,D正确。
16.【答案】C
【解析】DDTT和ddtt杂交,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是1/16,A项错误;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重组类型为10/16,B项错误;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有tt的配子类型,则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所致,C项正确;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DdTt和ddtt或者DdTt和ddtt,D项错误。
17.【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②表示受精作用,③表示生物性状表现,其中M.N.P分别代表16.9.3。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份数之和为16可推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的非等位基因应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则表现型的比例为2:1:1,B正确;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现型为3种,C错误;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①过程中,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即受精作用,D错误。
18.【答案】C
【解析】F1自花传粉所结的种子中,绿色圆粒的基因型为1/3yyRR.2/3yyRr,任取1粒绿色圆粒,该种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课堂检测,共12页。
生物第五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第五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某种狗的毛色受到两种基因控制,为研究某种植物 3 种营养成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练习,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