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22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23课 《太空一日》 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导学案
展开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 导学案
登飞来峰
1.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1.了解作者
王安石(1021—1086)
①他官至宰相,且两度任相;
②他是现在的________人;
③他坚持________,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被________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④他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⑤他是“________”之一;
⑥他字________,号半山,被封________公,世称王荆公,卒谥________,亦称王文公。
⑦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飞来峰简介
________城外有一座塔山,此山又称________山。山上有一座应天塔。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________之名。________曾在山上筑游台以观天象。塔山始建于晋末,高30余米,分七层,塔山因此而得名。公元________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3.写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30岁,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4.搜集含有“浮云”一词的古诗句。
◆活动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故事导入
2.了解作者
3.飞来峰简介
◆活动二:诵读诗歌,感受诗韵
1.读准字音。
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和韵律。
(1)生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
(2)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
(3)全班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读懂古诗大意。
◆活动三:赏析诗句,感悟诗情
1.小组合作,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看到了什么?
(2)“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3)结尾两句中的“浮云”和“最高层”有何含义?这两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4)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5)学了这首诗,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2.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背诵诗歌。
◆活动四:比较鉴赏,探究写法
1.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探究:《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完成分层作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有关资料,预习设计,朗读课文,疏通诗意,赏析诗歌,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了解背景,明晰方法,朗诵诗歌,感知诗意,赏析诗句,领悟诗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导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