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六节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同步作业含答案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六节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同步作业含答案4第1页
    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六节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同步作业含答案4第2页
    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六节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同步作业含答案4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一课一练,共10页。
    【名师】第六节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1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B.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两个遗传规律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D.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克里克通过研究噬菌体中某个基因的碱基增减对其表达的影响,证明了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组成C.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细菌的遗传物质D.梅赛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验证的半保留复制3.美国科学家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推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下列能显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A.在杂交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C.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4.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他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假说一演泽法 B.类比推理法C.杂交实验法 D.模拟实验法5.某科学家根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到两个子细胞,DNA位于染色体上,细胞分裂时复制的DNA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提出假说:基因位于DNA上。以上科学家运用的研究方法为(    A.假说演绎法 B.归纳法C.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D.类比推理法6.下列科学事件中没有应用“假说-演绎法”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④沃森和克里克对双螺旋结构的提出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7.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关键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B.F1雌雄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比例为1: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8.基因Ⅰ和基因Ⅱ在某动物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分体时期,基因Ⅱ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会导致基因Ⅰ和基因Ⅱ分离C.基因Ⅰ和Ⅱ携带遗传信息不同,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了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9.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等人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沃森和克里克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C.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细菌的遗传物质D.梅赛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1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D.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11.下列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均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B.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C.杂合子Aa中某条染色体缺失,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D.生物体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12.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    A.个体较小,节省空间和饲料B.容易培养,繁殖周期短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周期短,子代数目多13.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下列关于果蝇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与染色体均分别来自双亲B.配子中只存在成对基因与成对染色体中的一个C.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一定都表现为自由组合D.基因与染色体在杂交.配子形成和受精等过程中保持结构相对稳定.完整和独立14.遗传学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下列关于遗传学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提出了等位基因的概念并证明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B.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思路是一致的D.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1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B.孟德尔.摩尔根和萨顿对遗传学的研究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即使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也要记录下它们的特征D.可以用黑藻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此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加强16.下列有关科学实验方法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R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萨顿和摩尔根通过类比推理法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氧来自H2OD.达尔文通过对照实验发现了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17.有关科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施旺和施莱登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提出了细胞学说B.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孟德尔利用类比推理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18.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基因”概念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到了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构成的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荧光标记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2.【答案】C【解析】3.【答案】ABC【解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的体现: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染色体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在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说明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A正确;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单存在的,B正确;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ABC。4.【答案】B【解析】5.【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归纳法等。解答:A.假说演绎法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A错误;B.归纳法一般指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B错误;C.收集和分析资料: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C正确;D.类比推理法: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解答:①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①正确;②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②错误;③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遗传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③正确;④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是通过同位素标记法,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④没有应用“假说-演绎法”。B正确,ACD错误。故选B。7.【答案】B【解析】8.【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基因Ⅰ和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为非等位基因。解答:A.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而不是一个基因如Ⅱ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A错误;B.同源染色体分离不会导致基因Ⅰ和基因Ⅱ分离,B错误;C.基因Ⅰ和Ⅱ携带遗传信息不同,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D.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C。9.【答案】C【解析】10.【答案】C【解析】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等人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最终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C.等位基因一般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基因一般为相同基因,C错误;D.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均保持独立性,这是萨顿类比推理的依据之一,D正确。故选C。11.【答案】D【解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2.【答案】A【解析】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繁殖系数高,孵化快;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便于分析;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解答:A.果蝇比较常见,个体较小,培养时节省空间,但这不是其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A符合题意;B.果蝇容易培养,繁殖周期短,只要1天时间其卵即可孵化成幼虫,2-3天后变成蛹,再过5天就羽化为成虫,这是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B不符合题意;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这是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C不符合题意;D.果蝇子繁殖周期短,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这是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答案】C【解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4.【答案】A【解析】15.【答案】B【解析】16.【答案】C【解析】17.【答案】C【解析】18.【答案】D【解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A.摩尔根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概念不是由摩尔根提出的,A错误;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到了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C错误;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荧光标记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男孩的外祖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沪科版 (2019)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孟德尔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