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0.1 第2课时 抽样调查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833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0.1 第2课时 抽样调查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833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0.1 第2课时 抽样调查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833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第2课时 抽样调查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抽样调查及其相关概念;
2.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数学思考
经历用抽样的方法整理、描述、分析数据,感受统计思想方法的应用.
问题解决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对实际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
情感态度
感受统计思想方法的应用,形成应用统计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
重点
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
难点
总体概念的理解和随机抽样的合理性.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自制教具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问题1:厨师在煮汤时,尝一口就能知道整锅汤的味道,原因是什么?
问题2:如果厨师觉得味道淡了一些,怎么办?
问题3: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呢?
这就是另外一种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接着,教师给出抽样调查及其相关概念,并举例说明:厨师在煮一大锅汤时,先要将汤搅拌一下,尝一口就能知道整锅汤的味道,这就是抽样调查的方法.
问题4:你还能举出一些利用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的例子吗?
例如,了解一个城市学生的身高情况,了解北京某天空气的质量,了解外地游客对北京旅游服务行业的满意度,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范围等.
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全面调查方法在某些调查中并不可行,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体会样本的代表性.
活动
二:
探究
与
应用
【探究】 抽样调查的设计
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能用全面调查吗?为什么?怎样进行调查?
相关概念解读: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
总体:所要考察的全体对象.
个体: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
问题1: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如何选取部分学生?对这样选取的合理性进行说明.
例如,在操场随机采访若干名同学,在学校门口随机采访若干名同学,每个年级每个班抽取相同学号的同学,在图书馆随机采访若干名同学,用电脑把全校学生编号,随机摇号选取若干名同学等.
活动
二:
探究
与
应用
问题2:抽取多少学生作为样本比较合适?抽样时为什么要保证每一个个体要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问题3:下表是某位同学制作的样本容量为100的调查数据统计表.
节目类型
划记
人数
A新闻
正一
6
B体育
正正正正丅
22
C动画
正正正正正
29
D娱乐
正正正正正正正
38
E戏曲
正
5
合计
100
你能用扇形图描述上表中的数据吗?
某位学生制作扇形图(图10-1-12),直观表示有关数据.
图10-1-12
用扇形图描述数据,说明喜爱五类节目人数的百分比.
问题4:这位同学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样本的情况,调查活动是否结束了?如果没有,还需要做什么?如果结束了,请说明理由.
根据是否达到调查目的判断调查活动是否结束.
问题5:你能总结一下用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的过程吗?
师生共同总结,用框图表示抽样的过程.
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活动
二:
探究
与
应用
问题6: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察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涉及面太广、有破坏性、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的调查,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较高、涉及面较小、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应用举例】
例1 某中学课外实践小组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对本城区居民家庭使用超薄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统计情况如图10-1-13所示,其中A为“不再使用”,B为“明显减少了使用量”,C为“没有明显变化”.
图10-1-13
(1)本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 ;
(2)图②中a= ,c= ;
(3)若被调查的家庭占全城区家庭数的10%,请估计该城区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家庭数.
[答案:(1)4000 (2)2800 400 (3)28000户]
变式 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从池塘里捕捞了100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池塘里,经过一段时间,等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以后,再捕捞200条,若其中有标记的鱼有10条,则估计池塘里有鱼 20000 条.
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统计图表分析数据.
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提升】
例2 [鞍山中考] 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发现,很多同学矿泉水没有喝完便扔掉,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增强同学们的节水意识,小组成员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随机对部分同学半天时间内喝矿泉水的浪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半天时间每人按一瓶500 mL的矿泉水量计算).问卷中将同学们扔掉的矿泉水瓶中剩余水量大致分为四种:A.全部喝完;B.喝剩约满瓶的14;C.喝剩约满瓶的12;D.喝剩约满瓶的34.小组成员将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并根据整理结果绘制了如图10-1-14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问卷共调查了多少人?
(2)请补全条形图;
(3)计算平均每人半天浪费的矿泉水约为多少毫升?
(4)请估计这次春季运动会全校1000名同学半天浪费的水量相当于多少瓶矿泉水(每瓶按500 mL计算).
图10-1-14
例2考查统计图的综合应用.
运用统计知识分析数据.
活动
三: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
课本第140页练习第1,2,3题.
【课后作业】
课本第140~141页习题10.1第1,2,4题.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抽样调查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抽样调查
一、相关概念
抽样调查 总体 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
二、抽样要具有随机性,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三、抽样调查的过程
四、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本节由厨师品尝汤的味道引入抽样调查的重要作用,然后根据课本例题对抽象调查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讲解,再通过利用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②[讲授效果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能通过适当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
③[师生互动反思]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
错题题号
反思教学设计,更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